瑞薩受災工廠已復工;MLCC供應吃緊,將再掀漲價潮;臺灣地震暫未造成顯著影響...

2021-12-17 芯世相

1、臺灣3分鐘內突發兩次地震,臺積電聯電等回應未受影響;

2、瑞薩受災車用晶片廠生產線開始復工

3、MLCC供應吃緊,將再掀漲價潮;

4、DRAM供應吃緊將會持續到年底,DDR3最高漲幅已超8成;

5、受面板漲價/晶片短缺影響,三星液晶電視價格預計調漲10%-15%;

6、臺積電 20nm 工藝一季度貢獻0營收;

7、臺灣嚴重乾旱,全球晶片荒恐持續惡化;

8、零部件缺貨導致 iPhone 出貨量下降;

9、華為麒麟990A晶片已搭載於北汽純電汽車品牌ARCFOX極狐;

10、張忠謀將於4月21日出席「2021大師智庫論壇」發表演講;

芯行情

三星液晶電視價格預計調漲10%-15%

據經濟日報報導稱,受到電視面板漲價、晶片短缺影響,三星電子液晶電視價格預計調漲10%-15%。目前,上遊材料價格上漲仍在持續,不僅面板價格還在漲,全球多種化工、金屬等原材料也在上升周期中。(集微網)

MLCC供應吃緊,將再掀漲價潮

供應鏈傳出,全球前三大積層陶瓷電容(MLCC)廠日商「太陽誘電」繼幾乎全面停接消費性電子應用新訂單之後,近期通知客戶旗下全系列產品新訂單交期將再拉長, (交期)16周是基本條件,但也無法保證一定能供貨。

MLCC供給較先前更為吃緊,此外,在日、韓系被動元件大廠均全力供應高容MLCC下,將進一步壓縮常規型MLCC生產量,導致新一波漲價勢必難以避免,國巨(2327)、華新科等臺廠MLCC產品價格將跟著水漲船高。(聯合新聞網)

▎DRAM供應偏緊將會持續到年底 DDR3最高漲幅已超8成

近日,針對DRAM價格走勢,DRAM廠南亞科總經理李培瑛認為需求端強勁,預估第2季價格將繼續上漲,伺服器DRAM報價漲幅可達一成。DDR3因廠商將生產線轉生產CMOS、PMIC等產品,供給量明顯縮減,DDR3出現缺貨情況,價格漲勢更加強勁。

根據摩根大通統計,今年以來,DDR3的最高漲幅達 83%。李培瑛也透露,在南亞科的產品線中,DDR3 是今年第一季毛利率上漲最多的產品線。李培瑛強調,目前DDR4庫存水位很低,雖然漲幅不像DDR3大,但因為是整體市場最大應用與產出,所以價格也持續上漲。(集微網)

零部件缺貨導致iPhone出貨量下降


零組件缺貨衝擊手機出貨,摩根史坦利更新臺灣代工產業動態指出,由於上遊備料不及,這波缺料可能持續到下半年,下調 iPhone 上半年出貨,估計減少50萬支,但對 iPad 預估不變,並預期 Chromebook 及 iPad 的主要供應商衝擊較低。

摩根史坦利指出,這次調整的幅度有限,一直以來熱銷的 iPhone 12 高配機型銷量依舊良好。和去年同期相比,iPhone 第1季總出貨仍成長四成,第2季增加2%,上半年成長20%。其中在上半年出貨的 9,350 萬支手機中,預估有 7,350萬臺為 iPhone 12 系列,比重近八成,高於過去三款新機同期的54-68%。(聯合新聞網)

臺灣花蓮3分鐘內發生兩次地震,臺積電聯電等回應未受影響


臺灣花蓮外海,昨(18)日晚間22:11,22:14先後發生5.6級和6.1級地震,震中距花蓮縣10多公裡,距臺北市120多公裡。當地震感強烈,臺灣全島有感。網友留言稱,廈門、福州、泉州等地均有明顯震感。晶圓雙雄臺積電、聯電,以及面板廠群創等,均表示生產線未受影響。另外,高鐵、北捷、核一廠、核二廠、核三廠也暫無災情傳出。(聯合新聞網)

瑞薩因火災停工車用晶片廠已復工,4月19日開記者會說明


3月19日發生火災,而該棟因火災而停工的廠房已如原先目標在4月17日上午9點復工、重啟生產。此前,瑞薩電子總裁柴田英利表示,該工廠將在1個月內復工,但恢復到火災前水平將需要最多4個月的時間。柴田英利將在周一下午14點舉行記者會,說明工廠最新情況。(路透社)

臺灣嚴重乾旱,美媒:全球晶片荒恐惡化

臺灣晶圓代工廠商佔全球產能的65%,絕大多數產能屬於臺積電。國際諮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全球半導體實務主管亞蘭姆(Syed Alam)表示:「臺灣是半導體製造的重心,乾旱問題讓晶片短缺問題增加更大壓力。」

臺積電和聯電已租用水車以增加供水,臺積電錶示,已與部分公司商量要採用工廠附近的地下水。臺積電總裁魏哲家日前表示,儘管臺灣目前供水吃緊,但不預期會對公司營運造成重大影響。

臺灣政府從去年10月起就啟動乾旱災害應變措施,致力降低水供應吃緊的衝擊,包括水庫清淤、海水淡化、利用管線調動水源等,並鼓勵廠商進行節水措施。(自由財經)

臺積電 20nm 工藝連續兩年僅貢獻 1% 營收,今年一季度已降至 0


4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全球第一大晶片代工商、為蘋果、高通、AMD 等廠商代工晶片的臺積電,已發布了一季度的財報,這一季度營收 129.2 億美元,創下新高,淨利潤接近 50 億美元,同比大增 19.4%。

從臺積電的財報來看,16nm、7nm、5nm 合計貢獻了一季度 63% 的營收,略高於上一季度的 62%。在一季度新降到 0 的,是臺積電的 20nm 工藝。在上一季度,20nm 工藝在臺積電營收中所佔的比例仍有 1%。(TechSugar)

         

張忠謀將於4月21日出席「2021大師智庫論壇」發表演講

經濟日報將在4月21日舉辦「2021大師智庫論壇-新經濟新機遇新挑戰」,將邀請臺積電(2330)創辦人張忠謀等多位重量級企業家參與,剖析在面對全球供應鏈重組,從長鏈轉短鏈,再加上各國重視技術自主,企業在新變局中,將如何掌握脈動,發揮優勢。

本論壇於4月21日上午9時20分至下午16時30分,於臺北國際會議中心101室舉行。由富蘭克林投顧、富邦金控、玉山銀行協辦。

主題演講將由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談「珍惜臺灣半導體晶圓製造的優勢」。這是繼2019年11月公開指出「世界已不再安寧,臺積電將變成地緣策略家的兵家必爭之地」之後,張忠謀將再次以其獨到的洞見,與大家分享過去30餘年來臺積電是如何在臺灣建立了「半導體晶圓製造」難能可貴的優勢,以及這個優勢在當前全球劇烈競爭環境上被更加彰顯的意義。(經濟日報)

華為麒麟990A晶片已搭載於北汽純電汽車品牌ARCFOX極狐


4月17日晚,北汽新能源汽車高端品牌極狐宣布,旗下第二款量產車型阿爾法S華為 HI 版正式上市,這也是華為首款 Huawei inside 智能豪華純電轎車,該車搭載的華為鴻蒙OS智能互聯座艙配備有麒麟990A晶片。

該晶片具有 3.5 TOPs 算力,支持5G網絡連接,大核為泰山 V120 Lite,小核為Cortex-A55,GPU為Mali G76,是華為針對汽車推出的一款晶片。阿爾法S華為HI版還採用了鴻蒙OS作業系統、華為快充技術,充電10分鐘,續航可達 197 公裡;該車搭載的其他器件中,有3顆96線車規級雷射雷達,6個毫米波雷達,12個攝像頭,13個超聲波雷達。(集微網)

以上新聞經以下來源匯總整理:鉅亨網、聯合新聞網、MoneyDJ、TechSugar、經濟日報、自由財經等。

相關焦點

  • ASML柏林工廠突發火災 | 臺灣地區DRAM與晶圓代工廠生產未受地震影響
    TrendForce:中國臺灣DRAM與晶圓代工廠生產未受地震影響1月4日消息,1月3日下午17時46分在中國臺灣東部海域發生規模約6.4級地震,據市調機構TrendForce初步調查結果顯示,中國臺灣DRAM與晶圓代工廠並無重大機臺損害,生產方面正常運行,實際影響有限。
  • 福島再發地震,對半導體供應影響幾何?
    顯示行業的公司,如旭硝子、康寧、夏普等都位於東京、大阪等地,並不受福島地震的直接影響。而位於這一區域的製造企業主要包括東芝、飛思卡爾、佳能、富士通、瑞薩、等半導體公司。東芝公司的NAND Flash和CMOS傳感器生產基地之一就在這裡。但是在2016年8月,日本經濟新聞就報導,東芝計劃關閉其位於福岡縣宮若市的NAND工廠,而將該廠的生產設備及員工轉移到三重縣四日市工廠。
  • 8英寸產能吃緊:車用晶片廠醞釀再漲價!
    根據《日經新聞》、《日本時事通信社》、《NHK》等多家日本媒體報導,因晶圓代工產能所必須花費的成本增加,再加上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包括瑞薩、恩智浦、意法半導體、東芝等全球車用晶片大廠都已經考慮將調漲多項產品價格。而這些晶片廠商雖然擁有自家的製造工廠,但並非全部產品都是自家生產,很多都是委託給臺積電、聯電等晶圓代工廠生產。
  • 地震後,臺灣半導體產業受災統計!
    此外,因為臺灣地區半導體產業在全球市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由地震造成的局部區域停電是否對半導體廠商生產製造帶來影響,備受業界關注。       花蓮地震發生後,據媒體了解,花蓮沒有電子與半導體產業。這些產業從電視新聞報導來看,並沒受到地震波及。當晚聯電就發布聲明,表示此次地震對公司沒有影響,所有在新竹和臺南生產基地的人員均安。       華邦電子也已發出通知表示其廠房經過檢查,此次地震對其工廠的運作及供應均沒有影響。
  • 三星、瑞薩、恩智浦等半導體工廠先後停產
    2月16日,美國德州奧斯汀暴雪,電力供應系統失靈,三星、恩智浦、英飛凌在當地的工廠先後宣布停產。更早幾日的2月13日,日本福島市附近海域發生7.3級地震,瑞薩電子位於茨城縣的那珂工廠、信越半導體位於福島縣西鄉村的白河工廠等因為停電陸續停產。當前,全球半導體正處於供需失衡的狀態,可想而知,三星、恩智浦、瑞薩等廠商作為半導體行業重要供應商,停工停產對整個行業的供應必然會帶來一定影響。
  • 日本宮城縣突發7.2級地震、瑞薩廠房失火,車用晶片或更緊張;臺灣宏碁網站被黑遭勒索五千萬美元;涉嫌非法向華為出售硬碟美對希捷調查
    (校對/小山)2.臺灣宏碁網站被黑遭勒索五千萬美元;集微網消息,臺灣宏碁電腦歐美分公司驚爆遭黑客入侵,勒索五千萬美元贖金,由於宏碁未付款,黑客已在暗網公布部分財務資料。宏碁並未對勒索事件進一步說明,僅表示公司時時檢視資訊系統狀態,且大部分的網絡攻擊都被充分抵禦,且企業日常皆受到各式攻擊。
  • 臺灣地震!加劇晶片漲價缺貨?今年半導體變局大
    雖然此次地震對臺灣晶圓廠的營運情況影響不大,但是仍然需要停工數小時檢查機器的工作狀況,現在產能吃緊,突發的地震耽誤數小時的停工,對產能的影響巨大,將進一步加大供需不平衡的市場缺口。美光的 DRAM 晶圓廠也位於桃園,距離新竹非常近。
  • 東芝,瑞薩,迅傑,霍尼韋爾 4大原廠再發漲價通知
    繼英飛凌、ST之後,市場傳出瑞薩電子將於2022年1月1日起再度漲價。據瑞薩電子向客戶發送了一份漲價通知顯示,將於2022年1月1日起提高瑞薩電子大部分產品以及新收購的Dialog產品的價格,具體漲幅並未說明。
  • 【漲價】MLCC漲價潮影響擴大,HDD產品醞釀價格上漲!臺灣MOSFET晶片廠商也要漲價了;IC清洗設備市場呈寡頭壟斷格局;
    4.MLCC漲價潮影響擴大,HDD產品醞釀價格上漲!集微網消息,去年開始,漲價風從半導體矽晶圓、被動組件、MOSFET一路吹向電阻、鋁電解電容、二極體。今年伊始,不僅國巨、麗智電子等調漲電阻價格,尼吉康、智寶等調漲鋁電解電容價格,二極體也難逃漲價之勢。目前,最受關注的還屬MLCC,MLCC缺貨漲價依然尚未消停。也受益於MLCC缺貨漲價,中國臺灣廠商國巨、華新科、禾伸堂和內地廠商風華高科等營收一路高漲。同時在MLCC缺貨的影響下,使用MLCC的部分產品也將迎來漲價。
  • 材料 | 日本地震致信越工廠停工,半導體光刻膠供應告急,部分或將漲價 10%!
    日本東北213強震導致日商主導約八成市場的半導體關鍵耗材光阻液供應告急,包括信越等主要供應商生產與海外供貨受阻,信越更宣布關閉廠區,有部分漲價
  • 臺灣6級地震手機供應鏈影響不大 2017年手機漲價聲高漲?
    此外,臺積電強調,主管已返回工廠,也將位在南科的無塵室人員疏散至用餐區,並聯絡必要人員回廠區支援,預期受影響設備很快就可彌補回來,對臺積電第一季度晶圓出貨不產生影響。臺灣另一家晶片代工廠聯電也表示,臺南地震對整體生產營運不造成影響;封測廠南茂也對外宣布,營運狀況正常,並無因地震造成的損失;同時,當前全球封測龍頭日月光則位於高雄,其表示未受到地震影響。
  • 富士康:中越工廠復工順利日韓受疫情影響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臺銘昨表示,鴻海合作的日本、韓國廠大受疫情影響,DRAM有漲價趨勢?鴻海集團創辦人郭臺銘本月12日被問到新冠病毒疫情對供應鏈的影響時表示,鴻海在中國、越南、臺灣的生產基地皆順利復工,但合作的日本、韓國廠大受影響,因此DRAM(內存)有漲價趨勢、面板供應也受影響。郭臺銘說:「疫情演變迄今,已成全球性問題,從供應鏈來看,反倒不擔心中國的復工,進度超乎我們預期和想像,目前都算平順。」
  • 過半wafer報廢,美光臺灣Fab 2廠汙染停工
    據集邦諮詢報導,臺灣美光晶圓科技在此事件中受影響的工廠為Fab2(前華亞科工廠),保守估計損失約6萬片,此數字尚未計入上周六停工至今未投片的片數,Fab 2目前預計儘快復工並拉高量產速度,但仍需克服清理後的挑戰。
  • 臺灣地震!臺積電、聯電、南科等大廠或受影響
    眾所周知,臺灣在半導體產業鏈關鍵環節佔據近乎壟斷的地位,全球晶圓代工廠臺積電、聯電、力積電等知名晶圓代工大廠皆在臺灣設置據點,如果臺灣遭遇嚴重的自然災害,相當於動了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命門」。IC Insights曾特別指出,如果臺灣遭遇嚴重地震或是颱風災害,就可能會對整體電子產業供應鏈造成劇烈衝擊。
  • 遭日本颱風影響:被動元器件、面板或缺貨漲價
    臺灣廠商表示,村田的生產基地全數位於日本境內,廠區主要有能登半島上三座工廠,以及官網上所提的常岡廠,常岡廠受影響程度雖然不得而知,不過村田是全球第一大MLCC廠,全球市佔率超過三成,產能基礎龐大,月產能至少1,200億顆,損失一天的產能對產業或多或少有所影響,但如果只是減少一天產能,還算好調整。
  • 實時更新:花蓮6.5級強震,臺灣半導體產業最新情況通報
    臺電錶示,針對花蓮地震造成當地濱海饋線跳脫、影響702戶停電,經臺電搶修,已於1時43分恢復正常供電,其餘567戶臺電正持續搶修中。自4日至今,臺灣已發生百次左右有感地震。作為臺灣的經濟支柱之一的半導體產業,長期以來一直飽受「缺電」威脅,近日前臺積電5納米廠房動工時,張忠謀就曾特別提到當地政府對供電方面的支持。
  • 【焦點】國巨再爆MLCC漲價消息;恩智浦高管重組再上路;瑞薩IDT整合產品線並不容易!
    瑞薩電子株式會社代表董事、總裁兼執行長吳文精表示,「本次收購不僅將為我們帶來市場領先的模擬混合信號產品擴展我們現有產品線,而且還將帶來優秀的專業人才,提高瑞薩電子嵌入式解決方案的性能。IDT的產品與我們的MCU、SoC和電源管理IC相結合,將豐富瑞薩電子的產品供應並將我們的業務擴展至新的領域,例如不斷增長的數據經濟相關領域。」
  • 瑞昱、東芝、瑞薩、高通、ADI等大廠正式開漲!
    與此同時,一些品牌供應商在終端需求低迷的情況下,為了吸引更多訂單,將價格下調了近10%。消息人士稱,如果三星提高SSD價格,預計該細分市場將在2022年第一季度出現一波漲價潮。TrendForce認為,2022年上半年,電源管理晶片供應仍將吃緊。 此前,美光CEO Sanjay Mehrotra在財報會議上指出了DDR5內存缺貨的關鍵因素之一源於PMIC電源管理晶片,其價格比DDR4上使用的貴了足有10倍,而且供應非常緊缺,DDR5內存的價格自然就水漲船高。
  • 2021年1月1日這些晶片大廠全部漲價!
    由於人事大地震已經衝擊交貨,大陸晶片電阻代理商29日趁機發動漲勢,調漲晶片電阻現貨價達10%,後續的鎖貨潮將是山雨欲來。所有的漲價函裡也在遵循著相似的邏輯:晶圓緊張→原材料上漲→用戶需求強烈→漲。在IC產業鏈漲價滿天飛的氛圍裡,IC大廠們波瀾不驚的對外宣言中似有一顆蠢蠢欲動的心。
  • 家電也「缺芯」:電視、PC等掀起漲價潮;盛群今年MCU接單已滿;矽創自Q2起再上調驅動IC售價……
    (鉅亨網)▎盛群:今年MCU接單已滿,下半年或將漲價綜合臺媒報導,微控制器(MCU)廠盛群業務營銷中心副總經理蔡榮宗今(26)日在法說會上表示,今年接單狀況已滿,隨著晶圓代工與封測價格持續調漲,公司下半年將會跟進再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