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華夏地理」,精彩內容看不停!
編者按:讓人聞風喪膽的眼鏡蛇是世界上最毒的蛇嗎?世界上是否還存在比它更勝一籌的毒蛇呢?《華夏地理》為您揭秘「毒蛇的世界」。
圖中所示的是內陸太攀蛇,通常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毒的蛇。
供圖:Alamy
撰文: Liz Langley
從理論上講,內陸太攀蛇是毒性最強的蛇,但並不是最危險的。蛇向來讓人捉摸不透,關於它們的問題總會讓人摸不著頭腦。
當烏幹達首都坎帕拉的Arocha Musa問道:究竟是什麼讓眼鏡蛇成為最危險的蛇?在這裡,我們要聲明兩點:首先,眼鏡蛇並不是毒性最強的蛇;其次,要想確認蛇類的毒性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說到底,內陸太攀蛇當屬毒性最大的蛇類。」生物學家Kate Jackson打趣道,她來自位於華盛頓州瓦拉瓦拉的惠特曼學院。
內陸太攀蛇在叮咬獵物時注入的毒液是劇毒。據澳大利亞動物園的記載,內陸太攀蛇是澳洲本土蛇,又被稱為「兇猛太攀蛇」,其叮咬時注射的毒液可以殺死一百人。
科學家通常以LD50來衡量毒性的強弱。實驗以小白鼠為對象,若毒液能讓半數以上的小白鼠死亡,則該毒液就屬於LD50。
蛇毒通常分為神經性毒素和溶血性毒素,前者的作用原理是使受害者的肌肉麻痺,然後導致其呼吸停止;後者的作用原理是溶解受害者體內的組織。LD50使用的劑量越少,意味著毒性越強。
澳大利亞毒液研究中心記錄了25種LD50劑量使用最少的毒蛇,(也就是最毒的蛇)。排在前五位的是內陸太攀蛇、東部棕蛇、太攀蛇、澳洲虎蛇及黑虎蛇。
危險與否依情況而定
「現實中,研究要複雜得多。」新墨西哥州毒素和藥物信息中心主任Steven Seifert和惠特曼學院的Jackson強調說。蛇的危險程度不僅與毒性強弱有關,與很多因素也密切相關,如,能否獲得足夠的醫藥治療,蛇咬之後能否及時注射抗蛇毒素等。
根據「全球蛇咬傷行動」數據顯示,每年全球因蛇咬傷的致死案例多達125000起。在野外工作或待在蛇出沒的地方,則更可能受傷。「在美國,被蛇咬傷的情況多半屬於偶然,剩下的一半則是由於有意與蛇接觸時發生的,如試圖抓住它們。」他說。
「在西非,鋸鱗蝰生活在人類居住地周圍,主要靠捕食貧民窟裡的老鼠為生,這會導致更多的蛇咬案例,因為在西非很多人都赤腳走路,而且挨咬後無法得到治療。」Jackson說。
非洲的鼓腹巨蝰毒性很強,分布很廣,而且能完美地融入周圍環境,很容易踩到它們。在非洲,這種蛇被認為是致死人數最多的毒蛇。
鼓腹巨蝰是非洲致死人數最多的蛇。
攝影:Michael、Patricia Fogden
根據2008年《公共科學圖書館•醫學》上發表的一篇研究,印度是全世界發生蛇咬和致死案例最多的國家,並且缺乏充足的醫療保健也是引發該狀況的原因之一,因此整個國家都備受困擾。
例如,印度的蝰蛇在毒蛇榜單上的排名並不靠前,但每年卻導致成千上萬的人死亡,Jackson指出。
另一方面,毒性極強的內陸太攀蛇生活在人煙稀少的沙漠中。這種生活習性大大減弱了其危害性,再加上澳大利亞基礎設施完善、醫療保健條件優越和交通便利,反倒沒有致死的案例。
眼鏡蛇
但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忘了強大的眼鏡蛇。危險性極高的眼鏡蛇大約有30種,世界上最大的毒蛇——眼鏡王蛇隸屬其一。「眼鏡蛇屬於蝙蝠蛇族群,澳洲所有的蛇、太攀蛇、金環蛇、樹眼鏡蛇都屬於這個族群。」Seifert說。
所有的眼鏡蛇都能「站立」,頸部兩側能擴張成兜帽狀,這是由於其頸部與肺部相連,因此能吸入自肺部的空氣從而「站起來」。有些眼鏡蛇甚至能把毒液噴射到2.4米遠的地方。
專家建議,除非是工作需求,否則最好不要輕易接觸蛇類。
註:本文任何媒體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