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循環,中國還造得出船來嗎?

2021-02-14 上海薛船長

現在的年輕人估計從來沒有聽說過巴統這個詞,是巴黎統籌委員會的簡稱,正式名字是「輸出管制統籌委員會」(Coordinating Committee for Multilateral Export Controls) ,顧名思義其宗旨是限制成員國向社會主義國家出口戰略物資和高技術。因其總部設在巴黎,通常被稱為「巴黎統籌委員會」。1994年4月1日,巴統正式宣告解散。然而,它所制定的禁運物品列表後來被瓦森納協定所繼承,延續至今。

這是個非常可怕的組織,筆者的師傅胡曉霞女士早年曾任中外運租船處長,在計劃經濟年代,中國所有的租船均由她所在的租船處負責,不只一次與筆者提及帝國主義者卡我們脖子的事情。比如那時中國有什麼需求,對國際市場都必須要保密,一旦被外國人知道了,會趁機漲價。所以那時對外詢船的電報第一句是這樣發的

打倒英帝國主義,請向我司報船(DOWN WITH BRITISH IMPERIALISM! PLEASE SEND US A LIST OF SHIPS)

當然精明的經紀人總有辦法做成這樣簡直無法進行的生意。詳見:打倒英帝國主義!請向我司報船(點擊閱讀)。

郭鶴年先生在其自傳中精彩地描述了他於1970年通過香港五豐行替中國購買了大量食糖的經歷,談判過程極其保密,為國家節省了大量寶貴的外匯。當然中國對郭先生實在不錯,香格裡拉、益海嘉裡、金龍魚等等都是他家的產業。

自從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後,中國的國際環境有了很大改善,漸漸地很多人忘記了帝國主義者卡我們脖子的事情。老一輩外貿人以及外貿運輸人是非常了不起的,1961年他們從加拿大購買了100萬噸糧食,並很快運回來,挽救了數千萬人的生命。可惜他們已陸續老去,筆者認識最年長的是原中外運副總裁、長錦商船董事長樂天祥先生,樂總是筆者所見最聰明的人(另一位最聰明的人是筆者的前老闆,SZ002531董事長),師傅胡曉霞對他的評價是:樂總聰明得讓人害怕。正是有這樣的優秀外貿以及外貿運輸人,在特殊年代的商海中,中國才有了一席之地,他們培養出了一大批外貿以及外貿運輸精英,成為中國努力攀登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堅力量。

我們應該樂觀地看到:

在與帝國主義者的鬥爭中,中國哪怕象二戰後的德國與日本被打爛,只要我們這樣的外貿、外貿運輸人以及商人在,中國一定會振興。

我們應當看到,在過去數十年,放棄了太多不該放棄的行業與領域。比如放棄了航運控制權、一度放棄了大飛機製造、放棄了光刻機製造、放棄大型柴油機製造、放棄電腦作業系統製造等等。前些年國家想奮起直追,制定了一個個產業政策,殊不知,這些政策全部是由居心叵測的人制定的,海外有人惡毒攻擊體制內稍微懂點常識人就是專家了,事實也是如此,所有的產業政策全部是失敗的,代價巨大。那些數十萬元一臺的老年代步車,地球人都知道是笑話,唯獨領導不知道。數十年經濟發展積累的寶貴財富就這樣白白浪費掉了,以至於還有數億人老無所養,而拿不出錢來了。

改革開放前,中國的外貿都是努力由中方派船,船不夠由中國外運向外租用,國際商務規則並不全是帝國主義者設下的圈套,當年中外運租船處,利用規則就賺取了大量的速遣費,中國外輪理貨公司、中國外輪代理公司賺取了大量國家急需的外匯,即便1963年躍進號觸礁,理賠款是全額從倫敦市場拿回來的。

最近人類公敵彭國務卿竄訪歐洲中部,如果有什麼軍事衝突,歐洲大陸不得不選邊站,那巴黎統籌協定下的中國禁單,很有可能會大幅度地擴大,真到那地步,

不得不令人思考,中國的飛機還能飛得起來嗎?高鐵還能跑得起來嗎?輪船還能造得出來嗎?甚至,醫院的CT片還能不能拍得出來嗎?

最近看到中石油與委內瑞拉合資的船隊由於買不到保險,不得不破產倒閉。

發改委擬鼓勵整車生產企業回收舊零部件用於再製造。

這些行業,筆者不是很專業,但是造船行業筆者跟蹤了很多年了,這個行業裡的設計者水平一般,但目空一切,曾有一艘巴拿馬型船沒設計夥食吊,設計師振振有詞,我的設計完全符合規範!是的十數噸夥食船員吃點苦可以搬上來,船上日常維修用的鋼板、缸套、缸頭你讓誰搬?

 下面是筆者與一位一線造船工人的對話:

真是懷疑,目空一切的造船人,內循環後還能不能造得出船來呢?且不說你拿不出主機,駕駛臺設備能拿出來嗎?即便拿出來,在外國能維修,能不被人提出專利指控嗎?

下文寫於2017年4月23日,收錄於《薛船長談航運管理》P33。該書噹噹、京東有售。

 


為什麼駕駛臺上找不到中國產的設備?

 不止聽到一個船長說過,剛開始亞丁灣護航時,剛走出國門的中國海軍還是經受了不少考驗,語言不是那麼嫻熟,塔加洛(Tagalog)腔的英語算是「標準航海口語」了,菲律賓海員人多勢眾嘛。更要命的是海軍的VHF也不行,附近的中國商船聽不下去了,主動為海軍轉達給外國商船。不知現在改進了沒有,有沒有換裝外國品牌的VHF。

幾年前一次開會,想逮著CTTIC(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的人問,你們參與IMO的談判,為什麼支持電子海圖的生產商培訓,中國海員該付出多大代價啊。陰錯陽差,沒問到。後來有人告訴我,他們自己生產電子海圖!原來他們是在鐵通之後的又一大通信公司啊!讓設備生產商代表國家去談判制定公約,太過於赤裸裸的了吧!難怪中國海員利益受損,連一句反對聲音都沒有。涉及國際公約的談判,務必由全國人大派人去談,否則,就拿海員體檢來說,海事局成功地搶到了履約權,衛檢不服啊,折騰海員到如今,還要繼續折騰下去。

25年前,筆者第一次走上駕駛臺,看著清一色外國品牌的助航儀器,夢想或許要不了多少年,中國的儀器會佔領駕駛臺!

(圖為某新造的教學實習船,學習國產設備為什麼不從學生抓起?)

一位做貿易的朋友曾留學法國多年,回國後,清一色的國產家電,問我中國的各種家用電器製造實力那麼強,冰箱、空調、微波爐、華為、小米手機用得都挺好的,船上用的也是國產的吧!我給了他一個讓他失望的答案:時至今日,遠洋船駕駛臺依然外國品牌一統天下!他吃驚地問,那為什麼呢?神舟上天,航空母艦要下水了哎。

我回答,專利!

    讀書時,始終對陀螺原理稀裡糊塗的。去年為寫一些航海認知方面的東西,一下子搞明白了。做了如下總結,沒基礎的人都看得懂:

   1852年法國的利昂·傅科提出:「軸保持於水平平面內的陀螺,力求在自轉的地球上使其軸與子午線同步轉動。」這一論述後來被稱為傅科定理,它奠定了陀螺羅經研製的基本理論基礎。

      到了二十世紀初葉,德國科學家Hermann Anschütz-Kaempfe於1908年,美國科學家Elmer Ambrose Sperry於1911年和英國科學家Sidney George Brown於1916年先後發明了各自系列的船用陀螺羅經,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安許茨(Anschütz)系列、斯伯利(Sperry)系列和阿瑪-勃朗(Arma-Brown)系列陀螺羅經。

1、專利瓶頸

陀螺羅經也只能有這三種基本構造,由安許茨、斯伯利、勃朗三位科學家申請到專利,並設立了三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陀螺羅經製造公司,一直壟斷至今!當然,早年的專利保護早已到期了,但後續又有很多專利。這就是小而美、小而強的公司,外人是很難介入的。

要不利用他們已到期的專利,要不購買他們的專利,要不侵犯他們的專利!與醫藥行業一樣,利用到期專利仿製是中國很多行業通行的做法,會顯得落伍,何況一些關鍵步驟人家是用的技術保密,而不是有時間限制的專利保護。生產的東西樣子完全一樣,但用起來總感覺差那麼一點。購買專利是好方法,但是不便宜呢,競爭力就沒了。侵犯專利對於國際航行的船來說,是斷斷不敢的,除非你不去歐美!

當然,還有收購,連專利帶團隊一起收購,說不定哪一天會有阿里巴巴牌、百度牌羅經。看看與google同時起步的百度,也只能收購點東西了。

格力空調、格蘭仕微波爐、華為手機等等家用電器的確做得很不錯,同樣是電子產品,為什麼船用電子產品就沒能做起來呢?其實這還是個從仿製到競爭,最終領跑的過程,空調業、微波爐業、手機製造業也是經過幾十年的打拼才到今天地步的。遠洋船用電子產品難以經歷仿製的過程,仿製很容易造成專利麻煩,在競爭環節落敗。家用電器則不然,銷售到哪裡、會出現什麼樣的專利衝突都是可控的,有足夠的時間與機會去改進產品,研發核心技術。

2、質量管控瓶頸

即便收購,有時也並不那麼容易,也許可能會糟蹋掉一個聲譽卓著的國際著名品牌。摩託羅拉的通訊產品做得的確不錯,有很多專利,2014年1月30日,中國聯想集團以29億美元收購了摩託羅拉公司的手機業務。遺憾的是並沒有收購其別的通訊產品業務。一些一流產品到中國人手上,品質控制就會發生問題,買過Think Pad筆記本電腦,不幸遭遇顯卡門,顯卡上的一個集成電路發生問題,唯有換主板,殘值也抵不過換塊主板呢,只能報廢。往後再也不買Think Pad了。

3、可靠性瓶頸

遠洋船可靠性要求高是航海電子設備的另一大瓶頸,可靠性是需要時間來驗證、改進的,由於專利的原因,難以直接在遠洋船上大規模試用,沿海船的配備又總是落後於遠洋船。若設備能在軍艦上先應用,然後軍轉民倒是可以克服仿製過程,然而中國很少有可以軍轉民的駕駛臺設備,網友拍到不少軍艦上的FURUNO,JRC等品牌的天線,有人揶揄日本人若不賣配件了,如何收復釣魚島呢。

4、人文學科的落後,制約了駕駛臺設備的推廣、應用

這一點比較難以理解,比如,這幾年,中國在通訊產品上是有很多亮點的,有的也有機會實現彎道超車。比如,有人推廣背靠鑫諾衛星的衛通設備,做得也不錯,價格還優惠。然而由於必須且只能通過中國區域網落地,無法使用Gmail , 無法twitter,更無法Facebook,通信會受到很多限制,國際上無法推廣也就在情理之中,有的最近據說改為香港鏈路了。

5、專利成為行業標準,門檻將進一步提高

現在駕駛臺各種設備已越來越成為一個整體,設備之間高度整合,設備間信息自由交換,行成全套J系(JRC),F系(FURUNO)甚至於SAM,ICOM,KODEN,SAILER等,若成為行業標準,那除非你用他的專利,那你是入不了門檻的。

 

鑑於此,短時間之內,遠洋船的駕駛臺依舊將充斥著外國產品。

以下是替朋友做的義務廣告,薛船長做品質保證:

    好朋友的生態農莊建在崇明島,擁有250畝全自動化大棚精品果蔬種植基地,土壤10年以上有機改良,當季葡萄香甜多汁,無農藥殘留。產品達到綠色食品認證標準。推薦給大家!償鮮請長按下面二維碼訂購,如批量預定,請拔熱線:呂女士 13636527355



相關焦點

  • 一文輕鬆說明「內循環」
    最近,很多人都在討論內循環的問題,由於企業家座談會上內循環提出時,A股的瘋牛開始掉頭向下,很多人都開始編排段子,把內循環給汙名化了。政事堂知道批評內循環會得到很多人的認同,但是如果沒有明白內循環的內核,對很多問題的判斷就會南轅北轍。
  • 「內循環」到底是什麼?
    好處是危機被延緩了,毛病是出現了新的更大危機,大家借錢太多還不上,引發了金融危機,也就是2008年的那次。按照這個邏輯往下聊,大家就能發現一個關鍵問題:就算有外部市場,產能依舊遲早過剩;如果完全「內循環」,只能是死路一條。官方顯然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官方的原話是「經濟內循環為主、雙循環促進發展的新格局」。
  • 為什麼造得出「兩彈一星」,卻造不出高端晶片?
    我們一個泱泱大國,為什麼造得出「兩彈一星」,卻造不出高端晶片? 「兩彈一星」指核彈(原子彈、氫彈)、飛彈和人造衛星。「兩彈一星」都造出了,為什麼高端晶片卻造不出來呢?2020年開年至今,晶片項目在全國遍地開花,一線城市和非一線城市在吸引晶片項目落地方面都十分激進、生猛,地方造芯大軍突起。
  • 10萬個零件,有中國造嗎?
    這個玩笑一點也不好笑,很不幸地告訴大家:一、從目前華為的困境來看,荷蘭頂尖光刻機裡沒有中國提供的重要部件的。二、光刻機比原子彈還難造,它是全世界頂尖技術的薈萃,是一個綜合大學科。02最頂尖的光刻機比「兩彈一星」難造,是全世界頂尖技術的薈萃。
  • 內循環,把MADE IN CHINA賣給中國人可不簡單
    很多人對雙循環的簡單理解就是,外循環是把東西賣給外國人,內循環是把東西賣給中國人。聽起來似乎很簡單,做起來卻很不簡單。賣東西,是一個涉及供需雙方、產業鏈上下遊多個環節的系統工程,更是一種藝術。要讓內循環真正轉起來,需要跨越的可能是萬水千山。
  • 純電動船來了,滿電可跑500公裡!
    純電動船來了,滿電可跑500公裡!
  • 一旦經濟內循環,房子票子會不會「縮水」?這「2類人」成大贏家
    令人意外的是,在金價較低的那段時間,真正抓緊機會「抄底」的其實是中國大媽們。早在2013年4月的時候,國際金價出現了大跌的局面。那時候不少中國大媽都看準了時機,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去商場「搶」著買金飾。就在很多人還在考慮通脹之下,錢會不會變得「不值錢」,這些中國大媽們已經「笑出了聲」。就像市場之前一直討論的那樣,通貨膨脹之下,房子、票子確實不算是最好的資產,而手中持有什麼才是最保值的,相信現在很多人已經看到了答案。
  • 比爾蓋茨質問川普: 讓中國自己造晶片, 對美國真的會有好處嗎?
    導讀:美國封殺中國科技企業終於連美國人都看不下去了,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比爾蓋茨質問川普:讓中國自己造晶片,對美國真的會有好處嗎?
  • 中國十大瀕危動物,你都造嗎?
    中國十大瀕危動物,你都造嗎?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以及自然環境的改變,使得一些生物越來越少,逐漸走向滅絕的邊緣。那你知道,中國有哪些瀕危動物嗎?是已知的毒蛇類裡的最大型蛇種,主要分布在中國湖南省的莽山一帶。莽山烙鐵頭蛇已經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紅色名錄中的「瀕危」級物種。揚子鱷現存世界最少的鱷魚物種揚子鱷, 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是世界上最小的鱷魚品種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因其生活在長江流域,故稱「揚子鱷」。至今還可以找到早先恐龍類爬行動物的許多特徵。
  • 內循環「兵力部署圖」出爐:重兵布局「黃金水道」!
    這樣一對比,大家心理就有數了,內循環為主,體現在了這些細節中。當老兵聽到這個說法,就想到了4年前,當時《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印發,市場並沒有非常激動,社會各界,也沒有非常激動,反正這樣級別的文件,在當年實在太多太多了,哪幾年,一會雄安,一會大灣區,一會長三角,一會京津冀,一會成渝都市圈,還有搞的有點猛的「一帶一路」~~在當年出來這麼一份「長江經濟帶」的規劃文件,很容易就被忽視了~~~老兵當時最直觀的感受,只有一個,就是這條線,人口密度還可以~~~按照規劃文件
  • 全球手機用自動對焦馬達(VCM&OIS)排名,你造嗎?
    全球手機用自動對焦馬達排名你造嗎?日本調查公司Techno Systems Research Co.從上表,我們還可以看出,2014年採用OIS(光學防抖)方式的主攝像頭佔比為3.5%;到2015年,預測這一數據將達到10.8%;到2019年,預測這一數據將達到20.3%。從越勢來看,手機主攝像頭採用OIS方式的這兩年會有比較大的增長,但總體增長量有限,也就是只有部分高中端的會採用OIS方式。全球主要VCM&OIS廠商2015年銷售預測佔比:
  • 夏天開空調,為什麼用外循環比內循環涼得更快
    夏天車子被暴曬之後,用外循環確實會比內循環涼得快一些,不過車內溫度穩定下來之後,內外循環的差別其實是不大的,用內循環還能更省油一點。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內外循環在原理上有什麼區別。內循環就是:車內基本不和外界進行氣體交換,就好像家裡面把窗戶、房門都給關上了。
  • 造電動車就這麼容易嗎?Dyson吸塵器:是的
    這個來自英國的電器品牌成立於1983年,擁有超過1200名科學家和工程師組成的發明團隊,不僅首創了無葉式風扇、還發明了旋風分離式吸塵器。旗下一款吹風機,售價都高達3000元人民幣,被人戲稱『家用電器中的愛馬仕』。
  • 賈躍亭造車,一個還未完結的故事?|回顧
    讓很多人出乎意料的是,賈躍亭又一次帶著他的造車項目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中。 2021年1月28日,FF宣布,要借殼一家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目標是募集10億美元的資金,預計在今年二季度完成這筆交易。根據路演報告,吉利將會是FF的基石投資人之一,未來還要為賈躍亭的造車計劃代工,成為FF最新的中國合作夥伴。
  • 一美國儀器公司擊敗中國整個行業?中國企業還連山寨品都造不出?
    正是因為投入和回報不成正比,中國的很多企業才忽視了科學儀器這一領域,由此賽默飛公司一家獨大的情況正在成為現實。像中國的國家實驗室等一些重要部門都要依賴賽默飛公司的儀器,雖然賽默飛公司的營收在中國網際網路企業面前不值一提,但是卻超過了中國四大監測企業的營收總和。我國作為世界製造業大國,這難道不是一件令國人感到羞愧的事嗎?
  • 人造太陽:人造太陽真是造個太陽嗎?
    人造太陽創新紀錄,人造太陽真是造個太陽嗎?近日,中國人造太陽創新紀錄的消息在網上引起不小的轟動。
  • 為什麼說豎版世界地圖的「中國造」優於「美國造」
    圖1:「中國造」豎版世界地圖(郝曉光主編,湖南地圖出版社2014年出版)在豎版世界地圖中,地球被沿著緯線「切開」了,南極洲仿佛一隻正在開屏的白色孔雀,原本在世界邊緣的北冰洋則成了被各國環繞的「地中海」。它們與以亞洲和歐洲為中心的橫版世界地圖放在一起,使人們得以完整地觀察世界。
  • 2021,中國處在風暴中心,三大調整馬上展開
    我們已經兩隻腳步入了百年未有的大變局,歷史會站在哪一邊,出路究竟在哪,我們暫時還無從得知。但是,我們知道2021年就會給我們一些明示或暗示。沒錯!就是今天開啟的2021年。我們唯一確定的是,中國就處在風暴中心,是全球的矛盾焦點。在大風大浪的時代,我們必須時刻盯緊巨輪的航向,更加關心兩個字:政治。
  • 中國「智」造, 盤點那些不得不說的中國式驕傲!!!
    直到2011年美國還籤署了一紙禁令「禁止美國宇航局與中國進行任何合作」;2013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中國籍科研人員參加學術研討會;你也許還會說,我只要有衣穿,中國空間站關我屁事,但你記得96年的臺海危機嗎?當時中國舉行了規模浩大的軍演,卻在演習中,中國兩枚飛彈完全失去了目標,這是因為美國關閉了GPS導航。同樣,今天你手機上的GPS導航與定位,美國依舊可以輕鬆關閉。
  • 中國"人造太陽"現身!問題來了:太陽好好的,為啥還要造?
    因為他們真的在造一個「太陽」……這幾天,由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發起的#科幻作家走進新國企#中核篇活動中,這個神秘的「太陽」基地才首次大規模對外開放!微博截圖核工業人就是在這樣艱苦卓絕的環境中,不懈研發中國「人造太陽」。「人造太陽」?難道我們真的要造一個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