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發現「超級地球」 或存在生命

2021-02-25 中國日報網

近日,美國宇航局的過境系外行星測量衛星發現「超級地球」,距離地球31光年,位於宜居區,與其他行星一起繞恆星運行。科學家稱,如果該星球存在稠密大氣層,則極可能像地球一樣表面可留存液態水,具有類似地球的宜居條件。

 

美國宇航局的過境系外行星測量衛星(TESS)在完成對南半球天空的第一年觀測後,發現了幾顆距離地球僅31光年的有趣的新系外行星。

After completing its first year of observations in the southern sky, NASA's Transiting Exoplanet Survey Satellite has spotted some intriguing new exoplanets only 31 light-years away from Earth.

exoplanet[,eksəʊ'plænɪt]:n.系外行星

科學家發現了數顆圍繞著長蛇座M矮星GJ 357運行的系外行星,系外行星指的是圍繞太陽系外恆星運行的行星。這顆恆星的溫度比太陽低40%,質量和體積只有太陽的三分之一左右。一項描述這三顆行星的研究本周發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期刊上。

Multiple exoplanets -- planets orbiting stars outside our solar system -- were discovered orbiting an M-dwarf star, called GJ 357 in the Hydra constellation. The star is 40% cooler than our sun and only about a third of the sun's mass and size. A study describing the three planets was published this week in the journal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constellation [,kɒnstə'leɪʃ(ə)n]:n.星座;星群

科學家發現的首顆圍繞這顆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是GJ 357 b。

The first exoplanet discovered around the star was GJ 357 b.

這顆系外行星體積比地球大22%,質量比地球高80%,使之成為「超級地球」。研究人員估計它的平均溫度為490華氏度(約合254攝氏度)。這顆行星的公轉周期為3.9天。

The exoplanet is 22% larger and 80% more massive than Earth, making it a super-Earth. The researchers estimate that it has an average temperature of 490 degrees Fahrenheit. It completes one orbit around the star every 3.9 days.

「我們將GJ 357 b描述為一個『熱地球』,」研究的合作者、加那利群島天體物理研究所的天體物理學家恩裡克·怕列說。「儘管它不能承載生命,但值得注意的是,它是迄今為止已知的『第三近程』過境系外行星,也是可以用來測量其擁有的任何大氣成分的最佳巖質行星之一。」

"We describe GJ 357 b as a 'hot Earth,'" said Enric Pallé, study co-author and astrophysicist at the Institute of Astrophysics of the Canary Islands. "Although it cannot host life, it is noteworthy as the third-nearest transiting exoplanet known to date and one of the best rocky planets we have for measuring the composition of any atmosphere it may possess."

研究人員還在星系中發現了更多系外行星的信號。

The researchers also discovered more signals of exoplanets in the system.

另一顆「超級地球」GJ357d的質量是地球的6.1倍,最令研究人員感興趣,因為它圍繞恆星運行的距離使其表面的溫度可能剛好適宜液態水的存在。

GJ 357 d, a super-Earth that is 6.1 times the Earth's mass, is the most intriguing because it orbits the star at a distance where the temperature might be just right to support liquid water on the surface.

「GJ 357 d位於其恆星宜居帶的外邊緣,它從恆星接收到的能量與火星從太陽接收到的能量差不多,」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的研究合著者黛安娜·科薩科夫斯基說。「如果這顆行星有稠密的大氣層,它可能會捕獲足夠的熱量使自身變暖,表面就可以留存液態水,而是否存在大氣層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GJ 357 d is located within the outer edge of its star's habitable zone, where it receives about the same amount of stellar energy from its star as Mars does from the Sun," said Diana Kossakowski, study co-author at the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Astronomy. "If the planet has a dense atmosphere, which will take future studies to determine, it could trap enough heat to warm the planet and allow liquid water on its surface."

stellar ['stelə]:adj.恆星的;星球的

一些網友評論說,誰知道那上面是不是已經住滿了「人」……

科學家尚不清楚這顆「超級地球」是否和地球一樣屬於巖質行星,但它的公轉周期為55.7天,溫度為零下64華氏度。如果行星上有大氣層,溫度會更高 。

The researchers don't know if the super-Earth is rocky like our own planet, but it orbits the star every 55.7 days and has a temperature of negative 64 degrees Fahrenheit. An atmosphere could cause it to be warmer.

研究報告的撰寫者、天文學副教授、康奈爾大學卡爾·薩根研究所所長莉薩·柯廷安說:「這很令人興奮,因為這是人類在TESS的幫助下發現的第一顆可能存在生命的近距離『超級地球』。如果存在稠密的大氣層,行星GJ357 d可能像地球一樣表面可留存液態水,我們或許可以通過即將上線的望遠鏡找到生命的跡象。

"This is exciting, as this is humanity's first nearby super-Earth that could harbor life -- uncovered with help from TESS, " said Lisa Kaltenegger, study author, associate professor of astronomy and director of Cornell's Carl Sagan Institute. "With a thick atmosphere, the planet GJ 357 d could maintain liquid water on its surface like Earth and we could pick out signs of life with upcoming telescopes soon to be online."

「如果GJ 357 d行星上有生命跡象,它將成為每個人旅行清單上的第一目的地,那個困擾我們上千年的問題或許也將有答案,那個問題就是:人類是不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的生命。」

「If GJ 357 d were to show signs of life, it would be at the top of everyone’s travel list—and we could answer a 1,000-year-old question on whether we are alone in the cosmos.」

行星GJ357 c位於這兩顆行星中間,質量是地球的3.4倍,公轉周期為9.1天,溫度達到260華氏度。

In the middle of those two planets is GJ 357 c. It's 3.4 times the mass of Earth and zips around the planet every 9.1 days, reaching a temperature of 260 degrees Fahrenheit.

來源: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編輯:許雅寧

相關焦點

  • NASA 發現可能存在生命的「超級地球」!有望解答千年疑問
    導讀:如果GJ 357d能顯示出生命的跡象,那它將回答一個千年來的問題­——人類在宇宙中是否是孤獨存在的。圖片來自NASA網站據悉,天文學家將行星系統中適合生命的行星軌道稱為「宜居帶」。GJ 357d位於星系宜居帶外緣,在那裡它所接收到的恆星能量與火星從太陽接收到的能量大致相同。這顆行星的質量至少是地球的6.1倍,每55.7天繞母星公轉一周,距離太陽約為地球距離的20%。目前,這顆行星的大小和組成尚不清楚,如果是巖石行星,那麼它將是地球大小的1到2倍。
  • 「超級地球」在42光年外被發現,科學家:太蹊蹺,懷疑存在外星人
    超級地球介紹這顆超級地球被發現於適居帶是天文學上給一種空間的名稱,指的是行星系中適合生命存在的區域。這說明這顆星球上極有可能有生命存在。如果有生命存在,那人類也很有可能在上面生存。如果真的有更高級的文明存在,為什麼我們沒能發現他們的存在?
  • 外星生命或隱藏在太陽系,NASA發現,木衛二的海洋或有生命存在
    多年來,人類一直都在浩瀚的宇宙中去找尋除了地球之外,另一顆同樣存在著生命的星球,不過天不遂人願,一直到今天都有關「外星生命」的探索,仍然沒有什麼進展
  • NASA發現三顆系外新行星,或將有助於找到另一顆「地球」
    TESS」發現了三個新的行星——其中一個略大於地球,另兩個是太陽系中沒有發現過的環繞附近恆星運行的行星。這顆 M-矮星的體積和質量都要比太陽小 40%,其表面溫度比太陽低約三分之一。這次發現的新行星系統,位於 73 光年以外的 Pictor 星座南部。這三顆新發現的行星中,離恆星最遠的「次海王星(Sub-Neptune)」似乎位於「溫帶」地區,這意味其星球的大氣層最頂端處於一個溫度範圍內,可以維持某些形式的生命。
  • NASA的毅力號火星車有了驚人的發現
    數十億年前,一條古老的河流將沉積物帶到曾經存在於火山口的湖口,形成了這個三角洲。影像來源:NASA/JPL-Caltech/ASU/MSSS火星車科學家的發現突出了樣本的多樣性,地質學家和與NASA的火星樣本返回計劃相關的未來科學家們將不得不進行研究。NASA毅力號火星車的科學家發現,自2月著陸以來,他們的6輪探測器一直在行駛的基巖可能由熾熱的巖漿形成。
  • 科學家們可能在金星大氣中發現首個地外生命存在的證據
    Credits: NASA然而很久很久之前的金星不是這樣,NASA戈達德太空研究所(GISS)的科學家們對金星的古代氣候進行計算機模擬後,發現早期的金星曾有過長達20億年的淺層液態海洋,以及宜居的地表環境。
  • 科學家發現24個行星,比地球的生態環境還要好,或存在生命
    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走出了地球,終於見識到了浩瀚的宇宙。這個時候,我們才明白地球有多麼的渺小。站在宇宙的角度,地球似乎非常平凡,沒有什麼特殊之處,可是隨著觀測技術的不斷提升,我們發現了不少的星球,通過對比,我們可以明顯看出地球是獨一無二的,是一個非常美麗的星球,或許這就是生命星球的特色。當人類見識到了宇宙的浩瀚之後,自然對地外生命的存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超級地球」!
    WEISS, CFA 撰文:Nadia Drake   最近,天文學家們發現,在距離地球40光年之外存在一個比地球稍大、稍重的宜居帶行星,且這顆行星正繞一顆小恆星公轉。該行星或將成為尋找地外生命的一大最佳目的地。   加拿大蒙特婁大學的Lauren Weiss說:「小星球很常見。」
  • 科學家發現距離太陽系最近的「超級地球」
    進一步壯大了宜居固態行星隊伍  「沃爾夫1061c在3顆行星中位置居中,位於『宜居帶』(Goldilocks zone),那裡可能有液態水甚至是生命的存在。」賴特博士表示,「仰望無垠的宇宙,意識到在距離我們如此之近的地方——我們的近鄰,可能存在一顆宜居行星,這種感覺很奇妙。」
  • 你以為NASA發現了外星人,其實……
    NASA火星偵查軌道器(以下稱為MRO)的新發現為目前火星存在間歇流動水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研究者們利用MRO上的圖譜儀探索了這個紅色星球,在山坡上的神秘條痕發現了水合礦物質的跡象。這些深色條痕隨著時間推移出現了衰退和流動的跡象。在溫暖的季節,它們變得更深,從陡坡上向下延伸,而在較冷的季節則會褪色。
  • 科學家意外發現超級地球,溫度竟比地球更適合生存!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現了第一個潛在的可居住星球。這顆新行星圍繞著一顆名叫GJ357的恆星運行。這顆m型矮星的質量和大小大約是太陽的1/3,比我們的恆星冷40%。後來又在2020年7月份,歐洲南方天文臺eso陸基望遠鏡現已發現50多顆系外行星,其中包括一顆潛在孕育生命的超級地球行星。那麼什麼是超級星球?所謂的超級星球就是類地行星,就是像地球這樣有著堅硬外殼,可能在所謂宜居帶的行星。
  • 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 距離地球僅32.7光年
    各種系外行星各種恆星各種宇宙的大小比較 如圖所示,這是藝術家描繪的超級地球
  • 距離地球11光年處,科學家發現兩個超級地球,或許是人類移居選擇!
    所以對於尋找新地球的想法從很早就開始了,隨著對宇宙的探索逐漸的深入,科學家們終於也是發現了超級地球的存在。超級地球和地球都屬於是一種類似的行星,這種行星需要滿足幾個條件。首先是要存在大氣層,同時還要滿足液態水,當然少不了的還要有地球類似的板塊構造。只有在滿足了這些條件之後,才能算作是一顆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 NASA火星探測器「毅力」號即將啟程,它能否找到火星生命的痕跡 ?| 附直播連結
    如果一切順利,「毅力」號將於 2021 年 2 月 18 日在火星赤道以北的傑澤羅隕石坑登陸,探尋火星可能存在過的生命跡象和氣候地質特徵。NASA 將通過 YouTube 直播此次發射過程:https://www.nasa.gov/live/毅力號發射現場。
  • 火星上發現鹽水湖,或有生命存在?科學家:可能是第二個地球?
    現在,人類的科學技術有了顯著的提高,航空航天事業也非常先進,人類在不斷地尋找宇宙,我能更好地理解宇宙,我們中國在航天事業上也有很大的升格,例如2009年剛到來時,我們中國發射的嫦娥四號成功登月,抵達月球背面,這種成就已經值得非常自豪,下面一起來看看火星上發現鹽水湖,或有生命存在?
  • 全國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信息庫將建立、小紅書在AppStore下架、NASA發現超級地球丨蛋蛋科技日爆
    他介紹,下一步還將繼續加大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司法保護工作力度,包括強化訴訟監督,對侵害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犯罪有案不立、有罪不究、重罪輕判的堅決監督糾正;推動懲防侵害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犯罪長效機制建設,聯合相關部門建立強制報告制度,要求教育、醫療、救助管理、福利等機構,發現未成年人遭受或疑似遭受遺棄、侵害的,必須及時報告。
  • 地球附近的紅矮星終究不那麼安靜,也不那麼適合生命的存在
    這可能會讓它附近的「超級地球」行星家族不那麼容易存在生命——但不是不可能。    Gliese 887b和Gliese 887c圍繞紅矮星旋轉的藝術化概念圖。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系內主恆星並不像最初認為的那樣不活躍,紅矮星的耀斑輻射可能危及到系內行星。
  • 哈勃首次發現宜居帶的系外行星上有水蒸氣
    這幅概念圖顯示了行星K2-18b、其主恆星、以及這個系統中其他的行星。
  • 「超級地球」提供線索,表明銀河系中的生命可能比想像的還要古老
    一顆距離我們280光年的「超級地球」行星似乎已經有100億年的歷史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巖石行星的存在時間幾乎和我們的銀河系一樣長。古老的巖石行星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據,證明外星生命可能早在人類出現之前就存在了。比起活躍的文明,科學家們可能更成功地尋找早已消失的外星生命的跡象。
  • 生命得益於「太空糖」存在於地球上
    事實上,這塊隕石保存了太陽系的一些最早的化學物質,根據最新的研究,它含有人們長期追尋的關於地球生命起源的線索。在本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雜誌上刊載的一項新研究成果中,報導了這些隕石中存在核糖和其他糖類。核糖是糖類的一種,與磷酸基團一起組成了RNA的聚合分子組鏈。它們的存在暗示了地球外的糖類物質接觸到地球時可能會在行星上組成RNA結構。地球上生命如何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