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禪寺】記憶可以脫離肉體轉移,靈魂被科學證實是存在的

2021-02-15 衍道慧謙

        自科學高速發展以來,人們對靈魂是否存在這件事都是總說紛紜,人死後靈魂是否還存在於世上,還是它並不存在,神秘的靈魂也吸引了很多科學家來不斷的研究它,終於在這幾年人的靈魂存在被證實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科學家們對靈魂的解釋,人死後靈魂究竟存在於哪裡。

          靈魂被證實(存在於宇宙)

        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對人的靈魂是否存在一直在研究,終於在近幾年,有一支科學研究小組通過研究,將人的靈魂存在被證實了,據他們所述:人死後,靈魂是不會滅亡,它會返回宇宙,這一觀點把很多人都震驚了,那麼這一觀點有沒有權威性呢?

        早在1996年,美國的物理學家哈梅羅夫博士跟牛津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羅傑彭羅斯,他們就在不斷的研究靈魂是否存在,他們從量子意識理論中說:靈魂保存在人的腦細胞中的微管中,他們的理論指出,靈魂就被包裹在腦內被稱為微管細胞的腦結構中。

這一支科學研究小組堅信,人類的大腦實際上就是一個生物電腦,而人類的意識實際上是一個由位於大腦的量子電腦運行的,他甚至在我們人類死亡後也依然存在,另外兩位權威科學家也認為,人類的感知意識,其實是位於微管內的量子引力所產生的效應結果。

這個理論表明,當人類進入一個臨床死亡的階段,位於大腦的微管會失去它的量子狀態,但是依然會保持其中所包含的記憶。換句話說正如科學家所解釋的,在人死後他們的靈魂會返回宇宙。但是並不會死。

靈魂存在的真實事件

        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克裡斯多夫是位物理學家。3年前,他的妻子死於白血病,他一直懷念著妻子,一個人過著孤獨憂傷的生活,平時悶悶不樂,對周圍發生的一切都興趣索然。最近,他突然精神振奮,性格轉變,對事業,生活充滿活力。別人以為他有了新歡而忘了舊愁。

       誰知他仍是一個人生活,並無新歡。他家裡原來是亂七八糟,現在是井井有條,他對友人說:我的亡妻卡娜麗婭每晚都來看望我,替我蓋被子,收拾房間。」友人們認為他精神有毛病,產生了幻覺,而他本人卻堅決否認。他說,自己是物理學家,分得清幻覺與真實,並說自己與亡妻相會沒有一點KB感,而是親切感。

克裡斯多夫教授一本正經地說:「我要從物理學的角度來探索死亡學,追蹤思維空間的來訪者。」克裡斯多夫教授在房間裡安裝了錄像機,錄音機,微波探測儀,等待亡妻的靈魂到來。到了午夜靈魂來了,這些設備全部自動打開,結果,錄音機有音,錄像機空白。

微波探測儀受到電磁波訊號:發現有物體在室內移動。教授信心十足,他決定做更深入的探索,他將最先進的微波探測儀安裝在一家大醫院的太平間裡,對每具死亡不久的屍體進行檢測,終於發現:人在死亡後的幾小時裡,有一種肉眼看不到的物質離開人體,大約持續四五分鐘的時間。

量子科學,已經觸及到了靈魂的世界

近年來,與「量子」相關的科技新聞層出不窮。

2016年隨著我國發射的世界上第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大事件,「量子」更是以空前的曝光度進入大眾視野。

但是,量子科學,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太深奧,不禁讓人覺得:這麼高深的科學,都是科學家的事兒,跟我們普通人沒有太大關係。

其實這種理解是片面的。量子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只是以一種肉眼看不到的形式存在著。

因為量子的特性很詭異,它不但存在「波粒二象性」、「量子糾纏」、「量子疊加」、「量子吸引」、「量子幹擾」等特性,而且粒狀的量子不遵循牛頓力學,波狀的量子不遵循波函數。

這讓研究量子科學的物理學家們一頭霧水,這是因為,量子科學,已經觸及到了靈魂世界!

◆ ◆ ◆ ◆什麼是「量子」◆ ◆ ◆ ◆

提起量子,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書本裡學過的分子、原子、離子、質子、電子等粒子元素。

其實,量子跟這些粒子不是同一範疇的概念,並沒有某種粒子專門叫做「量子」。

簡單的說,量子是「離散變化的最小單元」。

什麼叫「離散變化」?比如我們統計人數時,可以說一個人、兩個人,但不可能有半個人、1/3個人,這些就是「離散變化」,一個人就是一個量子。如果某個東西只能離散變化,我們就說它是「量子化」的。

量子科學某些現象不遵循現有科學的規律,用現有科學常識難以解釋。那是因為,量子科學已經觸及到了靈魂和鬼神世界。 

21世紀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唯物論或者唯心論的本體論時代了,唯物唯心這種說法早就過時了,人類對物質世界的科學研究已經很透徹了,但是對於靈魂和鬼神世界的研究才剛剛開始。量子科學,貴在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研究靈魂,以唯物論的求真精神研究唯心論。

靈魂的「量子糾纏」

什麼是量子糾纏呢?

量子具有一種特殊的屬性,它可以同時存在於不同的時空中,並且當一對有關聯的量子分別向它們相反的方向發射後,無論它們分離的有多遠,哪怕一粒在地球上,另外一粒在月球上,當一方顯示出某種信息的時候,另一方的粒子馬上就可以測量到同樣的信息,這樣一種神奇的現象被科學家們稱為「量子糾纏」,這個理論並不是空想,已經得到了證實。

在靈魂世界裡,量子糾纏就顯得沒有科學現象這麼深奧。這一點用夢境就很好解釋,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就是在你睡著的時候,肢體突然的不受控制的動了一下,這可能根本不是你一個人的意識行為,而是受到了周圍靈魂對你的糾纏,導致自己的靈魂不能控制自己的行動。

現實生活中,我們常說某個地方邪,幾個人一起談論某個人的時候,過不了多久或者就在當時,這個人就會突然出現,也就是「說曹操曹操到」,都是量子糾纏的結果。

還有,比如某人跟另外幾個人說「我好久沒有生過病了」,過不了多久他就病了,這是因為你不經意的喚起了你周圍的靈魂,然後對你進行糾纏,導致生病這一結果的發生。

                 靈魂與量子的關係

靈魂,即思想意識。人類對物質世界的科學研究已經很透徹了,但是對於靈魂世界,才剛剛開始。

靈魂就是傳說中的不可分割的量子,獨立而恆在的個體!

    科學界對「量子」的定義存在偏差,量子不是傳統物理學上的最小單位,而是一個客觀上不可分割的獨立個體單位,沒有大小,因為大小是人的分別心創造的一個主管概念。

客觀靈魂世界,只有能量沒有質量,只有數量沒有大小,只有空間沒有時間,只有遠近沒有距離,只有形態沒有形狀……

靈魂的「波粒二象性」

 「波粒二象性」是量子科學的基本假設,後被無數的光量子實驗證實的。光量子不是直線傳播的,比如,愛因斯坦的小窗照亮整個屋子的實驗,按照光的直線傳播理論,光透過小窗只能照亮直射的一小片,而實驗中用完全吸光板放於小窗光線直射的地方,光還是照亮了整個屋子。

光量子實驗證明,光是以波狀傳輸的,而觀察光量子的時候,它又呈現為顆粒狀。

在靈魂世界裡,「我」無處不在,又在某處表現為「我」。當我的靈魂表現為「我」的時候,是我和我周圍的人的意識聚焦在我身上,我就表現為有形的「顆粒」狀態。

當我表現不是我的時候,我的意識焦點聚集到周圍人的身上,我的意識就「分身」到了周圍人的意識體上,我就表現不是我了,而是一種無的「波」狀。

現實人生中,我存在的價值就是周圍的人的關注,當這個關注力越強的時候,我的存在就越有價值,我的能量就越強;當沒有人關注我的時候,我就不是我了,我的存在就沒有意義了,這也就是人害怕孤獨的原因,孤獨可以令一個人窒息死亡。

靈魂的「量子糾纏」

因為靈魂就是量子,所以靈魂具備量子的突出特性:糾纏。什麼叫量子糾纏?就是兩個有關係的量子之間,一個量子的改變必然會引起另外一個量子的改變,而且,兩者的改變是同時同量發生的。

比如,母女二人,女兒生了個孩子,女兒就變成了媽,而母親則變成了姥姥。母親是被動地同時同量地發生了存在狀態的改變,這就是量子糾纏。

在靈魂世界裡,靈魂與靈魂互相糾纏。比如,我產生一個想法,周圍的靈魂都能感應得到並做出相應的反應,同理,周圍靈魂的想法,也會引起我的靈魂反應,這個狀況的發生是同時同量的。

這就是修行人禪定時需要無念止觀的原因,為什麼不能起心動念。或者只能動善念,不能動惡念。因為你的念頭會引起周圍靈魂的心念反應,因果就會出現了。惡念有惡報,善念有善報。

當我做出一個動作的時候,可能不是我一個人的意識行為,而是受到了周圍靈魂意識糾纏的結果,我的意識行為可能是被動的。我在「夢」中深刻體驗到了,別的靈魂對我的糾纏,導致我莫名其妙的行動,我們自己的靈魂甚至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和情緒。

現實人生中也是如此,這就是我們經常講的:人不是為自己活著。一個人活著,時刻都在受到其他生命(眾生)的關注,即「量子糾纏」。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在一起談論一個人,大家都很想他的時候,他會突然出現,說曹操曹操到,其實這就是量子糾纏的結果。

這也告訴我們,人生在世,要多感恩少怨恨,你感恩別人,別人的靈魂能感受得到並會同時做出感恩的回向,相反,你去怨恨別人,別人也會做出怨恨的回向。

當周圍的人感恩回向你多的時候,你的生命能量將會大大提升,身體健康,事事順利;當你的怨恨回向多的時候,你的生命能量將會大大降低,身體發病,諸事不順。

量子糾纏也很好地解釋了人與人之間的緣分,有緣人終成眷屬,有緣人終會見面,有緣人終會聚到一起,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什麼樣的人,他就容易感召到相似類型的人。所以,智商極高的人通常不會與智慧極低的在一個圈子內。

靈魂的「量子疊加」

什麼是量子疊加?就是一個量子同時存在於不同的地方或者存在不同的狀態,另外一層含義,是當我們在一堆量子裡觀察一個量子的時候,往往觀察到的不是一個量子的狀態,而是多個量子的疊加態。

現實人生中,當我們情緒激動的時候,實際上,是我們的靈魂處於疊加態,這時候,我們往往失去理智,做出一些違背自己本意的事情,因為在那個時刻:我就不是我了,我受到了他人意識和心魔意識的疊加和控制。

所以說,我們可以沒信仰,但絕對要有正能量,善良和慈悲可以帶給我們滿滿的正能量,讓我們的靈魂得到正能量的加持,避免負能量魔性靈魂的疊加。

靈魂的疊加,也印證了一句話:萬物都是一體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當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就少了分別心,對待身邊的人和物就多了一些「自愛」,愛人者人恆愛之!也明白了別人的缺點恰恰是自己靈魂缺點的映射,就不會挑剔指責別人了。

靈魂的「量子吸引」

量子之間是有引力的,這種引力表現為量子吸引。1687年,牛頓提出匪夷所思的萬有引力,引起了科學界不小的騷動,大家怎麼也不能理解兩個不接觸的物體間會有吸引力。

這個萬有引力,其實就是物體內部的量子吸引所產生的,量子吸引力因量子能量不同而不同,而量子的能量取決於量子意識。

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的吸引力法則已經被人類所認可。靈魂之間的吸引是互相的,戀愛中的男女最容易感受靈魂的「量子吸引」,當男孩特別想念女孩的時候,就產生了巨大的「量子吸引」,另外一個靈魂就會因「量子糾纏」而被吸引,並產生同樣的感受,於是,兩個靈魂在量子世界裡就相會併疊加了,所以戀愛的最高級形態就是男女的合二為一,靈魂的疊加態!

明白了靈魂的「量子吸引」,會指導我們人生中為人處事要慈悲仁愛對方,而慈悲是最大的吸引力。我們的靈魂給另一個生命體發出去的量子信息是慈悲和仁愛,另一個生命體的靈魂會同時感應到並對我的慈悲仁愛做出回向。這個就是所謂的報應。 

靈魂之間的量子吸引,也很好地闡釋了宇宙引力法則的原理! 

靈魂的「量子幹擾」

量子幹擾也是量子科學研究中的一大障礙,因為這種量子間的幹擾,量子會瞬間改變它的狀態,導致波函數坍塌。

靈魂之間的「量子幹擾」又表現在哪裡呢?比如,某甲的靈魂指導他從A地開車去B地旅遊,某乙告訴某甲說不要去,去了會出車禍。這個時候,某甲的波函數表明他今天會開車從A地到B地,然後在回來的時候在C地發生車禍,然後輾轉回到A地。因為某甲受到某乙的幹擾,他就不去B地旅遊了,他的波函數一下坍塌了,出車禍這個事實就不會發生了。

但是某甲的更大的波函數還是照常運行,這就是靈魂的命運,會遵循一定的波函數。我們人生中會經常受到別人的幹擾而中斷我們的一些行為,這就是靈魂的「量子幹擾」。正因為有了靈魂的「量子幹擾」,人生才更加豐富多彩。

明白了靈魂的量子幹擾,就能讓我們多聽別人意見,糾正自己的行為;但是,同時別人的幹擾有時也會阻礙我們的成功。這就需要自己有一顆明亮自知的心,覺知自己的靈魂目標,並持之以恆地達成目標,過程中不受其他靈魂的幹擾!

靈魂的量子幹擾,也讓我們明白了修身養性的目的,就是通過靜觀找到自己的靈魂屬性,儘量不受世俗靈魂的幹擾,做真正的自己。做真正的自己還真不容易,需要把自己的獨立靈魂從疊加態中扒拉出來,並且消除靈魂量子幹擾,斬斷其它貪、嗔、痴、慢、疑、睡等靈魂的量子糾纏,使自己覺醒過來,明心見性。

       當然,修行的法門有多種,你如果修佛教的淨土法門,那你的靈魂就需要發願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並用致誠心,一心不亂頌念阿彌陀佛的名號,與阿彌陀佛的量子糾纏,自己的願力再加上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二力合一,量子吸引疊加,這樣,臨命終時,你的靈魂就可以往生到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淨土世界。

一些大智慧者或出家修行,或歸隱山林,斬斷紅塵糾纏幹擾,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是為了什麼,就是為了擺脫、斬斷與世俗靈魂的量子疊加,而與賢聖 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的靈魂相吸引、疊加、糾纏,以達到快速提升生命量級,超越自我,圓成佛道的境界。

記憶可以脫離肉體轉移,靈魂被科學證實是存在的

靈魂存在與否,是這個世界上最讓人迷失的話題,從古到今經久不衰。雖然科學家未在實驗證據裡直接觀測到靈魂,但是很多人仍然相信靈魂的存在。

 

證明一樣東西是否存在有多種方法,直接觀測到和嚴格的邏輯推理證據一樣有效。

科學家確認黑洞的存在,並不是直接觀測到這種天體,而是觀測到圍繞在周圍的吸積盤物質所發射的電磁波。

真空是透明的,科學家通過測量光線經過天體的偏轉角度,間接證明空間是彎曲的。

所以,廣義相對論所說的空間的彎曲是一種測量意義上的彎曲,這種彎曲一般被稱為度規,通俗點意思是度量的規矩。

所以,確認一個事物是否存在,和我們對它的思考方式有關。

對於靈魂是什麼,沒有嚴格的定義。但是有一般人類通常的觀點:靈魂是超越於物質的存在,它是無形的,而且可以脫離肉體並且保存肉體所經歷的信息。

科學家已經證明,部分記憶可以脫離大腦的具體部位而存在,是無形的。

很多證據表明,記憶可以脫離肉體進行轉移。

西藏《格薩爾王傳》的說唱藝人,很多是文盲 ,有些甚至是10來歲的孩子。他們很多從未讀過書,也沒有人向他們傳授過《格薩爾王傳》,但是一覺睡醒之後就突然會說幾百萬字的長詩。

雖然有些說唱藝人要通過學習獲得技能,但是突然獲得技能的藝人也佔了相當大的比例。這種獲得的方式一般被稱為「神受」。

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的說唱藝人達哇扎巴,就是在13歲的時候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一個僧人要向他傳授技能,讓他在鳥語、獸言、《格薩爾王傳》中3選1。達哇扎巴說:我即使會鳥語獸言,也沒有人相信,於是就選了《格薩爾王傳》。

●達哇扎巴(藏族,1979年生。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格薩(斯)爾代表性傳承人)在說唱《格薩爾王傳》,這更像是一種儀式,而不是評書。

       

如果我們把「神」的這一部分去除,換一種解讀方式,可以說記錄《格薩爾王傳》的信息載體,可以脫離肉體轉移。

在人身上,能夠記錄信息的是大腦!

現代生理學認為,人類的大腦是幾百億的神經元細胞構成的生物體矩陣,記憶就存儲在其中。

這些神經元以有序的方式排列,通過被稱為神經元遞質的特殊化學物質相互交流。這些化學物質有幾種類型,釋放量不同,取決於幾個不同的因素。

大腦基本的通訊模式是已知的,但是最大的困惑是:信息是如何編碼在同一種化學物質中。

            

如果僅僅從化學結構上來分析,這是無法理解的。

只能解釋為在大腦傳遞信息的過程中,有超越化學物質分子結構的編碼形式存在。

在科學術語中,記憶被定義為對經驗的編碼、存儲和檢索。簡單地說,它是對過去的回憶。像記住一天的任務這樣簡單的事情,就涉及到後端複雜的大腦活動。

並非所有的大腦區域都與記憶有關,一般認為海馬體是大腦中參與記憶過程的主要區域。

海馬體是大腦的一部分,起著橋梁的作用,使大腦中所有保持記憶的部分都參與進來。雖然它不參與記憶恢復,但形成和加固記憶仍依賴於海馬體。

把海馬體的大部分切除了,這個人不會記得任何新的東西了。然而,在移除海馬體之前回憶過去的能力不會受到影響。

海馬體只是類似於一個編碼、傳輸記憶的通道,也可以把它認為是一個高速的USB插口。在大腦裡,只有這個部分可以和計算機上的某種硬體相類比。

如果我們試圖探究記憶的深度,可以有兩種類型。根據時間的限制,記憶可以大致分為長期記憶和短期記憶。

短期記憶的時間跨度從幾秒到幾分鐘不等。它們被臨時存儲,然後要麼進入長期存儲器,要麼被丟棄。假設有人給了我們手機號碼,因為這個數字是新的,所以我們的記憶會在短期內保留它,我們很有可能在幾分鐘後忘記這個數字。

短期記憶形成長期記憶後,才會被儲存起來,根據召回的重要性和數量,可能會消失或永遠被記住。

長期記憶可以是外顯性的,也可以是隱性的。

外顯記憶可以進一步分為情景記憶和語義記憶,內隱記憶可以是程序性的。

內隱記憶不涉及主動或有意識的回憶,例如騎自行車,遊泳時候手的划水動作。

和計算機中的數據存儲在硬碟中不一樣,長期記憶並不固定的存在某個固定的腦區域中。

     

已經有各種實驗證明:切除大腦的任意部位,都不會影響長期記憶。

這說明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記憶絕對不是計算機硬碟裡存儲的數據,存儲記憶的不是有形的物質。

從另一個角度可以認為,記憶附著於更高層次的東西。這種更高層次的東西是什麼?應該就是靈魂。

最新的科學研究表明,記憶存在的範圍可以超出大腦的區域。

腸神經系統(ENS)也稱為「我們的第二大腦」,是由胃腸道壁內的肌間神經叢和黏膜下神經叢組成的神經系統的一個獨立部分。它包括初級傳入神經元、中間神經元和運動神經元,與參與免疫反應、內分泌和旁分泌功能的腸細胞一起,參與腸道的感覺運動控制、局部血流、細胞增殖、黏膜運輸以及免疫和內分泌功能的調節。

    

2019年,慕尼黑技術大學的Michael Schemann博士、德國赫利俄斯診所的Thomas Frieling博士、圖賓根大學 Paul Enck教授,在德國《生理學報》發表了一篇文章,認為腸道的記憶可能先於大腦的記憶產生。

( Acta Physiol (Oxf). 2019; e13331. doi: 10.1111/apha.13331.)

記憶像一團氣體或者流體那樣,雖然主要在腦區域,卻可以流動並且彌散在身體其他部位。而大腦只是溝通記憶和肉體的媒介。

《格薩爾王傳》的神受傳播,屬於長期記憶中的語義記憶部分。

這說明,記憶能獨立存在,而且有複雜結構。

           

《格薩爾王傳》的說唱藝人在說唱之前,要舉行某種儀式,穿戴某種服裝。這種儀式也是一種結構。

這些儀式,至少可以用數學上的序結構來描述。那麼存不存在更複雜的結構呢?暫時還未知。

記憶,要麼就是附著在某種超靈體上,或者記憶本身就是那種超靈體物質。這種靈體可以脫離肉體進行轉移。

按照這個推論,前世的記憶是可以發生的。而在真實的世界中,很多證據證明,在某些人身上前世記憶確實發生了。

如果我們理智的思考一下,可以認為靈魂已被間接證實。

相關焦點

  • 記憶無形,且能脫離肉體轉移,靈魂已被間接證實
    對於靈魂是什麼,沒有嚴格的定義。但是有一般人類通常的觀點:靈魂是超越於物質的存在,它是無形的,而且可以脫離肉體並且保存肉體所經歷的信息。科學家已經證明,部分記憶可以脫離大腦的具體部位而存在,是無形的。很多證據表明,記憶可以脫離肉體進行轉移。西藏《格薩爾王傳》的說唱藝人,很多是文盲 ,有些甚至是10來歲的孩子。他們很多從未讀過書,也沒有人向他們傳授過《格薩爾王傳》,但是一覺睡醒之後就突然會說幾百萬字的長詩。
  • 科學家拍攝到人死時靈魂脫離肉體瞬間(太神奇了!)
    佛教認為生命具有能夠脫離肉體獨立存在的「神識」,也就是世俗社會所謂的「靈魂」,但是靈魂是否真的存在,一直以來也是信者信其有
  • 科學家證實:微中子即靈魂,驚呆了!
    微中子即靈魂。科學家說,人類的靈魂就是超弦。【震驚發現 科學家首度發現人類靈魂真實存在】人類真的有靈魂?千百年來,這是人們一直都在爭論的問題。科技發展到今天,我們已經由看得見的物質研究到了看不見的原子、質子、夸克到中微子。現在又發現了比中微子更小物質——超弦。科學家說,人類的靈魂就是超弦。
  • 靈魂的真實存在-微中子!
    【震驚發現 科學家首度發現人類靈魂真實存在】人類真的有靈魂?千百年來,這是人們一直都在爭論的問題。科技發展到今天,我們已經由看得見的物質研究到了看不見的原子、質子、夸克到中微子。現在又發現了比中微子更小物質——超弦。科學家說,人類的靈魂就是超弦。
  • 震驚發現:科學家首度發現人類靈魂真實存在
    科學家說,人類的靈魂就是超弦。一批來自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對一個死人進行實驗,結果發現一個驚人的秘密,他們對死人通電……死後有鬼魂的存在,鬼魂是一種什麼東西呢?其實,鬼魂和身體的關係就象電磁波和對講機的關係。鬼魂也就是一種磁場,有記憶的磁場。
  • 現代科學證實「生死輪迴、善惡報絕對存在」
    除了是他本人外,便再沒有其他可以解釋了。」英國醫生山姆·帕尼爾是世界上第一個用科學實驗證明靈魂真實存在的人。他的實驗設計是這樣的:如果病人死後靈魂能飄起來,還能看到自己的身體,看到醫生們在搶救他的身體,看到天花板上的燈,那麼如果在天花板的下方放一塊板,板的上面放一些小物體(只有山姆自己知道是什麼物體,別人不知道),那麼靈魂就應該能看到這些小物體。
  • 從佔星符號看靈魂演化
    然而,重返本源的欲望通常會佔上風,即使一個人並沒有意識到這種欲望的存在。當然,我們會隨演化的腳步,逐漸意識或覺察到自己的靈魂,並且用靈魂之中這兩種對立且衝突的欲望,來看待自己的人生以及欲望的本質。當靈魂逐漸消滅分離的欲望,改以重返造物者的欲望為出發點時,就會刺激或觸發所謂的演化。這裡有一種非常簡單的方式,可以體驗並客觀地證實靈魂之中的兩種欲望:宇宙全體的滿足以及不滿足。
  • 秘密終於被科學家解開,鬼真的存在?最後一句驚呆了!微中子即靈魂.
    千百年來,這是人們一直都在爭論的問題。科技發展到今天,我們已經由看得見的物質研究到了看不見的原子、質子、夸克到中微子。現在又發現了比中微子更小物質——超弦。科學家說,人類的靈魂就是超弦。神筆記: 一批來自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對一個死人進行實驗,結果發現一個驚人的秘密,他們對死人通電……  死後有鬼魂的存在,鬼魂是一種什麼東西呢?
  • 靈魂來自微中子,你知道嗎?
    千百年來,這是人們一直都在爭論的問題。科技發展到今天,我們已經由看得見的物質研究到了看不見的原子、質子、夸克到中微子。現在又發現了比中微子更小物質——微中子。科學家說,人類的靈魂就是微中子。一批來自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對一個死人進行實驗,結果發現一個驚人的秘密,他們對死人通電……死後有靈魂的存在,靈魂是一種什麼東西呢?其實,靈魂和身體的關係就象電磁波和對講機的關係。
  • 瀕死體驗,靈魂出竅.我是誰?我從哪裡來?
    關於靈魂存在與否的科學實驗科學家用先進的醫學技術使人瀕臨死亡邊緣,在參與實驗的人昏迷時醫生在床邊的盤了放入一些小器材,比如剪刀,鑷子。再把人救醒。很大部分人能清楚的說出盤裡的東西。他們說他們在瀕臨死亡時,仿佛自己飛到空中,可以看到忙碌的醫生,仿佛世界已經和自己脫離!從量子物理學角度可證實「人死但未消失」。
  • 人類真的有靈魂.千萬年未解之迷終於被科學家破解,微中子即靈魂.
    千百年來,這是人們一直都在爭論的問題。科技發展到今天,我們已經由看得見的物質研究到了看不見的原子、質子、夸克到中微子。現在又發現了比中微子更小物質——超弦。科學家說,人類的靈魂就是超弦。一批來自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對一個死人進行實驗,結果發現一個驚人的秘密,他們對死人通電……  死後有鬼魂的存在,鬼魂是一種什麼東西呢?
  • 科學證明:靈魂不死 生命是永恆的
    他提出生物中心論支持自己的論點,指稱是生命創造宇宙,有個人意識才有宇宙的存在,實質上的生命與生物是真實世界的中心,接著才有宇宙,宇宙本身並不會創造生命;意識使得世界變得有意義,時間與空間只是人類意識的工具。心跳停止、血液停止流動時,即物質元素處於停頓狀態時,人意識訊息仍可運動,亦即除肉體活動外,還有其他超越肉體的量子訊息,或者是說俗稱的靈魂。
  • 秘密終於被科學家解開,微中子即靈魂!!!
    依據這一理論,人類瀕死體驗相當於大腦中量子計算機的一個程序,即使死亡之後仍存在於宇宙之中,這將解釋那些瀕死體驗者的神秘記憶。一批來自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對一個死人進行實驗,結果發現一個驚人的秘密,他們對死人通電……  死後有鬼魂的存在,鬼魂是一種什麼東西呢?其實,鬼魂和身體的關係就象電磁波和對講機的關係。鬼魂也就是一種磁場,有記憶的磁場。鬼魂和肉體是這樣的關係:人分肉體和鬼魂兩部分,身體為鬼魂服務,鬼魂又依賴於身體,器官的存在是為了身體健康保留,這樣才使鬼魂不消失。
  • 「靈魂出竅」得到科學證實 靈魂的存在 證明了人不會真正死去
    從古到今,跨越各種文化,都有對靈魂出竅經驗(out-of-body experiences,OBEs)的描述。科學家們則通過實驗成功複製了這類經驗的某些方面,例如,神識的飄遊,或神識來到一個不同的「虛擬身體」中。然而,靈魂出竅的親歷者,特別是親歷過的科學家們,認為這些研究並不能充分解釋此種體驗的各個方面。
  • 靈魂離開這個世界後,究竟是灰飛煙滅,還是會以另一種狀態存在?
    人離開這個世界後,究竟是灰飛煙滅,還是以另一種狀態存在,千百年來,科學家、哲學家、神學家都在苦苦追尋著答案,我們從何而來,又將從何而去,人類的終極歸宿到底在在哪裡,我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又是什麼呢?其實,自古以來人們對靈魂就有一定的認識,並且在這個問題上,東西方的看法出奇的一致:在人們的印象中,靈魂是這個世界上極少數沒有固定形狀和實體的一種玄妙的存在,就像是WIFI信號一樣,感覺就是一種能量,這和當今炙手火熱的學科——量子力學對靈魂的解釋是一致的,靈魂就是一種能量波,遵循能量守恆定理,不會憑空出現,也不會無故消失,永生不滅!
  • 微中子構成靈魂???看完嚇到了
    鬼魂也就是一種磁場,有記憶的磁場。鬼魂和肉體是這樣的關係:人分肉體和鬼魂兩部分,身體為鬼魂服務,鬼魂又依賴於身體,器官的存在是為了身體健康保留,這樣才使鬼魂不消失。  鬼魂的形成--當胎兒在母體的時候,開始的前三個月是很弱的,甚至可以說沒有的,它的來源取決於大腦活動和體液(最主要的是血液,體液都是帶有電離子的)的流動而形成的。
  • 靈魂轉移技術解密
    這是貓咪換魂術,或者說是記憶訊息提取置換技術。你能想像一下把你的靈魂和這隻貓交換了會發生什麼嗎?會發生我跺下腳,你蹭就上房頂了,而當把意識交換回來的時候,你還依然記得這一切,甚至還有一種很想亂跳躍的衝動。是的,我說的是你這個大活人,而這就是這世界真實存在的一種科技。
  • 神奇的細胞記憶及情緒釋放
    讓我們進一步地探討細胞記憶。任何人都可以對輪迴轉世之說抱持開放態度而依然是個基督徒、伊斯蘭教徒、印度教徒或佛教徒。事實上,輪迴轉世並不是一種宗教或宗教信念,而是能夠幫助我們更了解自己的生命哲學。就像了解脈輪與經絡是跟能量有關的一種科學觀念,我們也可以借著轉世哲學來幫助我們發展更多的人類潛能。看來每次我們離開一個肉身,就會進入更高的自覺狀態,從而更接近靈魂的核心,以便體會我們存在真正的目的。
  • 如果「量子傳輸」一個人,轉移的是肉體還是靈魂?| 大家談
    因為我們摧毀了最初的光子,所以從來沒有多於一個拷貝存在過。我們只是製備了另一個光子,讓它和原來的光子A有一樣的狀態,同時破壞最初的光子。而且我們並沒有以超光速傳送A的狀態,因為經典信息不可能以超過光速的速度傳輸。那麼,可以通過這樣的手段來傳輸一個人嗎?在2018年墨子沙龍 「量子·密碼」 活動上,小記者們就量子隱形傳態相關的問題對三位量子通信領域的先驅進行了採訪。
  • 人工記憶實驗成功,是精神病學突破還是科學倫理的考驗?
    人工記憶實驗成功,記憶不再神秘人類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幾乎每一秒都接收到外界的刺激,這些刺激被感知後在大腦中形成神經迴路,這是神經科學已有的常識。理論上,複製相同的神經活動即可以脫離現實生活中的經驗形成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