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科學基礎》課程面向大一的理工科學生,以培養學生的計算與邏輯思維為課程目標,以C++程序設計語言為課程載體。整個課程分兩學期進行。
微課視頻主要發布在B站,中國大學慕課和微信公眾號同步更新內容(因為SPOC課程只能對校內學生開放)
本節內容
vs code是微軟公司推出的一款富文本編輯器,2015年一經推出之後迅速風靡了整個網際網路的開發圈。今天我們介紹如何在vs code當中運行C++。
▼ 圖1 vs code官網 ▼
vs code的主要機制是通過安裝各類擴展,再配合語言本身的編譯器或者解釋器對編寫的代碼進行處理,相當於是一個「中間商」的角色,因此嚴格的說vs code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ide,這一點和Sublime Text、Atom等是相似的。
一、下載、安裝vscode
打開官方網站https://code.visualstudio.com/,從左側即可下載最新的穩定版文件,當前最新版本是1.60。
下載之後的安裝過程非常簡單,第一次打開時會提醒是否安裝中文語言包,建議初學者選擇安裝,然後vs code會自動重啟並切換到中文菜單。
二、配置編譯器MinGW
之前已經有文章詳細介紹過MinGW,這裡就不再贅述。特別再提醒的是,需要將MinGW中的bin目錄添加到系統環境變量,這樣才能方便後續操作。
在命令提示符狀態下,輸入gcc -v,如果能成功運行則證明配置成功,否則需要檢查之前的步驟。
三、安裝vs code擴展
vs code中支持C/C++的擴展有很多,這裡我們選擇兩個:第一個是微軟官方的C/C++擴展,第二個是由國內程式設計師Jun Han開發的Code Runner。安裝過程極為簡單,不再贅述。
▼ 圖2 vs code擴展示例▼
四、配置工作區
擴展安裝完畢之後,下面是最麻煩的一部分,需要對工程項目進行配置,否則無法完成對程序的處理。
建議同學們選擇一個固定的目錄存放今後所有的程序(如C:\cpp),在vs code中選擇打開文件夾打開該目錄。
接下來的步驟比較重要:在vs code的界面當中,點擊新建文件夾,創建一個叫.vscode的文件夾。這個目錄是用來存放配置文件的默認目錄,注意不要忘記前面的點號。
從課程配套的共享網盤當中下載三個配置文件,將配置文件拖入.vscode當中即可完成配置。拖動時注意一定要文件的位置確保在目錄下面,如果操作失誤需要在vs code界面或者在本機目錄當中調整。
▼ 圖3 .vscode目錄示例▼
同學們可能會好奇這三個文件的作用,這裡大概解釋一下:
tasks.json用於指定編譯器的名字以及編譯參數
launch.json用於指定如何運行編譯成功的文件
settings.json用於整個工作區的設置,如Code Runner的編譯和運行配置、代碼自動格式化等等
其實如果我們只用Code Runner來快捷運行程序,前兩個配置文件是不起作用的,但如果要進行代碼調試,則必須配置前兩項。考慮到初學者的困難,本課程直接提供了現成的三個配置文件,省去了困難的編寫過程,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打開查看。
五、編寫代碼並運行
代碼編寫完畢之後,點擊右上角的Run Code即可一鍵運行程序,而不必按照vs code原有的流程來編譯/運行,簡化了操作的步驟。至於如何調試程序代碼,我們將在後續的微課當中的進行介紹。vs code自身內置了終端也就是程序運行環境,非常方便。
另外同學們也可以嘗試修改一些設置,如字體、主題等,感受一下vs code的魅力。這裡需要提醒的是vs code的設置分為用戶和工作區兩種,前者對所有工作區都有效,後者只對當前工作區有效,使用時注意鑑別。
更多內容點擊下方連結查看本節微課視頻
C++微課002-vs code運行C++
擴展閱讀
Sublime Text 4 發布
Windows下的GCC——Min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