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雷科技Lite」收藏為我的小程序,不再錯過精彩內容
在過去,為了保證資料信息安全,我們可能會選擇將資料備份成副本放在U盤或者其他介質上,此為「兩手準備」。但隨著網絡速度的大幅度增長,我們發現將資料備份在雲端是一個更好的主意。
因此,「網盤」這類產品才得以快速發展,成為我們提升工作效率的利器。在全球範圍內,網盤產品早已經是見怪不怪,蘋果的 iCloud、微軟的 OneDrive 和谷歌的 Google Drive 都是業內代表。
而在國內,比較知名的當屬百度網盤、115網盤和曾經的金山快盤等,而那些企業級的專業雲網盤產品自然更多,但和一般消費者關係不大。
可以說,網盤已經成為如今網際網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使用網絡的便捷程度十分關鍵。然而令人感到沮喪的是,國外的雲盤產品在國內水土不服,而且收費也不便宜。
更重要的是,你不知道什麼時候伺服器會出現問題,例如 iCloud 連不上伺服器之類的情況,已經發生過很多次了。
而國內的產品似乎也好不到哪裡去,當眾被吐槽地最多的,莫過於限速問題。例如百度網盤,不久前微博上曾流傳著一個段子:「5G網絡速度快如閃電,但就是奈何不了百度網盤」。
「限速」之痛有望緩解在沒有開通會員的情況下,不管你在用著多麼快的網絡,如果百度網盤的下載速度能夠超過 500KB/s,那麼就算小雷輸。
針對如此嚴格的限速策略,百度也不是沒有進行過辯解。百度表示,限速是因為帶寬成本高,如果想要滿速下載,那麼可以選擇開會員。
不過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百度網盤會員也分兩種,分別是「普通會員」和「超級會員」。開通超級會員的售價會更高,但普通會員無法解鎖速度限制,只有超級會員才行。
這就讓人很難堪了,結合百度網盤只能 1 個月、1 季度和 1 年的付費制度,這意味著如果你想真正打破下載速度的限制,那麼至少也得花30塊錢開通一個月的超級會員。
但我只想下載幾個文件,而且未來一個月裡可能就這麼一次需要用到百度網盤的話,這樣的付費模式,顯然是不划算的。
所以這錢到底是給還是不給呢?相信這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已經讓不少網盤用戶感到腦闊疼。那麼有沒有一種更加實惠、能夠接觸速度限制的方法呢?
有,那就是.破解?不對不對,這是不合法的,百度抓到要封號的。我們這裡有更文明的辦法。
7 月 24 日百度舉行網盤溝通會,會中透露了幾個重要信息。當然一般消費者可能不太在乎百度網盤有多少用戶量,在市場中有什麼地位,他們更關心的是百度網盤這套不靈活的收費模式,是否有改革的可能。
答案是肯定的。百度網盤團隊表示,未來將會推出一套全新的收費模式,甚至包含「單次付費」的模式。也就是說如果你是偶爾用一次百度網盤,那麼可以選擇只為本次的使用買單,而不用為包月或者其他套餐而感到為難。
只不過,這算是解決了百度網盤限速問題嗎?顯然是沒有,但至少百度作出了讓步,讓一般用戶可以用較低的經濟成本,換來更好的服務體驗。
而這種單次收費的模式在國內外都算得上是罕見,搞不好百度網盤的這一套商業模式,在未來會成為業內主流。
其實「開會員提速」並非網盤產品才有的專利,但凡是和「下載」功能有關的軟體產品,基本都是沿用這一套制度。他們這樣做的原因不為其他,而是對這些軟體來說,這幾乎是唯一的生財之道。
和大多數人的「印象流」 不同,實際上做下載服務並不是一項賺錢的生意,甚至大多數時候根本就不賺錢。
我們以下載軟體行業的龍頭迅雷為例,從今年 3 月發布的年報可以看到,去年迅雷集團的年營收僅為 2.3 億美元,而且這還是迅雷上市之後的最好成績。更重要的是,去年迅雷營收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雲計算服務賺錢了,迅雷靠會員的收入,只有 8190 萬美元,同比下滑 3.6%。
只做下載的國民軟體迅雷尚且是這麼一個情況,而網盤軟體和純下載軟體相比,還要支付存儲功能帶來的軟硬體成本,盈利自然更加艱難。
在大浪淘沙之下,如今國內市場中百度網盤算是坐穩了老大的位置,據說註冊用戶已經超過 6 億,日活用戶也有 1 億。但坐擁如此大的用戶基數,百度網盤卻一直面臨變現問題,營收不甚理想。
正因為網盤產品一直都不怎麼賺錢,才使得網盤市場從過去的「百花齊放」變成現在的「百花凋零」。
光是 2016 年,先後有 UC 網盤、金山快盤、華為網盤和 360 雲盤宣布關閉個人存儲業務,市面上的主要玩家,頓時只剩下了百度雲盤和 115 網盤等幾個老牌勁旅。而他們關閉業務的原因,無一不是因為長期虧損無法盈利,而被集團砍掉。
可以說,「開會員」幾乎成為了目前網盤產品唯一的營收手段,因此他們為了吸引更多的用戶開通會員,用盡各種手段也並不奇怪。
靠會員來收費已經是網盤行業的一種「默契」,就算你因此而棄用百度網盤,但在使用其他網盤的時候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在這個付費享服務的時代,正常使用商品哪裡還有不花錢的道理。
所謂「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市面上絕大多數正規的、有安全保障的網盤產品,基本都帶有付費功能,哪怕是我們所喜愛的 iCloud 和 OneDrive 都不能例外。
根據「什麼值得買」購物網站一位網友的整理可以發現,在一眾主流網盤產品中,只有百度網盤是開了會員依然無法滿血傳輸的(因為普通會員依然限速),而其他產品如騰訊微雲、115 網盤等都不限速。
然而,在這一批網盤之中,反而是百度網盤的容量售價是最低的,綜合來看僅為 0.04元/1GB。而且百度網盤曾多次直接送容量(其他國產網盤基本都有類似操作),相信不花一分錢獲得 2TB 容量的百度網盤用戶大有人在。
而 iCloud 默認只有幾個 G 的容量,即使是其他網盤隨便送的 50GB 容量都需要購買,而且售價高達 1.44元/1GB。
不難看出,這些網盤產品實際上採取了不一樣的收費策略。百度網盤和國內其他網盤基本都有送容量,所以基本都會限速,讓用戶開會員;而國外網盤本來就不限速,但容量並不大,買容量需要另外一筆費用。
既然這要花錢,那也要花錢,那麼綜合來看國內網盤如果實行「送容量,支持單次付費」這樣的收費模式,或許是現階段的最優解。長期用戶依然可以開通季度甚至年度會員,但對於網盤使用頻率不高的「散戶」來說,單次付費功能的性價比極高。
要是能夠用一點點錢就能解決燃眉之急,小雷相信這部分用戶還是會願意掏錢的。
歸根到底,做生意的都不是大善人,做網盤都是為了賺錢,但方法不一樣而已。可以說,如果百度網盤真的實裝單次收費這樣的收費制度,絕對能夠提升產品在用戶心目中的口碑。
大家吐槽了這麼久的百度網盤,說不定會「真香」。
本文編輯:Wallace
認為百度網盤這個改動良心的
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