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除了黃牛就沒有其他辦法省錢了嗎?那你就圖樣圖形破了。本周蘋果調高了多個國家的銷售價格,如果你迫不及待想出手買個Mac了,先看看省錢指南再說!
文丨劉曉穎
由於外國貨幣兌美元的價格持續波動,蘋果本周提高了巴西、紐西蘭、挪威和馬來西亞四個國家的 Mac 售價,MacBook Air、MacBook Pro、Mac mini 和 Mac Pro 的價格都有所提升。
如果你擔心Mac漲價想趕快出手,下面這些方法或許能幫你省點錢。
想想你買來幹啥,定個預算
一旦有了買的想法,人們很容易進入「盲目購買」模式。有兩個誤區需要注意:一你是不是真的需要那麼大的硬碟,二是你選擇MacBook Pro是因為它有你需要的功能還是因為它在搞活動。要分清「什麼是適合你的」和「什麼是最划算的」。
如果你經常出差,那麼重量就是你首先需要考慮的因素,此時不管你看到MacBook Pro有多麼酷炫的功能都要提醒自己,它比MacBook Air沉是不能改變的憂桑事實。
定預算有兩個好處,一方面可以防止你花錢買了自己根本用不到的功能,另一方面,實際購買的時候你會發現除了筆記本本身,你可能還得在保修和售後上花錢。
選對時機再出手
和手機產品一樣,蘋果每出新本,上一個產品就會降價。如果你不做調查直接買,就有可能遭遇剛買就降價,哭暈在廁所的剁手情節。國外有個網站叫Mac Rumors(http://www.macrumors.com/),不用翻牆就能上。網站上有個專門的購買指南板塊(http://buyersguide.macrumors.com/),預測下一款產品什麼時候發布。
比如MacBook Air的平均更新時間是350天,10月16日距離上一次產品發布已經有220天,所以再等個100來天可能就會有新產品發布,你可以根據這個時間考慮一下是直接買新品還是等新品出來再買降價的上一款產品。
右側的最新消息裡提示Mac在澳大利亞、巴西、紐西蘭、挪威等地的價格都漲了。這些消息也可以作為你的判斷依據。
網站還對當前的購買提供了建議,分為四個等級:現在買/中立/小心/不要買。如果你懶得看那麼多消息,那就直接看圖片中紅框的位置好了,網站已經簡單粗暴的告訴你答案了:目前的購買指數是「中立」。
通常來說,買前代產品可以省下十幾張紅色的毛爺爺。
還有一家價格跟蹤網站叫DealNews,他們從過去的打折數據統計發現,在十一月和一月購買MacBook Air是最划算的。
Apple Store未必是最划算的
你可以在蘋果的官網零售店或者官網購買產品,但價格未必划算。當然不推薦你去買水貨,但不要以為所有靠譜銷售渠道的價格都是統一的,比如蘋果授權的亞馬遜也賣正品,但價格要比官網稍低。
蘋果官網截圖
亞馬遜截圖
對比10月16日MacBook Air (13.3寸4GB內存 128GB快閃記憶體)的價格發現,蘋果官網價格為 6988元,亞馬遜和京東的價格都是6438元,能省550元。
如果對國內網站的優惠力度還不滿意,沒關係,還有後招。國外有個網站專門搜集蘋果各個授權渠道的價格,叫MacPrices(http://www.macprices.net/macpro.shtml),可惜都是國外銷售渠道,但如果你在國外有小夥伴或者你能找到靠譜的代購,還是可以考慮一下的。
蘋果官網截圖
但在蘋果自己的官網購買也不是全無好處。如果你的產品不是在蘋果的官方店鋪購買,那麼產品出了問題更換就會麻煩一些。另外如果你是學生的話,還可以享受一些優惠,雖然力度沒有亞馬遜和京東大,但對於熱衷於官網的人來說,還是不錯的,還是13.3寸的MacBook Air,優惠360元。
翻新或二手的Mac能買嗎
蘋果本身是非常鼓勵產品翻新的,所以在官網上就可以找到翻新的產品,價格更低。
購買翻新和二手Mac主要有三個渠道,我們來對比一下:
官網:蘋果會主動向用戶回收淘汰產品,翻新後價格降低10%到20%。雖然是翻新產品,但經過了非常嚴格的檢驗,蘋果可以保證它們運行起來和新的一樣,並且支持一年的保修期。
經銷商:有些經銷商自己也會回收舊產品,翻修後提供一定的保修期,但注意這裡的保修是經銷商自己的保修,不是蘋果官方的。這種渠道的最大優勢是便宜,但可能沒有官網那麼靠譜。
從用戶手中直接購買二手Mac:這種渠道風險太大,能免則免吧。
最後再提醒一下,除了筆記本本身,你可能還要給電腦配上一堆東西,比如滑鼠還有光碟機。所以買電腦的時候省一點是一點,好把省下來的錢用來買各種配件吧。
以上內容為百略網原創,首發於百略網(www.ibailve.com),轉載請註明出處!
----
百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