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歲末,《國際眼科時訊》通過旗下網站、公眾微信等多個渠道發起了2014《國際眼科時訊》十大熱點話題評選。該活動一經上線即得到了廣大讀者的熱烈響應,大家在重溫眼科領域精彩話題的同時,也通過參與互動展示了自己獨到的思辨與觀點。截止2015年1月26日,本活動共收集到來自微信、網站、郵件等回復859人次,其中有效回復785人次,微信分享轉發人數93人次,最終評選出2014年度《國際眼科時訊》「十大熱點」及獲獎名單。
【十大熱點名單】
眼科領域專家與網友通過微信、網站、郵件、當面溝通等方式對候選的30個熱點話題進行了投票,最終評選出的2014年底《國際眼科時訊》「十大熱點」名單如下:
TOP1:☆美國眼科學會《眼科臨床指南》中譯本第二版特輯推出!(NO.1)
從國際眼科學的發展來說,在我國引入和推廣美國眼科學編寫的眼科臨床指南(Preferred Practice Pattern,PPP)是一場有組織的旨在提高發展中國家眼科臨床水平的大規模的偉大實踐,是一場沒有先例但獲得成功的國際眼科界之間緊密合作的範例。2006年,在WHO和國際眼科理事會的支持下,在AAO和美國國家眼科研究所的幫助下,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編譯了PPP,第一次出版了PPP的中譯本。2010年以後,AAO對多冊PPP做了全面修訂,內容有了實質性的改變,因而有必要再次編譯PPP中文稿。在美國眼科學會的支持和關注下,由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組織、趙家良教授領銜編譯的PPP中譯本第二版正式出版了。這是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為了提高我國眼科診療水平和住院醫師規範化培養的又一次努力和推進。PPP第二版中譯版的問世必將為我國的醫療衛生改革和眼科臨床醫療及住院醫師規範化培養做出新的貢獻!
TOP2:☆視神經炎診斷和治療中國專家共識(NO.2)
視神經炎泛指累及視神經的各種炎性病變,是青中年人最易罹患的致盲性視神經疾病。以往按受累部位分為4型:球後視神經炎——僅累及視神經眶內段、管內段和顱內段,視乳頭正常;視乳頭炎——累及視乳頭,伴視乳頭水腫;視神經周圍炎——主要累及視神經鞘;視神經網膜炎——同時累及視盤及其周圍視網膜。目前國際上較為通用的分型方法是根據病因分型。我國視神經炎的診斷和治療比較混亂,亟需規範化診斷和治療。本共識參照目前國內外有關視神經炎的循證證據,推薦對視神經炎以病因分型為基礎進行臨床診斷,進而選擇相應的針對性治療措施。
TOP3:☆[COA]黎曉新教授:眼底病的治療與眼科醫師教育(NO.4)
COA會議呈現出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景象。在住院醫師教育方面,通過各位專家點評年輕醫師的白內障手術錄像並討論手術可改進位點上,更好地推動了年輕醫師的白內障手術技能培訓;在文化活動方面,多個分委會積極組織活動,包括的文體分委會的桌球比賽,攝影分會的西藏義診等。在自律維權方面,邀請了多位法律界及醫學界的經驗人士舉行病例討論來引導醫師如何與患者交流溝通,緩和醫患關係。
AMD的分子學研究除抗VEGF通道外,還發現了圍繞脈絡膜新生血管膜VEGF周圍的一些通道以及抑制脈絡膜新生血管膜的細胞因子。儘管沒有本質性突破,但是使得AMD的治療周期延長,減少了治療頻率。
眼科青年醫師培訓主要是關於住院醫師的培訓。從教學水平、教學技巧、教學規範及教學評估等方面提高眼科住院醫師的教育管理。
TOP4:☆姚克教授:飛秒雷射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的未來(NO.14)
飛秒雷射起初應用於屈光手術,然後再進入到白內障的領域。飛秒雷射是一種切割性的雷射,從理論上來說它可以起到代替手術刀的作用,所以飛秒雷射技術引領我們進入到所謂的「無刀手術」時代。雖然白內障手術通過幾次革命性的改變,包括從「囊內手術」到「囊外手術」,又從「囊外手術」到「超聲乳化手術」,是一種革命性的飛躍。到「超聲乳化手術」時代以後,應該說手術是非常的完美,所以,我們創新出一種新的雷射飛秒來輔助白內障手術。第一,這肯定是一項非常新的手術;第二,還有改善空間的餘地嗎?結果,事實證明飛秒雷射白內障手術是一種非常精準的手術。之前雖然都能把白內障手術做的很好,但是取決於手術者的經驗,取決於學習白內障手術的時間。然而,飛秒雷射輔助白內障手術出現之後,許多的關鍵步驟可以用機器來代替。
TOP5:☆[APGC]王寧利教授:正亦非正——論正常眼壓性青光眼(NO.11)
正常眼壓性青光眼和高眼壓性青光眼在遺傳上到底有沒有差別,目前這仍在研究當中。當下在所做出的2組實驗結果中,已經找到上百個,大概有100多個不同的基因,目前還在尋找研究到底有哪些基因在它們之間表現的不同。除了醫學治療之外,青光眼患者的性格也是影響較大的一個因素。這些患者和正常人性格有不同的地方,有一些患者對自己的病情過於擔心,有一些則對自己的病情不重視。青光眼是一個慢性疾病,青光眼醫師要花很大的精力和時間讓患者正確的對待青光眼,既不能過於輕視,也不能過於憂鬱。患者要了解青光眼,在此基礎上才會配合醫師進行治療。因此在醫患交流中最重要的是要讓患者懂得青光眼知識,這是改變患者情緒、性格並配合醫師最關鍵的地方。
TOP6:☆陳有信教授:息肉狀脈絡膜血管病變診斷和治療指南及進展(NO.3)
1990 年Yannuzzi 首先報導了息肉狀脈絡膜血管病變(PCV)。近年來,關於PCV 的研究備受關注,報導也是逐年增多。目前爭論的焦點有:PCV 到底是一種獨立的疾病還是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亞型? PCV 的診斷容易嗎? PCV 的治療容易嗎?疾病的預後如何?長期觀察發現,PCV 治療的復發率很高,反覆行PDT,或大量黃斑區出血吸收後,往往造成黃斑區萎縮,最終的視功能並不理想。2010年發表在《英國眼科雜誌》的一篇研究顯示:對於PCV 聯合治療較單獨PDT 治療,發生視網膜下出血和PCV 復發的患者更少,且聯合治療對於視力的改善更好,可以很好地減輕滲漏並使得PCV 病灶消退。關於預後方面,我們的觀察發現:PDT 治療PCV 隨訪3年的治療效果較差,其視力提高率低,PCV 復發率較高。當然,我們在治療使也需要實際考慮一下患者的花費和療效比,綜合的判斷採用何種治療手段。
TOP7:☆[APGC2014]葡萄膜炎的階梯治療(NO.8)
在2014年9月26日-28日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的第二屆亞太青光眼大會暨第十屆國際眼科學術研討會中,美國多漢尼眼科研究所Narsing Rao教授對葡萄膜炎的階梯治療作了精彩的演講。其在演講中提到,目前葡萄膜炎的抗炎治療中隨機對照試驗很少,而治療依據為非盲隊列研究、未設立對照的病例序列、其他炎症的延伸治療以及專家的意見。目前尚無可推薦的標準治療,而對於特殊葡萄膜炎,抗炎藥物效果不佳。對於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或者偽裝症候群,全身治療很重要。
TOP8:☆[CNOS]葛堅教授:幹細胞在眼科的臨床研究(NO.24)
幹細胞治療視網膜變性疾病已進入Ⅱ期臨床研究,有些單位已經申請應用幹細胞治療視網膜色素變性,這是一個好消息,因為不管何種原因導致的視網膜色素變性的患者,都有可能致盲,其主要是光感受器的病變,通過幹細胞的替代治療或許能夠部分改善、提高和挽救患者的生活視力。但是,進入Ⅱ期臨床研究以後,真正到臨床應用肯定還有比較長的距離,Ⅱ期之後還有Ⅲ期、Ⅳ期臨床研究。不管怎麼說,已經走出第一步了,對患者來說是很好的一個消息。希望他們能夠抓緊時間、總結經驗,儘快提供一些好的證據能夠獲得批准,從而進入到我們臨床應用階段。
TOP9:☆[CCOS]趙培泉教授談:ROP的篩查與診療規範化(NO.5)
十五年前,我們對整個小兒視網膜疾病譜認識不足,當時把主要精力集中在ROP的篩查與治療上,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還存在其它很多小兒視網膜疾病。例如家族性滲出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PHPV、Norrie病、Coats病和視網膜母細胞瘤。除此之外,還有遺傳代謝性視網膜疾病,例如,少年型遺傳性黃斑變性、卵黃狀黃斑變性、錐杆細胞營養不良、Leber先天性黑矇、原發性色素性視網膜變性、神經鞘脂貯積症等。因而小兒視網膜疾病有很多很多種。十多年間,我們在研究ROP的同時,也努力對各個疾病進行研究。從去年開始,我們弄清楚了眼弓形蟲病這一寄生蟲病。逐漸研究各個疾病,最終我們就能夠弄清楚整個小兒視網膜疾病譜。目前的診療規範參考的是歐美和日本的標準。將來我們會組織專家討論達到共識來制定一個適合中國人的診療規範。
TOP10:☆馬建民教授談:眼眶副神經節瘤誤診為特發性眼眶炎性假瘤(NO.19)
副神經節瘤是發生在副神經節的腫瘤,一般分布與副神經節的位置相當。副神經節瘤可分為交感神經副神經節瘤和副交感神經副神經節瘤兩大類。副交感神經副神經節瘤包括頸動脈體瘤、頸靜脈鼓室副神經節瘤、迷走神經副神經節瘤、喉副神經節瘤和主動脈-肺副神經節瘤等,其他少見部位如眼眶、鼻咽、馬尾等部位亦可發生。副交感神經副神經節瘤罕見,發病率約0.2~1.0/10萬。其中以頸動脈副神經節瘤和頸靜脈鼓室副神經節瘤比較常見。平均發病年齡為30~40歲,男女發病比例相當。發生於眼眶的副神經節瘤較為罕見,發病年齡很廣,可發生於眼眶的任何部位或球後間隙。眼眶副神經節瘤一般經手術治療後預後較好,但本病常有復發,然而卻很少發生轉移。
【獲獎名單】
「十大熱點 由你來定「互動獲獎名單
經編輯部審議,「十大熱點 由你來定「活動最終決出以下獎項:
☆一等獎(2名)
王學勇 山東省莒南縣紅十字光明醫院
評論話題:徐格致教授:理清思維,精準選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治療方式(NO.9)
楊潔 石家莊市第一醫院
評論話題:美國眼科學會《眼科臨床指南》中譯本第二版特輯推出!(NO.1)
一等獎獎品為《國際眼科時訊》提供的參加1次2015年國際學術會議,並與國際知名專家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二等獎(20名)
司俊康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
評論話題:美國眼科學會《眼科臨床指南》中譯本第二版特輯推出!(NO.1)
毛劍 廈門長庚醫院
評論話題:美國眼科學會《眼科臨床指南》中譯本第二版特輯推出!(NO.1)
郭家箭 贛州啟明星眼科醫院
評論話題:李麗華教授:屈光不正的矯正及弱視的視功能康復(NO.18)
石軍 淄博康明眼科醫院
評論話題:張秀蘭教授:Ex-PRESS引流器植入手術是否可以取代小梁切除術?(NO.13)
劉曉靜 河北磁縣人民醫院眼科
評論話題:美國眼科學會《眼科臨床指南》中譯本第二版特輯推出!(NO.1)
牟英 四川省白內障專科醫院
評論話題:[COA]黎曉新教授:眼底病的治療與眼科醫師教育(NO.4)
袁昌亮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
評論話題:美國眼科學會《眼科臨床指南》中譯本第二版特輯推出!(NO.1)
史彩霞 山西省晉中市鷹華眼科醫院
評論話題:美國眼科學會《眼科臨床指南》中譯本第二版特輯推出!(NO.1)
李春偉 黑龍江省林口縣人民醫院
評論話題:[WOC]Bradley Straatsma: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IT慧眼(NO.6)
雲麗霞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
評論話題:美國眼科學會《眼科臨床指南》中譯本第二版特輯推出!(NO.1)
周山 武漢市第一醫院眼科
評論話題:[APGC]青光眼,時時給藥OR一次治癒?(NO.10)
李海生 安徽省淮北市淮北愛爾眼科醫院
評論話題:美國眼科學會《眼科臨床指南》中譯本第二版特輯推出!(NO.1)
馬嘉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評論話題:視神經炎診斷和治療中國專家共識(NO.2)
姜海峰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眼科醫院
評論話題:美國眼科學會《眼科臨床指南》中譯本第二版特輯推出!(NO.1)
李志勇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評論話題:[CNOS]葛堅教授:幹細胞在眼科的臨床研究(NO.24)
張曉晨 山西陽泉煤業集團總醫院
評論話題:美國眼科學會《眼科臨床指南》中譯本第二版特輯推出!(NO.1)
劉曉萃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評論話題:視神經炎診斷和治療中國專家共識(NO.2)
潘景雨 山東施爾明眼科醫院
評論話題:美國眼科學會《眼科臨床指南》中譯本第二版特輯推出!(NO.1)
易蓓 江西省樂安縣中醫院
評論話題:眼表疾病病例圖片徵集活動如火如荼(NO.28)
苑志新 吉林省松原市中心醫院
評論話題:美國眼科學會《眼科臨床指南》中譯本第二版特輯推出!(NO.1)
二等獎獎品為《國際眼科時訊》2015年精美檯曆一本(內有2015年中英文對照全年國內外眼科會議信息)。
☆參與獎785名
所有按活動規則參與的醫生將獲《國際眼科時訊》相應期數報刊免費郵寄。
《國際眼科時訊》編輯部將於近期和每位獲獎者聯繫,發放上述獎品,請密切關注。
>>「十大熱點 由你來定」優秀評論請閱覽《國際眼科時訊》2015年2月刊,活動回顧http://top10.iophthal.com
感謝所有讀者對我們工作的支持,請繼續與《國際眼科時訊》一起關注最新、最熱的眼科領域學術研究進展和行業動態。我們將在微信、網站和報紙2月正刊上陸續發表獲獎讀者針對熱點候選話題撰寫的優秀評論,以及特邀專家精彩點評,敬請期待!
來源:《國際眼科時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