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重慶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國電子學會主辦,重慶市物聯網產業協會等單位協辦的2019中國雲計算和物聯網大會在重慶國際會議展覽中心成功舉行。本屆大會以「雲物智聯 引領數字經濟新發展」為主題,諾貝爾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及國內外企業代表齊聚山城,共同探索在數字經濟時代的引領下,雲計算和物聯網發展的新技術、新應用、新模式、新業態。
會上,重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屈謙致歡迎詞,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電子政務專家委員會主任王欽敏,工信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張峰,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副司長戴明出席論壇並致辭。本屆大會圍繞雲計算、物聯網兩個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熱點融合,諾貝爾獎獲得者Brian David Josephson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何友、沈昌祥,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院長、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曉蘭等就各自領域工作成果、經驗模式進行分享交流。
來自美國、英國等國相關領域專家、中國電信、阿里巴巴、中移物聯網等企業代表圍繞「Internet+to AI+、5G創新、智能化數字經濟、物聯網價值增值」等主題進行了與會分享,後續還開展了中國智谷(重慶)企業座談對接交流會,進一步加強全國乃至世界各地雲計算和物聯網行業交流與合作。
同期5月14-15日,將在重慶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辦「智慧醫療、智能駕駛、智慧城市、雲計算和物聯網安全、工業網際網路、車聯網、智慧農業、AI與智能製造、物聯網人才教育、雲計算大數據應用創新及平臺搭建、物聯網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智慧供應鏈」等13個主題分論壇。協會也將積極搭建全國互動交流與合作平臺,圍繞國家雲計算和物聯網戰略性新興產業及「智能+」行動計劃,通過推進雲計算和物聯網技術創新、產業融合、應用落地和生態打造,助力企業數位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推動產業改造提升,共同推進雲計算和物聯網技術與行業應用領域的深度融合,為數字經濟發展做強有力的支撐。
搞好智慧城市建設要藉助新一代的信息技術。從網際網路到物聯網到雲計算、大數據、虛擬實境系統、區塊鏈、人工智慧,這是穩步發展的過程。
最近幾年中國在信息領域發展速度很快,也逐步進入到有序發展階段,目前仍要著力發展好核心技術。隨著新興產業與技術的快速興起,既要重視軟科學,又要在發展信息科學技術的同時發展裝備製造業。
目前中國工業正面臨轉型升級,工業大數據具有無限的潛力和機會,更有可能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將推動企業從「製造」走向「智造」。
創造出新的智能應用系統應當從製造智能自主的設備與系統,打造流程智能製造系統、建設智能物流打造集成信息平臺、在智能企業建造方面注重業務鏈的智能優化等幾方面著手。
未來汽車將成為軟體產品,軟體數據將對世界產生巨大的改變。智能製造的本質和真諦,是利用先進技術認識和控制製造系統中的不確定性和非模式的問題以達到更高的目標。
5G技術的迅速發展將助力智能製造的前進,有利於機器與機器的互聯。因此,5G技術將對智能製造的發展運用起到重要作用。
點擊閱讀相關內容:協會動態丨臺灣雲端物聯網產業協會一行到訪協會調研交流
物聯周刊(第12期)丨數字中國·重慶這些領域均居全國前十、國內首個5G安全協同創新中心成立
物聯周刊(第11期)丨重慶智能製造產業再成「風口」、重慶添「智」三年計劃
阿里研究院丨120頁PPT詮釋國家「智能+」戰略!
物聯重慶丨創新求變:臻憬科技;創數據生態:啟迪國信科技
PPT解讀丨《中國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白皮書(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