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宜家為何在每個國家都能成功?

2021-02-28 逸馬連鎖圈

有些時候宜家的平板包裝,給消費者帶來了太大的負擔。為了確保消費者不至於為了組裝一個便宜玩意兒花超過3個鐘頭,有時候一些新員工會被要求參加組裝測試,而組裝說明小組每年要製作大約1400份說明書,以便安裝過程中的不時之需。在宜家內部,需要超長時間組裝的產品有個外號,叫「老公殺手」。但最近宜家的產品已經不再那麼「殺手」了,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產品設計的改進。

和營銷及物流一樣,設計也是宜家的工作核心。

宜家的設計經理Engman以及他的同事每年要經手約2000件新產品,其中包括對已有產品的再改進。Marianne和Knut Hagberg,一對為宜家工作了36年的兄妹設計師,曾經3次改進了他們最成功的一款產品——三層網格文件盤。「每個人都會這樣。」Marianne說。每次改進的是不同形狀的支架:一個馬蹄形、一個三角形和一個矩形。Knut開玩笑說他們會用盡所有的形狀。

新的先進技術也會被宜家用在設計過程中。比如,通過3D印表機快速預覽開發中產品的樣本。這樣一來,宜家可以在自己的門店和實驗室裡嘗試各種想法,而不必擔心會洩密。

而宜家的設計師,往往都是成本控制大師。他們委託購物車生產商去大規模製造桌子,讓水桶廠製造椅子,如果木材價格較低時,他們會更多地使用木材。在宜家的設計中心,展示著一個由兩塊平板拼成的桌子,中空結構節約了材料,不用螺絲連接的榫卯構造,簡化了安裝過程。這個設計,令生產成本降低了1/3。

相關焦點

  • 【揭秘】為什麼宜家在每個國家都能成功?
    【新朋友】:點擊上方 紙箱微視界 關注【老朋友】:點擊右上角【…】 分享到朋友圈在不同語言和不同文化的本土市場中,宜家是如何憑藉低價格銷售大量貨物的?瑞典家具巨頭宜家無疑是個銷售天才,全球的消費者都在購買、運輸和組裝這些平板包裝的瑞典風格居家用品。世界上有宜家門店的國家的數量,要多於有沃爾瑪、家樂福和玩具反鬥城這些零售巨頭的國家的數量。中國是宜家在全球增長最快速的市場,目前中國共有18家宜家商場,其中8家位列全球十大之列。目前,宜家集團有自營門店318家,特許經營店約50家。
  • 宜家為什麼在每個國家都能成功?有5大秘訣
    導讀·Introduction瑞典家具巨頭宜家無疑是個銷售天才,全球的消費者都在購買、運輸和組裝這些平板包裝的瑞典風格居家用品。世界上有宜家門店的國家的數量,要多於有沃爾瑪、家樂福和玩具反鬥城這些零售巨頭的國家的數量。中國是宜家在全球增長最快速的市場,目前中國共有18家宜家商場,其中8家位列全球十大之列。
  • 宜家床板為何少了一塊?
    消費者致電宜家客服部門,對方表示,消費者已經籤收,要看監控記錄查驗出貨情況才能給予回復。可消費者從9月1日等待至今,依然沒有得到解決方案,對宜家解決問題的態度和時效非常失望。《天天315》本期聚焦:宜家床板為何少了一塊?上海的消費者張先生今年9月1日在宜家網上商城購買了一批家具,包括一張床兩個鞋架和一個柜子。到貨後送貨員表示貨品齊全,張先生就籤字收貨了。
  • 星巴克、樂高為何都靠「宜家效應」做營銷
    但大多品牌,都是以短期銷量增長為目的進行的讓利促銷,並無「節日」意義,讓消費者們漸感審美疲勞——營銷界不乏品牌造節,缺的是品牌IP。那個最會賣家具的宜家,最近又因為官宣入駐天貓火了。說到宜家,我們總會想到它的不少營銷技巧,一直被很多人津津樂道。
  • #乾貨#【宜家的門店陳列、商品策略、導線設計分析】
    導讀:宜家中國2014的銷售額超過63億元,比上一財年增長17%。  「宜家,全球擁有338家門店,275億歐元銷售額,7.75億人流量,11億官網訪問量。全球最大十家商場中有八家在華落戶,宜家中國的銷售額超過63億元,比上一財年增長17%。」這是關於宜家的最新數據。  不久前,一篇名為《宜家為什麼不懼電商》的文章在網際網路上廣為流傳。
  • 宜家畫冊背後3D渲染的驚人故事
    瑞典超級品牌宜家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是家喻戶曉的名字。宜家畫冊以其創造的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室內圖像而聞名。
  • 【營】宜家終端為何這麼牛?
    慕名而來的廣州市民印象更為深刻的,並不是充滿北歐風情的簡約家具,以及迷宮式的賣場設計,反倒是宜家餐廳裡在當時來說也足以讓人驚嘆的食品銷售價格——1塊錢一個圓筒雪糕,3塊錢一隻熱狗,再加個2塊就可以額外有免費無限續杯的汽水……時至今日,這些食品的價格依舊如昔。
  • 宜家能網購了?這8件東西必須買!
    一切的娛樂活動都選在了室內,比如逛商場、看電影啥的...小七最近嚷嚷著要搬家,非得要去宜家置辦點東西,這麼冷的天氣我是不可能陪她去的呀!現在宜家都可以網購了,還非要去實體店幹嘛呢?這張桌子就好像是宜家的代言人似的,逆天的性價比和百搭的款式,是每個租房一族必備的一款!
  • 宜家為何敢無視中國《產品質量法》?
    中國青年網記者在武漢宜家、北京宜家、濟南宜家等商場調查發現,宜家的家居用品琳琅滿目,大到床櫥箱櫃,小到鍋碗瓢盆,一應俱全,所有宜家產品的生產者及地址都標註為宜家瑞典有限公司。僅從產品標識來看,似乎看不出供貨來源有何不同。
  • 【全球標杆企業研究】不可複製的宜家:「成本思維」驅動下的家居傳奇
    ,創立了宜家(IKEA),至今已有76年的歷史。與此同時,瑞典在50年代正經歷急劇而迅速的現代化,5萬個農場關閉,瑞典政府建造了100萬套公寓,用來安置那些離開土地的人。這些人,一方面購買力不高,但是對廉價的家居產品需求卻很旺盛。在這個關鍵的時間點上, 英格瓦看到了成為大規模家具供應商的機會。於是,他決定停止其他產品的銷售,集中力量專注低價的家具,宜家的《家居指南》也於這一年誕生了。
  • 你不知道的「宜家效應」!星巴克和樂高都靠這招賺錢?
    你不知道的「宜家效應」!星巴克和樂高都靠這招賺錢?根據Fast Company的一份報告,去年IKEA官宣「宜家餐廳已經是全球第六大連鎖餐飲」,並且嗅準外賣送餐上門商機,宜家餐廳外賣服務的試用版已在巴黎推出,如果效果成功,下一步將推廣至西班牙及其他歐洲國家市場。
  • 小米宣布和宜家成功「牽手」!
    現在已經對用戶免費開放體驗,展現了生活與智慧家庭的創新結合,努力實現小米「讓全球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的願景。根據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市調報告顯示,目前臺灣家庭智能硬體當中,小米(米家智慧家庭)以35.1%佔比成為臺灣市佔率最高的品牌。
  • 競爭上崗成功52法│演講稿寫作的基本框架
    面試成功說│《競爭上崗成功52法》━   第二十七法   ━一位競爭正處級崗位的領導是這樣結尾的:「今天參加競爭上崗,我帶來了兩樣東西,一個是一張白紙,我希望我能在這張白紙上面出最美好的圖畫;一個是一截紅線,我希望能用這根紅線把同志們都牢牢地系在一起,為了最偉大最美好的目標,大家團結協作,共創新的輝煌。」該結尾形象又生動,很能打動人,感染人。
  • 宜家創始人去世,為什麼全球宜家員工都很懷念他?
    宜家對員工和他們的需求採取家長式作風,並且推出對員工的授權。但是,儘管宜家具有積極的人力資源價值觀並且提供了慷慨的福利,卻或多或少地標準化或者將政策統一應用於所有員工。這並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因為不同員工有不同的需求。如果在福利中有很大程度的彈性,員工會得到更多的福利。3. 為了開發更能滿足員工需求的系統,人力資源部進行了全面的僱員調查,詢問關於他們的需求、期望和偏好詳細信息。
  • 讀書|宜家產品的名字為什麼都那麼古怪?
    單拿餐巾紙來說,宜家還有叫奧瑟、範塔思、隆瓦瑞、毛塔、拉格裡、弗拉希的餐巾紙。為什麼在宜家連餐巾紙都有名字,而且名字都很奇怪呢?據說宜家的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有誦讀困難症,他覺得給家具確定編號不如給它們起名字好記。於是宜家的產品,除了按設計師命名的以外,都按照一個命名體系、用斯堪迪納維亞語中的詞彙來命名。然後為了保持這些名字的瑞典風味,在世界各地的店裡都按照讀音來翻譯這些名字。
  • 宜家終於能定製衣櫃了!
    9月1日,宜家能做全屋設計啦。你肯定想問,全屋設計能設計啥?比裝修公司的設計師靠譜嗎?沒有宜家的城市能做嗎?我們都幫你弄明白啦。目前,宜家全屋設計只做軟裝部分的設計,包括家具和裝飾品。宜家全屋設計裡,和硬裝稍微沾一點邊兒的,可能就是燈光設計了,涉及到硬裝水電改造的電路布局。正好市面上的燈光設計師很難找(專業燈光設計師都去做商業空間設計,至少也是別墅),利用宜家彌補這方面的不足,是個捷徑。
  • 基金會觀察| 宜家創始人去世了,他創建了宜家與雙基金會這一傳奇
    英格瓦·坎普拉德工作時在宜家總部吃工作午餐,會從自己的錢包裡掏出鈔票付帳。他喜歡喝酒,但不一定要貴重,一瓶廉價的威士忌能讓他更加愉快。2013年6月,坎普拉德本人從宜家國際公司董事會辭職,小兒子,Mathias 取代Per Ludvigsson 成為控股公司的董事長。這種多基金會模式,使得權利掌握在不同機構間,讓兄弟都能各自為政,從而避免了對繼承權的爭奪;同時宜家集團最終歸屬於基金會,又避免了由於繼承人在財務、婚姻等方面出現問題,而影響集團整體的發展。
  • 飆馬中國│還以為宜家只賣家具嗎?其實,它還是這個行業的隱形巨頭!
    根據網上的報導,去年宜家餐飲營業額達到18億美元,達美樂也不過是25.7億美元。宜家餐飲服務了6.5億人次,而且30%的人只是為了去吃。馬鈴薯配肉圓是「宜家經典套餐」宜家餐飲一直以來都是賣場配套,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加顧客逗留時間。餐飲按照大食堂標準隨便做做,沒想到就做成了一張名片。
  • 宜家代購打敗宜家電商
    如果有大件商品代購,比如沙發、柜子等走物流的商品會提前聯繫好物流公司,直接在宜家門口發貨,走普通快遞的訂單,方便的就聯繫快遞當場發貨,需要二次包裝的產品則拿回家進行包裝後再發出。儘管每天穿梭在宜家商場裡,對貨櫃的擺放甚至比宜家工作人員還要熟,但是宜家的庫存實在太多,而且消費者購買的集中度又很低,所以代購賺的都是辛苦錢。
  • 人們都去過宜家,卻鮮有人了解它神秘而「吝嗇」的創始人
    《宜家創業史》一書曾記錄坎普拉德的童年生活。父親在25歲時接管家族的農場,母親則來自農場附近的一戶商人家庭,而坎普拉德自幼便嶄露出經商的天賦。起初,坎普拉德騎著自行車向鄰居兜售小物品,從他那裡可以買到皮夾、鐘錶和鉛筆等物品。1943年,才17歲的坎普拉德成立了宜家公司,由於未成年,坎普拉德拜託舅舅給他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