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增長速度大幅減緩,遭遇IPO以來首次季度虧損,且第二季度財測估計營收同比大致持平……一系列糟糕消息打壓之下,百度股票在美國市場上已經跌到多年以來僅見的新低。截至周二收盤,百度股價今年來累計下跌了24%,且市值被京東超過。
為了安撫投資者的情緒,百度此前宣布了新的10億美元股票回購計劃,將一直持續到2020年7月1日。稍早時的去年6月,他們就已經推出了一個10億美元的回購計劃,將在今年6月底到期,目前還有大約5億美元額度沒有執行。
通常情況下,投資者都該將企業的回購視作利好消息,因為這樣的操作可以減少發行在外股票數量,使得股票的價值變得堅挺起來,問題在於,具體到百度的回購,卻可能是全無意義的,之所以這樣說,有五個主要的理由。
1. 回購力度小,不足以造成實質性差異
10億美元回購,聽起來似乎是大手筆,但事實上,至本文發布時,這一計劃的額度只相當於百度市值的大約2%而已。更加不必說,百度股價在過去十二個月時間裡已經下跌了50%以上。總之,對於公司的體量而言,這樣的回購其實並沒有什麼大的影響。
上個季度結束時,百度帳面上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和短期投資合計是1436億元人民幣(約合214億美元)。如果他們是認真地要提升股東價值,他們本該拿出更多資金來回購的,這對於他們來說並不是問題。
總而言之,在發布了悲觀財測的同時,作為應對手段的回購計劃額度令人哭笑不得,這就註定了百度未來的股價走勢難以期待。
2. 賺的是人民幣,回購花的是美元
百度的核心業務是在中國市場上,他們幾乎全部的營收都是人民幣。人民幣在過去一年時間當中對美元貶值了不少,百度的財報看上去頗為不堪,與用美元計算這一點也有一定的關係。
比如,最近一個季度當中,百度以人民幣計算的營收增長幅度達到了15%,而折算為美元就變成了只有8%,近乎對摺。在這種情況下還要採用美元來進行回購交易,似乎讓人可以感到管理層已經急切到近乎絕望的心情,但實際上,這卻是一種近乎無端浪費的操作——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他們最近一個季度的自由現金流還是-13億元人民幣(約合-1.95億美元)。
3. 上一輪迴購已經被證明沒有作用
如前所述,過去十二個月時間當中,百度已經花掉了5億美元回購自家的股票,但是後者的價格依然遭遇了腰斬。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看,他們原本可以將這些現金投入自己生態系統建設的,比如視頻流媒體平臺愛奇藝、虛擬助手DuerOS、短視頻app好看、阿波羅自動駕駛計劃、百度app小程序,以及各種雲服務,值得他們去投入的對象太多太多了。
然而事實卻是,在執行長李彥宏警告投資者,百度正在逐漸從一家搜索公司轉型為一家「平臺公司」,因此大家要準備好面對成長減緩和支出增加的未來的同時,他們卻將這麼多的資金浪費掉了。
4. CDR選項並沒有排除,意味著發行在外股票總量可能進一步膨脹
去年6月,百度宣布上一輪10億美元回購計劃的同時,Motley Fool就曾經指出,如果百度同時發行中國存託憑證,即所謂CDR,這回購的效果就要打進一步的折扣,乃至於被徹底稀釋殆盡。
百度方面的說法是,他們「正在評估」CDR發行的可能性和利弊。如果百度的CDR成為現實,就意味著他們的發行在外股票總量將進一步膨脹,因為「CDR將代表的是百度新發行的A類普通股」。
當然,百度直至現在都沒有發行CDR,但是這不等於未來也不會。從這個角度來說,回購至多也只能視作一個針對未來股權進一步稀釋的馬馬虎虎的安全網。
5. 當下的股價已經低到了荒唐的程度
企業回購自家股票,還有一個常見的目的,就是以實際行動讓投資者相信,在他們看來,股價相對於企業成長潛力已經稱得上廉價了。不過,具體到百度的案例,其實已經不需要他們證明或者說明什麼了——至本文發布時,他們的股價只相當於盈利預期的11倍,意味著其前瞻市盈率還不到騰訊或者阿里巴巴的一半。
因此,明眼的投資者根本不需要百度的回購來提醒他們這隻股票身上存在著怎樣的折扣。在這種情況下,百度最明智的選擇其實是將這些資金用於核心業務的再投資,讓公司的成長再度提速,而這才是證明他們值得更高估值的王道。
關注騰訊美股官方公眾號——「騰訊美股」 (qqustock),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