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州市民趙先生向江蘇新聞廣播新聞熱線025-84658888反映,他在「安居客」手機應用軟體上瀏覽二手房信息,並且使用該軟體自動生成的虛擬號碼向當地一家中介公司進行諮詢。可電話剛掛不久,中介公司方面就掌握了趙先生的真實電話號碼,個人信息疑似遭到洩露。多位中介公司人員確認,他們確實能從安居客網站後臺獲得用戶個人號碼信息。
公開資料顯示,安居客房產網品牌創立於2007年,總部設在上海,是一家網上找房信息服務平臺。目前在北京、上海、廣州、南京等全國十多個城市有分站點。
用戶諮詢過後 信息就遭洩露
蘇州的趙先生去年底想改善住房條件,他通過安居客手機軟體瀏覽二手房信息。隨後,他又使用該軟體提供的170虛擬電話功能向當地一家中介公司進行諮詢。很快,這家中介公司就掌握了趙先生的真實電話號碼,並且回電過來。這令趙先生感到意外。
記者驗證 遇到相同遭遇
為了驗證此事,江蘇新聞廣播記者也註冊了安居客手機軟體,並通過虛擬號碼撥打了一家南京中介公司電話,記者遇到了和趙先生相同的遭遇。
中介明確表示 可以看到真實信息
一家中介公司經紀人明確向趙先生表示,他可以在後臺看到諮詢該公司房源的用戶信息。
業內人士分析背後原因
那麼,中介人員是怎麼得到諮詢客戶的真實電話號碼的呢?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安居客手機軟體分為客戶端和中介公司經紀人端,安居客和第三方中介公司可能是共生的關係,因此,發生這樣的事也就不足為奇了。
安居客明確承諾保障用戶隱私安全
其實,用戶在註冊使用過程中,「安居客」就在註冊協議中明確承諾:非經法定原因、本協議的約定或您的事先許可,安居客不會向任何第三方透露用戶的註冊帳號、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碼等非公開個人信息。江蘇新聞廣播記者注意到,獲得趙先生信息的中介人員自稱屬於易居房友房地產經紀公司工作人員,獲得記者聯繫方式的中介人員自稱屬於中環地產顧問有限公司工作人員。
安居客全國統一客服熱線4006209008的客服人員也曾向投訴人趙先生一再承諾,未經用戶同意,安居客平臺絕對不會向第三方中介公司洩露用戶個人信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第五條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從事經營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平等、公平、誠信的原則,遵守法律和商業道德,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履行消費者權益保護、網絡安全與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的義務,承擔產品和服務質量責任,接受政府和社會的監督。
記者致電安居客總部核實情況 暫未有回覆
既然法律有規定,商家有承諾,用戶的個人信息為何仍遭洩露呢?為此,記者多次撥打安居客全國統一客服熱線4006209008,但一直處於忙碌無法接通的狀態。3月28號下午,記者致電安居客總部——瑞庭網絡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核實此事,前臺客服表示,她將向公司方面反映此事。
律師:如果洩露用戶隱私 嚴重者將獲刑
江蘇天煦律師事務所張賽律師表示,如果有證據證實安居客在未經用戶同意的情況下就向第三方洩露用戶的個人信息,第一個,安居客顯然沒有兌現當時的承諾;第二,即便在合同中安居客沒有作出這樣的承諾,安居客也不應該將獲取到的公民信息洩露出去,這構成了法律上的侵權行為,侵犯隱私權,相關權利人甚至可以要求侵害者承擔精神損害的法律責任。
張賽律師還表示,如果說情節不是太重,一般是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進行處理,對於侵犯公民個人隱私,將隱私洩露出去的,相關責任人可能被處以拘留罰款的處置。如果商家洩露用戶信息情節嚴重,涉案金額比較大,(責任人)侵犯我們國家《刑法》二百五十三條當中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比如:向他人出售、提供個人信息,並且情節嚴重,那就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問題了;如果說情節特別嚴重,那就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了。
中介如此獲取 涉嫌違法
此外,律師還表示,在未經用戶許可的情況下,中介人員以非法方式獲取用戶個人信息,並且經營獲利5萬元以上,涉事人員也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截至發稿前,記者仍未收到安居客方面的回覆。
江蘇新聞廣播
記者 鄭風、燕青
25歲,爸媽從來不逼她相親,原因很扎心
81192,請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