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測試版,都不能稱之為穩定。但是標題不這麼寫,似乎難以表達iOS 14從開發者測試版到公開測試版的進步。
7月9日,蘋果放出了iOS 14的public beta 2,公眾測試版。這是公眾測試版的第一次放出,但為什麼是beta 2呢?是因為版本號延續了開發者測試版的beta 1。
所以,本次更新的公眾測試版,和開發者測試版的第二版是一個東西。
經過這兩天的使用,公眾測試版的穩定性明顯要比之前的版本好很多。耗電最明顯,從傍晚必充,到睡前還有一小半,解除了測試版帶來的充電焦慮,回歸到正常。
對於iPhone用戶來說,有幾個非常好的理由,讓你嘗試這次更加穩定的測試版。
App的智能管理
這是我在iOS 14上體驗到的最能夠提高手機使用效率的特性。通過減少分屏,將繁多的App都收納到智能文件夾中,把屏幕空間讓給使用頻率最高的App。甚至可以通過Widget小組件,奢侈地佔用主屏,來顯示每天必看的信息。這些好像不起眼的改進,能夠在指尖滑屏的時候,少點幾下,少找幾次。
以每天至少在信息檢索和App查找上節省5分鐘來計算,一年就是30個小時。OMG,人生忽然多了一天!
這麼計算可能有點喜劇效果。但是人類從古代到現代,平均壽命雖然延長了2-3倍,生產效率的提升卻是幾百,上千倍,才能有我們現在的日子。
工具的核心意義就是提高做事效率,在單位時間裡做更多的事情。我們浪費在無用信息雜音上的時間已經太多了,能少一點,都是好的。
小屏來電顯示
iPhone上的來電顯示,一直以滿屏強插的形式進入,非常不科學。電話,也是溝通更直接,效率更高的聯繫方式。但是現代生活的事務處理,很難保持隨時可以接聽電話的狀態。任何一段專注的時光,對電話那頭的人來說,都很難得。而打電話的人,完全是以不管不顧的方式來介入。這當然不是ta的錯,但在手機上用滿屏打斷正在進行的另一項任務,實在惱人。
電話,已經成為諸多溝通手段中的一種,是否重要的決定,應該交給用戶來決策,而不是以滿屏的方式,強勢提醒。縮小後的來電顯示,更貼心,把接電話的任務重新定位到與其他任務平級,更符合現在人的生活方式。
背後雙擊和三擊
經過多次使用,可以自定義具體動作的背後雙擊和三擊,確實有誤觸發的情況。比如,把手機放到桌面上,連續的振動會讓手機認為你雙擊了它的背後。
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一設置讓我們多出了一種操控手機的方式。它可以讓你,迅速截圖,迅速靜音或者調小音量,運行某個App(需要通過快捷方式來定義)。
新的手勢動作一樣可以提高使用效率,將原本略嫌複雜或者需要雙手參與的動作簡化成雙擊,或者三擊iPhone的背後,通過加速傳感器來實現新的打開方式,很棒!
這也讓將來的開發者們,更能有創意地使用iPhone現有的傳感器,而不只是計個步。
對於iPad 用戶來說,如果你還充值了Apple Pencil,那麼iOS 14真的讓Apple Cencil不再吃灰。
手寫輸入
有了Apple Pencil,你可以在輸入框中輸入中文或者英文,查找App。也可以在備忘錄裡用手寫輸入。實測識別率基本滿足需要,iPad搭配Apple Pencil之後,它會更接近傳統的筆記本,我指的是用紙筆來記事的筆記本。
從這個細節上看,蘋果對整個生態圈的統一戰略很明顯,不會落下任何一個有潛力的單品。
OK,那麼,如何安全地升級到公開測試版呢?
和開發者測試版一樣,公眾測試版也是通過安裝設備描述文件來實現的。訪問beta.apple.com,登錄,然後註冊您的設備。之後,就能看到iOS,iPad OS,macOS,TVOS,WatchOS這些蘋果的作業系統。選擇你想要升級的設備,拉到下方,找到下載安裝描述文件。
需要提醒的是,安裝描述文件不影響系統,但是升級到測試版,還是有一定風險,你現在的App有些會無法使用。所以,一定要在升級軟體之前,對系統進行備份。青椒的備份是通過iCloud,每天自動備份。
按照頁面說明,安裝好描述文件,需要進行設備重啟,之後再去看軟體更新,你就是前衛,小眾,帶有冒險精神的公眾測試員之一了!
升級過程很簡單,與平時的iOS升級沒區別。具體的功能設置,可以在升級之後,好好把玩一下。
如何降級?
測試版沒有不滿意退貨的概念,進來就代表你願意承擔風險。但要確實不好使,或者你害怕,不開心了,偏要吃個後悔藥。蘋果沒有,我有。
去到設置-通用的菜單裡,在描述文件一欄中,選擇移除測試版的描述文件。然後,打開ipaw.me網站,找到你想要降級的設備。
下載對應的固件。
對了,記得備份好數據先。然後,如果是macOS新版,iTunes已經被訪達的位置窗口代替了,所有設備管理都在訪達窗口的位置欄。按住shift鍵,點擊恢復。系統會彈出對話框,讓你來選擇需要使用的固件。
恢復成功以後,你的設備固件會回到iOS 13。
後悔藥吃完,祝大家玩得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