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客戶魚嘴裡提供養生大保健的小清潔蝦、清潔魚,是怎麼知道自己不會被吃掉的呢?

2021-02-18 生信寶典

授權轉載自 人類旅程。

要明白客戶魚可真不是吃素的。。。享受完全套養生大保健、再一閉嘴,舒服死了!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悖論,先不說魚的記憶究竟有多久,在我們的印象中小魚小蝦可都沒多少智商啊、神經細胞都不太多,雙方怎麼溝通協商、為什麼會具備這種處理複雜社會環境的能力呢?


這都到嘴裡了,換你,你忍得住啊?


清潔共生關係是一種廣泛存在的現象,最早由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公元前420年描述,但他舉的鳥給鱷魚清潔口腔的例子實際上很少有目擊報告。


陸地上常見於一些鳥和少數大型哺乳動物之間,江河湖泊中也存在,但觀察研究較少。最為典型、專職化、規則化的還是廣泛分布在海洋中。提供清潔服務的一些小魚小蝦不但主要以此為生,而且還在珊瑚礁或漂浮的大塊海藻下面聚集、維持起了無數的固定清潔站,五花八門的客戶們就像定期去排隊洗車一樣來到這裡接受服務。

哪怕你的樣子古怪


兇狠


龐大


還是弱小


甚至是異形。。。


清潔服務者們都一視同仁,畢竟是一份低風險、有保障的工作,還很受尊重,雖然平時你可能兇悍異常。。。


但是既然進了清潔站,還是乖乖的張開嘴巴不要動哦~~


並且,客戶多忙不過來的時候是要排隊等候的。。。至於相互捕食的客戶魚之間的衝突,放心它們不會一起進清潔站的,有事站外解決、醫生不管。。。


這種服務是跨越物種的、無關個體之間的、廣泛性的協作,如何維持這種關係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首先要避免的就是吃與被吃。服務提供者並非不好吃,如果將它們切碎了餵給客戶魚,後者還是很喜歡的,並且有一部分客戶魚就是捕獵一些清潔魚的近親的,所以雙方在發生服務關係之前一定會用某種策略來預防衝突

長期觀察和實驗室研究表明,清潔魚在看到客戶時會展開尾鰭並上下擺動震顫,以這樣的泳姿進行「跳舞」或進一步遊近摩擦觸碰客戶的身體,在這種行為之後一般來說服務發生的概率接近100%。但清潔魚也是非常謹慎的,大多數(88%)的前置舞蹈或觸碰都是面對客戶魚的身體,8%尾巴、5%頭部,沒有針對嘴巴和鰓的,而且針對不同種類的客戶魚採取的策略可能會有所差異。

而客戶魚為了提高服務的成功率,則在緩慢接近後張開嘴保持不動,以這樣一種高度刻板的姿勢表達自己不會攻擊想要清潔的意願。有趣的是,一些不同種類的清潔魚各自獨立的產生了趨同進化現象,呈現出橫跨整個身體的明亮藍色條紋,成為一種醒目的標誌。

不過,哪裡有規則,哪裡就會有規則的破壞者。。。

首先就是假清潔魚以侵略性的模仿長得和清潔魚幾乎一模一樣,你能看出這種三帶盾齒䲁(左,尾鰭未展開)和藍色條紋裂唇魚(右,也被稱為飄飄或藍帶裂唇魚)的明顯區別嗎?


它們也模仿清潔魚的特異性舞蹈,這樣除了避免被吃掉以外還能時常的去攻擊客戶魚,嘗試撕掉部分鰭、咬掉健康組織來吃,之後迅速遊到安全的地方。但這種攻擊行為通常發生在青少年客戶魚中才會成功,因為成年客戶魚已被證明有很多都可以分辨出假冒清潔魚而避開、甚至還有的會不分青紅皂白的攻擊清潔魚,這表明成年客戶魚記得受到過的攻擊。

很神奇吧?放大上圖仔細看,二者的嘴巴是有所不同的,假冒清潔魚的下嘴巴短,而藍色裂唇魚的上下嘴唇一樣長,但尚不清楚成年客戶魚究竟是怎樣分辨出來的。這種欺騙增加了清潔魚的服務成本,初期看似清潔魚數量很多、客戶魚會表現得積極光臨,但如果遭到持續攻擊則會完全避免使用清潔站。

其次就是清潔魚隊伍也經常會發生越線的作弊行為,雖然它們通過幫助客戶魚去除寄生蟲、死皮、食物殘渣和壞死組織等獲得了大部分營養,但有時也會以客戶魚的健康組織和皮膚保護粘液為食,因為這些食物具有更高的營養價值,尤其是在客戶魚身體上的寄生蟲豐度隨季節變化而減少時。

但如果清潔魚過於激進,就存在終止清潔服務甚至被攻擊的風險,所以它們會在寄生蟲和健康組織之間尋求平衡。一旦被發現了作弊行為,清潔魚還會通過更努力、更長時間的工作(類似於按摩的觸碰)來進行補償。若是嫩肉被咬了,客戶魚還是非常敏感的。。。


尤其是在眼皮底下(假如有的話)


最後,客戶魚中也有一小撮壞分子,觀察到有的魚在接受完服務之後、甚至之前,順便就把清潔魚給吃掉了,不過即使有些客戶魚的飢餓程度較高,這種情形發生的概率也還是比較少的。這應當是寄生蟲的清除對於客戶魚來說,要比吃掉清潔魚這種短期收益行為更重要,所以表現出了相當高的克制性。

也就是說,兩個極為分散的群體都會根據風險策略性的調整各自的作弊率。但這就帶來了一個更為深入的疑問,如此高度智慧化的互利關聯行為通常發生在大象、猩猩等哺乳動物之間,較為低等的冷血魚類怎麼會發展出這種複雜的、廣泛性的群體行為呢?

對於清潔共生關係,生物學領域一直存在爭論,最初認為這是一種純粹的、無私性的合作,自然界中的合作協同要比你死我亡的生存鬥爭更有利於整體生態的發展;之後認為這應當是一種兩個群體都能從中受益、因此而演變來的互惠利他行為;到了近代,則保守的認為這是一種片面的剝削,清潔魚只不過是非常聰明的行為「寄生蟲」,它們利用了脊椎動物對於觸覺刺激反應中的那些正反饋,也就是說讓客戶魚舒服、麻痺之後取得自己所需要的報酬,這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清潔魚為什麼要作弊吃掉健康組織和消耗粘液(算是進入舒適區之後再進行壓榨和剝削嗎?不過風險也很大。。。)。

這真的是在漫長進化史中、因無數次重複循環的囚徒困境演變而來的一種集體合作利益平衡上的成功嗎?進而通過表觀遺傳印刻在了基因中,在獵手與獵物之間形成了共生關係?

雖然魚兒們並不是屬於人類的囚徒,能夠克制住捕食的欲望的確有些匪夷所思,但自然界中不可思議的例子實在數不勝數,我們無法回到過去目睹全程,只能通過建立模型來進行分析並觀察驗證。生物市場理論就是其中之一,將清潔魚的去除寄生蟲服務作為清潔市場中的一種主要商品來進行理解,當客戶魚的寄生蟲較少而對清潔服務的意願下降時,進攻清潔魚的概率可能會增加;若是客戶魚的飢餓程度增加,吃掉清潔魚的好處也自然是顯而易見的;這些潛在的風險因素都對清潔魚的安全策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雖然對模型檢驗的觀察實驗較少,還無法得到十分明確的結果,但卻有了一個更為刺激性的發現,大阪市立大學的一個生物學團隊2018年發布的研究報告宣稱:藍色條紋裂唇魚通過了鏡子測試!!!


從論文中可以看出裂唇魚的確通過了所有標準的測試條件,實驗流程很嚴謹,研究人員也清楚的說明了他們研究的局限性,這對自我意識的鑑別標準帶來了嚴峻的考驗,因為這可能意味著此類行為模式具有自我認知之外的生理基礎。(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以後有時間會再單獨寫一篇文章來進行闡述和分析。)

可以確定的是,不過人類手指般大小的裂唇魚的確具有自我身體識別的能力,要知道人類嬰兒通常在18個月大的時候才能在鏡子測試中表現出自我認知,裂唇魚那小腦袋中才能容納多少個神經細胞啊。。。


然而,清潔共生關係雖然可能是裂唇魚智力水平得以發展的促進因素,但並不是必需的,因為還有小蝦米啊!


當一條客戶魚靠近清潔站時,清潔蝦會使勁的揮舞它們那長長的白色觸角(或者是左右移動式的搖擺舞),在這之後清潔蝦提供服務的概率有80%,若它不揮動觸角則完全不會發生。而客戶魚為了提高得到服務的概率,則會在接近時將身體的顏色變深。雖然蝦的視覺能力很差,但它們仍能感知到顏色變化,即使用一個PAD來顯示深色的矩形斑點也足以讓蝦開始揮舞觸角並試圖上前清潔。下圖左面模擬的是蝦的視野,能看出魚身體顏色的細微變化。


清潔共生關係對於海洋生物的生存來說至關重要,當研究人員從澳大利亞的一處珊瑚礁中實驗性的移走全部清潔魚之後,魚的種類減少了一半、數量下降了四分之三。而另一項研究表明,接受清潔服務的魚更聰明,能比沒有接受清潔的魚完成更複雜的訓練任務;這可能是清潔服務使得寄生蟲減少、客戶魚更健康之外,也能降低客戶魚的壓力水平;畢竟若是一個人滿腦袋蝨子,估計也聰明不到哪裡去,癢就癢死了啊。。。

據估計全球海洋中的清潔生物,包括36科106屬的208種魚類和6科11屬的51種蝦類。它們在水產養殖、海洋館、水族箱中,也可以作為寄生蟲病化學藥品控制的自然替代方法。清潔魚的工作效率是很高的,一條藍色條紋裂唇魚每天工作4小時,就差不多可以服務2000條客戶魚。

清潔共生關係,令我們對小魚小蝦的刻板認識有所改觀,以後望向盤中餐時,是不是可能會下意識的多思量一下,聰明的魚味道會有所不同嗎?

文獻精讀

易生信系列培訓課程,掃碼獲取免費資料更多閱讀

畫圖三字經 生信視頻 生信系列教程 

心得體會 TCGA資料庫 Linux Python 

高通量分析 免費在線畫圖 測序歷史 超級增強子

生信學習視頻 PPT EXCEL 文章寫作 ggplot2

海哥組學 可視化套路 基因組瀏覽器

色彩搭配 圖形排版 互作網絡

自學生信

後臺回復「生信寶典福利第一波」獲取教程合集

聽說分享到朋友圈的朋友會在公眾號周年慶時中獎 (大家還記得去年的大放送吧,不記得查查歷史)

相關焦點

  • 清潔魚:別瞧不起我,給大魚「搓澡」也是需要智慧的!
    小魚小蝦多在「客戶」的嘴裡進行清潔工作,那這些「清潔工」是如何做到在客戶魚的嘴裡進進出出,又不擔心會被它們一口吞掉的呢?「服務人員」與「顧客」的溝通技巧清潔工作看似簡單,但也不是所有生物都能勝任的,只有一些特定種類的小魚小蝦才會從事清潔工作。全球參與清潔工作的海洋生物,包括36科106屬的208種魚類和6科11屬的51種蝦類。
  • 海洋醫生,每天服務2000魚,大部分魚病得靠它
    這群好玩的小傢伙服務其他魚時,對方好像也受到某種神聖不可侵犯的規則所制約,任由清潔魚在它身體上,腮緣,甚至嘴裡遊來遊去。等到清潔魚吃掉死皮跟寄生蟲,這些大魚就舒服的離開了。查看來源 Unsplash 作者:davidclod清潔魚的攻擊性是比較小的,那大魚會不會趁機吃掉它們呢?
  • 醫生蝦和醫生魚可以治什麼病
    峰水族的客戶朋友們大家好,經常聽一些魚友說醫生魚、醫生蝦可以治療白點,而有的魚友卻說醫生魚和醫生蝦對白點根本不起作用。那麼究竟誰對誰錯呢?
  • 深度解析海水醫生魚
    這些接受「服務」的魚類的健康(對疾病的耐受度)和豐度(數量繁盛與否)與隆頭魚的存在和數量成正相關,這多虧了隆頭魚提供的清潔服務。飄飄(Labroides dimidiatus)對於其他魚類也有同樣的作用,對於大多數玩家來說,這個名字可能更熟悉。這條神仙魚正在接受醫生魚的服務,醫生魚會找寄生蟲,死皮和其他高蛋白的食物。
  • 大咖說海,海缸中又好看又能幹的十種「蝦」
    海缸中的生物非常多樣,節肢動物就是其中一大類,其中相信大家最喜歡的就是各種蝦了,所以今天就來分享下關於蝦的內容吧。我們海缸中的蝦主要有兩大功效,一個是觀賞一個是工作。幾乎所有的蝦都可以吃掉有機物殘渣,甚至有一些蝦還會吃藻,這對我們的海缸是巨大的共享。
  • 這隻清潔魚剛剛通過了經典的自我意識測試
    這種被稱為「清潔魚」的熱帶小魚剛剛加入了各種哺乳動物和鳥類的行列,這些動物和鳥類通過了一項確定自我意識的經典測試。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手指大小的鸚鵡魚能夠識別它們的鏡面反射,這表明它們大腦的某些部分必須知道自己的存在。那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被縮頭魚蝨纏住,是魚的噩夢!它吃掉魚的舌頭,再成為「舌頭」
    這個時候魚肯定是疼痛難忍的,畢竟那是自己的舌頭,魚也肯定能感覺到自己的嘴裡有異物。按理說伸手到嘴裡,把蟲子使勁兒硬拽下來,丟掉,也就沒事兒了。但魚並沒有手。於是它只能忍受著縮頭魚蝨對自己舌頭的蠶食,努力尋找食物,以不讓自己耗掉太多能量。縮頭魚蝨會儘快吸盡魚舌頭中的血液,以讓舌頭儘快萎縮壞死,脫離魚體。
  • 被縮頭魚蝨纏住,是魚的噩夢.它,會吃掉你的舌頭
    這個時候魚肯定是疼痛難忍的,畢竟那是自己的舌頭,魚也肯定能感覺到自己的嘴裡有異物。按理說伸手到嘴裡,把蟲子使勁兒硬拽下來,丟掉,也就沒事兒了。但魚並沒有手。於是它只能忍受著縮頭魚蝨對自己舌頭的蠶食,努力尋找食物,以不讓自己耗掉太多能量。縮頭魚蝨會儘快吸盡魚舌頭中的血液,以讓舌頭儘快萎縮壞死,脫離魚體。
  • ​來說說,什麼魚讓自己入坑,第一次養的什麼魚?現在正在養的是什麼魚?
    每天看著自己的魚吃的飽,玩的嗨,又何嘗不是一種快樂呢!         飼養三湖慈鯛的缸當然是越大越好,我知道很多慈鯛愛好者的缸都超過1000L,更不乏有超過2000L者,20L的小缸是不太適合飼養馬鯛,除非是個體嬌小的種屬,而這些種屬本身是不太適合初學者的,因為有一 點難養的。不過不要緊初學者可以從較小的缸開始,在取得一些經驗後,再將魚移到較大的缸中,同時增加些自己喜愛的品種。
  • 海水小講堂011 魚和新冠病毒有什麼關係?
    鱷魚先生之所以會因為被魔鬼魚攻擊死亡,最主要是因為魔鬼魚毒刺刺入心臟💘所導致,而不是因為魟魚毒素本身呢!魔鬼魚那為什麼魚的毒素大部分都不會殺死人呢?這是因為如果太毒了,毒死所有攻擊過他的人的話,就沒有人知道他很毒了... ...這樣一點嚇阻的效果都沒有啊!
  •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製作魚籠捕魚蝦
    觀看更多精彩的戶外視頻,請點擊上方「騎士戶外生存技」訂閱,您將每日都能看到最新最精彩的戶外視頻,圖解,故事等,並學到實用的生存知識製作捕魚和捕蝦的籠子
  • 養這些觀賞魚有利於清潔底砂
    魚是活的,它也需要吃喝拉撒,所以日積月累的髒東西越來越多,他們並不能全部被過濾系統吸收掉,有一些就藏在魚缸的某個角落,比如說水草縫隙裡,沉木中,石頭造景,但是更多的還是藏在底砂中。特別是大顆粒的底砂,裡面會形成很多的小縫隙,就容易躲髒東西。並且再去魚缸中沒有翻砂生物的情況下,裡面的髒東西會越來越多,導致亞硝酸鹽過高,這並不是什麼好事情。
  • 海水觀賞魚品種圖鑑(三)
    很賣力地為缸裡其他魚清潔寄生蟲,可以幫助控制一些疾病,像魚蝨蟲病。在水族箱容易產卵,產在巖石縫中或空貝殼上。可以飼餵各種活的或冷凍的海水蝦、凍糠蝦及其他冷凍的動物性餌料。如果放入珊瑚缸,一天餵一次就可以了。
  • 日本老師命令小學生親口吃掉自己養了半年的寵物魚...
    然而就在去年10月的時候,其中的一條魚突然死掉了。去年12月的時候,全班同學圍繞著:「等它們長大了之後怎麼處理?」展開了第一次的討論。根據預先做的調查,42個學生當中:11人支持吃掉、21人堅持不吃、不知道怎麼辦的有10個人。在這其中多半學生的想法是:「還是把它們送還大海比較好吧。」支持吃掉它們的學生:「我們支持等到最後天那的時候,吃掉這些魚。」
  • 清潔魚缸小能手的繁殖攻略,3點繁殖出滿缸小生命,觀賞性不錯
    不過大家有沒有意識到,其實黑殼蝦也是可以自行繁殖的。並且野生的黑殼蝦都是從小蝦苗慢慢演變過來的,並且數量是那麼龐大。一些魚友不想花錢購買黑殼蝦,也離有黑殼蝦的水域很遠,就可以考慮一下在家中自己繁殖黑殼蝦。黑殼蝦之所以能在野外泛濫,風靡草缸,價格便宜,也正是因為他們繁殖能力真的太強了!好了,回歸正題,我們下面就來和大家討論一下在家如何讓黑殼蝦爆缸。
  • 魚缸除藻大軍黑殼蝦本是論斤賣的,培育改良後成觀賞蝦,身價翻倍
    蝦類的攻擊性較小,基本上沒有,他們在裡面會吃掉大量藻類,常常被作為除藻生物使用,並且他們還會攝食底砂中的有機物等等可以吃的東西,保持水質清潔。他們價格便宜,飼養簡單,繁殖高效,可以越養越多。目前最為普遍的蝦類就是「黑殼蝦」了。黑殼蝦有人工繁殖的,也有野生個體,總之生命力適應能力都非常強大。黑殼大軍可以在一夜之間把魚缸的藻類完全消滅。
  • 你真的知道地圖魚怎麼飼養嗎?
    🍵圖文編輯丨小森公眾號ID:sunsunaqua     地圖魚又稱尾星魚、豬仔魚等,隸屬鱸形目、麗魚科、星麗魚屬。原產於南美洲亞馬孫河和蓋亞那境內。20 世紀 70 年代引入我國,不但外形可愛,肉味也十分鮮美,可與石斑魚媲美。
  • 養了幾十年的魚,也養了各種各樣的魚,平心而論,金魚是最難的...
    很多魚友都想知道,金魚適宜的酸鹼度是多少?6---8,在這個範圍內,金魚可以比較舒適的生活,但,這個數值是可變的,而且變動速度甚至會很快。大家知道,魚類生長必定排出BB,其中兩大BB分別是糞尿和二氧化碳,正是這兩類東西影響著水的酸鹼度。糞尿經硝化細菌分解,終產物是硝酸鹽,這些帶著硝酸根的化合物是酸性的,其次是二氧化碳經化學反應會產生碳酸鹽,碳酸根化合物也是酸性。
  • 海水觀賞魚品種圖鑑(一)
    屬於非常容易飼養的魚,是新手入門的好幫手。當剛入缸時,會很膽小,一直呆在躲藏處。不會騷擾珊瑚,貝類或海葵,但會吃掉小魚。吃食時很謹慎,最好與比較溫和的魚混養。如果缸小,單獨飼養,如果缸大,成對飼養。食物包括各種動物性餌料,像魷魚、海魚、貝類及蝦。也可投餵小孔雀魚等淡水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