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對待電磁波輻射?

2021-03-05 蘇州裝維之家

現如今,移動通信技術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各式各樣的手機應用,已經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在繁華的城市裡,人們或許不到500米就能看到一座基站。

越來越密集的基站,大幅改善了網絡覆蓋質量,給人們帶來便利。然而,也有很多人,極力牴觸甚至百般阻撓身邊的基站建設項目。

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害怕「輻射」。小維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該如何正確對待電磁波輻射呢?

大部分的電磁波輻射對人體是無害的,過度的擔心輻射反倒影響身心健康。

「頻率」和「功率」是輻射對人體是否有害的關鍵因素,比如對於高頻高能的X射線、γ射線,公眾應該非必要不接觸。

對於一些特殊群體,在輻射場強較大的環境下,應穿戴防輻射裝備來抵禦輻射。注意,防輻射裝備也不是萬能的。它的隔離性能和信號頻率有關。信號頻率越高,防輻射裝備的隔離性就越差。對於高頻輻射來說,市面上大部分防輻射服的作用不大。

人們一般都會遠離基站,但卻對同樣是輻射源的手機「愛不釋手」。考慮到距離和時長,相對於基站對人體的輻射劑量,手機對人體的輻射劑量可能會更大一些。有研究表明,手機的信號頻率和功率不會傷害人體,但由於使用手機時間過長,造成視力下降和頸椎疾病的案例,越來越普遍。

電磁輻射生物學效應機制與氧化損傷有關。因此,抗氧化的食品是首要選擇。如十字花科蔬菜、捲心菜、蘿蔔等,具有抗輻射功能。

好啦,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素材來源:鮮棗課堂

相關焦點

  • 電磁波輻射有多可怕?
    調查表明,1-3個月為胚胎期,受到強電磁輻射,可能造成肢體缺陷或畸形。4-5個月為胎兒成長期,受電磁輻射可導致免疫力功能低下,出生後身體弱,抵抗力差。四,過量的電磁輻射直接影響兒童組織發育,骨骼發育,視力下降,肝臟造血功能下降,嚴重,都可導致視網膜脫落。五,電磁輻射可使男性性功能下降,女性內分泌紊亂,月經失調。
  • 科普知識:什麼是電磁波?
    由同向振蕩且互相垂直的電場與磁場在空間中以波的形式移動,其傳播方向垂直於電場與磁場構成的平面。電磁波在真空中速率固定,速度為光速。電磁波伴隨的電場方向,磁場方向,傳播方向三者互相垂直,因此電磁波是橫波。當其能階躍遷過輻射臨界點,便以光的形式向外輻射,此階段波體為光子,太陽光是電磁波的一種可見的輻射形態。電磁波不依靠介質傳播。
  • 電磁波1:電磁波的產生
    麥克斯韋告訴我們,變化的電場能激發出磁場,而變化的磁場又會激發出來變化的電場,電場和磁場相互激勵就能產生電磁波。順著這條線索,物理學家赫茲經過試驗發現,只要變化的電流通過線圈就能產生電磁波,而如果想把電磁波發射出去,只需要把這些帶有變化電流的線圈對準一個方向,電磁波就會朝著這個特定的方向發射出去了,至此,人造可控電磁波正式進入人類歷史。
  • 揭秘基站電磁輻射 中國移動電磁波科普宣傳車走進廣西
    為傳播正確的電磁輻射科普知識,12月15日至1月20日,廣西移動在全區範圍內廣泛開展以「科學認知基站輻射,暢享移動5G網絡」為主題的基站電磁輻射環保宣傳活動,讓朋友圈不再被「偽科學」侵擾。活動期間,廣西移動電磁輻射環保宣傳車將深入14個城市的市區及縣城的小區、學校、廣場等場所,通過現場播放動態視頻,生動展示電磁輻射和通信基站相關知識,並用車載路測監測設備實時監測、分析電磁輻射發射物和公共環境的輻射數據。現場的廣西移動工作人員將以文字、語音、視頻等形式科學、直觀地為廣大市民群眾「解密電磁波」。
  • 什麼是電磁波?你了解嗎?
    只要是本身溫度大於絕對零度的物體,都可以發射電磁輻射,而世界上並不存在溫度等於或低於絕對零度的物體。因此,人們周邊所有的物體時刻都在進行電磁輻射。儘管如此,只有處於可見光頻域以內的電磁波,才是可以被人們看到的。電磁波不需要依靠介質傳播,各種電磁波在真空中速率固定,速度為光速。
  • 電磁波遮蔽材料與技術簡介
    摘要電磁波遮蔽相關產品在科技快速發展及電子產品普及應用的今日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如何隔絕電子產品使用中產生之電磁波也成為各大研究團隊的主要開發方向。日常生活中,電磁波無所不在,即使能量較低的非游離輻射,仍可能在長期使用下對人們造成傷害,而電磁波對人們造成危害可大致分為以下五類,分別為:1. 中樞神經的系統傷害:出現神經衰弱症候群,有可能會產生頭疼、記憶力減弱、失眠等。2. 心血管系統的傷害:使血管通透性和張力降低,容易造成心動過緩症狀。3.
  • 對電磁波過敏,怎麼活下去
    他無法忍受周圍不間斷的強輻射電磁波,這讓他身體出現頭疼、噁心等症狀,十分難受,最終通過了結生命來終止痛苦。嚴格來說,這部分群體不僅對Wi-Fi過敏,而且恐懼其他能釋放電磁波的設備。手機、電腦、微波爐等再平常不過的電子設備、電器,一旦使用,就扼殺了他們的舒適感。他們開始頭痛、失眠、煩躁不安、記憶力衰退……有電磁波的地方對他們來說就是折磨。
  • 電磁騷擾輻射發射測試
    電磁騷擾發射(EMI)包括輻射發射(RE)和傳導發射(CE)。輻射發射測試是測量受試設備(EUT)通過空間傳播的騷擾輻射場強。傳導發射測試是測量受試設備(EUT)通過電源線或信號線向外發射的騷擾電壓和電流。
  • STEALTH RADAR SHIELD 電磁波輻射防護片
    該技術曾為美國國防部專用,現已用於專利產品雷達波輻射防護貼(SRS),由此創造出了一種技術先進的手機防輻射裝置,該裝置實際上能吸收無線電話從聽筒部位釋放出的輻射,結果使輻射減少的程度高達98%。雷達波輻射防護貼是市面上能實際上吸收無線頻率輻射,並把它轉變成無害電子的少數僅有產品之一。
  • 「赫茲波」 「電磁波」 傻傻分不清楚?看這裡就夠了
    如果沒有他,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和方程式只能繼續吃灰,而馬可尼等人的無線電發明,連影子都不會有。正因為有了赫茲和他的發現,麥克斯韋才能沉冤得雪,電磁理論也能重見天日。我們呢,則最終迎來了精彩紛呈的移動通信時代。那麼,赫茲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是如何證實電磁波存在的?今天這篇文章,小編給大家講講赫茲的傳奇故事。
  • 射頻科普:基站電磁輻射,到底可不可怕?
    通過這篇文章,希望能夠讓大家更好的了解電磁輻射,也能更好的保護自己。當我們講起電磁波的時候,我們更多的是去講述電磁波到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多大的便捷,尤其是在5G這個萬物互聯的時代,我們的手機,電腦,ipad,孩童的手錶,都是電磁波應用最好的例子,也是離我們最近的電磁波。但是當我們給電磁波取另一個名字時,可能大家都會覺得不適應。
  • 這七種電磁波,你了解多少?
    收錄於話題 #電磁波儘管科學通常將EM波分為7種基本類型,但所有這些都是同一現象的體現。無線電波:即時通訊•••無線電波是EM頻譜中最低頻率的波。無線電波可用於將其他信號傳輸到接收器,這些接收器隨後將這些信號轉換為可用信息。許多天然的和人造的物體都會發出無線電波。任何發熱量的東西都會在整個光譜範圍內發射輻射,但是輻射量會不同。恆星,行星和其他宇宙物體發出無線電波。
  • 手機電磁波真會致癌?
    手機電磁波真的會致癌嗎?相關的網絡傳言一大堆,到底應該相信哪一個?手機真的對我們身體有這麼大的危害嗎?我平常工作就是需要常常使用手機與客戶聯繫,要怎麼辦?其實這些問題不只你有。今天團隊醫師就要幫大家整理,以及 WHO 對於手機輻射電磁波議題的建議,以及手機使用的注意事項,讓大家享受手機便利的同時,也可以保護自己和家人免於可能的健康危害!手機電磁波真的存在嗎?電磁波輻射真的會致癌嗎?
  • 機械波與電磁波
    因此,《波的科普》這系列文章嘗試科普跟波相關的一些知識,讓讀者了解波的物理之後,在與之有關的事情上能有自己的判斷。  波,通常指的是有規律傳播著的擾動。機械擾動的傳播形成機械波,電磁擾動的傳播形成電磁波。本文將簡單介紹機械波和電磁波的產生方式和傳播規律。我們先從機械波講起。  形成機械波,需要兩個條件,擾動和提供傳播的介質。
  • 兒童使用手機時, 大腦對手機電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
    據統計:兒童使用手機時,大腦對手機電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
  • 電磁波容易破壞鳥蛋和蛋中胚胎
    鴿舍附近有行動電話基地臺的鴿友請注意!繼西班牙與比利時科學家研究發現,行動電話基地臺發射的電磁波會對鳥類造成傷害後,印度國立旁遮普大學研究小組,也證實,手機和行動電話基地臺發射的電磁波,容易破壞鳥蛋和蛋中胚胎。研究報告表示,手機和行動電話基地臺發射的電磁波頻率在九百到一千八百兆赫(MHZ)之間,雖然屬於微波,但已經可以穿透薄弱的蛋殼和雛鳥的腦殼。
  • 最最最通俗易懂的電磁波基礎
    我們今天所說的Radio Frequency RF就是指電磁波中這段能夠用於無線通信的電磁波頻譜。 無線信號能夠以電磁波為載體進行傳輸,就像光線一樣,脫離實物載體,實現無線傳輸,唯一不同的是頻率和波長。 現在的人們對電磁波已經不再陌生,但是在150年前,電磁波這個詞還沒有發明,但是電磁波確實真真實實的存在著。
  • 美國證實手機電磁波會致癌
    手機電磁波是否會致癌?這個話題一直備受討論,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監督的國家毒理學計劃(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透過動物實驗證實,手機電磁波與癌症有關聯,放射的電磁波確實會造成癌症。
  • 兒童使用手機時, 大腦對手機電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
    據統計:兒童使用手機時,大腦對手機電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不久之前,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公布了自己長達十年的研究結果,令人震驚。這位科學家在10年前從全國各地的中下階層的家庭中選取了100名孩子,將他們分成了兩組:50名是接觸不到手機的孩子,50名是對手機痴迷的孩子。
  • 手機上網產生比平時多數萬倍的電磁波,可能致癌是真的嗎?
    此「輻射」非彼「輻射」電磁波是以小微粒光子作為載體的。高頻率(短波長)電磁波的光子會比低頻率(長波長)電磁波的光子攜帶更多的能量。射頻電磁波的加熱效應是目前安全準則制定的主要依據。科學家也在研究長期暴露在可以加熱人體的臨界值以下產生效應的可能性。到目前為止,低強度長時間暴露在射頻和工頻的電磁場下的負面健康影響並沒有得到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