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覺得有個p值就很高大上了。怎料到,現在的trend已經變成了p for trend。p for trend主要是指隨著某分組變量的遞增或遞減(需要注意的是,該分組變量需是有序多分類變量),其他變量是否存在某種趨勢變化。如下表中,每日觀看電視時長為有序多分類變量:小於1.5h,1.5~3.0h,3.0~4.5h,大於等於4.5h。
研究者探討了隨著電視觀看時長的增加,其他變量的變化情況。我們知道卡方檢驗中的「線性關聯」可以提供隨著分組變量的遞增,某分類變量的趨勢變化。但是,隨著某分組變量的遞增,可以探討某連續變量的趨勢變化嗎?如下表中,隨著觀看電視時長的遞增,年齡是否存在某種趨勢關係?
看一個例子先,比如,我們想研究隨著年齡增加,腰圍和臀圍的變化情況。
通過描述性結果可知,隨著年齡遞增,腰圍和臀圍有增加的趨勢。但是這種趨勢是否有統計學意義呢?
操作其實很簡單,在單因素方差分析中,將腰圍和臀圍選入「因變量列表」框,將年齡分組選入「因子」框。點擊「對比」,彈出對話框。
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多項式」,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等級」:線性~五次。通過散點圖發現年齡和腰圍、臀圍呈現線性關係,因此,本例選擇線性。
以腰圍的輸出結果為例,其中「組間(組合)」對應的結果即為單因素方差分析的結果,其中F=48.067,p小於0.001,說明不同年齡組間腰圍不完全相等。「線性項」即為線性趨勢的檢驗結果,其中未加權和加權的結果均提示p小於0.001,說明存在線性趨勢關係,結合描述性結果可知,隨著年齡增加,腰圍有逐漸增大趨勢。而「線性項」對應的顯著性即為p for tr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