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騙指南 | 公安部刑偵局公布:十類高發電信網絡詐騙(附視頻)

2021-02-28 包頭南郊聯社

當前,不法分子利用日益發展的通信技術和快捷支付技術,在非接觸狀態下,設計花樣繁多的騙局實施詐騙,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仍處於高發多發態勢。

近年,全國公安機關按照公安部統一部署,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深入推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行動,向詐騙分子發起凌厲攻勢。為進一步提高廣大群眾的識騙、防騙能力,公安部刑偵局整理近年來十大高發多發電信網絡詐騙手法,給出案例和防騙提醒:

詐騙分子假冒公安、檢察院或者法官等以涉嫌各種違法犯罪為由,要求受害人提供帳戶核查資金或將資金轉入「安全帳戶」。騙子甚至還會製作假「通緝令」,以達到操控被害人的目的。此類詐騙常由臺灣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集團實施,他們利用臺灣與160餘個國家和地區免籤的便利,將窩點設置在亞洲、歐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的國家,並將詐騙目標逐步轉向境外華僑及留學生。為繞開詐騙電話防範攔截系統,詐騙分子在撥打詐騙電話時規避「公安局」等敏感詞彙,以電話欠費停機、快遞包裹有問題等為切入點,在取得受害人信任後,立即以添加「警用QQ」「警用微信」「筆錄QQ」等名義,利用網絡聊天工具與被害人進行後續聯繫。在這類騙局中,騙子能讓受害人深信不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能準確說出受害人的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甚至銀行卡號,而這些公民個人信息都是詐騙團夥購買所得。現在的詐騙「黑科技」不斷升級換代,詐騙分子不僅在電話中冒充公檢法人員,還誘使受害人安裝以假亂真的「公安系統」APP。這類APP打著「公安部」的旗號,完全由受害人自行操作,看似公正、公開,更具迷惑性。桂林市荔浦縣一單位財務出納吳某被不法分子電話冒充公檢法機關工作人員,以其身份信息被冒用涉嫌「洗錢」犯罪為由詐騙資金521.7萬元。公安機關已抓獲涉案人員29名,凍結涉案帳戶資金1500餘萬元,扣押黃金66千克、鉑金1千克。一是留意來電號碼。此類案件中,大多數來電都是通過改號軟體從境外撥打,來電顯示上會有「+」或「00」等前綴,如出現此類異常,可以基本判定為騙子無疑。二是假冒檢察官、法官人員多為南方口音,當對方來電不符合常用語習慣時,就要存疑。三是公檢法人員絕對不會通過電話、微信通知你核查資金、將錢款轉移到「安全帳戶」,更不會讓你上網瀏覽自己的通緝令或者逮捕令,或者將此類材料郵寄到個人手中。凡通過電話、簡訊等要求進行轉帳、匯款、資金核查操作的都是詐騙,切記不相信、不轉帳。四是如實在不能辨別真偽,請撥打來電號碼當地的110進行核實(當地區號+110)。

詐騙分子通過網頁、微信群、QQ群等發布可以提升信用卡額度、信用卡套現、辦理大額信用卡或辦理大額低息貸款等信息,有的假冒銀行發送簡訊,撥打電話邀請持卡人提額,誘導持卡人按照其要求操作,騙取公民個人信息;有的以辦理大額低息貸款為餌,通過收取受害人中介費、預付利息、保證金等方式實施詐騙。深圳反詐中心組織深圳市公安局龍崗分局刑警大隊在偵辦一起網絡貸款詐騙案件系列案件中,發現不法分子通過購買公民個人信息,將潛在貸款對象作為侵害目標,以電話營銷貸款和提升各網絡貸款平臺貸款額度為幌子,收取手續費後拉黑受害人。12月17日,深圳市公安機關出動286名警力,對位於長沙市開福區的3個作案窩點開展收網行動。截至目前,已抓獲犯罪嫌疑人230名,串併案件500餘起,繳獲大量作案工具、詐騙話術和公民個人信息。詐騙分子瞄準的是那些急需用錢又對信用卡使用缺乏了解的人,精心杜撰劇本,受害人很容易就上鉤。目前,有不少銀行把信用卡業務外包給其他公司,所以一些公司提供貸款服務、辦理信用卡並不奇怪,關鍵在於如何分辨真偽。申請辦理任何可透支的金融類卡時,都會受到申請單位的嚴格審查,並核定金融類卡的消費額度。絕對不會是所謂的「工作人員」承諾您多少就是多少。整個申請過程都是免費的,即使涉及交費,也會讓你到單位或銀行辦理,並給予相關收據、收條。切莫被所謂的「高額」「低息」或「無息」誘惑。

詐騙分子先是通過網頁、論壇、社交軟體等渠道廣泛發布兼職刷單廣告,號稱給網店刷單提高商家信譽可以「足不出戶、日賺千元」。當受害人輕信其虛假宣傳後,詐騙分子即要求受害人在某網絡平臺上購買特定的物品進行刷單,其中購物所需費用即本金由受害人支付,詐騙分子承諾在交易成功後將本金和報酬一同返還受害人。在最初幾單任務時,詐騙分子會向受害人返還本金並支付小額報酬,使其放鬆警惕。隨著受害人刷單量不斷增多,詐騙分子最後會以未完成任務量、網絡故障等諸多理由不按事先約定返還本金和報酬,而是要求受害人繼續刷單並投入更多的本金,使其越陷越深,直到受害人意識到被騙。受害人多為大學生等年輕群體,有的甚至被騙十幾萬,給當事人和家庭都造成巨大傷害,嚴重影響其學業和身心健康,社會影響惡劣。受害人李某在QQ上收到好友發來的兼職刷單信息,夢想輕鬆致富的她在詢問過刷單事宜後,開始按照對方的指示操作,將自己帳戶內的1萬多元現金分批通過向對方提供的二維碼轉帳的方式,支付給對方。忽然有一天,李某發現,對方說帳號被凍結了,不能返還本金,需要重新付款。騙子稱系統權限出現問題,需要李某完成更多的刷單任務,才能返還本金。客服的回答滴水不漏,李某隻好照做,再次付款,一步步陷入了詐騙團夥設下的陷阱。看似熟練的對話,其實是犯罪分子提前設計的詐騙劇本,他們早已對受害人的心理進行了大量研究,設計了各種情況下的應對話術,逐步獲取受害人的信任。當李某完成最後一筆轉帳後,之前熱情主動的客服猶如人間蒸發,再也聯繫不上了。

網絡刷單詐騙的實施者準確掌握了受害人的心理。在最開始的時候,騙子會以練習刷單業務流程為幌子,刷單成功,購物本金和刷單佣金可以迅速返還。受害者嘗到了甜頭、一旦上鉤後,就需要完成連續任務,數額達到一定規模,騙子又會以各種系統故障、帳戶凍結等理由,誘導其向詐騙帳戶再度匯錢。很多受害人直到被騙子「拉黑」後才發覺上當受騙。最為惡劣的是,當詐騙團夥騙取完受害人的現金後,還會誘導受害人通過各大銀行和網絡金融平臺借取小額貸款,進一步榨取受害人的錢財。

網絡刷單本就屬於失信違法行為,不可從事此類工作,遭遇詐騙立即報警,並將對方的QQ、微信聊天記錄、電話號碼等留存提供給警方,以便警方偵查。

受害人接到電話後,詐騙分子直呼其名,並用領導口吻要求「明天到我辦公室來一下!」當受害人以為是其某位領導或熟人,並問「是某總、某局長嗎?」詐騙分子便作肯定答覆。幾天後,詐騙分子再次來電,稱自己正在開會,找藉口要求受害人準備現金送給客人。稍後,詐騙分子會要求改為向某帳號轉帳匯款,此後繼續冒充領導或熟人實施詐騙,直到受害人發現上當受騙。在甘肅蘭州某事業單位工作的珊珊,睡夢中被電話吵醒,對方聲稱「我是你的領導」,聽聲音很像上司孟主任。儘管口音略有些異樣,但珊珊想到最近孟主任做了牙科手術,可能因此聲音變了,就沒起疑心。第二天早上8點多,快到單位的她再次接到了「變了聲」的「孟主任」的電話。雖然對墊錢這件事有些不樂意,但珊珊平時對孟主任敬畏有加,不敢多問,再加上對方反覆強調留好憑證,可以報銷。珊珊就沒有再懷疑,半小時內先後3次在ATM機上向「孟主任」轉帳3萬元。事後,她一核實,才意識到自己被騙。

以下視頻來源於

保山警方

詐騙分子掌握了大量的受害人姓名和電話,他們面向全國各地的不特定人士打電話,電話撥打的次數多了,便增加了成功的概率。當受害人遇到某一個特定聲音,以為是自己熟悉的人,就對此深信不疑了。事實上,受害人只要陷入對方的圈套,轉帳往往在短時間內完成。犯罪分子收到錢後又會很快轉移出去,整個過程一般也不會超過三四個小時。對此類詐騙,一是聽口音,這種詐騙類型具備比較強的地域特徵,犯罪嫌疑人一般地方口音比較重,當接到這類口音電話時,要提高警惕。二是問虛實,對方獲取了事主部分信息,但是信息有限,可以反問對方是否是身邊可以看到的人,如對方順口回復,就可確認是騙子無疑。三是如不能確定對方身份,可詳述具體事件進行確認。如對方稱是單位領導不方便直接問時,可向同事側面了解領導相關情況,謹慎核實。

受害人接到電話後,詐騙分子自稱是淘寶、京東或其他購物平臺的客服或賣家,可以詳細報出受害人的個人訂單信息,並稱訂單無效要「退款」、或者「退貨給補償」等,引誘受害人點擊釣魚連結、或引導受害人掃描二維碼等,將錢捲入自己的帳戶。嘉興市居民黃某報案稱,被不法分子冒充「天天快遞」的客服,以需要撤銷投訴並給予3倍的理賠為誘餌,誘使其點擊釣魚網站的方式被騙19980元。公安機關經過大量工作,搗毀窩點11個,抓獲賴某等福建龍巖籍犯罪嫌疑人40餘名,扣押手機80餘部、手機卡500餘張、銀行卡700餘張、作案電腦20餘臺、現金50萬元,凍結涉案資金1000餘萬元一是當遇到自稱賣家的電話說需要退款或者重新支付時,要親自登錄官方購物網站查詢,或者撥打正規客服,不要輕易點擊所謂店家提供的網址,更不能在這些網頁上填寫相關信息。二是各類購物平臺的客服人員不會提出用戶提供個人銀行卡信息及轉帳要求。三是銀行卡號、驗證碼信息一定要保管妥當,不要輕易外洩。

詐騙分子通過假冒企業老闆的微信、QQ等,添加企業財務人員為好友,隨後,模仿老闆的口吻向財務人員下達轉帳指令,又或者將財務人員被拉進所謂「公司高管群」,讓財務人員信以為真,將錢款打入詐騙分子指定的帳戶。廣州白雲的趙女士突然收到微信信息,一個和老闆一模一樣的微信添加好友請求。趙女士沒多想就加了,印象中老闆是有第二個微信的,所以她並未懷疑,而且這個「老闆」剛添加完好友,就用一種相當熟悉的口吻和命令式的語氣向她下達工作指令。趙女士公司規模並不算特別大,所以老闆時不時也會親自過問帳目。從當時的聊天記錄來看,在拿到公司流水單的5分鐘之後,對方就發來了一個截圖,要求匯貨款33萬到一個帳號,並流暢回答了趙女士的一系列問題。但是到了中午,真假老闆兩個人同時聯繫趙女士。真老闆吩咐她一件事情,假老闆又跟她在微信說另外一件事。趙女士把事情原委向真老闆和盤託出後,才醒過神來,立刻衝到銀行,但是已經太遲,對方帳戶的錢款已經轉走。一是微信、QQ添加好友要謹慎,發現QQ、微信被盜,馬上通知親友、同事,防止冒你之名行騙。二是財務人員應當嚴格按照財務制度和工作流程處理財務事宜,不能因任何特殊原因違規操作。三是不要在QQ、微信上處理財務事宜,凡是涉及資金轉帳事宜的必須當面或者電話核實。

詐騙分子通過微信、QQ等社交軟體,利用虛擬定位軟體在繁華地帶發布色誘信息,引誘招嫖人,一旦有人上鉤,就會在上門服務之前,以先交保證金、交通費等名索要紅包,實施詐騙。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居民徐某報案稱,被不法分子以提供色情服務為名實施詐騙。警方發現1個以海南省儋州籍人為首的招嫖詐騙犯罪團夥,涉及受害人1000餘名,涉案金額160萬元。
招嫖行為本身違法,詐騙分子以此為藉口行騙更是肆無忌憚,廣大群眾一定要潔身自好。上網看到此類信息時請不要理會,一旦經不住誘惑就很容易掉進詐騙分子的陷阱。

詐騙分子在社交平臺鼓吹自己能準確預測股票、期貨等的漲跌,塑造所謂的「專家」「大師」「白富美」形象,有的誘騙受害人參與投資,收取高額「會員費」「服務費」;有的推銷各類「薦股軟體」 「薦股平臺」,以「免費使用」和「高盈利」為誘餌,將用戶導流到軟體平臺,參與貴金屬、藝術品、郵幣卡等現貨交易或境外期貨交易,其實這些交易系統都是偽造的。騙子可以在後臺實時操縱行情,偽造交易記錄,騙取受害人大量資金。重慶市雲陽縣公安局在工作中發現1個以薦股為由實施詐騙的犯罪團夥。嫌疑人趙某、張某夫婦成立公司,租用高級寫字樓,在無任何股票經紀資質的情況下,招募沒有證券業務知識的人員,編寫話術模板,以向他人推薦股票收取「信息費」為由實施詐騙。警方鎖定嫌疑人的身份和窩點,隨即組織警力趕赴廣西桂林,與當地警方聯合開展集中抓捕行動,當場抓獲嫌疑人154名,凍結涉案資金1000餘萬元。投資有風險,投資理財一定要到正規平臺,在微信群、QQ群等交流理財知識並不靠譜,一旦涉及匯款轉帳就要警惕了。此外,不要被社交平臺上所謂高回報的貴金屬、原油、期貨等投資、「推薦股票」之類的說辭所迷惑。

詐騙分子將自己偽裝成為相貌堂堂的成功男士或者美麗可愛的年輕女子,通過相親網站、漂流瓶、搖一搖等方式與受害人結識,並迅速與受害人網戀,在素未謀面的情況下,以各種藉口向受害人借錢,甚至誘惑被害人參與網絡賭博、網上購買彩票、網上投資等,騙取錢款。哈爾濱居民楊某報案稱,其在婚戀網站上認識一男子,該男子冒充「澳門新葡京娛樂城」網上賭博平臺維護人員,以高額回報為誘餌,誘使其在平臺充值,共計被騙93萬元。截至目前,公安機已抓獲犯罪嫌疑人2名。網絡上的「貼心暖男」或是「溫柔美女」,都是照片加變聲軟體拼湊出來的,而他們的真實面目是躲在電腦或手機後面的詐騙分子。他們的手機都同時登錄幾個微信號,與陌生人通過微信加為好友後,就朝男女朋友、確定男女朋友方向聊天,感覺對方上鉤後,就以各種理由,比如最近沒發工資、家人生病,甚至沒錢買水果等理由向對方索要錢財。感覺對方有錢,他們就多要,感覺沒錢就少要,直到對方沒有利用價值,他們就會拉黑然後失聯。最近,這類詐騙又有了新套路,就是將婚戀詐騙與投資詐騙相結合,出現交友過程中拉你「投資」的「騙中騙」。騙子大多以高回報、穩賺不賠等藉口誘導受害者「投資」,或到平臺「充值」,以達到詐騙錢財的目的。對此類詐騙,一是網絡交友要謹慎,特別是婚戀網站、社交網站、交友APP上的好友,深度交往時務必核實信息,防止對方以虛擬身份實施詐騙。不要輕信網上發過來的圖片和視頻。二是不要隨意轉帳或者匯款,當素未謀面的網友忽然提及財物時,要提高警惕,不要被甜言蜜語衝昏頭腦。

受害人訂購機票後,收到詐騙分子發來的「飛機故障或天氣原因航班取消,與客服電話聯繫」的簡訊。當受害人與簡訊中的詐騙分子假冒的「客服」電話聯繫後,「客服」會引導受害人在支付寶或微信錢包進行操作,在「轉帳平臺」上輸入自己的銀行卡和驗證碼,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把錢轉到騙子帳戶。浙江瑞安的陳女士在家收到一條飛機出故障被迫取消的簡訊。幾天前,她的確在網上購買了從溫州飛往鄭州的機票。因為簡訊信息和她訂購的機票完全一致,陳女士就放鬆了警惕,按簡訊內容撥打所謂的「客服電話」,之後被詐騙10萬餘元。在此類詐騙中,詐騙分子先購買乘客的訂票信息,然後發簡訊到乘客的手機上,說「您定的機票,航班要取消了,你是要改籤,還是要退票,改籤或者退票收取20元的手續費。」留一個手機號碼,為了看起來像客服電話,在號碼前加了「0086」。 如果乘客回電話,詐騙分子就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以退款的名義騙取對方的銀行卡信息進行轉帳。對此類詐騙,一是收到航班延誤、取消簡訊時,應撥打航空公司官方客服電話或向機場工作人員核實。二是切記退票、退款是不需要輸入密碼和驗證碼的,更不需要先行匯款。

來源:轉自「刑事正義」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公安部刑偵局公布:十類高發電信網絡詐騙(附視頻)
    當前,不法分子利用日益發展的通信技術和快捷支付技術,在非接觸狀態下,設計花樣繁多的騙局實施詐騙,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仍處於高發多發態勢。近年,全國公安機關按照公安部統一部署,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深入推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行動,向詐騙分子發起凌厲攻勢。
  • 公安部刑偵局公布:十類高發圖片電信網絡詐騙(附視頻)
    當前,不法分子利用日益發展的通信技術和快捷支付技術,在非接觸狀態下,設計花樣繁多的騙局實施詐騙,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仍處於高發多發態勢
  • 公安部刑偵局公布:十類高發電信網絡詐騙(附:反詐視頻)
    當前,不法分子利用日益發展的通信技術和快捷支付技術,在非接觸狀態下,設計花樣繁多的騙局實施詐騙,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仍處於高發多發態勢。近年,全國公安機關按照公安部統一部署,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深入推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行動,向詐騙分子發起凌厲攻勢。
  • 公安部發布5類高發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防騙指南
    公安部7月28日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今年以來公安機關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有關情況。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局長劉忠義通報,今年以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公安部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組織開展「雲劍—2020」、「長城2號」、「510」等專項打擊行動,堅持立足境內,集中打擊高發類案,全力剷除詐騙窩點,重拳整治黑灰產業,全面加強預警防範,取得階段性成效。
  • 平安守護·2021 ▏公安部刑偵局公布:十類高發電信網絡詐騙(附視頻)
    ,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仍處於高發多發態勢。近年,全國公安機關按照公安部統一部署,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深入推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行動,向詐騙分子發起凌厲攻勢。為進一步提高廣大群眾的識騙、防騙能力,公安部刑偵局整理近年來十大高發多發電信網絡詐騙手法,給出案例和防騙提醒:詐騙分子假冒公安、檢察院或者法官等以涉嫌各種違法犯罪為由,要求受害人提供帳戶核查資金或將資金轉入「安全帳戶」。
  • 公安部刑偵局:十大典型高發電信網絡詐騙(附視頻)
    ,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仍處於高發多發態勢。近年,全國公安機關按照公安部統一部署,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深入推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行動,向詐騙分子發起凌厲攻勢。為進一步提高廣大群眾的識騙、防騙能力,公安部刑偵局整理近年來十大高發多發電信網絡詐騙手法,給出案例和防騙提醒:詐騙分子假冒公安、檢察院或者法官等以涉嫌各種違法犯罪為由,要求受害人提供帳戶核查資金或將資金轉入「安全帳戶」。
  • 公安部刑偵局公布十類高發電信網絡詐騙(二):冒充熟人領導電話詐騙、冒充客服人員退款詐騙類
    當前,不法分子利用日益發展的通信技術和快捷支付技術,在非接觸狀態下,設計花樣繁多的騙局實施詐騙,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仍處於高發多發態勢。
  • 【星*反詐】公安部公布:十類高發電信網絡詐騙
    當前,不法分子利用日益發展的通信技術和快捷支付技術,在非接觸狀態下,設計花樣繁多的騙局實施詐騙,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仍處於高發多發態勢。近年,全國公安機關按照公安部統一部署,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深入推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行動,向詐騙分子發起凌厲攻勢。
  • 速成防騙小達人!公安部歸納出48種詐騙手法及最強防騙攻略
    日前,公安部刑偵局歸納出了48種常見的電信詐騙犯罪類型及防騙秘籍。看完這些,速成防騙小達人,一起行動吧!電信詐騙是犯罪分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利用行動電話、固定電話、網際網路等通訊工具,採取遠程、非接觸的方式,通過虛構事實誘使受害人往指定的帳號打款或轉帳,騙取他人財物的一種犯罪行為。
  • 疫情期間,電信網絡詐騙案為何上升?
    1月27日,全國首起涉疫情電信網絡詐騙案情出現,犯罪類型主要有虛假銷售防疫物資詐騙、騙取疫情捐款詐騙和QQ、微信冒充熟人詐騙等。總體來看,涉疫情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屬於「舊詐騙手法+新熱點」。 今年上半年,網絡電信詐騙犯罪高發背後的新情況、新特點、新手法如何解釋增幅的出現?
  • 【微提示】公安部:遭遇電信網絡詐騙,報案時應注意這3個事項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第三次會議精神,進一步提高接警止付效率,盡最大可能挽回受害人損失,10月17日,公安部發布了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報案注意事項
  • 【網信動態】國家反詐中心負責人談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形勢分析及破解之道
    Q1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形勢特點是什麼?Q2為何對此類犯罪如此嚴打高壓仍難以遏制其高發勢頭?Q3公安機關新一階段的舉措又有哪些?日前,國家反詐中心負責人就這些廣大群眾關心的問題接受了專訪。答:儘管打擊治理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但是,在信息技術和移動網際網路快速發展時代背景下,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仍然高發,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仍是一場持久戰。發案持續上升、詐騙手法層出不窮、犯罪窩點向境外轉移趨勢明顯、黑灰產規模劇增是此類犯罪的顯著特點。
  • 今後電信網絡詐騙案一律立為刑事案件(內附防騙指南)
    昨天上午,全國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推進會在江蘇南京召開,決定對電信網絡詐騙採取持續高壓態勢。都有哪些「高壓態勢」,速看↓這裡的電信網、網際網路是聯絡工具,並不是詐騙的全部。與現場實施的詐騙相比,電信網絡詐騙,突破了時間、空間限制,更具有隱蔽性,因此更難打擊。而且由於通信、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尤其是近期移動網際網路、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詐騙方式不斷增多,這使得有效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難度越來越大。
  • 狙擊疫情詐騙背後的黑科技,六千多騙子被抓了恐怕還不知道咋回事
    3月24日,公安部刑偵局發了一條微博,公布近期打擊利用疫情實施網絡電信詐騙的情況總結:截至當日20點,全國公安機關累計偵破相關案件14786件
  • 偽基站檢測將在全國公安系統全面落地 附《反電信網絡詐騙大數據季度報告》全文
    會上,公安部授予騰訊公司成立「公安部打擊治理電信網絡犯罪防控中心」,同時騰訊反電信網絡詐騙聯合實驗室的「麒麟偽基站實時檢測系統」將在全國的公安系統全面落地使用,並為公安機關打擊偽基站違法犯罪活動提供技術支持。
  • 中國警方從歐洲大規模押回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
    至此,歷時近3年的中國、西班牙警方聯合打擊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長城行動」取得重大戰果,西班牙已分批共向我方引渡225名犯罪嫌疑人,其中臺灣犯罪嫌疑人218名。這是我國首次從歐洲大規模押回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
  • 剛剛,29名臺灣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被廣西公安押解回國!
    2017年,境外犯罪團夥冒充中國大陸「公檢法」工作人員進行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高發。廣西發生冒充「公檢法」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000多起2017年1月至10月,廣西貴港市發生此類案件共170多起,涉案金額500多萬元。
  • 中國首次從歐洲大規模押回94名臺灣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
    視頻:公安部刑偵局局長劉忠義表示不管電信詐騙嫌犯躲到哪國 都會一追到底西班牙警方向我方移交犯罪嫌疑人視頻:「長城行動」跨國押解 公安部從西班牙押回94名電信詐騙嫌疑人 據介紹,2016年上半年,中國公安機關經工作發現,在西班牙境內有大量電信網絡詐騙窩點,並在網絡上瘋狂實施詐騙,接連發生多起涉案千萬元以上的重大案件,被騙群眾損失慘重。
  • 國家反詐中心負責人談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形勢分析及破解之道
    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形勢特點是什麼?為何對此類犯罪如此嚴打高壓仍難以遏制其高發勢頭?公安機關新一階段的舉措又有哪些?
  • 【青春微調查】你遇到「電信詐騙」了嗎?
    公安部近日公布近期高發的十類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手段,提醒社會公眾謹防上當受騙。現在,跟團團一起來學習防騙技巧吧!假冒公檢法詐騙犯罪分子假冒「警官」「檢察官」「法官」等角色,謊稱受害人涉嫌洗錢、販毒等嚴重犯罪,誘導受害人將資金轉入實為騙子持有的所謂「安全帳戶」,此類詐騙造成損失金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