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這樣的問題在公眾號後臺、微信、交流群問的比較多。學嵌入式開發,買開發板是必須的,但不是買了開發板就等於學會了嵌入式。
下面圍繞買什麼樣的開發板這個話題簡單說兩點。
市面上的開發板有很多,流行的主要包含51、 Arduino、 ARM(STM、NXP)、IOT、 RISC-V、Linux、樹莓派等幾大類。
51類
其中51同類型的8位單片機又分為多種類型,比如STC(宏晶)的STC89C51系列、 Atmel(愛特梅爾)的AT89C51系列,還有像AVR、PIC、STM8這些都屬於同「級別」的8位單片機。
Arduino類
Arduino開發板算是一類「定製」開發板,它會結合Arduino軟硬體平臺進行開發。
Arduino開發起來相對單片機更簡單,它其實是在單片機的基礎上,把底層很多東西都已經做好了,不像單片機還要熟悉各種寄存器外設等功能。
Arduino開發板類型很多,比如:Arduino Uno、 Due、 Micro、 Leonardo等。
Arduino對初學者比較友好,簡單易上手,可以參看之前分享的文章:Arduino與單片機區別
更多可以去官網了解:
https://www.arduino.cc/
ARM類
現在的開發板,除51內核之外,大部分都屬於ARM內核的開發板,包括現在手機裡面處理器也大部分都是ARM內核晶片。
比如:ARM9xx、 ARM11xx、 STM32xx、 LPCxx、 iMX RTxx等各種系列的開發板。
對於有基礎,想學習ARM單片機開發的讀者來說,可以購買ARM Cortex-M的開發板。
推薦閱讀:認識ARM、Cortex-M內核,以及ARMv8-M架構
IOT類
IOT類開發板,其實也不應該叫開發板,它就是在普通開發板(比如STM32開發板)基礎上增加了一些聯網、傳感網等模塊,可以實現物聯網功能的一類開發板。
對於有基礎的同學,想進一步學習物聯網開發,可以購買這類開發板。
RISC-V類
RISC-V這幾年開始流行起來了,因為ARM版權費貴的問題,現在很多CPU廠商都在布局RISC-V處理器。
像國內做的比較早的GD32X系列就是RISC-V處理器。
推薦閱讀:RISC-V你了解多少?
RISC-V處理器是新趨勢,對於追求新趨勢的開發者可以購買這類開發板,但對於初學者,不建議購買。
Linux類
Linux類的開發板,主要指支持Linux作業系統類的開發板,早期ARM9、ARM11比較多(現在不推薦購買這類開發板了),現在推薦STM32MPxx、iMX RTxx系列類的支持Linux作業系統開發板,晶片是近幾年新推出的,配套的教程也相對更新。
對於有Linux基礎的同學,想購買開發板,可以推薦這類開發板。
樹莓派類
樹莓派也是比較火的一類,其實它也是基礎Linux作業系統,做了一些定製化的開發,更方便開發者學習。
樹莓派和Arduino類似,都是做了一些軟硬體的定製化開發,官方也推出了多款定製的開發板。
https://www.raspberrypi.org/學樹莓派比單片機(51、STM32)相對難度要大一點,但比自己移植Linux、搭建各種開發環境要簡單一些。
上面說了一些常見開發板的種類,那麼,到底買什麼樣的開發板呢?
我覺得,買什麼樣的開發板,要因人而異。有的人我可能直接勸退,有的人可能建議折騰複雜的Linux開發板。
買開發板就像你買一件衣服,要看你自身各種情況,比如:
看你基礎知識掌握的情況
看你的經濟能力
看賣家教學/開發團隊
看賣家提供的學習資料
.
如果你大學荒廢4年,C語言一行代碼都沒有在電腦上寫過,我還是建議你放棄了。
如果你掌握了基礎的C語言,但不怎麼牢固,處於新手級別,可以買一塊51單片機先練手。
如果你基礎還可以,了解過Linux系統,可以買Linux配套的開發板。
說實話,以前我讀大學那會兒,經濟可以說相當的緊張,現在的學生感覺經濟相對都挺好了,當然也不排除少部分經濟困難的同學。
現在的開發板種類繁多,貴的要上千元,但是,同類別的開發板也有便宜的。經濟困難的同學可以買資源相對少一點的入門級開發板。
其實,經濟能力都是相對次要的,重點是買了就要用上。再貴的開發板,你買來吃灰,它的價值也等於0.
大家買東西都會考慮大品牌,買開發板也不例外,其實就是看賣家背後的技術團隊。
買東西主要就是看質量問題,你買一塊開發板回來,上電沒多久晶片就燒了,這樣你能接受嗎?
說實話,買開發板,資料很關鍵,可能是決定開發板發揮價值,還是吃灰的關鍵。
最後
說了這麼多,買什麼樣的開發板,其實還是要看你自己情況。
1.資源受限的嵌入式系統中一樣可以實現人工智慧!
2.運用Edge Impulse實現MCU機器學習,試試吧~
3.hex文件、bin文件、axf文件的區別?
4.C語言開發單片機,為什麼都是全局變量形式?
5.Visual Studio會讓嵌入式開發變得更香
6.歐洲處理器項目第一階段完成:29個RISC-V內核
免責聲明: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根據您提供的版權證明材料確認版權並支付稿酬或者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