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去年曾引起個別學生自殘的「藍鯨」死亡遊戲嗎?最近,被冠以「新版藍鯨遊戲」的Momo遊戲已在多國出現,或致青少年自殺!請警惕!
8月18日,騰訊雷霆掃黑行動官方微信發布《關於「MOMO」遊戲的風險提示》。近期,QQ安全團隊收到用戶舉報,一款來自境外的名為「MOMO」的死亡遊戲在國內網絡平臺上出現。這款遊戲和此前「藍鯨」死亡遊戲類似,一些用戶參與到挑戰中來,並挑釁其他用戶進行自殘自殺 。QQ安全團隊對此高度重視,第一時間進行了安全排查,並對涉及該高風險誤導性遊戲的群組及帳號進行打擊。截止8月18日,共封停242個相關群組和344個帳號。QQ安全團隊提醒:「MOMO」死亡遊戲涉嫌組織、教唆他人自殺自殘,屬於違法犯罪行為,一經發現我們將嚴厲打擊並向司法機關舉報。據青年參考此前報導,最近,通訊軟體WhatsApp上一款名叫「Momo」的遊戲引發全球關注。使用通訊軟體時,這款遊戲會突然從屏幕裡彈出來,慫恿你參加一項挑戰。「Momo」是一個社交媒體帳戶名稱,在WhatsApp、臉譜網和YouTube等網絡上存在。其頭像是一個長著鳥腿的怪誕女子的雕塑照片。「Momo」遊戲的幕後推手會與用戶聯繫,慫恿用戶使用暴力甚至自殺。圖片來源:阿根廷「sopitas」網站
據英國《太陽報》報導,該雕塑由日本特效公司Link Factory創作。如今,這個留著黑色長髮、眼睛凸出、表情扭曲的女子形象在社交媒體上廣泛流傳,甚至成為最新的「都市怪談」。阿根廷埃斯科瓦爾地區名12歲的女孩可能是該遊戲的最新受害者,她在上個月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並將自己的行為拍攝下來。當地警方告訴《布宜諾斯艾利斯時報》,女孩是在其他人的教唆下作出如上舉動的,此前警方正在尋找與她聯繫的一名18歲女孩的下落。 圖片來源:公眾號「這裡是美國」
圖片來源:公眾號「這裡是美國」(原圖有裁剪)
據公眾號「這裡是美國」發文稱,其實在一開始這個遊戲只是一個惡作劇,並沒有要往「死亡遊戲」的方向發展。首先,這個女人根本不叫Momo,她其實是一個「姑獲鳥」雕像。2016年,日本東京銀座的香草畫廊,「姑獲鳥」 雕像首次展出,日本這家畫廊也是以收集稀奇古怪之物而聞名,雖然「姑獲鳥」形象古怪,但背後也是有故事的。創作者是日本藝術家Midori Hayashi,其指出「姑獲鳥」是因難產而死的孕婦化作的妖怪。她們在晚間活動,拐走別人的小孩。披上羽毛是鳥,卸下就是女人。因為形象詭異,畫廊展出後,不少好事者前來圍觀獵奇,這個雕像作品是當時很火的一個展品。但隨後,這些照片、視頻被人拿來惡作劇,有意擴大傳播,引起人們的恐慌↓↓↓然而最先發布相關消息的是西班牙某博主,他在7月發布了一個名叫「Momo」的視頻,分享了一些關於Momo的都市怪談,這個視頻的播放量高達一千多萬。視頻中,同時還放出了那些所謂的「凌晨3點打電話」、「發簡訊會回復恐怖圖片」的WhatsApp號碼。據BBC報導,墨西哥警方認為「Momo」遊戲的源頭來自臉譜網上的一個小組。參與「挑戰」的成員必須與未知號碼聯繫,並遵循對方的各項要求。迄今為止,至少有7個電話號碼與「Momo」有關,這些電話號碼以日本和拉丁美洲多個國家的代碼開頭。警方透露,至少有一起自殺事件與「Momo」相關,但不排除更多可能性。也許這個博主不知道,他當初只為「一博眼球」發布的視頻,最後會引起這麼轟動的效應。網絡安全專家羅德裡戈·內姆告訴BBC,「Momo」帶來的危險挑戰在全球日益嚴重,阿根廷、墨西哥、美國、法國和德國都已出現了相關案件的報導,其中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Momo」的模仿帳戶。記者:你是如何接觸到藍鯨遊戲的?你的同學有參與嗎?
小雅:兩年前,我在一個遊戲網站上,偶然點進去了,然後看到一條手臂上刻著藍鯨,還有一些刀片,後來知道那就是藍鯨遊戲。有一個女同學曾經對我說過藍鯨遊戲,她說,這個遊戲很殘忍、很可怕。但是,我已經記不得這位女同學是誰了。
記者:你們有群嗎?有人聯繫你並給你下達任務嗎?
小雅:沒有群,也沒有人聯繫我,更沒有人給我下達任務,我只是兩年前點進了網站,大概看了一下,就沒有再去玩了。(時隔兩年)只是這次突然想起了藍鯨遊戲,就感覺到很害怕。
記者:你知道藍鯨遊戲的危害嗎?
小雅:後來我上網搜了一下,參加藍鯨遊戲最後要自殺,我感到很害怕,害怕他們找上門來,害怕發生什麼事,我現在已經不上網了,手機也不用了。
所以父母們,請注意:
「死亡遊戲」給不了孩子真正的「解脫」
但你真切的關心和愛或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