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導,日本大廠索尼(Sony)於12月5日宣布,將關閉位於馬來西亞北部檳城(Penang)工廠,預計此舉將影響3600名員工。
據介紹,索尼檳城工廠的運營將於明年9月30日結束,並將於2022年3月完全關閉。作為該計劃的一部分,索尼將通過把檳城工廠的業務轉移到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附近的雪蘭莪州(Selangor)的工廠,來鞏固其在當地的製造業務,以進一步提高運營效率。
索尼表示,此舉是基於目前的市場狀況、業務增長潛力和其他因素綜合考量的結果。作為對其投資和業務運營進行持續審查的一部分。
「作為經濟效益審查的一部分,索尼決定將通過轉移檳城(Penang)業務到雪蘭莪州(Selangor)來整合製造業務將部分業務資產轉移到雪蘭哥來整合其製造業務,以進一步提高運營效率。」該公司在一封郵件中表示,將持續視市場狀況、業務增長潛力和其他因素作出符合成本效益的戰略調整。
受此影響,索尼檳城工廠的3600名員工中,有大多數可能會遭到解僱,而一部分的人員也可能會轉往別的工廠上班。據檳州貿易主席阿卜杜勒·哈利姆·海珊(Abdul Halim Hussain)周四對當地新聞門戶網站FMT透露,部分檳城員工將被轉移到雪蘭莪州的工廠。
根據索尼官網的資料顯示,索尼於1973年10月就開始在馬來西亞開展業務。檳城工廠主要負責生產家用音頻,網絡隨身聽,耳機和電池產品,而首都吉隆坡附近的雪蘭莪工廠則主要生產液晶電視,藍光播放器和其他關鍵部件。
近年來,隨著索尼在家電、智慧型手機等領域的業務的持續萎縮,索尼一直在收縮其電子製造業務。
2019年3月底,索尼關閉了其位於中國北京的智慧型手機工廠。該工廠於1995年投產,也是索尼在中國唯一的智慧型手機工廠。
今年9月中旬,索尼巴西公司也宣布將於2021年3月關閉位其於馬瑙斯市(Manaus)的工廠,並且自明年中期開始不再在巴西銷售電視、數位相機和音頻產品。
此次索尼關閉馬來西亞檳城工廠,或許也是為了進一步收縮電子製造業務,畢竟在今年的新冠疫情影響之下,消費電子市場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以來,馬來西亞半島北部的檳城是許多外國電氣和電子品牌的製造中心,其中就包括索尼、英特爾,松下和戴爾等。
此外,馬來西亞也是全球半導體封測重鎮。根據資料顯示,東南亞在全球封裝測試市場的佔有率為27%,而其中僅馬來西亞就貢獻了其中的13%。根據statista的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馬來西亞的半導體封測收入呈現出持續快速的增長,2019年已經達到了287.6億美元。當然,除了封測之外,馬來西亞也有一些在當地設計生產和銷售的IDM公司。
根據資料顯示,目前,馬來西亞有超過50家半導體公司,其中大多數是跨國公司(MNCs),包括英特爾、AMD、恩智浦、德州儀器、ASE、英飛凌、意法半導體、飛兆半導體、瑞薩、安世半導體、日月光、X-FAB等,大都在當地建立了自己的封測/IDM工廠。除了國際廠商以外,馬來西亞本土的封測廠還包括Inari、Unisem(2018年已被華天科技以29.92億元收購)等。
編輯:芯智訊-林子
行業交流、合作請加微信:icsmart01
芯智訊官方交流群:22180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