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路上】80後創業新貴陳歐:要享受創業

2021-02-15 深圳市青年創業促進會

今天青創君要給大家分享的是最帥80後CEO陳歐的創業故事。這位80後創業新貴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從他的創業思想到創業過程,希望能給到正在創業或者將要創業的你們一些借鑑的內容。


陳歐,聚美優品CEO及聯合創始人。

16歲留學新加坡就讀南洋理工大學,大學期間曾成功創辦在線遊戲平臺Garena,26歲獲得美國史丹福大學MBA學位。2010年,陳歐牽手人氣小天王韓庚推出聚美優品地鐵廣告,其新穎的「雙代言」模式受到熱烈追捧。此外,他親自出鏡為公司拍攝的「為自己代言」的廣告視頻引起80後強烈共鳴,在新浪微博掀起「聚美體」模仿熱潮。  

四川人陳歐,父母都是地級市的政府公務員。16歲之前,他和大多數孩子一樣讀書、生活。直到他以全額獎學金,考上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這是一塊很好的跳板。」陳歐說,他大學讀的是計算機,業餘愛好是掙錢。怎麼掙?打遊戲比賽。大學期間,頗有天賦的陳歐經常參加遊戲比賽,別的參賽選手把打魔獸當成生活,而陳歐只是在參賽前的三四天才抽空練習一下。那時,他的最好成績是曾獲新加坡《魔獸爭霸》前三。

玩遊戲並沒有讓陳歐過癮,發掘創造新遊戲就成了他的業餘生活。大學四年級時,陳歐僅靠著一臺筆記本,創辦了全球領先的在線遊戲平臺Garena(原gg平臺,現在全球擁有超過2400萬用戶)並吸引了數量龐大的遊戲玩家,成為中國之外最大的遊戲對戰平臺之一。

就在為Garena得意之時,在父母的壓力之下,他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的問題——攻讀美國史丹福大學M B A。2007年,陳歐順利考入斯坦福,重心再次轉向學習。在這期間,陳歐結識了第二位創業夥伴戴雨森。儘管曾在Google這樣的大公司任職,打工的經歷讓他更堅定了自己創業的想法。在陳歐眼裡,就業是根據老闆的思路去完成工作,僅是自己的職責;而創業不同,它是創造價值,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陳歐稱,自己是一個想法很多的人,喜歡去創造並將想法付諸實踐。在星座中,水瓶座是性格最難測,這似乎與陳歐的行事軌跡非常相符。  

 

2007年,陳歐經斯坦福校友介紹,認識了徐小平。兩人在北京翠宮飯店喝了一次茶,徐老師便決定投資他的遊戲對戰平臺。但陳歐這一次沒有拿徐老師的錢。因為他當時正面臨畢業後是繼續讀書還是回國的抉擇,「如果拿了徐老師的錢又繼續讀書,就很不好意思了。」  

2009年,由於讀MBA的距離感,陳歐發現自己與Garena的公司氛圍已經不那麼合拍,有一種「命運不在自己手裡的感覺」,於是,他不得不忍痛賣掉曾讓他得意的遊戲平臺Garena。雖然父母希望他拿到博士學位後再回國,但已經創業上癮的陳歐心思早已不在校園。他在畢業後的第三天便殺回國,開始第二次創業。  

 

「作為男性,為什麼選擇做化妝品網站?」

「因為我是水瓶座,做事情是不按常理出牌的。」這是陳歐的水瓶式回答。   

陳歐回到北京,註冊了北京創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劉輝、戴雨森便是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徐小平聯合險峰華興的創始合伙人陳科屹給了他錢,公司開始做遊戲廣告生意。「當時有個東西在美國很火,就是網頁遊戲通過內置廣告獲利。比如你是遊戲用戶要買遊戲幣,以前是花錢去買,現在可以去註冊帳戶或者安裝軟體,我們會送你遊戲幣。」但是,陳歐很快便覺察到這個模式在中國水土不服。作為一個善於觀察生活的男人,他發現,中國的廣大女性消費者對於線上購買化妝品的信心不足,線上化妝品行業沒有領頭羊企業存在。對於他來說,化妝品就是新大陸。

他總結出了三個「可行條件」。首先,電子商務在中國正在高速發展是不爭的事實;其次,化妝品需求很大,但市場上還沒有一個可信的化妝品網站;最後,做這個別的男人不好意思做的行業反倒給了自己機會。

轉型的過程是陳歐20多年人生中第一個難題。「我非常強勢,你可以理性地說服我,但我也會用強勢的理性方式說服你。」公司想要轉型,就必須和投資人有個交代,還得告訴團隊新的故事。問題是,陳歐對自己即將要做的事也沒底。三個合伙人有了激烈的爭吵。陳歐要做電商,戴雨森提議做社區。「我和他說,社區不靠譜,因為需要長時間培育市場。」而雨森覺得電商環節太複雜,「沒做過採購,又不懂零售,三個大老爺們還要做化妝品。」他們這邊爭執不休之際,國內颳起了團購熱。陳歐提議先借著團購的方式做著玩,憑感覺一步一步來。由於公司的流動資金只剩下30萬,他們只好一面繼續著遊戲廣告業務,一面用了兩天時間,在技術上讓團美(聚美優品前身)上了線;產品方面,陳歐找來了做過多年化妝品採購的朋友「江湖救急」。這就是聚美優品的雛形。 

  

上線第二天,團美有了第一個顧客。大家都很興奮,但開心了沒多一會兒就發現,後面的事兒超級麻煩:「要打包,要發快遞,都得自己來,快遞單都是大家手寫的。」 

現在的聚美優品,劉輝負責技術研發,戴雨森負責產品體驗。說起三個人的友誼,陳歐說:「大家各有所長,惺惺相惜。」他認為,找創業夥伴比找老婆麻煩,因為得全方位互相認可才行,包括能力、人品和事業激情,三方面缺一不可。「我們三個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不是特別看重錢。」劉輝曾經說過一句讓陳歐很感動的話:「我寧可錯過擁有金錢的機會,也不能錯過和陳歐一起創立偉大公司的機會。」 當年,劉輝放棄了對戰平臺價值百萬美金的股票,戴雨森放棄了還有3個月時間即可拿到的史丹福大學學位,追隨陳歐回國創業。團美發展順利,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增加些用戶,網站越做越好,團隊有了信心,陳歐說服了大家開始專注做化妝品。

「挫折不叫失敗,它只是創業路上遇到的小插曲,是你路上的小石子,你可以把他踢開,也可以跨過去,只要不被絆倒就好。」這樣的描寫的背後,顯示出陳歐的什麼呢?反映出80後的什麼呢?

「80後」被稱為「苦逼」的一代。十多年艱苦求學,畢業後卻碰上失業潮,找不到工作;找到了工作,收入又不高,買不起房子車子;如今奔三的年紀不少人還單身,淪落為「剩男剩女」。這樣的壓力之下,生活的困窘可想而知。

「我希望不管怎樣,大家還是保持一種樂觀心態,一起奮鬥,千萬不要被生活壓力打倒了。」眼前的這位80後新貴,聚美優品CEO陳歐給80後「打氣」。陽光、朝氣蓬勃、有激情,充滿正能量,這是陳歐給人的印象,而這也正是他希望傳達給80後的信息。

海外留學,史丹福大學MBA畢業,海歸創業……這些經歷透露出陳歐的個性:不甘於接受安排,希望打出自己的一片天。他創立的聚美優品如今已成為眾多女性歡迎的化妝品購物網站,他的創業夢想激勵了眾多同齡人。在天津衛視《非你莫屬》節目中,陳歐以其陽光帥氣的風格吸引了眾多求職者,成為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嘉賓之一。

談到創業的動力,陳歐跟記者說:「以前在斯坦福上大學,我們商學院有種風氣:Change lives,Change organization.,Change the world。也就是改變生活、改變組織、改變世界。這種風格深刻地影響了我,創業也正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

其實在更早之前,陳歐的創業理想已經萌芽。「大三大四,快畢業的時候,大家都在找工作,但是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我既不想繼續讀書,然後碩士、博士畢業之後再去找工作,那樣的按部就班不適合我。網際網路的創業故事激勵了我,我也選擇了創業。」 於是大學四年級時,陳歐僅靠著一臺筆記本,創辦了一家在線遊戲平臺Garena,成功積累了第一桶金。

聚美優品無疑已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而陳歐也希望通過自己的經歷能改變更多的人,給他們帶去更多「正能量」。「我希望更多的年輕人都能參與到創業中來,一起去努力、奮鬥,去創造價值。就像今天的聚美一樣,每天有上百萬用戶上聚美買東西,給人們的生活帶去更多的美,更多便利。」

然而不是所有年輕人人都適合創業,陳歐總結了創業需要具備的「三力」:「一是魄力,因為創業需要勇氣,你需要承擔風險,需要狠下心做些別人不敢做的事;第二個是判斷力,因為作為一個創業者、企業家,需要對企業方向做一個判斷,一定要有正確方向,才能避免整個公司犯下致命的錯誤。像我剛回國時做的是遊戲業務,最後我轉型過來做了化妝品電商,找對了方向;最後一點是領導力,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公司創始人需要團結很多的人,整合很多資源。如果沒有領導力,公司團隊必然會一盤散沙,缺乏凝聚力,更談不上創新。最後的失敗就是必然的。」

特別在中國,創業環境比較惡劣,與國外相比非常不同。「當初回國的時候,我們看中了一個在美國特別看好的項目,但在中國就行不通。美國人創業可以輕鬆賺錢,感覺沒什麼難度,回國後卻發現根本沒錢賺。」中國的創業者需要經歷更多的艱辛,其成功也更加來之不易。

儘管曾經經歷重重困難,陳歐依然保持一顆陽光的心。「挫折不叫失敗,它只是創業路上遇到的小插曲,是你路上的小石子,你可以把他踢開,也可以跨過去,只要不被絆倒就好。」

如果你說創業是為了造富,我不能認同。給你舉個例子:我26歲從斯坦福畢業,如果畢業就去做金融,理論上我掙大錢的機會更多點。但我總是想著做點自己的事,而不是去打工,所以我大學時就做了一個叫Garena的遊戲平臺,斯坦福回國之後又嘗試做了一個遊戲內置廣告平臺。

大學剛畢業的時候我什麼都沒有,為創業吃了很多苦,但是在那種情況下,我都能把事情做成,所以後來當自己已經成長起來、有了更好的平臺、更棒的團隊和更多資源的支持後,還會怕啥呢?後面再創業,對我來說,就是一種享受。

我是學IT出身的,所以我知道賣3C類電子產品其實就是在「賣貨」,但化妝品就不一樣了,是在賣「美麗」,並且這個市場潛力巨大。這不單單是一個數字生意,做化妝品市場,令我覺得自己是在做一個帶有藝術性的感性的生意。我們的產品可以讓別人更幸福,我自己也會覺得很快樂。而且說實在的,女性的美可以解決很多社會問題,因為美女多了之後,男生就不會再打來打去。以前特洛伊時代不就是因為一個美女而引發了一場戰爭嗎,我們想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笑)做美麗的生意不僅自己會感到享受,也能讓大眾享受到美好。

想知道更多創業資訊嗎?趕緊掃描下方二維碼持續關注我們吧!

編輯:yuri

相關焦點

  • 聚美優品的創始人陳歐的創業故事
    「挫折不叫失敗,它只是創業路上遇到的小插曲,是你路上的小石子,你可以把他踢開,也可以跨過去,只要不被絆倒就好。」這樣的描寫的背後,顯示出陳鷗的什麼呢?反映出80後的什麼呢?  「80後」被稱為「苦逼」的一代。十多年艱苦求學,畢業後卻碰上失業潮,找不到工作;找到了工作,收入又不高,買不起房子車子;如今奔三的年紀不少人還單身,淪落為「剩男剩女」。
  • 80後創業明星茅侃侃自殺,好友:「他飽受失眠困擾,對咖啡很依賴」
    今日(1月25日)上午,有媒體曝出80後創業代表人物茅侃侃自殺身亡。茅侃侃1983年出生於北京市。
  • 十大年輕大學生創業成功案例
    其實,很多創業成功者其實都是典型的「大學生創業者」,他們用自己的實例證明了,中國大學生創業者也可以如矽谷的扎克伯克,比爾蓋茨那樣,做一個成功的大學生創業者。戴志康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大學教授,親屬中也有很多人是老師。據說,因為這種家庭背景,戴志康小時候開始就一直接觸電腦。在計算機性能不斷升級的過程中,他的編程技術也日益提高。戴志康從小學剛畢業後的1995 年開始初步嘗試編制軟體。初中、高中時期,他幾乎席捲了各類計算機大賽。
  • 創業境界說:創業不止於上市
    走過十七年的聯眾,旗下擁有300多款棋牌休閒遊戲產品,已經成為中國棋牌休閒遊戲的行業標杆。而與它同時代成立的公司騰訊則度過了上市的第十個年頭。2004年,騰訊登陸港交所,年營收11.4億元;十年後,騰訊成為港交所股王,市值過萬億港元,年營收600億元穩坐BAT之首。還有更加幸運之輩。
  • 中國十大年輕大學生創業成功案例
    無論是「大學生心靈導師」李開復,還是「創業教主「周鴻禕,他們都在不停的奉勸:「大學生不要直接創業,要先進入社會積累一些經驗…」,似乎大學生創業或大學畢業就創業
  • 胡大為:實驗室裡的「董事長」 創業路上的「科研人」|華工創業達人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成中國經濟 「雙引擎」。創新創業,核心在於激發青年之創造力,讓青春綻放光芒。華南理工大學作為一所聲譽卓著的理工強校,有著「企業家搖籃」的稱號,「敢創新、會創造、能創業」,已成為這個學校的精神密碼。那麼,在我們身邊,這些一個個有野心卻不張揚,不聲不響卻冷不丁爆發小宇宙的華工青年創業者們,他們究竟在書寫什麼故事?
  • 我的創業語錄
    ——克裡希那穆提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同仁堂命運不容許我矇混過關,我在路上——凡客.陳年電商的高工資是真正提高了人才的能力還是製造了人才泡沫?有能力的就給我草根創業做上市,記住,高薪不代表你擁有的綜合財富——聚美優品.陳歐我們的生存原則很簡單,只有一個:新加坡必須比本區域其他國家更加剛強勇猛,更加有組織和富有效率。
  • 創業該如何開始,作為年輕人的你要如何去創業?
    不過在成功創業的表面輝煌之下,想要真正的創業成功率,其實還是非常的低,根據統計,大約有著80%以上的新公司,在不到三年之內就得認賠出場。所以說,想要創業那麼就要早早的在心理面有準備,這樣鎩羽而歸的機率會提高80%以上。
  • 【1984新一代】陳歐,極度不安全感下的掙扎
    與那些還正在尋找投資和轉瞬即逝的90後相比,他們顯然已經在被60後、70後霸佔的商業世界中站穩了腳跟。正在登上新一代歷史舞臺的80後網際網路創業者,與第一代網際網路人相比,他們不止滿足於技術上的微創新,更改變了中國現代公司的治理結構。
  • 做天大人創業路上的第一個合作夥伴!
    創新驅動,科創中國,面對新一輪產業革命,天津大學這所為中國工業做出卓越貢獻的工科強校,迎來了「天大機遇」,更要擔起「天大的責任」,天津大學要營造更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為讓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聰明才智在這片熱土競相迸發、充分湧流。
  • 聚美背後:陳歐的握拳蓄力
    很多人都說:不相信命運天註定,立志要用自己的努力打破壁壘,成為最耀眼矚目的那一顆星。但很少有人在殘酷的現實中繼續堅持前行,陳歐則是少數人中的一位。
  • 馬雲創業經典語錄——送給創業的你
    7、馬雲創業語錄:人生在世在做人,不是做事我跟自己講我們到這個世界上不是來工作的,我們是來享受人生的,我們是來做人不是做事。如果一輩子都做事的話,忘了做人,將來一定會後悔。不管事業多成功、多偉大、多了不起,記住我們到這個世界就是享受經歷這個人生的體驗。忙著做事一定會後悔。
  • 80後女生創業 開創意酒吧月入上萬元
    80後是現代社會創業的主力軍,80後女生創業同樣是創業軍團中的重要成員,而且很多人事業有成,像80後女孩張墨紅畢業後和大學同學開了一家酒沙拉吧小店,主營沙拉簡餐和酒飲,但主賣創意和生活方式,現在每月收入達上萬元!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她是如何創業的吧!
  • 徐小平的血汗錢,陳歐的眼淚
    不為別的,就為了控制成本,我一個人敲代碼、做網站、寫帖子、找推廣 、談合作,和我一起的創業夥伴也都是這個節奏。」紙包不住火,得知兒子在新加坡「不務正業」,陳爸遠涉重洋來到新加坡,逼著陳歐放棄手中的事業,要求他立刻準備去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申請。陳爸覺得創業和街上賣茶葉蛋的沒什麼區別,這是他不能忍受的。
  • 美圖CEO吳欣鴻:創業17年的80後戰鬥青年
    休學、做生意、創業,他從一個無名小子到成為中國上億用戶的堅定支持者,有過失敗、有過彷徨,最終通過無數次的嘗試成就了自己的傳奇。2017胡潤80後富豪榜上,吳欣鴻排名第12位,身家65億元。如果你初次見到吳欣鴻,你很難想像——眼前的這個人已經創業17年、幫助美圖系產品贏得4億多月活用戶,帶領美圖公司成功登陸港交所,獲得近400億港元市值。
  • 【華園創業達人】胡大為:實驗室裡的「董事長」 創業路上的「科研人」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成中國經濟 「雙引擎」。創新創業,核心在於激發青年之創造力,讓青春綻放光芒。       華南理工大學作為一所聲譽卓著的理工強校,有著「企業家搖籃」的稱號,「敢創新、會創造、能創業」,已成為這個學校的精神密碼。       那麼,在我們身邊,這些一個個有野心卻不張揚,不聲不響卻冷不丁爆發小宇宙的華工青年創業者們,他們究竟在書寫什麼故事?
  • 12星座,誰才是真正的創業之王?
    衝上創業第一線的巨蟹也都是再三斟酌後的選擇。NO.11 射手座創業適宜指數:55代表人物:雷軍射手座酷愛自由,愛玩會玩,這樣的性格促使射手可以在自己熱愛的領域全情投入,享受性的完成創業。但是射手像風一樣討厭束縛,打下江山容易,坐穩對於射手來說則是最大的挑戰。
  • 退休再創業,開創第二人生 - 50 後創業故事之一
    在過去的 100 多天裡,我陪伴著 Terry 老師拜訪了 30+ 創業團隊和機構,對超過 60+ 個創業團隊和個人進行了一對一的項目輔導,舉辦了 5 個城市的 8 場見面會,組建了 25 個微信群,發布了 80+ 微信群討論的精華總結,建立了超過 2000+ 創業小夥伴和生態系統的連接。
  • 馬雲創業語錄
    10、馬雲:人生在世在做人,不是做事我跟自己講我們到這個世界上不是來工作的,我們是來享受人生的,我們是來做人不是做事。如果一輩子都做事的話,忘了做人,將來一定會後悔。不管事業多成功、多偉大、多了不起,記住我們到這個世界就是享受經歷這個人生的體驗。忙著做事一定會後悔。
  • 【創業須知】創業新政策,助大學生實現創業夢想
    5.創業擔保貸款提高額度將小額擔保貸款調整為創業擔保貸款,針對有創業要求、具備一定創業條件但缺乏創業資金的就業重點群體和困難人員,提高其金融服務可獲得性,明確支持對象、標準和條件,貸款最高額度由針對不同群體的5萬元、8萬元、10萬元不等統一調整為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