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美金的天價5G頻譜,誰來買單?

2021-03-06 物聯傳媒


近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公布了適用於5G網絡建設的3.7-3.98GHz頻譜的拍賣結果。

據悉,本次拍賣共有21家競拍者獲得了3.7-3.98GHz頻譜的5684張牌照,通過拍賣獲得了811.14億美元的資金。

具體來說,在3.7-3.98GHz頻譜的競拍中,Verizon、AT&T和T-Mobile,投入的資金超過780億美元,獲得了其中的5274張牌照,花費最多,也獲得了大部分的頻譜牌照。

Verizon是最大的贏家,在競拍中花費454.55億美,獲得了3511張牌照,也就是獲得了全部牌照的61.7%。

另外兩家電信運營商中,AT&T花費234.07億美元,獲得1621張牌照;T-Mobile花費93.36億美元,獲得了142張牌照。

而此前,美國最貴的頻譜拍賣來源4G的頻譜拍賣,2015年用於4G網絡的中段頻譜取得了449億美元的拍賣價格。

也就是說,本次5G中頻段的拍賣將頻譜的價格翻了將近一倍。事實上,這幾個美國運營商要花費的價格不僅僅這些。

除了競拍頻譜資源的花費,獲得3.7-4 GHz頻譜的公司,還需要花費至少130億美元,為已經在使用這一部分頻譜資源的衛星運營商更改設備。

而這僅僅只是5G中頻段的拍賣價格。

大約在1年前,美國5G毫米波的拍賣也已完成,24GHz、28GHz、37GHz、39GHz、47GHz這幾個毫米波頻段總計拍賣所得為102.58億美元

也就說,美國僅僅頻譜資源的投入金額已經是千億美元級別了

當然,不僅在美國,5G頻譜資源在哪裡都是「硬通貨」。

全球5G頻譜分配(部分國家)

國家

時間

頻譜

拍賣/分配情況

英國

2018年4月

3410MHz-3480MHz

3500MHz-3580MHz

沃達豐、O2、EE共投入超過13.5億英鎊

沃達豐以超3.78億英鎊獲得了50MHz的3.4G頻段頻譜;

O2以超3.17億英鎊獲得40MHz的3.4GHz頻段頻譜;

3以1.5億英鎊獲得了20MHz的3.4GHz頻段頻譜

韓國

2018年6月

中頻:3.42-3.7GHz

高頻:26.5-28.9GHz

SK電訊以71億獲得3.6-3.7GHz頻段,12億獲得28.1-28.9GHz頻段;

KT以56億元獲在3.5-3.6GHz頻段,12億元獲得26.5-27.3GHz頻段;

LG U+以47億元獲得3.42-3.5GHz頻段,12億元獲得27.3-28.1GHz頻段

西班牙

2018年7月

中頻:3.6-3.8GHz

沃達豐以1.98億歐元獲得90MHz頻譜;

西班牙電信以1.07億歐元獲得50MHz頻譜;

Orange以1.32億歐元獲得60MHz頻譜

墨西哥

2018年8月

中頻:2.5-2.69GHz

AT&T以7588萬美元獲得80MHz的2.5GHz頻段頻譜;

西班牙電信以3794萬美元獲得40MHz頻譜

義大利

2018年9月

中低頻:694MHz-790MHz、3.6GHz-3.8GHz;

高頻:26.5-27.5GHz

TIM以24億歐元獲得80MHz的3.7GHz頻段頻譜、200MHz的26GHz頻段頻譜和20MHz的700MHz頻段頻譜;

沃達豐以24億歐元獲得了與TIM在同一頻段同樣份額的頻譜;

Iliad Italia 以12億歐元獲得200MHz的26GHz頻段頻譜、20MHz的2.7GHz頻段頻譜與10MHz的700MHz頻段頻譜;

Wind Tre以5.17億歐元獲得了20MHz的3.7GHz頻段頻譜與200MHz的25GHz頻段頻譜

日本

2018-2019

3700MHz、4500MHz(6GHz以下頻段最高500MHz)和28GHz(最大2GHz帶寬)

日本MTC已經宣布官方5G頻段,尚未分配;目前日本的運營商都在實驗各種頻譜,包括3700MHz、4500MHz、28GHz、70GHz等

中國

2018年12月

中頻:2.6GHz、3.5GHz、4.9-5.0GHz

中國移動:2515~2615MHz(100MHz, 4800-4900MHz(100MHz)

中國電信: 3.5GHz頻段(3400MHz-3500MHz)

中國聯通: 3.5GHz頻段(3500MHz-3600MHz)

中國廣電: 4.9GHz頻段(4900MHz-5000MHz)

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廣電共同使用:3.3GHz頻段(3300MHz-3400MHz)

物聯傳媒整理

這裡也可以看出,每個國家的頻譜拍賣的價格差異很大,這也很好理解,因為市場決定價格

頻譜的價格會綜合評估該地區的人口總量,經濟體量,社會信息化程度等因素。

可以形象的將頻譜拍賣比喻為房地產開發商的拿地行為,民眾的收入越高,消費能力越強,就能賣出更好的價格。

很多人或許會有疑問,頻譜為何能這麼貴?答案就是它的稀缺性。

在數位化的世界裡,通信傳輸技術就是一條傳輸數據的生命線,更形象一點的比喻,可以把頻譜資源比喻為一條大馬路。

如果沒有明確合理的交通規則,馬路上就會車禍不斷,交通系統也會癱瘓,對於數據傳輸也是如此。

所以,為了讓數據更好的傳輸,需要對頻譜資源進行嚴格的規劃,在我國,除了開放了一些少量免費頻段以及部分民用領域專有頻段之外,絕大多數頻譜資源都有自己歸屬。

所以,在有限的資源裡面獲得了哪怕一小段頻譜資源,就意味著可以獲得這個業務的準入證。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的電信和郵政業務都還是由中國郵政並營,直到後期,電信業務才被拆分出來由如今的中國電信經營。而如今的大佬——中國移動,是從中國電信中拆分出來的,主要是經營移動通信業務。

在那時,移動通信還是屬於一個新興業務,而中國移動就這樣拿到了移動通信牌照,中國電信保留了固定電話和固定寬帶網絡的經營牌照。

按理說,中國移動只是中國電信分離出來的一個小弟,加上當時移動通信業務遠遠比不上固話業務,中國移動是絕對比不過大哥中國電信的。

但時代一直在發展,進入21世紀之後,中國進入移動通信時代,移動通信業務暴漲,移動趁著這波東風,最後賺的盤滿缽滿,一躍成為了中國移動通信領域的霸主。

而這個時期的中國電信,苦於沒有移動通信經營牌照,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弟弟玩著「遊戲」數著錢,自己卻連「入場券」都沒有。

直到3G時代,已經懂得「遊戲規則」的中國電信終於拿到了屬於自己的「入場券」,開始在移動通信領域愉快地玩耍。

只不過,中國電信到底還是晚了一個時代,一直在追趕……

看完這個故事,大家應該已經能理解外國運營商為了拿到5G牌照而不惜一切代價的現象了。

除了稀缺性之外,還要看這個市場大不大。

而關於5G市場的潛力,我們可以在網上看到很多信息:

有的說,5G產業鏈市場體量將會達到萬億美元以上;

有的說,5G為物聯網而生,可以實現數以百億計的連接;

有的說,5G將會深刻改變整個社會的形態…….

撇開這些感性的預判,理性分析,運營商的大手筆投入也是可以理解。

在2015年的時候,美國的4G頻譜就拍賣了449億美元的價格,到現在為止4G給美國各個運營商帶來的豐厚的利潤。

而在5G時代,經濟社會對於無線通信技術的依賴度更高,並且除了人之外,還有數以百億計的IoT設備也會成為5G的潛在消費者。

再加上,通貨膨脹的積累,美國5G頻譜價格翻倍也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當然,按照房地產行業的經驗,開發商哪怕以再離譜的價格拿到地價,它都能在房價上收回成本。

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運營商肯定也會想辦法收回成本,這個事情無法避免,除非你能離開網絡。

說到最後,就不得不提中國的5G頻譜,不同於國外的5G頻譜資源需要運營商砸下重金才能獲得,中國運營商的頻譜資源就全靠國家分配

所以,相較於國外運營商而言,中國的運營商們天然的節省了一大筆5G投入的成本。

相應的,國內運營商對於網絡的建設也會考慮到政治任務,比如,要在一些人口比較稀少的地區覆蓋網絡,降低5G網絡資費等等。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5G的普及速度,將會是最快的。

更多5G前沿消息盡在IOTE2021國際物聯網展,現在掃描下方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報名成為VIP觀眾~

相關焦點

  • 臺灣5G首波頻譜競標戰結束 總標金1380億元創天價
    (圖片來源:臺灣《經濟日報》)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臺灣地區5G首波頻譜競標終於在今天(16日)結束,總得標金額來到1,380.81億元(新臺幣,下同),創下天價。其中,最熱門的3.5GHz每單位頻譜暫時得標金來到50.75億元,是全球第一,經過261回合廝殺,臺灣亞太電信放棄3.5GHz的黃金頻段,第一回合競標才宣告結束。
  • 時代華納千億美金併購背後:娛樂內容的隱憂和前景
    從康卡斯特300億美金收購NBC環球,到Verizon以48.3億美金收購雅虎網際網路與電子郵箱業務,再到如今AT&T超過千億美元收購時代華納
  • 一年花掉1000美金買教具!我的這些教育經費,誰來買單?
    帶著大家的疑問,今天我就跟大家說說,美國老師一年近1000美金的教育經費,到底從哪裡來?首先呢,要跟大家澄清的是:這些教具大多不需要老師自己掏腰包購買的,除非特殊情況,趕上哪一年的教育經費特別緊缺。記得剛當老師的第二年,那一年的美國經濟特別糟,很多畢業生都找不到工作。作為老師,那一年的教育經費也十分緊縮。剛開學時,激情滿滿的我,加了一購物車的教具。
  • 臺灣5G頻譜讓運營商「傾家蕩產」,國內運營商真的是暴利行業? ​
    好的方面在於,臺灣地方政府正式拍賣5G頻譜,這意味著運營商可以正式啟動5G網絡的建設和後續的商用,當前4G流量紅利期即將結束,後續發展缺乏新的推動力,儘快啟動5G的建設和商用成為運營商們共同的訴求。壞的方面在於,臺灣地區的頻譜賣得實在是太貴了,據了解,臺灣地方政府在年度收支預算中,初步預計將通過5G頻譜獲得400億新臺幣的收益,約合90億元人民幣。
  • 網店徵稅,到底誰來買單?
    網店徵稅,到底誰來買單文/康斯坦丁 科技新發現大概是從阿里巴巴去年風光上市,馬雲坐上中國首富開始,今年各方針對電商平臺的「開刀」接踵而來,先是開網店的必須擁有實體店,其次最新稅收意見稿將對個人網店徵稅,一直免受體系監管的C2C模式網店也開始過上「如履薄冰」的日子了。
  • 臺灣5G頻譜1381億新臺幣決標 政府運營商消費者三輸
    綜合多家臺灣媒體報導,持續一個多月的臺灣5G頻譜競標,經過261個回合競價後,亞太電信宣布放棄
  • 一點資訊創始人鄭朝暉:興趣引擎引爆千億美金市值
    在現下略顯浮躁的網際網路行業,低調潛行一年之久,現在居然一下爆發了,有投資人居然說他們未來是千億美金的公司。他們究竟做了什麼?以後又要做什麼?這就是我想採訪鄭朝暉的原因。既然是科技公司的採訪,還是希望寫得正統一點,你也慢慢看啊,錯過一個千億美金公司的採訪,以後或許會有些遺憾。
  • 富士康員工跳樓,到底誰之錯?誰來買單?
    曾幾何時,富士康發生過十三連跳,這也讓富士康徹底擺脫不了「跳樓」的陰影,以至於每次發生這樣的事情,大家都見怪不怪了,但是最終的問題還是會擺在大家面前:到底是誰之錯?誰來為這種跳樓行為買單?  我想通過這篇文章跟大家談談自己的看法。
  • 當了歐美政府30年「搖錢樹」,頻譜拍賣現在成了5G推廣最大阻礙
    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頻譜拍賣狀況,搞得不好,可能會有運營商因此而破產——就像3G時代那樣。他表示:「風險在於,(運營)5G網絡需要購買大量頻譜,而這些頻譜10年後才開始盈利。」在2019年4月開始的短短幾個月內,中國、韓國、美國、英國等國家競相推出5G,這自然引發一場重要討論:誰將主導下一代通訊技術產業?
  • 令你我討厭的小麻煩,卻孕育出市值超千億美金的公司
    因為一旦開動,產品出來,如果消費者並不買單,這損失可就大了。今天,我就為大家分享一個心法:所有真需求都藏在麻煩背後。— 1 —什麼是真需求?他在整理舊東西時,突然發現了一盤六個星期前租來的錄像帶。居然完全忘記還了,他趕緊算了下罰金,整整40美元,已經足夠把錄像帶買下來了。就在他去健身房的路上,突然冒出一個想法:「電影租賃,為什麼不能像健身房一樣,用月費或年費的方式購買服務呢?為什麼必須要為每一盤錄像帶的使用天數付費呢?」
  • 千億美金估值的Youtube:收購後的13年裡,Google做了什麼?(一)
    Youtube的千億美金估值過去3年,投行分析師對Google的研究報告裡,越來越多的篇幅開始用來估算Youtube的價值。
  • 「5G學習」關於5G的頻譜
    本文轉載自網絡5G時代已經來臨,5G的相關知識儲備起來,讓我們來認識5G吧什麼是「空口」?
  • 天價!蘋果史上最貴耳機來了,售價4399元!千億龍頭公司股價大漲,這些個股也將受益(附股)
    A股小夥伴誰能分羮?北京時間12月8日晚間9:55分,蘋果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新品——頭戴式耳機AirPodsMax。不到5分鐘,閱讀量10萬+。 蘋果旗下的耳機新品AirPodsMax是一款頭戴式產品。
  • 為5G頻譜規劃,應對2G清頻3G共享
    >【摘要】頻譜是公眾移動通信產業快速發展的基礎,5G頻譜需要低、中、高全頻段。然而所劃分的頻譜缺乏低端頻譜,急需2G退網清頻,加以重耕,3G頻譜資源利用走向共享。2G清頻可獲得黃金頻譜、技術創新與成本節約等紅利,是無線電應用領域必須遵循的新陳代謝規律,我國運營商與用戶都應力促2G清頻順利圓滿完成,這樣才能為5G的高速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 什麼叫5G動態頻譜共享?
    動態頻譜共享背後的原理是什麼?什麼叫動態頻譜共享?動態頻譜共享(DSS,Dynamic Spectrum Sharing),就是允許4G LTE和5G NR共享相同的頻譜,並將時頻資源動態分配給4G和5G用戶。頻譜共享可以通過靜態和動態兩種方式實現。
  • 【內部爆料】運營商「重耕」頻譜推進4G發展大揭秘
    搜索微信公眾號:網優圈子點擊上方藍色字「網優圈子」關注投稿郵箱:wangyouquanzi@sina.com網優圈客服微信號:wangyouquanzi(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處理)來源:海外網   硬蛋國外優質頻譜報出天價
  • 2G→5G:無線頻譜那些事
    從2G到5G,頻譜分配是任何一代移動通信成功的關鍵,關係著全球漫遊和產業鏈規模效應。今天我們聊聊頻譜那些事。 一 5G頻譜分配  5G分為eMBB、URLLC和mMTC三大應用場景,與前面幾個G不同,其應用與部署場景更加廣泛,對無線頻段的需求也不盡相同。
  • 誰是中國第一個萬億美元企業,誰是下個千億美元公司?
    從2019年中到現在,這一年來,騰訊和阿里的市值都迎來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其中騰訊市值增長70.7%,阿里市值增長58.9%。最近三年,騰訊和阿里的股價差不多翻番了。2017年6月,阿里的市值為3600億美元,騰訊的市值為2.7萬億港元(約合3500億美元)。照此速發展,還有兩到三年,即到2023年左右,中國將出現第一個市值達到萬億美元的公司。
  • 2019年5G火了,但是2020你才能真的用上5G
    網絡部署遇到了麻煩和延遲,消費者需要一張地圖來查找覆蓋範圍,最終消費者感到困惑而不是興奮。今年,在夏威夷舉行的第三屆Snapdragon技術峰會上,高通召集了每家美國主要運營商,幾家手機製造商和其他各種合作夥伴,共同承諾一件事:2020年將有所不同。        2020年是5G成為主流的一年。
  • 5G 頻譜競標:中國免費、美國低價、歐洲非常昂貴
    這裡頭很大程度取決於頻譜釋出能否實現5G 的承諾,同時不讓當年3G 運營商破產的情形重演。他說:「風險在於5G 需要大手筆購買頻譜,獲利卻在10 年之後。」中國、南韓、美國、英國,誰能在5G 競賽中勝出,進而主宰下一代無線電話、得到最大好處?這也引發辯論。中美貿易衝突主戰場之一即是5G 爭奪戰,以及華為在全球產業中扮演何種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