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7日晚11部委聯合發布《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也就是業內所謂的「正面清單」),作為跨境電商從業老鳥,朋友圈熱鬧非凡,大有不發表自己的觀點算不得跨境電商人之勢。應多位小夥伴要求,同時本人也許久沒有寫過長文,這裡乾脆系統性的闡述觀點,供業內朋友參考,並歡迎討論。
一、跨境電商的基本面和政策面
1、基本面
跨境電商為什麼這麼火?從基本面看,根本是2個:一是中國中產階層的日益龐大,消費從「屌絲經濟」轉向「品質經濟」,但中國製造還沒有完成從商品的價格導嚮往品質導向的轉型,所以我們就看到了中產對海外優質商品的強烈需求;二是人民幣夠硬,海外商品買得起還划算。二者合一,就是「有購買力的需求」非常強勁,後面有數字來佐證這個強勁。講白了,火的原因就是「有購買力的需求」非常龐大。
我們認為,未來決定跨境電商需求的核心內因有3個:
1)中產階層規模。中產階層的持續擴大應該是個大概率事件。
2)人民幣匯率穩定性。我們不是經濟學家,沒有能力判斷匯率漲跌問題。但匯率波動影響淨利潤、影響不同國家品牌的競爭力會成為跨境電商商家的頭痛的問題之一。人民幣如果大幅貶值,這將直接影響購買力;同時匯率也與可能是單向波動,比如對美元貶值,對歐元升值,那麼必然影響美國商品的銷售情況。
3)國內品牌升級的程度。從國內洋品牌與本土品牌競爭歷史看,但凡放開的行業,本土品牌並不輸于洋品牌,如完全放開的餐飲、網際網路,到今天的日化品牌等。但本土品牌全面升級應該是個較長的過程,或許要以10年為單位來看。
中短期內,跨境電商需求基本面應該是市場持續擴大,長期看會走向一個均衡,但那時的市場規模至少是個大幾萬億。所以,我們依然強烈看好跨境電商行業!賽道夠長,雪足夠溼,VC們你們繼續跟進麼?
2、政策面
2013年海關總署2014年第56號文,從國家層面設計跨境電商制度,中國當是世界第一家。國家為什麼鼓勵跨境電商?要理解這點,最重要是要理解國家為什麼要從頂層設計跨境電商政策。
這2年,中國大媽在美國日本歐洲買買買的報導不絕於耳,到日本買馬桶蓋,到韓國買化妝品,到美國買奧特萊斯,大叔則到瑞士買表。事實上,世界旅遊業理事會(World Travel&Tourism Council)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遊客去年境外消費金額達2150億美元,相比2014年增長53%,買掉了全球46%的奢侈品。加上海淘代購大概3000億人民幣,2015年度境外消費1.7萬億。這1.7萬億裡有境外旅遊餐飲、住宿等費用,但相當一部分佔比應該是境外購物,境外購物一般是通過旅客攜帶方式入境,雖說規定個人攜帶物品超過5000元人民幣需要主動申報,但以目前的旅檢技術手段,國人的申報意識,想必徵稅率是極低的;同樣,代購方式的個人物品行郵稅徵稅比例也是比較低的。如果僅僅是考慮徵收關稅倒在其次,我泱泱大國,2015年全國收稅額超11萬億,境外購物關稅按1.7萬億的盤子估計也就千把億的關稅,還能忍受。
但是,真正可怕的是境外消費的增長趨勢。請看,2015年國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0.1萬億,增長10.6%。境外消費按50%速度增長,國內消費10%速度增長,大家可以算算,按此速度需要幾年境外消費額與境內消費額持平?這還只是靜態計算,事實上境外消費與境內消費是此消彼長的關係,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就這麼多,必然是增進了一端消費,則要減少另一端消費。
所以,從境外消費的擴張極大影響國內消費,進而對國內相關產業不利因素;以及1000億級別的稅收總量也是巨大,境外購物非常有必要進行管理。同時,如果可控,從國家層面是鼓勵跨境購物的:一是從國際貿易平衡的角度需要跨境購物;二是從人民幣國際化的角度看,跨境購物越多,也越證明人民幣的硬通貨特質;三是倒逼國內相關產業升級,提升競爭力。
國家層面鼓勵跨境電商是有依據的,在4.8之前的4月6日,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如是說:中國目前是製造業大國,但並不是製造強國。這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我們的標準仍然比較落後,很多產品的質量仍然處在中低端。「現在很多民眾出國買東西,跨境電子商務也是大量進口國外消費品。」總理說,「我們必須要瞄準國際先進標準,發揮市場倒逼作用,提振消費者對『中國製造』的信心,支撐製造業提質增效,提升國際競爭力。」
這可是最高層面的政策指引,所以說跨境電商從業者還是要有信心。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國家層面選擇跨境電商模式進行跨境購物管理的抓手,應該說政策的制定者水平還是相當高的,順應了時代趨勢。
洞悉了政策面的內在邏輯,我們認為從2014年的56號文到今天的4.8新政是一脈相承,一步步朝著有管理的跨境電商政策目標推進。而這個可管理的抓手,當然則是稅率標準和商品準入清單。國家層面不可能允許長期存在明顯稅率差異的兩套進口稅制體系,這既不公平,也會導致市場的種種「套利衝動」。「正面清單"同理,根據國內產業情況可隨時調節正面清單範圍。
總之,我們的判斷是:國家層面鼓勵跨境電商的陽光化,政策制定者會根據情況及時調整跨境電商稅率水平和清單範圍,跨境稅率未來與一般貿易逐步趨同。
當然這次4.8新政的推出實在過於倉促,3月24日三部委發文明確4.8執行關稅新政,並且推出商品「正面清單」。但「正面清單」在4月7日21點才公布。這幾乎未留給跨境企業消化政策和應對的時間。希望政策制定者在今後的政策制定和調整中,之前積極和從業企業溝通,公布後留給企業足夠的適應調整期。畢竟,企業可是真金白銀的投入,哪怕是一個政策的微調也會影響一批企業,甚至給個別企業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二、合理的跨境電商物流布局
物流供應鏈的布局和設計根本上是為商業策略和目標服務的,要滿足商業模式對物流供應鏈體系的要求。這就好比Zara的快時尚物流供應鏈體系和LV的相差甚遠;蘋果的全鏈條深度介入供應鏈體系也是別家手機廠商難以學習的,因為蘋果手機的商業策略是其他手機廠商難以複製的。
跨境電商從商業模式上講,本質是零售。零售商業模式是張明牌,其核心能力在於效率和用戶體驗。效率是盈利根本,用戶體驗是成本約束。跨境物流供應鏈體系設計則要在效率和用戶體驗之間達到一個最優點。電商物流布局是以訂單履約中心為核心的倉+配布局,跨境電商則多了國際運輸、海外倉、清關等環節,但核心就是2個:1)海外倉、香港倉、保稅倉到底如何布局;2)如何清關更加便利成本更低。
從跨境電商SKU的需求量看,大類基本包括母嬰、個人護理、保健食品、品牌服飾、其他長尾商品。前3類算是標類快消品,需求預測準確,核心在於低毛利、批量採購和高周轉;後2類是非標時尚品,需求不好預測,核心在於選品、高毛利、小批量採購和防止庫存積壓。
1、為了滿足快消品的核心需求,標類商品的跨境物流體系設計方案核心是商品前置,物理上靠近消費者,然後根據商品是否在正面清單決定存放國內保稅倉或香港倉。
1)批量整櫃採購商品;
2)如果屬於「正面清單」商品,則海運至保稅倉,如果量夠大,可以分倉到不同區域保稅倉,後續走保稅倉清關方式;
3)如果不屬於「正面清單」商品,則海運至香港倉,然後根據商品特點,選擇就近的口岸走BC直郵或個人物品清關。
本方案基本滿足效率要求,同時商品物理上離消費者更近,用戶體驗更加良好。合理運用不同清關方式,達到總體效率和成本的最優。

2、時尚等非標類商品的跨境物流體系,如果是寄售模式:則商品後置,商品仍然放在生產國倉庫,然後根據商品特點,空運到目的地口岸走BC直郵或個人物品清關。
1)小批量採購,訂單履約可以是供應商負責,也可以要求供應商將商品放入海外倉,由海外倉負責;
2)訂單處理完畢,空運到目的口岸;
3)根據商品特點,選擇走BC直郵或個人物品清關。
這個方案解決了非標類採購和庫存問題,但用戶體驗受到影響:一是目前跨境涉及到5個國家以上,不同商品從不同倉庫發,購買時的體驗會受到影響;二是從海外發貨,時效也會受到影響。
如果是非寄售模式,則選擇香港倉負責訂單履約,根據商品特點選擇走BC直郵或個人物品清關是最佳模式。
3、總結
1)標類非「正面清單」商品,非標類商品,放在香港倉做訂單履約是非常不錯的選擇,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跨境電商選擇將商品置入到香港倉;
2)廣州口岸具有BBC備貨、BC集貨、個人物品等多種資質,物理位置靠近香港,空港海港資源國內前列,相信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樞紐型口岸;
3)考慮到每個口岸的處理瓶頸和規模效應問題,多口岸清關未來非常關鍵的能力,多口岸清關將是清關時效的穩定性和降低成本非常重要的一環。
三、4.8新政之我看和應對舉措
1、4.8新政觀點
新稅制和商品「正面清單」對不同商品的不同稅負影響,業界有非常多的解讀,這裡不再贅述。高捷內部也對政策進行了研討,大致有以下觀點,不一定正確,僅供大家參考:
一是如前文提及,政策層面鼓勵跨境電商按照陽光化方向發展,這裡不再贅述。
二是新政本質上提高了購物成本,但改變不了消費需求的基本面。跨境電商比傳統一般貿易最大的優勢在於效率和高體驗,符合大多數海外品牌商低成本快速進入中國市場的「痛點」,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跨境電商仍然會高速發展。直到國內品牌倒逼升級,能夠全面與海外品牌進行PK。新政更多的將影響到跨境電商的物流供應鏈體系的布局和設計。
三是新稅制利好大電商,加劇了行業的「馬太效應」,2016年大概率是行業集中趨勢的開頭年:零售類跨境電商強者恆強,品牌類跨境電商全渠道為王將是未來的趨勢。相信,2016年會看到眾多的零售型中小電商關停被兼併等情況。
2、應對舉措
如前文提及,對於跨境從業者,特別是跨境電商和跨境物流服務商,最重要的是物流供應鏈體系的布局以應對4.8新政帶來的變化。
對於跨境電商企業,建議:
1)根據不同商品特點合理採用BBC備貨、BC直郵、個人物品、郵政等物流方案以達到總體成本最優;
2)香港倉應該成為必選內容之一,以緩衝當前及未來政策的調整。
對於跨境物流企業,建議:
1)自我評估實力相對弱小者,建議結合企業自身的特質,繼續拓展自己的核心能力為關鍵;
2)自我評估實力強勁者,建議構建海外倉、香港倉、保稅倉、直郵等一體化的綜合性解決方案。
如對本文感興趣,並願意與作者探討,請聯繫作者微信:1105808208。
四、廣告時間
以下為廣告,讀者諸君非喜勿入。
1、高郵通產品簡介:
高郵通是高捷物流推出的跨境電商直郵綜合解決方案,支持BC直郵、個人物品、郵政等多種清關模式;同時還支持多口岸清關,將陸續支持7個口岸的清關。客戶可以自行配置清關方式和清關口岸。
同時,高捷物流在香港倉+高郵通解決方案能有效合理應對4.8新政帶來的物流供應鏈變化要求。
如果想更多了解高郵通產品,請掃以下二維碼:
2、高捷物流簡介
高捷物流成立於2004年,是廣州市重點現代物流企業,國家級4A級企業,是華南地區一家專業的大型綜合性現代物流服務型企業。公司主業包括跨境電商綜合物流服務和國際航空運輸等。經過多年經營,高捷以廣州為公司總部,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廈門、溫州設立分公司;同時,在美國、英國、法國、德國、荷蘭、香港、土耳其和馬來西亞設有海外分公司,在日本、韓國、澳大利亞設有辦事處。
高捷是廣州地區空運一級貨運代理,連續多年被馬來西亞航空、南方航空、東方航空、中國國際航空授予地區銷售金獎榮譽稱號。
進入2015年後,高捷跨境電商物流服務領域。作為剛進入到該服務領域的行業新兵,高捷物流在基於電商客戶對物流服務的效率+高體驗的要求,同時要突出高捷競爭優勢的戰略思考下,將公司跨境產品定位在跨境直郵綜合解決方案領域,投入大量資金研發高郵通V1.0跨境直郵產品。高郵通包括郵政、BC直郵、個人物品等多渠道清關模式,且客戶可以自行配置。此產品解決了電商客戶不同SKU需要以及不同的直郵模式問題,故一推出即受到了客戶的追捧和好評,也因此高捷在廣州地區直郵類包裹量排名靠前。
目前高捷物流服務了幾十位跨境電商客戶,知名客戶有唯品會、豐趣、達令、海淘城、走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