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步互動:大腦洞引領社交網絡互動廣告潮流

2021-02-23 網際網路熱點資訊

全球領先的移動網際網路第三方數據挖掘和分析機構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最新發布了《2015-2016中國移動營銷發展研究報告》。報告裡面詳細解讀了社交媒體營銷發展的歷程以及預測了其發展趨勢。

iiMedia Research數據顯示,在家觀看移動規頻的用戶佔中國手機網民總數的56%,即時通訊社交應用的使用場景分布較廣,生活服務類應用在外出購物、戶外運動、旅遊、出差與外出就餐等場景下的使用頻率較高。社交應用的使用廣且頻率高,這塊高地必然會被廣告逐漸佔領,然而,社交媒體中的信息流廣告卻是手機網民第二反感的廣告形式。當前,信息流廣告已經逐步侵入用戶的移動生活,如何平衡用戶體驗和廣告效率是移動社會化媒體營銷的關鍵。

移動社會化媒體營銷發展歷程

  在Web2.0時代,網際網路最早的一批用戶開始通過網絡交流,手機QQ等移動社交應用主要以發送文字作為主要的營銷方式。隨著iPhone上市,智能機的逐漸普及,移動社交應用不斷豐富,新浪微博興起,社會化媒體營銷初現價值。再到後來各類藉助通訊、興趣、LBS和內容等功能吸引用戶的應用相繼出現,移動社會化媒體應用百花齊放,微信和陌陌都是很好的例子。新浪微博、陌陌上市,微信推出朋友圈廣告實現變現,顯示了移動社會化媒體應用商業模式的可行,移動社會化媒體營銷進入發展高速路。

移動社會化媒體營銷:商業變現成功

  目前,主流的移動社會化媒體營銷手段有四種,其最大優勢就是基於社交關係的精準投放。通過分析社交網站海量的用戶數據,廣告主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將廣告產品準確推送到最可能的用戶。而社交關係帶來的擴散性傳播則會放大社交廣告的傳播範圍和廣告效果。

  隨著社會化媒體和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移動社會化媒體營銷已經逐漸步入穩定的增長期。微博和微信都已經尋找到彼此的市場空間和場景需求,在各自的領域實現了迅猛增長。在微博上擁有1000多萬大號的草根號「冷笑話精選」在新三板掛牌,朋友圈開始投放廣告,微信微博用戶以及營收的持續增長,表明兩者在商業化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三成左右移動社會化媒體用戶一直在線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微信用戶的使用頻率高於微博用戶。由於微信較強的社交屬性,32.7%的微信用戶傾向於保持一直在線,而只有26.3%的微博用戶選擇一直在線。

微信:強關係弱媒體,移動網際網路第一大入口

  微信是社會化的關係網絡,是強關係弱媒體平臺,「用戶關係」是這個網絡的紐帶,用戶關係通常是真實的人際關係,屬於移動SNS範疇。

  截止2015年第三季度,微信和WeChat的合併月活躍帳戶數達到6.5億,比去年同期增長39%。微信日平均活躍用戶已達到了5.7億,日活躍用戶比例上升到64.4%。在移動的場景下,微信已成為社交即時通訊中覆蓋率和活躍率最高的產品,亦是移動網際網路的第一大入口。

微博:強媒體弱關係,營銷發展成熟

  微博是社會化的信息網絡,是強媒體弱關係平臺,「信息關係」是這個網絡的紐帶,媒體屬性強,影響範圍更廣,適合熱點和娛樂性質短內容的傳播。

  數據顯示,2015年9月的月活躍用戶數為2.22億,較上年同期增長33%。來自移動端的月活躍用戶佔比繼續保持在85%,達到1.89億,移動廣告佔總體營收的比例為64%。不同於新生的微信營銷,微博營銷受益於多年的試驗耕耘,已形成了多樣的形式,並積累了眾多成熟的操作方法,微博的格局不斷放大,開始把目光投向了生態。

五成移動社會化媒體用戶支持開展營銷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大部分移動社會化媒體用戶對移動營銷並不反感。其中,有超過五成的用戶表示支持企業在移動社會化媒體上開展營銷活動,只有10.5%的微博用戶和14.9%的微信用戶明確表示反感移動營銷。

關注移動社會化媒體營銷號是常態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大部分移動社會化媒體用戶關注了品牌營銷號。其中,微信用戶關注率比微博用戶稍高。分別有89.1%的微信用戶和78.9%的微博用戶關注了品牌營銷號。

  移動社會化媒體用戶:微博用戶更愛轉發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對於是否願意轉發營銷信息,微信用戶和微博用戶存在較大差異。53.7%的微博用戶願意轉發營銷信息,而只有23.4%的微信用戶願意轉發。

移動社會化媒體用戶:微信用戶更願消費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目前移動社會化媒體營銷效果並不顯著。只有15.8%的微博用戶和35.7%的微信用戶會因為移動社會化媒體營銷產生消費的欲望,21.1%的微博用戶和15.8%的微信用戶會因為移動社會化媒體營銷而厭惡該品牌。

微博用戶注重產品資訊獲取,而微信用戶更樂於參與互動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產品的介紹和推薦、產品的促銷信息和新產品的發布這三類產品相關信息受到移動社會化媒體用戶的關注。其中,微博用戶更注重產品資訊的獲取,而微信用戶更樂於參與互動。

移動社會化媒體用戶:最愛軟廣和熱點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針對熱點事件展開的營銷和在條漫、文章等植入廣告的營銷形式廣泛受到微信和微博用戶的接受。因此,熱點營銷和原生廣告是移動社會媒體營銷的發展重點。

 

移動社會化媒體用戶:跨屏是主流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只有18.4%的社會化媒體用戶僅使用PC端登錄帳號,接近半數社會化媒體用戶同時使用PC端登錄帳號。跨屏用戶的平均使用時長要高於僅在PC端或僅在移動端登錄的用戶。

    鑑於以上眾多移動社交媒體呈現出來的新態勢,不少傳播公司也傾向於軟廣的營銷模式,嘗試以柔和的方式植入廣告,既不會影響受眾的使用體驗,還可以達到很好的廣告效果。做得成功的案例就有信步互動。

信步互動:專注移動社交網絡互動營銷解決方案

基於創新、技術和策略的品牌傳播公關,信步互動專注於不尷尬、重場景、有創意、有數據和重效果的互動營銷整體解決方案。其核心理念為注重效果,融合科技和創意。信步多屏互動遊戲平臺,開創了線下營銷的場景革命。

 

信步互動營銷案例

  大神手機—「你有一個聖誕禮包未拆」

  2015年聖誕節,信步互動為大神手機開發製作的聖誕節橫屏H5。整個H5頁面用手繪方式呈現主人公在下班途中到回家的場景,過程中間包含多個互動操作,最後玩家點擊觸點收穫聖誕驚喜。突出節日主題,動畫交互流暢自然,達到了較好的傳播效果。



 

多屏互動遊戲—「連連看大亂鬥」

結合LED屏、電視或投影,「連連看大亂鬥」打造了一個適合多人線下的場景營銷遊戲。玩家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遊戲,遊戲期間藉助道具讓遊戲過程更加驚險刺激!其廣泛應用於慶典、展會、商場、KTV、餐飲、酒店、汽車4S店等場景,幫助企業吸引客流、增加粉絲、派發卡券、刺激消費、消滅等待、提升形象。

 

新的營銷時代,傳統的廣告方式逐漸被淘汰,越來越多具有創意和樂趣的營銷方式將被發展出來,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戶外廣告互動體驗的新模式
    例如,Immersive Labs數字廣告牌通過網絡攝像裝置和人臉識別技術,可以識別觀看者的體貌特徵、看廣告的時長等信息,據此分析消費需求,播放出匹配度最高的廣告。例如,你在凜冽寒風中走過廣告牌,映入眼帘的會是熱飲產品或保暖內衣的廣告;如果你和戀人從廣告牌前漫步而過,熒幕裡出現的會是浪漫電影或情侶裝廣告。
  • 你的戶外廣告與觀眾互動了嗎?
    「到達 (Reception)」,你的廣告必須在眾多廣告之中跳出來受到注意,並且品牌能從中受益。「反應(Response)」,你的廣告必須能激發消費者從行為和態度上對品牌產生積極反應或正面改變」, 進而「激發消費者自發自覺的再次轉發「。這其中的「到達和反應」,是成就一支廣告的關鍵。那麼,戶外廣告如何才能夠有效到達,反應和激發消費者的再次轉發?
  • 互動廣告:存量時代的弄潮兒
    在正式介紹互動廣告之前,我們先來梳理下移動網際網路廣告在創意表達形式上的前世今生:在移動網際網路發展初期,創意素材表現形式單一,大多數都是簡單的文字鏈廣告,主要集中在搜索競價廣告。即使到了今天,大家也經常能在各類社交、內容社區的原生信息流文字廣告中見到它的身影。對於文字鏈廣告,考究的是如何在有限的字數內向用戶表達更多的產品信息。
  • 天鴿互動(01980):中國最大實時社交視頻平臺
    用戶可以通過計算機或手機客戶端或直接通過瀏覽器訪問社交視頻平臺、社區。社交視頻平臺通過使用音頻及視頻數位化工具使具有共同興趣的網際網路用戶實現網絡實時互動的社交體驗。社交視頻的主要特徵是:(1)多以直播視頻為表現形式;(2)用戶在觀看時形成自己的群族;(3)觀眾的行為也構成內容的一部分,從而打破了觀眾和內容創作者之間的界限,在多方參與者之間建立互動聯繫。
  • 可以互動的廣告,才是好廣告!太漲見識了!
    對於品牌來說,這些戶外互動廣告不僅僅是一個噱頭,它更是ROI助推器,而這其中的兩個關鍵,都藏在互動廣告中——互動和病毒式內容。戶外互動廣告是伴隨著體驗營銷的興起而出現的。嘉士伯高級品牌經理Dharmesh Rana認為,消費者喜歡體驗,通過創造體驗,消費者會自然地參與進來,而這些互動轉化成社交貨幣,在社交媒體上進行流通分享。
  • 研究範式建構:互動廣告雜誌JIAD系統分析20年
    關鍵詞互動廣告;社交媒體;數字營銷;範式漏鬥;文獻綜述JIAD雜誌在2000年秋天創刊,承諾必要探索和理解快速發展的數字時代。這份雜誌的主要聚焦點是將我們學術論文中關於互動的概念落於實踐;以此強調數字媒體正在改變廣告、營銷、傳播以及社會的各方各面;同時也旨在提供一個論壇來應對互動廣告的巨大挑戰和複雜性。
  • 2019社交媒體內容趨勢報告:市場現狀、興趣偏好及互動行為
    而Snapchat和Instagram之類的圖片分享輕應用,允許用戶挑選自己喜愛的內容並分享,讓人們有機會重建屬於自己的社交網絡。在影響力文化的引領下,這些平臺也引導人們在社交媒體上「秀「自己。應對暗社交的挑戰,在私人空間內直接與年輕用戶互動是一種解決辦法。
  • 社交媒體是怎樣改變人類互動的?
    我將首先利用Nicole Ellison和Danah Boyd等人提出的社交媒體分析框架,討論社交媒體的四大元素(用戶資料、網絡關係、信息流、信息收發)是如何影響用戶的互動行為和心理狀態的。然後,我將結合José van Dijck提出的平臺分析框架,揭示形塑互動行為的深層結構性因素,尤其是探討主流商業模式帶來的影響。
  • 互動科技技術在多媒體展館中的應用
    超越想像的多媒體互動科技軟硬體創新,突破單一感官界限,多維度感官融合為用戶營造更有趣更生動的互動體驗。基於動作跟蹤技術, 將互動參與者的動作轉換成圖形圖像互動反饋。適合投影機,液晶屏,LED大屏幕,等離子,數字視頻牆等通過計算機產生三維影像,混合虛擬實境技術與動感捕捉技術,提供給用戶一個可感知的空間並與之互動。
  • 戶外廣告與受眾互動起來!
    但是傳統網際網路廣告雖然有很多自身具備的天然優點,但是面對不斷推陳出新的廣告行業總是感覺有些不足,傳統戶外廣告無非是在靜態的畫面上面下點功夫,讓受眾覺得與眾不同,靜態廣告做過去做過來看久了也就疲倦了,今天我們就來講怎樣讓戶外廣告動起來!
  • 互動廣告,19年該何去何從?
    聊互動廣告,不得不從流量個體、媒體、互動平臺、廣告主這四個角度來聊,至於互動廣告賺不賺錢,為什麼會火,看完以下便了解大概。互動廣告,最成功的地方,是發現了媒體深度用戶的新價值,並開闢了廣告與流量結合的新玩法。流量個體,也正因為這些,成了互動廣告行業的巨大產值引擎。
  • 中國好聲音第三季:此所謂真正意義上的網臺互動
    遊戲的參與方式很簡單,大家在收看電視直播的時候,每當出現一個新選手,觀眾就可以競猜這位選手最終選擇了哪位導師或者被淘汰,選擇對的觀眾還將有機會贏取一部蘋果5S。這樣看似一個很簡單的遊戲,給觀眾帶來很多樂趣,原來大家看節目的時候,頂多在社交網絡上吐個槽,而這次還可以有遊戲玩、有獎品拿,更重要是這種雙屏互動的形式,給觀眾在看電視的過程中,增強了參與感。
  • 網絡表情符號在人際互動中的功能分析
    目前,人們在網絡聊天中越來越頻繁地使用網絡表情符號,目前使用頻率較高的網絡表情符號是社交軟體和輸入法軟體自帶的表情圖標以及以大圖片為主的表情包。        目前網絡表情符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傳播學領域。此外符號學、語言學 、計算機科學、美術藝術等學科也從各自的專業角度研究網絡表情符號。但在社會學領域中的研究非常少見。
  • 【創意必看】妙思互動專家帶你探尋互動廣告靈感秘籍
    自從互動廣告落地頁上線以來,有趣又有料的互動創意花樣百出。在電商、網服、遊戲行業都跑出了很多精彩案例。來看看下面幾個實例:正是因為互動廣告可以為產品和用戶之間提供獨特的交互式玩法,能兼顧廣告效果和用戶體驗,讓用戶邊看邊玩邊體驗,不知不覺間就實現了轉化,CVR數據自然比普通落地頁更好。因此越來越多的優化師、設計師們,將目光轉向了互動落地頁的創意設計。
  • 「傻子式」廣告,讓互動變得更簡單
    下面這些「內容簡單」的創意,讓傳播和互動,變得沒那麼難,我們將他們稱為「傻子式」廣告。紅牛變態找茬廣告如果你是開車一族,或許已經被這條廣播廣告給「洗腦」了。其實,不僅在廣播裡,之前有段時間在地鐵、網絡、戶外都能見到「房多多一鍵直約」的大廣告。「走直線」創意,也是基於「一鍵直約」這個產品價值想出來的。
  • 做外貿,社交互動是比較好的推廣方式!
    今天非常的高興,因為我看到了一位好久沒有聯絡的客戶在社交軟體上跟我打招呼。讓我想起了過去做他幾張訂單的回憶。然後我回頭去告訴夥伴Eric,不出所料的,她回問我他是誰?無事不登三寶殿,這位客人一定有事情需要我,趕快迎上去,這個就是社交裡面的互動。過去我們做外貿都是透過詢盤開始,郵件為聯絡主體,偶爾打打電話。隨著社交網絡的興起。我們應該有一些動作,讓以後的聯絡可以讓社交軟體扮演部分功能。
  • 2020社交媒體趨勢報告:市場現狀、互動行為及發展趨勢 | 報告
    3.消費者如何在社交媒體上與品牌互動? 以下為報告全文,由騰訊媒體研究院摘編。轉載自:騰訊媒體研究院1.社交飽和度如今,在全球範圍內,用戶平均每天在社交網絡和聊天應用上花費2個小時24分鐘。這意味著遊戲中的社群和社交網絡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在所有年齡層中,合作與團隊作戰都會激發人們玩網遊的動力,而這一特徵在那些希望加深並豐富他們的網絡人際關係的最年輕玩家(即16-24歲)身上尤為明顯。
  • 移動互聯時代互動廣告傳播策略研究
    在此背景下,結合了科技和創意、使用戶深入參與並徹底改變了傳統廣告線性傳播模式的互動廣告應運而生。本文試從互動廣告的傳播優勢、品牌與用戶互動的實現途徑及具體傳播策略三方面進行分析,探討其良性發展之路。一、互動廣告傳播的優勢(一)豐富廣告表現形式,提升用戶互動體驗在電視、電腦、手機等多種屏幕瓜用戶注意力的現實下,互動廣告傳播可讓多種屏幕終端聯合起來,極大地豐富了廣告的表現形式,共同為用戶打造全方位的互動體驗。
  • 酒吧互動軟體免費下載安裝
    時尚潮流社交互動添趣味,線上線下提氛圍增強用戶黏著度,實現差異化經營增加營收手機霸屏,演藝打賞,互動遊戲等多樣化增值功能刺激用戶多元消費,優化酒吧營收模式超低投入1個大屏+1臺電腦+1條網線即可接入,操作簡單專注於娛樂場景:酒吧餐吧夜店KTV
  • 互動廣告 | 原來,廣告也能如此「好玩有趣」!
    而互動廣告追求效果的簡單直接精準的轉化,也更加有說服力,讓廣告也能換發生機,不斷吸引用戶的注意,為流量變現提供更多想像空間。從用戶角度而言,消費者對廣告的要求和需求也變得多樣而近乎苛刻,傳統廣告局限於媒介和自身的表現形式逐漸下沉,原生廣告走上舞臺, 遍地開花。信息流廣告保留了傳統廣告精髓的同時緊跟流量主,依託大數據技術進行精準營銷異軍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