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看官,你們知道什麼叫引領時尚的前沿嗎?
當你們還在討論究竟是安卓還是IOS系統好的時候,聊哥已經把什麼SYNC、I-Drive、CarPlay幾種車載系統玩了個遍。
小白:「那你不帶我們玩一玩」。
樓上這位施主,請你放下手中憤怒的西瓜刀,聊哥這不是馬上給大家成稿了麼,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市面上一些主流的車載作業系統。當然,這裡主要是起到推廣了解的作用,並沒有評判誰優誰劣之意,還請各位大大理性對待。
目前市場上較為流行的做法主要分為兩類,其一是類似於奧迪MMI系統這類,匯聚了自家科技成果且功能強大的品牌專用系統,包括寶馬I-Drive、福特SYNC等都是屬於同一類型;其二則是由各個軟體公司開發,車企在產品上搭載使用的,包括蘋果的CarPlay、谷歌的Android Auto在內的系統都是這一類型。
今天聊哥就先和大家一起來淺談這幾款車企自研的車載系統。
I-Drive系統是BMW公司特有的智能駕駛控制系統「intelligent-Drive system」的縮寫,它是一種全新的、簡單、安全和方便的未來駕駛概念。發展到現在I-Drive已經升級到第四代系統,在功能上、實用性上較前幾代產品已有明顯提升。
I-Drive擁有8個主菜單,分別為車內氣候、通訊(車載電話等)、娛樂(CD/電視等)、導航、信息、寶馬服務支持、功能設置和幫助菜單,被集成在顯示屏幕內。其次,在中控臺下方配有外置的實體控制區,通過實體按鍵和屏幕的結合使用,保證I-Drive的方便性和實用性。
在寶馬最新旗艦產品7系轎車上,I-Drive除了有觸控操作、手寫板操作以外,還加入了手勢操作、語音操作等最新的科技成果。聊哥認為,除了前述的豐富功能外,I-Drive多樣化的人機互動設計也值得點讚,可以給用戶帶來最好的體驗。
奧迪MMI系統是奧迪品牌特有的一套多媒體交互系統,融合了多種操作控制,其中包括有:旋鈕控制、按鈕控制、語音控制和觸控板控制。
與寶馬I-Drive相比,奧迪的這套MMI系統同樣有多種人機互動方式,只不過方式上相對少些,由此帶來的交互體驗略差。但MMI系統的優勢在於豐富的內置功能、合理的UI設計及快速的響應,可以很好地提高用車的便捷性。
福特SYNC的軟體/作業系統由福特和微軟完成,硬體與系統集成則由馬牌提供。早期的SYNC系統主要致力於通過藍牙、USB等方式將用戶的手機、播放器等設備集成到車載信息終端上來,此後,SYNC增加了車輛健康狀態檢測和自動接通緊急救援電話的功能。而最新的SYNC 3系統則集成了交通監測、導航與訊息功能,為駕駛者連通一切駕駛途中所需要的信息。
上面這張圖開過福特車的朋友肯定較為了解,相對來說SYNC 1和SYNC 2的使用邏輯較為複雜,並且,觸控屏幕的反應也較慢,但隨著新翼虎、銳界等車型搭載的SYNC 3問出,業界對於這一代系統的反應速率、功能性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和前面幾個品牌的交互系統相比,沃爾沃的這套Sensus要相對小眾一些,但聊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這套系統真的、真的、真的很厲害。
其設計方向主要可以分為兩塊,一是通過智能車載實現的人機互動和聯網交互,包括語音控制,多媒體視聽感受,網頁瀏覽,APP應用,二是通過手機端和人工後臺可實現遠程操控。在聊哥看來,Sensus幾乎可以被認為是當前功能最為齊全、交互最為合理的、架構最為全面的車載系統。
不過,要說今天介紹的這幾款車載系統,聊哥最喜歡也最熟悉的是寶馬i-drive系統,因為無論是交互體驗、還是功能實用性的表現都較為均衡;當然了,沃爾沃SENSUS也是很不錯的。
好了,這一期就到這裡。下一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車友們最喜歡的CayPlay和Android Auto。
爸爸要去西藏,可以入手以下車型
同胞兄弟?國產手機業這麼像國產汽車業
那些有意思的車名,你get到了嗎?
愛車在停放時候被颳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