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獨家續約NBA,體育行業的時代之選

2021-02-24 體育產業生態圈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添加星標留住圈哥

騰訊獨家續約NBA的新聞,在今天終於得到官宣。在這樣一次續約背後,時代在行業背後打出了一個響指,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文/ 郭 陽


大仲馬說,人類的全部智慧都包含在這樣兩個詞之中——等待和希望。

 

對於體育行業而言,2019年夏天也有一件關於等待和希望的大事——下下個賽季起,NBA未來5年版權歸屬問題。

 

直到今天(7月29日),伴隨著NBA與騰訊方面的官宣,這件事才終於等待到這塵埃落定的一刻——騰訊將繼續作為「NBA中國數字媒體獨家官方合作夥伴」至2025年,為中國球迷帶來包括NBA賽事直播、點播、短視頻在內的全方位觀賽和互動體驗。

騰訊總裁劉熾平(Martin Lau)表示:「我們相信,此次NBA與騰訊深化合作,會將雙方多年來攜手取得的巨大成功推向一個嶄新的高度,我們將發揮多平臺、多內容業態聯動和新技術優勢,以更優質的體育內容和持續的體驗創新,更好地服務中國球迷,與大家共享籃球運動的激情,並將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帶給更多的用戶。」 

至此,2009年開始與NBA合作的騰訊,從2015年獨家籤約NBA開始,再度將合作時長從5年擴大到了10年。時間點也頗為巧合地照應了「46號文」:從頒布之後的2015年開始,一直綿延到5萬億產業規模目標驗收的2025年。因此,在接下來的5年合作裡,不光寄託著NBA與騰訊對中國籃球市場的期待,也蘊藏著行業寄託的希望。

 

續約,意味著慣性的延續,但延續並非是沒有改變。

 

在第一個周期的4年裡,行業、用戶與大環境的改變在一點一滴的發生著,而隨著續約的完成,在未來的6年裡,這些改變則還將繼續下去。

 

 

NBA,體育數字媒體版權的題眼

整整30年前,當NBA前任主席大衛-斯特恩在凜冬寒風裡遞錄像帶時,他或許不會想到,如今NBA已經無比火熱,在中國蔚然成風。幾十年的用戶培養,讓NBA成為了中國市場上最家喻戶曉的體育賽事。

 

2019 年,美國知名數據研究公司安培分析(Ampere Analysis)的調查報告顯示,NBA是中國最受歡迎的體育賽事,甚至壓過了世界盃、奧運會、英超和歐冠。他們的數據還顯示,有33%的中國球迷願意花錢看NBA。

早年間,NBA的火爆離不開傳統電視時代的努力,而在進入數字媒體時代後,NBA又被賦予了新的意義——中國最適合移動端觀看的賽事,或許沒有之一。這又原因何在?

 

一方面,NBA的播出時間恰好在國內的上午,與晚上合家團聚的「大屏時間」不同,上午的時間剛好方便移動端隨時隨地觀看比賽,增加了數字媒體的使用場景。

 

另一方面,也得益於流量提升與資費走低的同步推進,雖然體育賽事的數字媒體轉播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時間,但直到2014年中國才全面進入4G時代,騰訊的NBA周期恰好乘上了這波流量紅利,也使得他們往往可以收穫數千萬的觀看人數。

發現這波流量紅利的不只有騰訊,上一周期裡,NBA先後籤約了微博、字節跳動、咪咕等平臺,繼續在短視頻的舞臺上攻城略地。但毫無疑問,相比短視頻,直播才是NBA版權IP中最具用戶聚集價值的權益,競爭也圍繞數字媒體權益展開。

 

2019年,NBA中國與阿里巴巴在電商、大數據、短視頻內容等方面達成了戰略合作,在新周期談判開始時,阿里成為了騰訊續約談判桌前的勁敵。

 

應該說,站在5G時代的大門前,NBA直播權益這樣的稀缺資源,已然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

 

 

這是NBA的選擇,也藏著時代的方向

 

最終可以獲得NBA的青睞,與出價更高的阿里PK並最終勝出,一方面源於過去4年騰訊運營NBA的積累,另外對於NBA而言,他們看重的或許正是騰訊的整體數字媒體與社交平臺,以及其對於平臺用戶畫像的洞察。

 

從2015年以5年5億美元接手版權,到後續2016年追加拿下NBA 聯盟通,囊獲全部1200多場比賽,騰訊幾乎重新定義了NBA在中國的數字媒體時代,用戶的觀賽習慣也在這4年裡悄然發生著改變。


2015年籤約時的NBA主席蕭華與騰訊總裁劉熾平

 

傳統電視以及新浪代表的NBA數字媒體初年,球迷在獲取免費服務的時候,更多的還是處於平臺提供什麼,球迷就觀看什麼。

而騰訊則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與交互,無論是增加的場次,高清的信號,死忠通、聯盟通、聯名會員等不同價格和場次的會員安排,還是解說與轉播鏡頭的選擇,以及越來越多的增值服務,加上彈幕、商城以及主播的禮物互動,都開始讓更多的人從不理解到理解,最終習慣於如此的觀賽方式,將看球融入日常生活。

 

這樣的改變不只是我們身邊的觀察,也有數據佐證,《2018騰訊體育NBA年度大數據報告》顯示,全國有20座城市都與NBA連結緊密,而2018年全國所有地區的NBA用戶增速都在20%以上,其中17個地區的用戶增速超過30%。國人觀賽習慣的改變,正在發生。

剛結束的2018-19賽季中,4億9千萬球迷通過騰訊平臺觀看了NBA賽事直播和視頻節目,該數字是2014-15賽季的近3倍;更有超過2100萬球迷觀看了2018-19賽季NBA總決賽第六場比賽的直播,這也是中國數字媒體平臺的單場NBA賽事收視人數之最。

報告顯示,2018年,騰訊NBA用戶的數量在每個地區都得到了大量的增長,所有地區的增長都超過20%

這一系列改變,NBA自然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早在上次競標時,NBA就沒有選擇出價更高的樂視體育,而是選擇了騰訊。事後來看,NBA此舉無疑躲過了樂視體育公司過山車般境況的波及,堪稱明智。

 

這一次,在法律專業出身的NBA現任主席蕭華治下,號稱體育聯盟中最懂中國的NBA自然也不願意破壞如今迅猛的發展勢頭與良好的化學反應。蕭華面對著5年前的相似局面,依然繼續選擇騰訊,這無疑是對於此前的合作表示滿意,也顯示了對於騰訊籃球資源與用戶的認可,稱得上是對中國籃球用戶的負責之舉。


NBA主席亞當-蕭華(Adam Silver)對此表示:「騰訊對於NBA在中國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騰訊有著廣泛的用戶群體和廣受歡迎的多種平臺,這對籃球的發展至關重要。我期待著通過我們本次擴展的合作,進一步加深NBA與中國球迷的緊密聯繫。」

 

望向騰訊體系下影視綜藝等大流量入口,望向騰訊網、騰訊體育、騰訊新聞、騰訊視頻、QQ、微信、微視等一系列騰訊系的平臺,續約,也就成為了多方受益的時代之選。

 

在行業人士、NBA用戶經歷了多次平臺大遷移之後,這次終於可以踏踏實實地在一個平臺繼續工作與看球了。穩定,是一切發展的前提,NBA顯然深諳此道。

 

 

版權價值暴漲時代,何處是新篇章?

 

縱觀世界版圖,如今的體育版權價格已經爆發到了全新的高度,老牌電視媒體競爭於其中,DAZN、亞馬遜、Facebook等數字媒體平臺也磨刀霍霍。這樣的競爭格局下,即便ESPN都出現了收視率與付費用戶的下滑,版權價格的走高仍是不爭的事實。

NBA美國本土版權堪稱天價

這廂,2014年NBA與ESPN、TNT達成了9年240億美元的轉播合同,那廂,僅天空體育獲取英超聯盟近4個賽季的版權價格,就達到了驚人的36億英鎊。

 

毫無疑問,由於頭部體育IP的稀缺性,其賽事價值還在每年不斷攀升中——NBA的30支球隊平均價值為19億美元,相比5年前則漲了三倍之多,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對於有野心的內容平臺來說,頭部體育版權的押寶是必然選擇。

福布斯數據,NBA的球隊價值如今也水漲船高,平均達到了19億美元

國內而論,相同的是IP不斷走高的價值,不同的是我們的發展階段。相較於歐美的成熟市場,我們反倒搶先一步布步入了數字媒體的時代,且在網際網路巨頭紛爭中,由於消化渠道相對單一、商業閉環尚未成形等原因,已經出現了樂視體育、暴風體育等出局者。在競爭的壓力下,對於商業邏輯的探索無疑還會是行業的重中之重。

 

如今看來,處於行業領跑位置的騰訊已經決定了自己的突圍方向。與其全面撒網,不如攻其一點,抓住粉絲集中淨值相對高的核心項目,投入核心資源進行突破,從而最終實現體育內容平臺的全勝突圍。

在這條突圍之路上,廣告、會員、電商引流、道具競猜等增值服務,都是騰訊以及全行業在共同探索的方向。而除了鞏固自身籃球資源的優勢,騰訊在泛娛樂方面的嘗試也初見成效,超級企鵝聯盟IP等方面的試水,也為平臺用戶的破圈提供了更多可能。

 

當然,在探索的過程中,穩定的合作是IP與平臺都希望看到的局面,在順利完成續約之後,騰訊可以與NBA一起安心進行IP價值的進一步開發,延續與鞏固此前的成果,共同鎖定NBA這一IP在國內的市場價值,進而引領行業的發展。

 

未來6年,會有更多故事等待NBA與騰訊去書寫。

 

 

過去30年,NBA乘上了中國改革開放與經濟發展的紅利,迅速成為中國頂尖的體育IP,彎道超車中超、CBA等國內賽事,獲得了大量的忠實觀眾,在國內培養出了良好的球迷文化土壤。

 

而NBA與騰訊的這次合作,除了迎合了世界網際網路新時代的熱潮之外,也貼合了「46號文」的發展脈絡,如同獲得了肥料的催化。在中國體育產業5萬億規模的大未來裡,網際網路體育平臺是必不可少的組成要素。誰能在新時代探索出版權開拓之路,誰就能擁抱這片萬億級的行業未來。

 《中國籃球產業白皮書》顯示,在20歲以下年輕人和25-35歲成年人兩個群體中,籃球都是最受歡迎的運動

作為這次10年合作的中間節點,2019年具備著承上啟下的意味。達成的續約為NBA的賽事價值加上了一道防護鎖,而籃球世界盃在中國的落地,則有望助推一波新的熱潮,讓籃球大時代率先到來,從而助力中國體育儘快發芽、開花、結果。

 

等到2025年下一個NBA版權周期到來之時,行業剛好也到了驗收「46號文」發展成果之時。5萬億的未來並非遙不可及,但在這上下求索的道路上,離不開每一個公司的出發與創新,離不開行業每一次前進航向的探索和驗證,也離不開每個人不斷的耕耘和努力。

 

相信吧,時代終會帶給我們最好的安排。

 

點擊下面藍色字,獲取更多資訊

NBA的王座之爭,永不會爛尾

籃球的夏天,先從一檔「玩真的」體育綜藝開始

後奧運十年,千億體育營銷新主場

從北京奧運到籃球世界盃,網際網路如何助力用戶觀賽體驗全面升級?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我們

點擊 「閱讀原文」 進入ECO氪體官網

相關焦點

  • 騰訊和NBA官宣續約5年,我們分析了大家最關注的9個問題
    文 | 萬雨芯北京時間7月29日,NBA與騰訊共同宣布,雙方在現有的NBA版權合同基礎上續約五年,騰訊將繼續作為「NBA中國數字媒體獨家官方合作夥伴」至2025年夏天。 當懶熊體育在7月27日獨家爆料騰訊與NBA續約的合同價格是上一周期的三倍之後,微博上大多數網友的第一反應是「騰訊NBA會員是不是也要漲價了?」。足以見得,會員的定價是大多數球迷的最關心的問題。 目前,騰訊體育會員根據所享權益不同大致分為「普通會員」和「高級會員」,最低月費分別為22元和60元。
  • 【獨家】NBA播放格局打破,騰訊從新浪手裡搶走NBA獨家網絡播放權
    中國數以萬計的球迷也會在他們的平臺上,觀看這一越來越受歡迎的賽事。不過,對於新浪與樂視體育來說,這可能是他們最近幾年最後一次直播NBA全明星賽了。據一位消息人士說,騰訊每年付給NBA可能超過1億美元(約6.3億人民幣)的費用。NBA在中國也改變了之前的策略。在此之前,NBA的授權充滿著生意人的聰明,他們不會將賽事授權給某一家。比如,儘管新浪拿到了網絡獨家播放權,但他們還是會在新浪優先選擇直播的情況下,每周授權給騰訊直播兩場NBA賽事的權利。
  • 騰訊的NBA版權保衛戰
    作為國內用戶量最大、也是最值錢的體育賽事版權,NBA賽事最重要的直播權益和視頻權益都恰恰屬於騰訊。在2015年,騰訊以5億美元籤下NBA五年網際網路端獨家版權。不過這個權益即將在明年這個時候,也就是下賽季總決賽打完到期。在這個NBA版權大蛋糕重新分配前夜,頭條系成為虎撲最大股東,擺明著是要在未來的NBA版權上分一杯羹。
  • 音樂走出版權時代,破局者為何仍是騰訊音樂?
    —到今年5月,騰訊音樂與環球音樂的獨家版權合作到期後,採取開放式授權,只要按價付款即可。 這堪稱整個行業的標誌性事件:至此,環球、華納、索尼國際三大唱片公司高價賣獨家版權的時代,結束了;網際網路音樂平臺圍繞獨家版權建立的商業模式,也結束了。 在這個新時期,網際網路音樂產業將面臨一些變與不變。
  • 騰訊遊戲已續約《穿越火線》在中國大陸地區的運營 一周頭條
    ;體育之窗13.8億港元入股聯眾國際 同期協議減持空中網股份。 騰訊遊戲已續約《穿越火線》在中國大陸地區的運營11月28日晚間,穿越火線官網發布公告宣布:騰訊遊戲已與《穿越火線》開發商Smilegate就《穿越火線》在中國大陸地區的運營達成續約協議。
  • 獨家 展望2016年,美國體育媒體圈會有哪些看點?
    本篇文章將會涉及美國體育賽事版權、轉播、廣告、收視率以及人才等話題。希望本篇文章,能為正處於快速成長期的體育產業帶來一些思考以及啟發。以下是John Ourand對2016年美國體育媒體的展望:CBS電視臺將會續約NFL旗下的「周四橄欖球之夜」主流觀點認為,NFL會將這一欄目與其他的轉播包打包出售,並期待獲得一份長期的轉播合同,從而將巨額轉播費收入囊中。
  • 頭條騰訊砸5億美金搶NBA獨家版權,新浪解說員哭了
    新浪每年大約轉播300場NBA賽事,騰訊準備每年轉播1500場比賽。騰訊還會製作全方位的體育節目和體育綜藝節目,擴展更多的泛體育人群。騰訊的看家本領,騰訊遊戲,也會推出系列NBA主題的遊戲。通過微信和QQ兩大社交平臺,騰訊有機會覆蓋中國高達8億的用戶人群和6億的移動端用戶。大部分的NBA球迷都是騰訊用戶的子集,這也是騰訊能夠利用獨家版權掙錢的原因。
  • NBA直播觀看網站合集
    NBA直播網站很多,這裡列幾個比較穩定,廣告少的直播網站當然看足球比賽直播也可以用球頭條:https://www.qttzb.com 複賽用這個看比賽比較多,清晰度不錯,默認騰訊直播源,可選國外原聲直播。
  • 獨家版權時代結束,音樂行業發展的又一次演變
    上述事件的發生,標誌著環球音樂、華納、索尼三大國際唱片公司獨家版權售賣的時代已經結束。同時,我國網際網路音樂圍繞獨家版權競爭的「上半場」也畫上句號。回顧全球音樂產業的發展歷程,自本世紀之初起,彼時以CD等為主要形式的唱片行業經歷了一場變革。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MP3等為代表的硬體的興起等,盜版音樂的不良之風意外興起。隨著唱片工業鏈條遇到衝擊,數位音樂逐漸興起和進化。
  • 在美國怎麼付費看體育直播?
    從頻道特點和下面的文字描述不難看出,at&t的策略是,第一檔是基本新聞和本地頻道(abc,nbc,fox,cbs這些新聞網在不同地區會有不同的分臺),第二檔是家庭向和兒童向,再往上就是體育向(Fox sports,espn),最後是電影、美劇向(HBO)。由此可見,Sports和美劇電影一樣屬於高端服務,基本只會在高端的package裡出現。
  • NBA中國邁入企鵝時代
    這無疑加速了騰訊和NBA公布攜手信息的速度——在最初,他們本想把這則重磅消息留到NBA全明星周末期間再公布。現在,一切已塵埃落定,那隻圓胖的企鵝,與百度、阿里並居中國網際網路公司之首的騰訊,成為NBA未來五年在中國唯一的數字媒體合作夥伴。NBA在中國的網絡版權,正式進入發力淘金的企鵝時代。
  • #騰訊視頻NBA紅包封面領取入口!
    上一次騰訊視頻nba發送了紅包封面,很多人都沒有搶到,這一次大家不要錯過了。
  • 從騰訊「補刀」續約CF1運營、與網易收割暢銷榜看行業未來趨勢 陀螺周刊
    回顧本周,一些行業大事件的發生,正在影響和改變著未來的格局。九城的高調「回歸」吸人眼球,先是與小米合作推手遊,緊接著5億美金拿PC網遊《穿越火線2》代理權;騰訊部分手遊放開外部渠道合作,目前數量已達四五款,或在「合縱連橫」;媒體爆料Google Play將在明年2月份正式回歸,各種傳言總算證實,而這才是剛剛開始;「十存一」App Store暢銷榜TOP10,騰訊網易成為「聯合收割機」。
  • 盛大遊戲宣布:《熱血傳奇》完成獨家授權續約
    今日,持續多日的《MIR2:熱血傳奇》續約事宜終於落定,此前坊間關於此事的諸多傳聞有了最終答案。
  • 騰訊被責令解除網絡音樂獨家版權!獨家版權時代正在走向終結
    該案對規範網際網路行業的投資併購活動,維護網絡音樂行業競爭秩序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業內人士認為,反壟斷執法把騰訊音樂趕出舒適圈,獨家版權模式被限制,能促使網絡音樂行業版權費用回歸到理性及合理路徑。中小型音樂企業,以及依靠音樂產業鏈條業務的大小企業將獲得更多競爭機會。
  • 馬曉飛出任NBA中國CEO
    眾所周知,行業普遍稱為馬曉飛是一位有著傑出成就的體育和娛樂行業高管,擁有哥倫比亞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以及羅格斯大學數學學士學位。他在塑造和管理國際媒體品牌方面擁有豐富經驗,並曾在NBA任職超過十年。今後,馬曉飛將常駐聯盟的北京辦公室,並向NBA副主席兼營運長譚惠民(Mark Tatum)匯報。
  • 【超體】雅虎和NBC體育完成續約 合作內容新增英超和高爾夫
  • 獨家合作 周杰倫攜JVR眾歌手,再次獨家落戶QQ音樂
    10月27日,騰訊QQ音樂與杰威爾音樂宣布再度續約,雙方繼續達成中國大陸地區網絡音樂獨家版權戰略合作
  • 騰訊體育拿下英超獨家轉播權,360校招周鴻禕:畢業生工資一個月幾萬塊?
    遊戲頭條微信號:gametoutiao(←長按複製)中國首家顧問式新媒體定製屬於您自己的媒體內容導語:中秋國慶最強拼假攻略來了:最拼可休16天;國慶中秋全國超500家景區免費或打折;騰訊體育拿下英超獨家轉播權
  • 官宣:馬國力之子出任NBA中國CEO!美職籃何時回歸央視?
    眾所周知,行業普遍稱為Micheal Ma的馬曉飛,是一位有著傑出成就的體育和娛樂行業高管,擁有哥倫比亞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以及羅格斯大學數學學士學位。巍美中國是全球體育和娛樂行業領軍企業巍美集團與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和騰訊創立的子公司。作為巍美中國的創始領導,馬曉飛在與業界領先的體育和娛樂品牌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並擴大其在中國的影響力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包括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LB)、北美職業冰球聯賽(NHL)、終極格鬥冠軍賽(UFC)、PGA和LPGA巡迴賽、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