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在完全不使用 word 語境下展開。
半年未見,實驗他又轟轟烈烈的來了。
他不僅來的隆重,還來的劈頭蓋臉。
做著兩學期的實驗,感受著雙倍的快樂。
做實驗已經幾周了,想必大夥已經重新習慣了做實驗報告的日常了。在一邊快樂實驗數據分析的同時,我也來分享一下我寫實驗報告時候的另一快落源泉。
首先在預習報告的時候,需要預先設計好實驗表格。直接手打 LaTeX 的 table 環境的話,未免有點繁瑣,想到一行行的換行符 \ 還有間隔線 \hline ,以及一列列的間隔符 & 就頭皮發麻。
當然,不否認有在線工具[1]可以直接生成指定行列的表格,不過這裡就且說說先在 Excel 設計好表格行列、表頭,再轉成 LaTeX 的情況。大概因為有時候可能需要先把表頭畫好,再結合實驗原理多考慮考慮,才能確定需要哪幾列,每列表頭是什麼。當然也可以先草稿紙畫好思路,這段就當我閒扯吧。
在實驗分析的過程中,一般來說,甭管是用 Excel 分析還是用 origin、Python 或者其他程序語言分析數據,都會先把手記的實驗數據敲入 Excel 表格中,再做後續的讀取分析。
實驗數據記錄
實驗數據錄入
分析完數據後,有時候可能想展示一下原數據或者結果,就會考慮把數據敲入 LaTeX 的 table 環境中。
總而言之,現在我有一組存放在 Excel 中的數據,然後我想把它們轉成 LaTeX 代碼。
目前已經把代碼打包好了,只要在命令行直接敲入 autolatex 命令或者 alt 命令(簡寫autolatex)即可
autolatex <文件路徑>alt <文件路徑>運行結束後會列印出 LaTeX 代碼,並且自動將代碼黏貼入剪貼板了。
也就是說,只要摁下 Enter 回車,就能切換到編輯器窗口複製代碼了
我已經懶到連複製的步驟都要省了
命令行運行結果
原數據
💡另外靈光一閃,macOS 用戶可以寫一個 Automator,這樣子可以連打開命令行的步驟都省掉了,直接對著文件點 Action 中的 Service,或者直接綁定快捷鍵,然後 LaTeX 代碼就直接進剪貼板了;Windows 用戶可以在系統設置給右鍵菜單欄中多加一個腳本。在此插個 flag,可以研究下。
或者在 Python 環境中:
from autolatex import tablefrom pandas import pddf = pd.read_excel('data.xlsx')output = table.convert(df)print(output)安裝方式很簡單,和平時安裝新的 Python 第三方庫一樣,
因為源碼已經上傳到 pypi 上了:https://pypi.org/project/autolatex/
最後:
推送寫著寫著的時候,突然想到我也可以做一個自動生成 n×m 空白表格的 LaTeX 代碼👇
autolatex <n> <m>alt <n> <m>OK,又立了一個 flag
多說幾句:
當然,設計的表格可以單獨用 Word 畫,也可以用 Excel 按 A4 尺寸畫表;實驗數據可以直接敲到 origin 的表格裡,或者直接敲在代碼的數組裡。實驗報告處理方法不唯一,各種奇形怪狀的方法我都見過或者試過,在此只是分享一下我某幾次或說大多數情況下的操作習慣。另外為了以我喜歡的方式「偷懶」,嘗試分享一下打通 Offic 表格與 LaTeX 表格的心得。
[1]: https://www.tablesgenerator.com/latex_tables
- END -
圖&文&碼 | 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