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耳機孔從世界上消失,藍牙耳機的音質準備好了嗎?

2021-02-07 品玩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手機有個耳機孔也成為了賣點。

iPhone 7 相比 6s 最大的變化之一就是沒有了 3.5 mm 耳機接口,當時大家的反應大概和對 iPhone X 的劉海一樣——早晚要改回來。

然而蘋果是認真的,而且在「蘋果做的一切都對」這個理念下,越來越多的手機取消了 3.5 mm 耳機孔。

在沒有耳機孔的 iPhone 上,蘋果官方給出的比較完美的解決方案是 W1 晶片加持的 AirPods。

這種方案的邏輯是:手機既然沒有了耳機孔,那就換成藍牙耳機,不需要耳機孔。

但是,如果改用藍牙耳機,追求好的音質背後的邏輯就完全變了。這也是很多用戶關心的:沒有了耳機孔,藍牙耳機的音質準備好了嗎?

傳統的有線耳機時代,好的音質是手機和耳機合力的結果,無論是手機端的「推力」、音頻解碼晶片,還是耳機的靈敏度、阻抗、頻率範圍,每一環節都會影響你最終聽到的聲音音質。比如 vivo 曾經推出的 HI-FI 手機 Xplay 6 採用了 ES9038 的 DAC 晶片,信噪比和總諧波失真等方面的表現更好。

換成藍牙耳機之後,雖然手機和耳機同樣會影響音質,但木桶效應的最短板是音頻的傳輸。先不論音質,只連接不穩定、聲音延遲這兩個缺陷就讓很多用戶不信任藍牙耳機,

藍牙耳機無音質的刻板印象也是在早年藍牙的糟糕用戶體驗中形成的。所以藍牙耳機不能簡單的與有線耳機那樣只是改進耳機,忽略「耳機線」。

圖片來源:高通官網

首先,之所以大部分廠商都會跟進取消耳機孔這項「改進」。是因為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合格的藍牙耳機基本上都解決了連接不穩定的問題。

但是要想把高品質甚至無損的音頻文件從手機傳輸到藍牙耳機上,藍牙傳輸的帶寬依然很有限。

和有線耳機在耳機孔端直接輸出模擬信號不同,藍牙的「線」相當於藍牙的無線傳輸,但由於藍牙傳輸的帶寬有限所以傳輸的當然是有損數位訊號。

就算你充了綠鑽,下載了無損音質的音樂,最終傳輸到藍牙耳機上的也不可能是你手機裡那個 20M 大小的音頻文件——需要將音頻文件進行壓縮,減小體積後傳輸過去,再進行解碼。

索尼官方的這張圖就很直觀的展示了這個原理。

而且,藍牙編碼的壓縮基於你所使用的音樂文件,也就是說如果你聽的是 MP3 文件,手機會經過 SBC(一種音頻壓縮編碼) 再壓縮一次,對音質來說是雙重損失——畢竟 MP3 相對於 WAV 文件已經是一種有損壓縮了。

因此挑選藍牙編碼的格式,就相當於在過去挑選傳統耳機的時候,挑選一條合適的「線材」。而和傳統耳機不同,這條線材對音質的影響還不是玄學而是實打實的可衡量。

於是現在你能買到的很多藍牙耳機包裝盒上都會有一個 aptX 的標誌,它出現的頻率不亞於有線耳機上的 Hi-Res 認證標誌。

aptX、aptX HD

aptX 是一種數字音頻壓縮算法,優點是壓縮的文件更小(壓縮率 4:1),但能保留更多音頻細節。

你下載的 20M 大小的音頻文件經過 aptX 壓縮,最終傳輸到藍牙耳機的文件大小可能只有 5M。

比 aptX 更古老的藍牙音頻壓縮編碼是 SBC,壓縮率為 3:1,壓縮的文件比 aptX 更大,音頻細節也在壓縮中丟失了不少。

音頻文件經過壓縮編碼傳輸到藍牙耳機後,還需要對這個壓縮文件進行解碼,這個時候,如果用的是 SBC 壓縮,只有在接收到完整的數據包後,才會開始解碼,這使得 SBC 下的藍牙音頻傳輸的時間延遲通常都在 50ms 甚至更高。

造成的後果就是:

戴著藍牙耳機用手機看視頻的時候,你會先看到人物先張嘴說話的動作,兩秒甚至更長時間後才能聽到聲音。

可以說是重現「先閃電後雷聲」的特效了。

aptX 藍牙傳輸數據包的方式是:aptX 指令詞+藍牙數據包。這種方式下,解碼工作是從接收到指令詞就開始了,最終的延遲時間一般低於 40ms。

除了基本的 aptX 以外,aptX 還有支持多聲道的 Enhanced aptX,低複雜程度的 aptX Live,低延遲 aptX Low Latency,以及接近無損壓縮的 aptX Lossless。

aptX 技術原本屬於 CSR 公司,2015 年,高通收購了 CSR。

隨後,2016 年,高通推出了 aptX 的升級版——支持 48kHz/24 位 LPCM 音頻數據的 aptX HD,按照高通官方的說法:「aptX HD 可通過藍牙連接提供『優於 CD』的高清音質。」

不過,aptX 歸高通最大的好處可能是:你的手機很可能支持了 aptX,尤其是搭載高通處理器的手機。

因為你的手機能不能用上 aptX,其實取決於專利費。

除了手機,藍牙耳機也需要支持 aptX 才能發揮其功能——所以買藍牙耳機的時候需要注意一下包裝盒上有沒有這個標誌。

LDAC

除了高通的 aptX,索尼也研發了自己的無線音頻編碼技術——LDAC,按照索尼官方的說法,LDAC 傳輸效率是普通 SBC 的 3倍,傳輸碼率可以達到 990kbps(aptX 的碼率也沒達到這麼高!)

與 aptX 不太一樣的是,在 Android 8.0 的開發中,索尼與 Google 合作了——只要你的手機升級到 Android 8.0 或者更高版本,基本上都會支持 LDAC。

升級了Android 8.0 的小米6

雖然內置在了 Android 系統中,你還是需要一副支持 LDAC 的藍牙耳機才能發揮作用。與手機不同,目前你能買到的支持 LDAC 的耳機也只有索尼家的了。

所以,這種方案下,你需要的是 Android 8.0 的手機+支持 LDAC 的索尼藍牙耳機。

說了這麼多,無論是 aptX 還是 LDAC,其實都跟帶領大家去掉耳機孔的蘋果沒啥關係,這兩種壓縮編碼 iPhone 都不支持。

iPhone 上的壓縮編碼用的是 AAC,這個編碼大部分藍牙耳機都支持,音質也就比 SBC 稍好一些。

想要更高的音質?當然是不存在的。



HAY! 17 年度科技大趴華麗重啟!

門票可繼續有效使用,

大咖嘉賓、數碼粉絲辯論賽、AI 翻譯大賽…

12月16日北京不見不散!

👇👇👇少量餘票狠戳小程序👇👇👇

相關焦點

  • 存在了一個世紀的耳機孔會消失嗎?
    或許我們越來越難看見,地鐵上,小哥哥取出他的耳機,好不容易將纏繞的線解開,然後塞在耳朵裡,遠離塵世的喧囂取而代之的是拿出一個小盒子,打開,是一副小巧的耳塞,裡面藏著他的世界他們管這玩意兒叫做無線耳機,他們說無線是音樂的未來
  • 從扔掉耳機孔,到真正不需要耳機孔,攏共分幾步?
    但是,人類絕對不會滿足於只帶一根線,於是他們把目光集中在耳機上。在此之前,聽音樂的耳機連接手機基本上都是3.5mm耳機孔,從諾基亞功能機到iPhone的風靡世界,這個小圓孔在設備圍困萬千重,充電接口換了好幾代的情況下,仍然巋然不動,延續至今。
  • 手機上3.5mm耳機孔真的會消失嗎?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 緊接著廠商便跟著老大哥的風,紛紛都取消了耳機孔。 3.5毫米插孔幾乎在一時間從中端和高端智慧型手機中消失。 但是在三星S10之前,豪仔對他們砍掉耳機孔的行為還是不理解。 至少我沒有看到「砍掉耳機孔計劃」的罪魁禍首iPhone有上大電池。
  • 手機上的3.5mm耳機孔,永遠再見
    TASTER科技|3.5mm耳機孔科技是進步的,取消3.5mm耳機孔也是進步的,這種設計正在慢慢消失在手機上,如今保留這種設計的手機
  • 消失的手機耳機孔,你現在過的怎麼樣?
    大家都知道了,如早期的報導如出一轍,確實取消了耳機接口。但是大家好像並沒有意識到另一點,蘋果還同時配備了一款藍牙耳機「AirPods」,這是蘋果認為對於取消耳機孔後的iPhone最好的聽音樂解決方式。當然,消費者們即使面對售價1288元的Airpods依然感到滿意。
  • 藍牙耳機哪個牌子的音質好、推薦幾款音質好的藍牙耳機
    但隨著智慧型手機輕薄化和防水化,旗艦手機開始取消了3.5mm獨立耳機孔,無線耳機應運而生。越來越多廠商在無線耳機上做研究,推出各種無線耳機,有哪些好用的無線藍牙耳機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1、Nank南卡T2
  • 放過耳機孔吧
    緊接著幾乎所有手機都取消了可擴展內存;再後來,蘋果取消了3.5mm的耳機孔……,消費者不願認也得忍了。為什麼蘋果先做了什麼,其他廠家都那麼樂於當跟屁蟲?3.5mm耳機孔又叫TRS端子,最早出現在1979年發布的索尼初代Walkman上。曾經靠著無可比擬的通用性行走江湖40年。直到2016年樂視最先推出沒有耳機孔的手機,緊接著蘋果7也消滅了耳機孔。
  • 藍牙耳機≠音質差,只是你沒選對耳機
    當很多廠商開始紛紛取消3.5mm耳機孔後,藍牙耳機市場掀起了一波潮流就比如:騷氣十足的 索尼大法 MDR-100ABN
  • 三星新旗艦確定取消耳機孔,無線耳機將全面普及嗎?
    3.5mm耳機孔在全球各廠旗艦手機中逐漸消失,然而一些主推性價比的手機卻頻頻以保留3.5mm耳機孔為賣點。
  • 目前音質最好的藍牙耳機,高清音質藍牙耳機推薦
    如今藍牙耳機是越來越獲得大眾的喜愛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離不開它了,很多人在買耳機的時候會在意藍牙耳機的音質,畢竟在自己的耳朵裡面聽到完美的音樂還是很重要的。下面為大家介紹幾款音質超讚的無線藍牙耳機。
  • 三星也放棄耳機孔了?扒一扒USB是怎麼把耳機孔殺死的
    日前就傳來了關於S8的最新消息:三星有意砍掉S8身上的3.5mm耳機孔,並在S8發布同時推出旗下新款藍牙無線耳機(作為彌補?)。三星S8極有可能取消3.5mm耳機孔設計如果消息屬實,那三星就是繼樂視、蘋果和摩託羅拉之後,選擇將耳機孔閹割的新晉品牌了。
  • 2021年藍牙耳機哪款好?四款音質超好的藍牙耳機推薦
    隨著當今健身風氣風行、而且大多數市面上的手機取消3.5mm耳機孔的關係。
  • 解決沒有耳機孔的煩惱,提升音質還能少花錢!
    安卓廠商也同樣給Type-C用戶配置了轉接頭,或者直接搭配上了Type-c接口的耳機。Type-c轉接口,音質上會和3.5耳機孔有區別嗎?理論上數字接口能傳輸比CD音質(16bit 44.1kH)更好的無損級音樂;只不過在音樂傳到耳機振膜之前,輸出的音樂需要從數位訊號轉化為模擬型號,通過DAC晶片進行處理。以往統一採用3.5mm接口時,這部分電路一般集成在手機裡邊,受限於手機成本和體積,提供的音質一般很有限;取消接口之後這些部分可以交給耳機商負責,提升音質的可能性也更多!
  • iPhone7取消3.5mm耳機孔18個月之後,你習慣了嗎?
    而就在iPhone7取消3.5mm耳機孔18個月之後,你習慣了嗎?在樂視首先幹掉了3.5mm耳機孔之後,蘋果竟然也在iPhone7身上這樣做了,理由是可以帶來更大的機身空間,可以有更大的電池或者設計更加具備美感,以及更加的防水等,同時推出了價格達到了上千元的AirPods無線耳機,認為可以帶來無損音質。
  • 6款高音質頭戴式藍牙耳機,耳機發燒友必備
    藍牙在傳輸過程中使用的是有損編碼,音頻信號受到了壓縮。——蓋得日記由於揚聲器的單元尺寸比較大,因此頭戴式耳機的音樂氛圍感與空間定位等更強,更容易擁有飽滿自然的音效,音質也就更好。因此蓋得排行將給大家推薦幾款高音質的頭戴式藍牙耳機,大家取需。
  • 爆料 | 蘋果、小米、華為先後取消手機耳機孔,耳機孔就這麼遭人嫌棄嗎?
    說到手機耳機孔的取消問題,樂視帶頭,iPhone 7開始備受關注。目前為止,取消手機耳機孔這個潮流似乎已經一發不可收拾。像華為mate10 Pro、iPhone 8、努比亞Z17、HTC U11、小米6等手機先後砍掉耳機孔,甚至連一加手機也暗示新機型可能會取消耳機孔……
  • 有什麼音質的半入耳式藍牙耳機?音質最好的藍牙耳機推薦
    特別在現在藍牙耳機中,相信大家也已經人手一款藍牙耳機了,可能有一些小夥伴手上還不止一款耳機。而現在大家會經常私信告訴我,入耳式的藍牙耳機戴起來不太舒服,有沒有半入耳式的藍牙耳機比較好的呢?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幾款非常好用的藍牙耳機。
  • 藍牙耳機漸普及,有線耳機會退出歷史舞臺嗎?
    那一則黑人小夥沉浸在藍牙耳機帶來的音樂世界中的廣告,有人覺得欣喜於無線便捷時代的真正來臨,有人則擔憂於無線耳機隨時的丟失。但不可否認,蘋果手機攜帶的功能,一般都代表了一項技術的基本成熟和普及,因此藍牙耳機的普及已經成為趨勢,那麼有線耳機會退出歷史舞臺嗎?  其實,耳機市場一直主要是手機的延伸產品,但是這個市場正在爆發出極大地潛力,一眾大佬紛紛進軍耳機市場。
  • 從標配變成賣點,耳機孔究竟做錯了什麼?
    但是再精簡的過程中,耳機孔的逐步消失則飽受爭議。為什麼有耳機插口的手機越來越少?這背後,不只是「聽歌」這麼簡單。還有人反映說:由於耳機孔的消失,公共場合選擇聲音外放的人越來越多了。最重要的是,作為有線耳機替代品的藍牙耳機目前還是存在一部分缺陷:體積相對較大、音質比較一般、聲音延遲控制的不是很好、需要不定期充電,即使是目前綜合體驗最好的 AirPods 也存在著售價較高的問題,而這些只需要一個耳機孔就能解決
  • 藍牙耳機連不上?可能是「它」還沒準備好!
    ,你從耳機線的煩腦中掙脫出來了嗎?可是你有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心心念念的耳機買回家,打開手機卻搜不到它!搜到了卻也連不上!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你在我手上我卻連不上你!藍牙耳機搜不到?連不上?別急,可能是你的「它」還沒準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