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手機有個耳機孔也成為了賣點。
iPhone 7 相比 6s 最大的變化之一就是沒有了 3.5 mm 耳機接口,當時大家的反應大概和對 iPhone X 的劉海一樣——早晚要改回來。
然而蘋果是認真的,而且在「蘋果做的一切都對」這個理念下,越來越多的手機取消了 3.5 mm 耳機孔。
在沒有耳機孔的 iPhone 上,蘋果官方給出的比較完美的解決方案是 W1 晶片加持的 AirPods。
這種方案的邏輯是:手機既然沒有了耳機孔,那就換成藍牙耳機,不需要耳機孔。
但是,如果改用藍牙耳機,追求好的音質背後的邏輯就完全變了。這也是很多用戶關心的:沒有了耳機孔,藍牙耳機的音質準備好了嗎?
傳統的有線耳機時代,好的音質是手機和耳機合力的結果,無論是手機端的「推力」、音頻解碼晶片,還是耳機的靈敏度、阻抗、頻率範圍,每一環節都會影響你最終聽到的聲音音質。比如 vivo 曾經推出的 HI-FI 手機 Xplay 6 採用了 ES9038 的 DAC 晶片,信噪比和總諧波失真等方面的表現更好。
換成藍牙耳機之後,雖然手機和耳機同樣會影響音質,但木桶效應的最短板是音頻的傳輸。先不論音質,只連接不穩定、聲音延遲這兩個缺陷就讓很多用戶不信任藍牙耳機,
藍牙耳機無音質的刻板印象也是在早年藍牙的糟糕用戶體驗中形成的。所以藍牙耳機不能簡單的與有線耳機那樣只是改進耳機,忽略「耳機線」。
圖片來源:高通官網
首先,之所以大部分廠商都會跟進取消耳機孔這項「改進」。是因為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合格的藍牙耳機基本上都解決了連接不穩定的問題。
但是要想把高品質甚至無損的音頻文件從手機傳輸到藍牙耳機上,藍牙傳輸的帶寬依然很有限。
和有線耳機在耳機孔端直接輸出模擬信號不同,藍牙的「線」相當於藍牙的無線傳輸,但由於藍牙傳輸的帶寬有限所以傳輸的當然是有損數位訊號。
就算你充了綠鑽,下載了無損音質的音樂,最終傳輸到藍牙耳機上的也不可能是你手機裡那個 20M 大小的音頻文件——需要將音頻文件進行壓縮,減小體積後傳輸過去,再進行解碼。
索尼官方的這張圖就很直觀的展示了這個原理。
而且,藍牙編碼的壓縮基於你所使用的音樂文件,也就是說如果你聽的是 MP3 文件,手機會經過 SBC(一種音頻壓縮編碼) 再壓縮一次,對音質來說是雙重損失——畢竟 MP3 相對於 WAV 文件已經是一種有損壓縮了。
因此挑選藍牙編碼的格式,就相當於在過去挑選傳統耳機的時候,挑選一條合適的「線材」。而和傳統耳機不同,這條線材對音質的影響還不是玄學而是實打實的可衡量。
於是現在你能買到的很多藍牙耳機包裝盒上都會有一個 aptX 的標誌,它出現的頻率不亞於有線耳機上的 Hi-Res 認證標誌。
aptX、aptX HD
aptX 是一種數字音頻壓縮算法,優點是壓縮的文件更小(壓縮率 4:1),但能保留更多音頻細節。
你下載的 20M 大小的音頻文件經過 aptX 壓縮,最終傳輸到藍牙耳機的文件大小可能只有 5M。
比 aptX 更古老的藍牙音頻壓縮編碼是 SBC,壓縮率為 3:1,壓縮的文件比 aptX 更大,音頻細節也在壓縮中丟失了不少。
音頻文件經過壓縮編碼傳輸到藍牙耳機後,還需要對這個壓縮文件進行解碼,這個時候,如果用的是 SBC 壓縮,只有在接收到完整的數據包後,才會開始解碼,這使得 SBC 下的藍牙音頻傳輸的時間延遲通常都在 50ms 甚至更高。
造成的後果就是:
戴著藍牙耳機用手機看視頻的時候,你會先看到人物先張嘴說話的動作,兩秒甚至更長時間後才能聽到聲音。
可以說是重現「先閃電後雷聲」的特效了。
aptX 藍牙傳輸數據包的方式是:aptX 指令詞+藍牙數據包。這種方式下,解碼工作是從接收到指令詞就開始了,最終的延遲時間一般低於 40ms。
除了基本的 aptX 以外,aptX 還有支持多聲道的 Enhanced aptX,低複雜程度的 aptX Live,低延遲 aptX Low Latency,以及接近無損壓縮的 aptX Lossless。
aptX 技術原本屬於 CSR 公司,2015 年,高通收購了 CSR。
隨後,2016 年,高通推出了 aptX 的升級版——支持 48kHz/24 位 LPCM 音頻數據的 aptX HD,按照高通官方的說法:「aptX HD 可通過藍牙連接提供『優於 CD』的高清音質。」
不過,aptX 歸高通最大的好處可能是:你的手機很可能支持了 aptX,尤其是搭載高通處理器的手機。
因為你的手機能不能用上 aptX,其實取決於專利費。
除了手機,藍牙耳機也需要支持 aptX 才能發揮其功能——所以買藍牙耳機的時候需要注意一下包裝盒上有沒有這個標誌。
LDAC
除了高通的 aptX,索尼也研發了自己的無線音頻編碼技術——LDAC,按照索尼官方的說法,LDAC 傳輸效率是普通 SBC 的 3倍,傳輸碼率可以達到 990kbps(aptX 的碼率也沒達到這麼高!)
與 aptX 不太一樣的是,在 Android 8.0 的開發中,索尼與 Google 合作了——只要你的手機升級到 Android 8.0 或者更高版本,基本上都會支持 LDAC。
升級了Android 8.0 的小米6
雖然內置在了 Android 系統中,你還是需要一副支持 LDAC 的藍牙耳機才能發揮作用。與手機不同,目前你能買到的支持 LDAC 的耳機也只有索尼家的了。
所以,這種方案下,你需要的是 Android 8.0 的手機+支持 LDAC 的索尼藍牙耳機。
說了這麼多,無論是 aptX 還是 LDAC,其實都跟帶領大家去掉耳機孔的蘋果沒啥關係,這兩種壓縮編碼 iPhone 都不支持。
iPhone 上的壓縮編碼用的是 AAC,這個編碼大部分藍牙耳機都支持,音質也就比 SBC 稍好一些。
想要更高的音質?當然是不存在的。
HAY! 17 年度科技大趴華麗重啟!
門票可繼續有效使用,
大咖嘉賓、數碼粉絲辯論賽、AI 翻譯大賽…
12月16日北京不見不散!
👇👇👇少量餘票狠戳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