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的全稱是「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數字對象唯一標識,被喻為「網際網路上的條形碼」、「科技論文的身份證」,通過它可以方便、可靠地連結到論文全文。doi代碼具有唯一性,這種特性保證了在網絡環境下對數位化對象的準確提取,有效地避免重複。
另外,一個數位化對象的doi標識符一經產生就永久不變,不隨其所標識的數位化對象的版權所有者或存儲地址等屬性的變更而改變。
一個doi包括兩個部分:前綴和後綴,中間用「/」分割。前綴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目錄代碼,所有doi的目錄都是「10.」,即所有dio代碼都以「10.」開頭。另一個是登記機構代碼,任何想登記doi的組織或單位都可以向IDF申請登記機構代碼。後綴是一個在特定前綴下唯一的後綴,由登記機構分配並確保其唯一性。後綴可以是任何字母數字碼,其編碼方案完全由登記機構自己來規定。後綴可以是一個機器碼,或者是一個已有的規範碼,如ISBN號或ISSN號。
例如:10.3969/j.issn.1004-3810.2008.01.001
萬方數據公司合作期刊論文doi編碼基本結構如下:doi:10.3969/j.issn.xxxx-xxxx.yyyy.nn.zzz
後綴字符
含義
舉例
j
期刊
issn.xxxx-xxxx
xxxx-xxxx是期刊的issn號
issn.1007-9572
yyyy
出版的年份
1998,2009
nn
期號
01,06,11,
zzz
同一期中論文的流水號(即第幾篇文章)
001,023
注意事項:
① 期刊沒有ISSN號時,其論文doi編碼使用CN號,其期刊論文的doi編碼結構為:
10.3969/j.cn.xxxx-xx(r).yyyy.nn.zzz
其中(r)代表了CN號中的分類號,例如某刊的CN號是34-1080/S,其2006年第3期中的第15篇論文的doi編碼應為:doi:10.3969/j.cn.34-1080(s).2006.03.015
②增刊的期號從「z1」開始編排,依次為「z1」、「z2」等
例如某刊2008年第1次增刊中第1篇論文的doi編碼為doi:10.3969/j.issn.1004-3810.2008.z1.001
③ 合刊的期號期號以「h」開頭,後跟合刊的最小期號。
例如1、2期的合刊,期號為「h1」;5、6、7期的合刊,期號為「h5」
例如某刊2008年第3、4期的合刊中第1篇論文的doi編碼為doi:10.3969/j.issn.1004-3810.2008.h3.001
轉載本文請聯繫原作者獲取授權,同時請註明本文來自張志斌科學網博客。
連結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39458-1090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