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洩密元兇暴露?這個鍋AI不背

2021-02-15 讀芯術

全文共1672字,預計閱讀時長2分鐘

「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可謂是AI近日來的真實寫照了。

不久前,美國媒體The Intercept公布了一份來自Facebook秘密文件,不僅讓這個本來就身處風雨飄搖的公司更為焦頭爛額,還讓AI成功變身為「背鍋俠」。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在Facebook的運營中,AI有著特殊的賺錢方式。

能賺錢,是因為AI「比你更懂你」


在該文件中被提到的AI服務,是一種由Facebook提供給廣告主的忠誠度預測模型。

 

所謂忠誠度預測,即使用大數據分析用戶使用習慣並預測用戶的未來行為,以此量化用戶對於某個品牌的傾斜度,從而作為廣告主投放廣告的依據。

 

這一模型的可怕之處在於,Facebook採用的並非與其他平臺相同的策略,即依據現有用戶行為劃分用戶群體,從而幫助廣告主進行廣告投放,而是能夠較為準確地預測用戶行為,甚至根據精確的廣告投放引導用戶的選擇。

 

讓我們用華為舉個例子。在別的平臺,華為能夠get到的信息是該平臺有多少用戶是花粉,從而在P20開售之前給這些用戶投放廣告。

 

但在Facebook,華為可以購買到的則是這樣的消息——「我們有20%的用戶最近需要更換手機,且其中的10%有極大可能在購買時,選擇『華為』這個品牌。」這樣一來,當華為向這些用戶投放P20廣告時,他們中的絕大部分會將這些廣告視為「瞌睡時遇上的枕頭」「烈日下找到的樹蔭」。

可以說,這樣的AI模型,在你還沒有真正下達購買決策時,便可以從你的潛意識中了解你的想法和需求,是「比你更懂你的存在」。這無異於提升了廣告主的營銷效果。

揭秘:AI預測的實現


AI預測,主要依靠用戶行為大數據。通過將不同種類的用戶行為通過人工標記的方式分類並打上標籤,並將不同的行為組與用戶選擇結果成對輸入,這樣一來,AI便能夠在不同的前提下,為不同的用戶行為賦予權重。通過權重,模型就可以計算出某一事件出現的概率,從而作出預測。

在Facebook忠誠度預測模型中,數據被分為以下幾類:用戶位置、設備信息、Wi-Fi網絡連接情況、視頻觀看、親朋好友言論等等類別。

 

仍舊以華為為例,當某個位於泰國曼谷的中等收入用戶使用iPhone 4s在朋友推薦下,在近一周時間內6次搜索華為的相關產品時,AI便會做出該用戶將購買華為手機的預測。由此,該用戶將順理成章被Facebook劃分在華為潛在客戶群之中,成為投放華為P20廣告的對象。

 

AI預測不僅與模型搭建及數據打包有關,其數據收集的廣度、深度才是直接決定預測準確度的要素。

 

FB為了保證這一精度,不僅將用戶的使用習慣、點擊行為、社交媒體廣播納入數據收集的對象,甚至聊天記錄、手機相冊等等深度觸及用戶隱私的內容也在採集範圍之中,這也是該AI模型令用戶最為不安的地方。

 

美國參議員Bill Nelson就表示:「昨天我在Facebook上跟朋友聊天時,提到喜歡某種吃巧克力,接著突然我開始收到各種巧克力的廣告。」

販賣AI產品而非用戶數據的FB

 

其實,讓Facebook深陷操控美國大選、英國公投泥沼的,正是其出租該模型的行為。

 

Facebook表示,為保護用戶隱私,它為廣告主提供的所有數據僅僅是可能性預測結果,且當中的用戶信息均經過了匿名處理。運用該模型,廣告主只能做到了解用戶取向、決定廣告投放份額,而並不能直接對用戶進行騷擾。

 

不過,Facebook在具體投放廣告時,還是會依據模型篩選出用戶群進行精準廣告投放。這意味著,縱然廣告主和Facebook內部人員並不知道這些廣告分別被投放給了哪些具體用戶,但這些用戶的具體選擇無疑是真真切切地受到了這種針對性投放行為影響的。

操控人類的選擇,AI的這個技能讓Facebook的用戶們心驚。而且,引導人們消費的事小,這樣的產品一旦被「泛化」,影響的將不僅僅是一個品牌,而是一個產業、一個政策、甚至一個國家,可以說十分讓人膽顫了。

讀芯君開扒

這個鍋,AI究竟該不該背?


AI行為預測是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重點,也是技術變現的顯著區塊。可以預見的是,在AI預測愈發精準的將來,人們的行為和認知將進一步受到影響。

但這其中並不存在違背倫理規範的部分,經過AI預測而投放的內容和我們在電視裡看到的節目、圖書館借到的書本一樣,都在塑造著一個人的選擇和想法。可以說,我們今天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基於我們生活的環境而生的,只不過AI預測利用了這一特點,實現了盈利的目的。所以,這個鍋,AI背的有點冤。

不過,企業的確應該約束自己的信息採集範疇,而不能為了追求AI預測的精度,觸碰到用戶的底線。

留言 點讚 發個朋友圈

我們一起探討AI落地的最後一公裡

作者:羊習習

參考文獻連結:

https://m.huxiu.com/article/240060.html

如需轉載,請後臺留言,遵守轉載規範

推薦文章閱讀

長按識別二維碼可添加關注

讀芯君愛你

相關焦點

  • 這個「鍋」我們不背
    所以,我決定寫篇文章來解釋下吧,可能也起不到什麼作用,該罵的還是要罵,沒辦法畢竟隔行如隔山,我們面對的客戶群體又是18-25歲的年輕群體,社會閱歷比較少,對電子產品行業也不了解!  這次為什麼ps5這麼貴?索尼由於晶片合格率問題,無法提供大量貨品。每個國家或者區域數量都受到限制,自己國家或者地區的數量都滿足不了自己國家或者地區的需求。
  • 這個鍋,煙花不背!
    座談會伊始,煙花爆竹青工委成員尋俊源就「鋼絲棉煙火」近來的傳播影響,以及不及時制止會產生的社會性危害進行分析。為使消費者不被此誤導,站在為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考慮的角度,我們有必要在這裡剖析一下煙花爆竹產品中的「冷光手持噴花」與「鋼絲棉煙火」這兩種產品的本質區別。
  • 這個鍋,山東人民不背,中華兒女不背
    視頻稱,今年國慶期間,山東某副縣長夫人在美國新澤西州一個西餐廳就餐時,因菜餚不合口味對服務人員大罵推攘,餐廳經理報警後,警察到場協調,副縣長夫人毫無懼色,還與警察衝突起來,甚至試圖奪取警察佩戴的槍枝,結果被警察當場擊斃。通過網傳視頻看到,儘管畫面中的主人公留著長發,但無論是身手舉止,都更像一名男性。
  • WannaCry這個鍋,微軟究竟該不該背?
    迄今為止,這個病毒已經讓數萬臺電腦中招,包括醫院學校水電站甚至ATM取款機,當然受害最多的還是個人電腦。然而,這場大規模病毒攻擊事件的真正可怕之處,在於WannaCry的源頭「永恆之藍」,正是美國國安局(NSA)開發的攻擊工具。這次事件讓廣大吃瓜群眾們第一次深切感受到:網絡戰爭到底是什麼樣。
  • 這個鍋,三文魚背不背?
    現有研究表明三文魚基本不可能是病毒傳播的中間宿主,進口三文魚是否是汙染源尚有待科學的調查分析。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北京反應迅速、信息通報及時透明,對於防控前景非常有信心。但是,我們也要藉此機會提醒讀者朋友們:新冠病毒的潛在宿主很多,在日常生活中,仍要對與人密切接觸的動物保持警惕。在有效療法或者疫苗出現之前,類似的新冠點暴發可能是常態,我們要隨時保持警覺。
  • 聯想移動的鍋,何必讓劉軍來背
    劉軍離任後,並沒有「高升」,按照楊元慶內部郵件的表述,「劉軍將離開現在的崗位,在一段時間內擔任我移動業務的特別顧問。」想到之前聯想移動業績的「瑕能掩瑜」,顯而易見,劉軍成了聯想移動的「背鍋者」。不過,聯想移動的鍋讓劉軍來背合適嗎?從業績上看,聯想移動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可謂喜憂參半,但總體上是讓人失望的。
  • 騰訊:這個鍋我們不背
    莫名其妙  消息在坊間的迅速傳播,使得眾多網友紛紛矛頭直指騰訊方面,認為其這種做法有失公允,而隨著「倒鵝」浪潮聲勢的不斷壯大,騰訊方面再也坐不住了,就在昨天下午,騰訊WeGame首度就此事做出了回應,表示「這口鍋,我們不背」。  騰訊方面在闢謠中指出:「旗下的WeGame平臺一直倡導的是一種公平競爭,我們也不會去搞那些離譜的手段。
  • 皮卡丘表示不背這個鍋
    IRA的這個運動名為「Don’t Shoot US」,有專門收集發布「警察暴力事件」圖片和視頻的網站、社交網絡帳號,滲透到了網絡的各個角落。精靈寶可夢遊戲就是其中之一。 "Don't Shoot US"主網站截圖寵物小精靈:我們不背這個鍋去年7月,「Don't Shoot US」在Tumblr帳號上發布了精靈寶可夢競賽活動
  • 蘋果手機iMessage被賭博、色情信息"轟炸", 這個「鍋」該誰背?
    近來,不少網友反映,iMessage垃圾信息越來越多,有時候一天能收到兩三條,舉報也不管用,後續依然會收到。 三大運營商不背這個「鍋」。其實iMessage垃圾信息和運營商沒有太大聯繫,如果非要說有聯繫,那就是iMessage垃圾信息發送接收會使用流量,這和簡訊發送走的通道不一樣。但垃圾簡訊和三大運營是有關係的。 即然如此,蘋果公司是不是得背「鍋」?
  • 三星Note 7爆炸的原因竟然是這個?讓電池背了那麼久的鍋!
    爆炸的三星Note 7現在最麻煩的問題就是三星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爆炸,之前歸咎於電池問題,但現在看來並不是那麼簡單。Instrumental研究人員稱,三星工程師清楚電池空間過於擁擠,如果採用稍小的電池就能避免這個問題,但三星為了保證Note 7能有大容量的電池,寄希望於內部保護措施來避免可能出現的問題,不過未能成功。
  • 跌掉一個星巴克後,Facebook洩密事件告訴了我們什麼?
    Facebook數據洩密事件在過去半個月來持續發酵,如果說帳面上近千億市值的損失還可估量,那麼人心的向背則是一向愛惜「羽毛」的扎克伯格所不敢估量的。就連大洋彼岸的百度創始人李彥宏說了一句「客觀」話(中國人很多時候願意用隱私換取便利),也因不合時宜而被中國用戶群起吐槽。
  • Facebook開源多款AI工具,支持遊戲、翻譯
    GitHub 地址:https://github.com/facebookresearch/faissStarSpaceStarSpace 是一種通用的神經嵌入模型,可用於諸如文本分類等許多領域。GitHub 地址:https://github.com/facebookresearch/StarSpaceVisdomVisdom 可以生成豐富的、實時的數據可視化內容,來幫助開發人員開展他們的科學實驗。
  • 中國:全世界的鍋都給我背了?!
    韓國環境部國立環境科學院預報員申東浩(音)表示,現在北京幾乎沒有風或吹些許東風,因此霧霾不太可能吹到朝鮮半島,受中國霧霾的影響而在韓國出現可吸入顆粒物的概率非常小。  雖然如此,可是旁邊正好有一個霧霾大戶可以當背鍋俠,還能幫自己遮遮羞,這鍋不甩白不甩...
  • 5G時代即將來臨,4G網絡降速這個鍋,是否真的要運營商來「背」
    難道這一次,真的要運營商背這個鍋嗎?其實也不盡然。近日,在2020世界5G大會正式開幕上,對於大家的這種疑惑,移動也是首次作出了回應。目前中國移動已經建成開通的5G基站有38.5萬個,5G用戶也高達9000萬戶。並在大會上也是特別提到,他們在加速5G建設的同時,確保4G網絡服務不下降。
  • 資訊時代表示,有些鍋我不背
    我說還能是啥樣,不就是人臉識別啊,行動支付啊,用戶畫像啊,智能家居啊……他說你說的這些都對,但資訊時代還有另一副樣子:你在12306上訂了一張2小時後的高鐵票,然後悠閒地坐上地鐵去車站,可是那些不會用手機的人在越來越少的人工售票窗口排了2小時隊,被告知沒票了。
  • 給一個詞就能模仿你的筆跡,Facebook這個AI強大到不敢開原始碼
    _nc_cat=108&ccb=1-3&_nc_sid=ae5e01&_nc_ohc=Jcq0m5jBvK8AX--fG2A&_nc_ht=scontent-sjc3-1.xx&oh=8b7e8221bba5aba6b6331c643764dec5&oe=60EF2B81數據集地址:https://github.com/facebookresearch
  • 千萬別用微信發照片,會造成隱私洩密?其實暴露的只有你的智商....
    這些文章大概的意思是說,千萬不要用微信發原圖,會造成隱私洩密。其實這個跟微信沒什麼卵子關係,野雞公眾號強行給自己加戲讓微信背鍋而已。微信今天發公告表示這個鍋不背:這個東西會保存諸如位置,光圈大小,快門速度等信息在照片上。
  • Facebook又更新了
    這是facebook版本的更新頻率,差不多幾天就有一個更新。不明白到底是為了什麼呢。估計應該是為了應對洩密事件吧,不斷的修復漏洞或者掩蓋某些東西。但是這當中也有些意思,很多版本是不能安裝的,而且從數據包的大小也可以看出來,某些版本變化太大了。當然,也有可能是下載平臺,自己加裝了一些東西。這些東西我們也不是特別懂啦,只是感覺而已。
  • 《H1Z1》終於解鎖大陸IP 谷歌表示:「這鍋我不背」
    不得不說這個設計主題很好,遊戲剛出時大家也都是如此,勾心鬥角,處處提防著他人。於是在得知了這件事後有些無腦洗地的玩家坐不住了,站出來高呼:「中國玩家不遵守遊戲規則,破壞了遊戲平衡,被鎖IP都是自找的。」嗯···筆者想說腦子是個好東西,且不談大面積集結抱團的中國玩家有多少,先來說說這種行為本身有沒有問題?開發者自以為了解人性,設置了一個背景和規則讓每個人獨立面對末日,卻被這部分中國玩家打臉打的啪啪響。
  • 打開這個連結,你的 Facebook 帳戶就被黑了
    編譯:代碼衛士團隊研究員Samm0uda在 Facebook 端點 facebook.com/comet/dialog_DONOTUSE/ 這種攻擊包含多個步驟,但 Samm0dua 表示這個利用將在「眨眼之間」得到執行。Samm0uda 表示,他在1月26日將研究成果告知 Facebook,後者於1月31日發布補丁。Facebook 頒發出2.5萬美元的獎金。9月份,Facebook 宣布漏洞獎勵計劃涵蓋涉及暴露訪問令牌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