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不想等

2021-02-07 虎嗅APP

作者 | Eastland,虎嗅研究總監

題圖 | 36氪創始人劉成城,圖片來自東方IC

2019年6月28日,36氪控股向美國SEC遞交了上市申請草稿版,即Form DRS。8月14日、9月6日,36氪先後遞交了修訂稿。三易其稿之後,36氪於9月30日遞交了正式版,即From F-1。

因F-1表格「預計最大募集金額」欄不能留白,故而暫時填了個1億美元。2014年阿里填的是「10億美元」,一些財經媒體驚呼「阿里只融10億美元!」這次仍有財經媒體「中招」,打出「36氪赴美融資1億美元」的標題。

「十一」前最後一個工作日下班後,大家不是在機場就是在去機場的路上,趕在此時遞交招股文件不知是否「純屬偶然」。

 

「五大板塊」

 

即將赴美上市的是36氪的創投媒體業務,36氪旗下知名度較高的業務還有「專注聯合辦公的氪空間」和「創業投融資服務平臺36氪創投助手」。

 

36氪所有業務的起點是為創業公司建立資料庫。稍微看得過去就給予「短、平、快」的報導,看似優秀者會得到更多幫助,從跟蹤報導、引入氪空間孵化到為私募牽線。

 

2015年,自認為「在網際網路創業者這個圈子裡積累了足夠多的資源和認可」,「專業能力和項目篩選能力已經得到驗證」,36氪著手布局了五大業務板塊:氪空間、創業媒體報導、股權眾籌平臺、36氪融資服務、36氪研究院。

 

2016年6月,36氪高調宣布「3年內通過股權眾籌平臺幫助10000家初創企業完成股權眾籌融資。」今天的36氪應該慶幸沒有實現這個宏偉的目標。

中外創業公司活過3年的概率都小於10%。假如1萬家公司中有9000家「404」了,每家有100多位血本無歸的「股東」,100萬投資人上門討說法,36氪搞不好自己也「404」了。

 

36氪研究院、氪空間也是命途多舛。

 

36氪研究院依託創業企業資料庫及媒體業務為創業企業及投資機構提供「品牌服務包」與「諮詢服務包」。具體形式包括行業研究報告、行業周報、企業調研報告、競品分析報告、用戶調研報告。

曾任艾瑞諮詢產品研究副總經理的朱一璞,以院長身份露了幾面就去了TalkingData。如今36氪研究院官網中只有三位研究人員的簡單介紹()。

 

氪空間的產品是聯合辦公空間,截至2018年8月在12座城市擁有60個辦公場所,總面積30萬平米、可提供4.2萬個工位,為超過3000家企業提供服務。

2019年,在「佣金腐敗、關聯交易、裝修腐敗、拖欠租、批量關店、裁員50%」的負面傳聞中,歌斐資本追加「數千萬元」。歌斐資本曾於2015年參與優客工場A輪,2018年參與氪空間B輪。2019年投這點『小錢「既是給氪空間續命也是挽救自己此前的投資。


隨後氪空間「高層大換血」,原CEO、COO、CFO、CMO先後離職,歌斐資本合伙人王雪泉出任氪空間CEO。

 

這家成立於2010年的明星公司,已經試過錯的業務包括股權眾籌、財務顧問、研究諮詢、共享辦公。最終拿得出手、勉強可以登陸資本市場的只有創投媒體

 

網際網路流量變現的套路

 

創投媒體也是媒體,脫不出以內容吸引流量,通過廣告和增值服務將流量變現的套路。

 

2018年,36氪營收2.99億,其中在線廣告收入1.74億,佔比58.1%。2019年H1,36氪營收2.02億,其中在線廣告收入7900萬,佔比大幅降至39.4%。

2019年H1,增值服務收入1.01億、同比增長508.6%,對總營收增長的貢獻率達65%;會員訂閱收入2130萬、同比增長338.8%。由於基數小,對總營收增長的貢獻率為13%;廣告收入7948萬、同比增長56%,對總營收增長的貢獻率為22%。

招股文件還披露了最近8個季度的營收數據,可以看到36氪收入呈明顯的季節性。一季度營收遠低於其它三個季度,四季度則是全年的高峰。

 

2018年Q4營收達1.44億,廣告收入7112萬居首,增值服務收入6250次之,會員訂閱收入1076萬;2019年Q2,增值服務收入5968萬躍居第一,廣告收入4470萬滑落至第二位。

2018全年廣告收入1.74億、佔總營收的60%,這個體量難以打動資本市場。36氪在短短半年之內強勢開拓增值服務、會員訂閱,2019年H1營收突破2億,廣告收入佔比降至40%以下。假如這個勢頭能保持一兩年,36氪比現在要值錢很多。

儘管營收規模仍然偏小,而且虧損4550萬,但36氪不想再等。

下面用SOTP()思路——對廣告、增值服務、付費訂閱等業務分別估值,然後加總得到36氪的估值預期。

 

耕耘內容難「賺大錢」,值3億美元

 

2017年、2018年年,廣告業務都是36氪的支柱。

 

2018年36氪廣告收入1.74億,320家廣告主平均每家投放54.3萬。

 

2019年H1廣告收入7948萬,210家廣告主戶均投入37.8萬。與2018年H1相比,客戶增加55家、戶均投入增加5萬元。

2018年,36氪網站、微信、微博、頭條號、知乎總訪問量的月均數值1.96億,全年PV值達23.5億。廣告收入1.74億,每個頁面訪問帶來7分錢廣告收入。

36氪公布的「月均PV"指過往12個月的月均PV,所以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12個月總訪問量為41.7億,截至2019年3月31日的12個月總訪問量為27億。進而可以算出2019年Q1、Q2的季度訪問量分別為18億和30億,2季度日均訪問量比1季度高66%!#發生了什麼?#


以內容博取流量,通過廣告方式變現,是最經典的媒體模式。媒體提供靠優質內容的能力不可以迅速翻倍,相應地流量也不會暴漲。

假如2019年36氪廣告收入能達到2億(),並保持60%的年均增速,2021年36氪廣告收入可達到5.1億,這是相當樂視的預測。

 

2018年美圖廣告收入6.2億,增值服務收入3.3億、手機銷售收入18.4億,最新市值76億港元,不到10億美元。

 

就算美圖10億美元市值全部來自廣告收入,那也是36氪廣告業務三年以後能達到的(),還要加上「萬事如意」這個重要前提。

在IPO時,36氪廣告業務約值3億美元,相當於2019年廣告預期收入的10~13倍。規模小、未盈利,未來不確定性高,10倍以上PS()絕對不算低。

 

優秀媒體有不可替代的社會價值,但從純商業角度說賺不到「大錢」。


不論成長速度、還是變現效率,耕耘內容遠不如百度、頭條通過算法聚合、分發內容有「錢途」。美圖通過工具APP獲取流量,賣廣告、賣增值服務、賣硬體,比36氪靠內容吸引流量輕鬆很多。

 

增值服務與公關公司搶食,值1億美元

 

36氪的使命是「為中國新經濟參與者服務」。宣傳報導創業公司、幫助他們獲得融資、乃至解決辦公場都是值得探索的服務形式。

只不過以內容獲得流量再通過廣告變現、賺錢「養家」,這條路徑太順理成章,以至廣告收入佔比超過六成。但是「做收入一兩個億的網絡媒體」不是36氪的初心,投資人對這類媒體的估值也超不過3億美元。

 

2019年H1,36氪發力企業增值服務及面向投資機構/個人的付費訂閱服務,兩類收入佔營收的比例超過六成,一舉改變依賴廣告、變現模式單一的觀感。

 

36氪向企業提供的增值服務包括各類解決方案,主要是品牌/公關/營銷解決方案、企業管理解決方案、產品研發解決方案。創業公司()不知道錢怎麼花,36氪幫他們定戰略、出方案、對接資源,直至線下活動的全案執行。

 

從的成本結構可窺見36氪增值服務的本質,假如主要支出是人力成本,說明這是智力密集型業務。實際情況是:

 

2018年H1,增值服務收入1661萬,場地費+執行費合計1320萬,佔收入的79.5%。傳播打包在增值服務裡,36氪恐怕要虧本。如果傳播費用另付,賺的也只是「辛苦錢」。

2019年H1,增值服務收入1.01億,接受服務的131家企業戶均支出77.1萬。增值服務成本中,場地費+執行費合計8010萬,攤到每家企業是61.1萬。

「藝術家」受邀創作巨幅壁畫,辛苦1年拿到77萬酬勞,假如買油彩花掉61萬,賺的不比油漆工多。

 

除了成套解決方案,36氪還搭建了「2B服務嚴選」平臺,從0.5元起草一份合同的法律服務、1300元包月的電話外呼機器人()到8萬起步的產品研發外包()。

 

36氪提供市場營銷解決方案是與公關公司搶業務,但與一線公關公司的營收規模差兩個量級,藍色光標()2019年H1營收117.5億,最新市值約合20億美元。給36氪增值服務1億美元估值已經不低。

 

訂閱服務向個人傾斜,值1億美元

 

訂閱服務的對象包括個人和投資機構。2018年H2,投資機構、個人訂閱收入驟然飆升,分別達到1090萬和930萬,合計2020萬,較2018年H1增長316%。

2019年H1,增加了面向企業的訂閱,但2015萬的訂閱收入較2018年H2環比下降0.26%。儘管有季節性因素,但2B的訂閱服務還是讓人樂觀不起來。

進入2019年,36氪訂閱服務開始向2C傾斜。

2018年,51.2萬個人訂閱者人均花費209元,平均每月17.4元。2019年H1,9.2萬訂閱者人均花費1306元,平均每月217.7元,支出強度提高1151%!

進入36氪官網,看到為個人準備的付費內容多達40個。有24元一個月的《36氪每日商業精選》,有199元一份的《300天品牌思維修煉》、有299元一份的《價值投資三部曲》。平均每個SKU吸引3000付費用戶。下一步的課題是如何讓更多的讀者付費、讓已經付費的讀者保持學習熱情,充錢充錢再充錢。

 

投資機構的訂閱穩中有升,2018年戶均支出11.9萬,平均每月9917元;2019年H1,戶均支出7.16萬,平均每月1.2萬。

訂閱服務是對36氪核心資源——創業者資源、投資者資源和創業公司數據資源的最好挖掘。

 

36氪坐擁80萬創業企業的數據,投資機構每月花1萬多訂閱很值。不過活躍在大中華區的千百家投資機構,大多數連這1萬多都沒捨得花。在他們眼裡,創業公司資料庫有價值,但不值得付費。首先,創業公司人員、業務變幻無常,數據「保鮮期」通常只有幾個月。其次,從80萬家企業中發現未來的「字節跳動」,相當於從80噸沙子裡淘出10克黃金,花費可能超過10克黃金的價值。

企業訂閱也不踴躍。2019年H1,133家企業平均每家支出3.57萬,月均5950元。

總之,2B的訂閱收入想像空間有限。

 

36氪讀者中的創業者何止百萬,事實證明從中轉化十萬級別的付費用戶不成問題。

 

36氪訂閱服務從2018年H2才開始發力,粗略估計2019年收入5000萬元左右,暫時按1億美元估值(14倍PS)。

 

廣告、增值服務、付費訂閱,三項業務合計,36氪旗下媒體業務估值約為5億美元。

End

相關焦點

  • 藍象分家|36氪獨家
    一位熟悉二人的投資人向36氪介紹。如果合伙人中有一個拍板人的角色,各自性格上的迥異甚至可以成為維持一家基金良性運轉的加分項,但如果沒有拍板人,反而會導致決策效率低下。寧柏宇對此並不諱言。他對36氪表示,風險投資是一個決策頻率極高的工作,合伙人之間需要分歧解決器,所謂final desicion的人物存在,但無論是藍象還是金甌層面,都沒有這樣一個人,「我們最終也就是因為分歧解決不了(而分家)。」
  • 36氪給全體氪星人的一封信
    【編者按】36氪今天火了,因為前員工和HR吵架的事。大叔看了聊天記錄的截屏,其實是一件很小的事,由於溝通的問題,惹得大家都不開心。
  • 小冰CEO李笛:離開微軟後,小冰的生存法則丨36氪專訪
    在談到小冰分拆後與微軟的合作關係,沈向洋對36氪說:「小冰作為一家獨立的公司,我們當然有自己的權力選擇做什麼樣的事情,但是我們和微軟這種血濃於水的關係,短期之內是不可能有任何的改變。」獨立後,小冰在融資、商業化、團隊建設上的速度明顯加快。
  • 36kr 氪空間(深圳站)盛大開啟,氪星人登陸地球!
    「36 氪基地」 與氪空間一脈相承,有著同樣的願景:聚集全球最優秀的創業者。兩好基友搞在一起啦,今天隆重宣布,36kr 氪星人登陸地球,氪空間深圳站正式落地阿基米網際網路公社!現場各類大咖,頂級風投、形形色色創業團隊集聚一堂,見證這一刻。
  • 海外直播行業研究報告 | 36氪研究
    關注並標星36氪每天3次,
  • 歡迎來到 21 世紀的 20 年代 | 36氪Pro·新年系列
    然而,比起信息稀缺,更讓人感到焦慮的是,那些真正有價值的內容被淹沒在嘈雜的輿論中。為此,36氪Pro 發起 #好文共讀# 計劃,邀請活躍在一線的 1% 的創新者們一起,向全網讀者推薦這一年裡最有價值的一篇文章。希望這些精選推薦的好文章能帶給你啟發,幫助你更好地迎接即將到來的全新的20年代。*如有興趣參與推薦,關注36氪Pro,後臺回復「好文共讀」,獲取參與方式。
  • 36氪出海網站上線|中國企業全球化的「賣水者」
    36氪出海網站正式上線。2017年,「出海」作為一個專題 ,在36氪全平臺出現。伴隨著中國企業浩浩蕩蕩的全球化浪潮,也由於國內和海外天然存在的信息差,帶回海外市場一線科技與商業動態、客觀地勾勒全球新經濟版圖成為必然。為了更聚焦和快速地觸達關注海外商業機遇的創業者、大公司和投資機構,36氪出海公眾號隨之推出。
  • 36氪要做FA 打通初創公司的融資服務
    這家名為36氪的公司已經從單一的媒體屬性,增加了孵化器、融資平臺、股權投資、研究院等多重身份。  36氪聯席CEO魏珂表示,過去一年時間裡,36氪在孵化器中大概聚集了6萬多家創業公司,在幫助著很多的創業者的同時造成很多困擾,6萬個創業者或者6萬家公司在平臺上形成是信息的複雜度,很難能夠讓投資人從中間篩選出來自己想要投資的標的。
  • 網易有道CEO周楓:翻譯機市場兩三年內成熟 | 36氪專訪
    36氪:線上線下的銷售佔比?周楓:線上線下大概是三比一。 線下我們鋪的比較晚,主要是機場OTA這種。 線上渠道中京東的出貨量最多,嚴選也非常靠近。36氪:能介紹下一代產品的用戶畫像嗎?周楓:商務人群最多, 然後就是數碼愛好者,還有老人和學生,基本是這四類。二代是面向商務人群設計的。
  • 竟然能讓科技創投公司36氪公開致以道歉信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故事就發生在36氪內測APP上,而主人公就是那個名為何文輝的男人。一開始,看到這個標題,你們肯定會想,何文輝是誰?從來沒聽說過啊,為什麼能讓一個公司公開的給他寫道歉信呢?後來,經過上網搜索,原來何文輝是一個名不經傳的演員。可能就算給了照片,大家也還是想不起來這是誰,但是如果告訴你,他和周星馳合作過,而且還合作過很多部電影,你們會不會很驚訝呢。
  • 告訴你36氪與飛書「互粉」歷史:小嶽嶽版相聲《這不巧了嘛》
    我們來往下看:36氪為何不遺餘力地推薦「飛書」——這不巧了嗎?據不完全搜索,自從2020年1月至今,關於「飛書」這個新產品的文章,在36氪平臺上已經有至少20篇報導。 36氪聯手飛書發布暖冬計劃和直播互動——這不巧了嗎?
  • 36氪Q4財報解讀:營收淨利大幅增長 「新經濟服務」帶來全新想像力
    文|美股研究社以"新經濟服務第一股"姿態走向資本市場的36氪,正在走出一條不一樣的發展之路。3月11日,36氪交出了其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財務報告。財報顯示,36氪四季度營收和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的淨利潤均大幅提升,從核心數據來看,算得上是一份亮眼的財報。能夠交出如此亮眼的成績單,跟36氪的商業模式息息相關。
  • 36氪獨家丨小米人工智慧部和技術委員會合併,崔寶秋調任清河大學
    該人士向36氪評論,葉航軍曾就職谷歌和騰訊,擁有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和一線業務背景。一位新造車行業高管向36氪評論,如果小米要造車也可以借用車企現有的製造和工程資源,無須從零開始。36氪也從接近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的資本人士處獲悉,小米內部有造車的想法已經很久,但截至春節前,36氪獲得的信息仍然是「還未做最後決定」。
  • 重磅|36氪「2020影響未來的產品Great100」正式發布
    12月7日,36氪WISE2020影響未來的產品Great100榜--受用戶喜愛的最科技、最創新、最Kr的產品榜正式發布。
  • 每日優鮮便利購裁員,無人貨架頭部玩家也躲不過劫數|36氪獨家
    點擊關注36氪,置頂公眾號專業的行業新聞及深度報導
  • 36氪創投助手&鯨媒體Golden Time · 創投狂歡夜,歡迎加入精英圈的神秘派對!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躁的時代這是創投聲名鵲起的 Golden Time這是屬於創投圈內人的 Golden Night這一年,你 work hard1月20日,36氪邀你,play harder!
  • 觸寶CEO王佳梁:重新定義「中國合伙人」 | 36氪專訪
    關注並標星36氪每天3次,
  • 日談公園創始人李志明:播客破圈是遲早的事|36氪專訪
    對我個人來講,我從來不是因為所謂的賽道、機會、風口選擇這個行業,如果這個行業永遠賺不到錢,我也會留在這個行業,做讓自己快樂的事。36氪:18年頭頭是道投你們的過程大致可以說一下嗎?李志明:經朋友介紹,在2018年初前前後後聊了有十幾家,頭頭是道是跟我們最契合的,非常尊重內容公司的生產邏輯,基本上一個月之內就把投資的事敲定。
  • 玄機科技入選36氪2020新經濟之王500強!
    近日,36氪在北京正式發布了「2020年中國新經濟之王最具影響力力企業」榜單。玄機科技憑藉優質的內容創作、動畫技術的不斷創新及動漫品牌影響力,首次入選這份「新經濟之王」榜單,同時也是今年入選的為數極少的國漫公司。
  • 2020最後一夜,36氪x吳曉波頻道聯合打造科技專場,就在新國貨跨年直播秀!
    36氪x吳曉波頻道聯合打造科技專場,就在12月31日「新國貨跨年直播秀」,在這個年末即將開啟這場「以物為主」的狂歡! 吳曉波頻道x36氪科技專場 跨年直播秀中的重頭戲:吳曉波頻道攜手36氪合作推出科技專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