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智慧型手機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支付用、購物用、出行用,儼然已化身一個智能而強大的個人管家,有條不紊地管理著每位手機用戶的吃住穿行。
然而,隨著使用需求的日漸猛增,手機負擔越來越重,包括續航不給力,內存不足等問題。前者可通過更換電池或者自帶充電寶解決,後者一旦出現,加上智慧型手機普遍不支持內存拓展,換硬體已經行不通,往往需要通過日常手機垃圾的清理進行緩解或解決。
關於手機垃圾清理的問題,近日,騰訊手機管家發布了《2017手機垃圾清理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從垃圾產生的根源到不同年齡層的清理習慣等,對用戶手機垃圾清理進行了多維度的分析。
不同於過去的功能機僅有單一的通訊功能,如今,智慧型手機功能的增多直接導致了應用體積的增加,催生了日常清理中常見的大文件。
手機中的大文件,大部分是保證軟體正常使用的數據,特別是大型手機遊戲,動輒上1G。報告表明,大文件佔據手機緩存超過53%,是手機垃圾中的絕對主力。
對於這類數據,不建議刪除。應用日常可進行緩存清理,最好就是按需下載。對不常用的軟體,可使用網頁版或者小程序進行代替,避免下載APP佔用手機空間。
在微信整體滲入人們生活的大趨勢下,微信上積累的文檔、視頻、圖片越來越多。調查顯示,2016年重度使用微信的用戶增長明顯,佔比飆升至34.6%。同時,有超過八成用戶在微信上辦公過,包括工作對接、安排等。
這種趨勢在報告中得到了佐證。據報告統計數據表明,手機用戶清理最多的是微信垃圾,人均次數竟高達一周2.75次,領先圖片、大文件、音視頻至少一個身位。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清理微信垃圾的頻率上,中老年人次數遙遙領先,一周清理次數可高達3.5次。而90後在清理次數上,排名墊底。
手動勾選清理,成為大部分用戶的選擇
面對日漸增多的手機垃圾,在垃圾清理上,不少人還是比較謹慎的。報告指出,有68%的用戶在清理手機垃圾文件時,手動選擇了要清理的類目;也有一半的人會在清理之前進行備份,以免誤刪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年齡段用戶在是否手動勾選清理的問題上,做法高度一致。50歲以上在這個選擇中尤為明顯,反倒是90後,依舊任性。
是手動勾選還是交由軟體來選,騰訊手機管家讓這個問題的答案更為清晰。通過獲取用戶日常清理的習慣,在清理上提供個性化的清理方案。一來避免誤刪資料,二來更全面清理手機垃圾,減少清理死角,保證手機日常使用的流暢性。
同時,還推出極富針對性的清理功能,譬如微信清理、圖片清理等,在用戶痛點的解決上,絲毫不含糊。
目前,中國智慧型手機佔有率已高達96%。隨著5G通訊技術和人工智慧的到來,未來,智慧型手機使用的場景將有增無減,手機垃圾積累會更加頻繁。拋開存儲晶片日漸飆升的價格不談,一臺好用的手機絕不是擁有大內存,而是那個我們最容易忽視、最根本的清理習慣。
所以,今天你清手機垃圾了嗎?
長按識別二維碼,觀看完整報告
戳閱讀原文,清除過期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