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歷史,看這一篇就夠了!

2021-02-07 逸香國際葡萄酒與烈酒教育


佛系男子吳老師說:

只此一次,全篇奉出,吳氏精髓,彰顯其中。

我從來沒有寫過這麼全的歷史,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葡萄酒擁有著和人類文明一樣的悠久歷史,也有可能更加古老,因為在我們發現它們的時候,它們就已經深深紮根在大地上。在6000萬年前的第三紀,至少有一個叫Vitis sezannesis種屬的葡萄存在於世上。雖然我並不認為它會變成葡萄酒,準確來說,被釀成葡萄酒,但在數萬年之後,它的子嗣Vitis silvestris確實被釀成了葡萄酒(至今還在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Bosnia-Herzegovina被釀製,當地稱之為losnica)。到了公元前8000年的第四紀,我們熟知的歐亞屬的葡萄Vitis vinifera(基本現在全世界的葡萄酒都是用它來釀造)才登上了舞臺。

註解:Vitis silvestris,又稱Vitis vinifera silvestris,歐亞屬的一種,有時候被稱為歐洲野葡萄,是很多現代葡萄品種的老祖宗,根瘤蚜蟲期間基本滅絕,歐亞屬的另一種是Vitis vinifera sativa,主要用來釀酒,大部分雌雄同體,果實相對來說較大


葡萄到葡萄酒的轉變其實是一個讓人驚喜的意外。大家可以想像一下,當石器時代的原始人把他們種植的野葡萄Vitis silvestris採收下來,並且放在了石洞裡後,底部的葡萄受到擠壓,果汁流出後,秋天的陽光照射進入石洞,使得石洞溫度上升,存在於葡萄皮的野生酵母就自然開始發酵了。這樣產生的葡萄酒,雖然口味方面肯定是得不到現代人的認可,但在當時可以說是一件十分值得慶祝的事情,當時的原始人把這些葡萄酒儲存在冰冷的山洞中保存並且在冬天飲用,酒精的作用使得這些人變得微醺,為篝火晚會增加了很多笑聲以及愉悅的氣氛。相同的道理,在古波斯、美索不達米亞、亞美尼亞、巴比倫等居民的屋子裡,那些放在罐子裡為冬天準備的、快變成葡萄乾的葡萄,偶爾也會開始意料之外的發酵冒泡,變成了一種非常甜、喝完令人興奮的飲料。伴隨著諸多的偶然的開始,葡萄酒自然也成為了人類文明的附屬品:有歷史文物證明的是喬治亞人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開始釀造葡萄酒。另外,考古學家們挖掘出的古代的雕刻品和畫也證明了在公元前3000年,中國和印度就開始製造和飲用葡萄酒。但如果要說到大規模商業化的發展種植並且把釀酒變成一種工藝的人,那就是希臘人。據記載,他們當時釀出的葡萄非常的濃縮,所以在飲用的時候,一般都是要以2:5的比例(酒2水5)稀釋了再喝。由於也是非常甜,所以會放一些在海水裡洗過的桶上刮下來的鹽或者製作陶罐時候為了隔絕而內部塗的樹脂來調節一下口味(現在希臘依然有釀造放了樹脂的葡萄酒,稱為Retsina)。希臘人是一群特別喜歡旅行和做貿易的人,伴隨著這些旅行和貿易往來,他們把葡萄藤和葡萄酒知識傳遍了整個地中海,特別是義大利。



到了公元前1世紀中期,葡萄樹已經在整個義大利得到了廣泛的種植,從最南部的西西里亞到北部阿爾卑斯山脈的腳下,葡萄酒是當時每天飲用的飲料也是主要出口的物品。在本國種當然很好,但更重要的是,當羅馬帝國變強大並且開始了他們的遠徵,葡萄酒自然成為了他們遠徵的必需品,在每一塊他們徵服的土地上,他們都種上了葡萄樹(甚至在一些看起來氣候不太適合種植的地方,比如德國的Mosel,他們在葡萄樹之間生火來抵抗霜凍)。所以,如今歐洲那些傳統的產區,波爾多、勃艮第、裡奧哈、羅納河谷、羅亞爾河谷、朗格多克等,都可以說是羅馬人最早建立的。


當時大部分羅馬人釀造的葡萄酒,不管是在家裡自釀還是釀酒社釀的,都有著幾分粗俗,它們喝起來非常生硬尖酸,年輕時候還能喝,但放不了很久,很快就變成醋了。所以,羅馬人在喝的時候,會放入一些蜂蜜、香料和草藥來調味,這些東西除了調味還能幫助葡萄酒儲存。極少數的一些好酒,可以放上好幾十年,根據老普利尼的記載,一款稱為Falernian的傳奇酒(義大利南部的Aglianico和Greco葡萄釀造,由於非常烈,甚至可以被點燃),需要陳年20年才可以喝,並且可以儲存100年。羅馬人之後發明的各種儲存葡萄酒的方式,不管是用陶土做的、用樹脂或者石膏封口的陶罐(amphora)還是之後的木桶,都對於葡萄酒的釀造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幫助。但這所有的一切又好像是曇花一現,伴隨著帝國的隕落,這些技術很多都消聲滅跡了。



歐洲戰亂時期,由於陶罐的製作工藝的失傳,葡萄酒就失去了長時間陳年的條件,木桶在當時主要是用來陸地上的運輸,於是,葡萄酒品質下降飛快。但話說回來,對於葡萄酒來說,戰亂時代變沒有那麼的不堪。那些有進取心的野蠻人,對於葡萄酒饑渴難耐,他們不但保留了現存的葡萄園,還擴張了它們,比如來到勃艮第的德國人,他們掃清了森林並且重新開始種植葡萄樹。雖然這些人確實對於保留葡萄田有一定的貢獻,但在中世紀對於整個羅馬文化和文明的保衛起到至關重要的是教會,在之後的1000年裡,是那些僧人保留並且孕期了整個歐洲葡萄酒的歷史傳統。他們是種植的專家也是土地擁有者,他們學習並且發展葡萄種植和釀造的科學並且記錄在文獻上,他們回收葡萄園並且種植新的品種。樸素的他們把製作葡萄酒用來做聖禮禮儀,或者自己喝,或者和其他一些農作物一起售賣(他們主要的收入來源)。但就像之前提到過的,由於沒有很好的儲存條件,這些酒基本都是清淡新鮮,適合快速消耗。和現在的完全不同,當時的勃艮第酒最好在一年內被喝掉,波爾多的酒也是年輕時候喝比較好喝。



教會的勢力在改革的時候被大大削弱,至少在歐洲北部,但對於葡萄酒世界來說,這個都不及一個世紀後玻璃瓶和木塞的發明所帶來的一半的影響,因為這是在繼羅馬時代後,葡萄酒第一次又可以被成功的儲存和陳年。貫穿整個中世紀,葡萄酒都被放在木桶中,這個帶來了雙重的不利因素,第一,在木桶中放太久,葡萄酒會丟失所有的果味;第二,當打開一桶酒後,葡萄酒會馬上開始被氧化並且變壞,所以就算一桶量很大,也必須要在幾天內喝完。然而,對於玻璃瓶而言,本身它容量比較小,並且製作材料是中性密封的,所以不會對酒的果味有很大影響,葡萄酒可以非常好的在其中陳年,此外,瓶子和木塞的大小是可以定製的,並且木塞可以再次封口,所以不存在打開後就要趕緊把所有的都喝完的問題。


確實,道理是很在點,但是,玻璃瓶-木塞的改革並不是馬上得到成功:最早製作的瓶子側面是圓形的,它們只能被豎直放置,這導致木塞不可避免的由於脫水變小漏空氣,使得酒再次被氧化。直到了1700年代中期,瓶身更長並且側面做平的瓶子問世,這樣一來,瓶子就可以水平放置,瓶口的酒液可以保證木塞的溼度。釀酒技術也是進入了一個新的次元,釀酒師用不同地塊的收來的葡萄單獨釀酒,並且比較它們之間的品質,對他們進行分級並且把好的那些單獨分出來釀造。如今大名鼎鼎的一些勃艮第、波爾多和羅納河谷的酒在這個時候也開始受到了關注。


在19世界早期,整個歐洲就像是一個碩大的葡萄園。在義大利,十有八九的人靠著種葡萄釀酒生活,法國自巴黎向南也是有大量種植。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歐亞屬的葡萄Vitis vinifera開始向整個世界移居,這個要感謝那些探險家、殖民者以及修道士。西班牙人把它帶到了拉丁美洲,法國教徒把它帶到了南非,英國人把它帶到了澳大利亞。。。。。。葡萄園的擴展一發不可收拾,有什麼可以阻止這場快速的擴張嗎?


真有,那就是根瘤蚜蟲。根瘤蚜蟲是一個靠吃歐亞屬葡萄樹的樹根生存的蟲子。它在1860年代從美國傳播到世界各地,在之後的100年裡,它摧毀了世界上大部分的葡萄田。雖然我們靠著把歐亞屬葡萄樹Vitis vinifera的枝嫁接在美洲屬葡萄樹Vitis riparia或者Vitis rupestris的根上解決了這個危機,但由於嫁接的費用非常昂貴,所以只有歐洲最好的一些地方的葡萄樹得到了嫁接,整個歐洲葡萄園面積極大縮水。


19世紀末的葡萄酒世界那是艱難無比,伴隨著葡萄園大量的消失,根瘤蚜蟲依然在無情地摧殘著世界的葡萄園。這給以葡萄酒為主要經濟基礎的一些歐洲國家帶來了巨大的混亂。由於葡萄酒供不應求的局面出現,製造假酒已經到了無法控制的地步。這也直接導致了1930年代法國制定了相應的葡萄酒法律法規,也就是大家熟悉的AOC。但其實,在法國之前,其他地方也有制定過相應的法規,比如義大利Chianti和葡萄牙Douro產區,法國法規也就是基於全世界的葡萄酒法規制定出來的。所以,其實我們對於葡萄酒的真假來源的很多顧慮,都是起源於20世紀初的這次動亂,在這之前根本沒人做假酒。


20世紀,歐洲工業革命使得整個社會得到了非常大的發展,釀酒也是一樣,人們開始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種植和釀造。Louis Pasteur在1860年代揭開了酵母發酵的秘密並且解釋了氧氣使得葡萄酒變化的原因。木桐酒莊也從1924年開始首先在酒莊裝瓶,目的是為了提高品質避免摻雜。1950年代,波爾多大學的Emile Peynaud教授學會如何控制乳酸菌導致的葡萄酒二次發酵。專業的葡萄酒院校和研究中心同時也在各地建成,比如法國的Montpellier大學以及德國的Gesisenheim研究中心。


歐洲的19世紀後期確實發生了很多事情,但對於整個世界,更加重要的是兩位新成員的到來,美國和澳大利亞,它們成為了世界非常重要的葡萄酒釀造國家。它們非常著名的兩所學院,加州的Davis大學以及澳洲的Roseworthy大學,都非常強調對於釀酒整個過程的控制:控制發酵溫度、衛生、陳年環境等。不鏽鋼桶得到了了廣泛的運用,橡木桶也被極頻繁地使用,但是,問題來了,過分使用橡木桶導致桶的味道超過了果味,甚至把果味都遮蓋掉,這個就有點可惜了。新世界的釀酒師還特別專注於釀造單一葡萄品種,特別是霞多麗和赤霞珠,他們開始把葡萄品種的名字寫在酒標上面,這樣簡單易懂的酒標確實受到了大眾市場的青睞。此外,加州和澳洲的釀酒師們還時常去歐洲一些知名產區,一方面學習傳統的釀酒秘訣,一方面傳播一下自己的釀酒理念。對於歐洲很多酒莊來說,他們也時常會僱傭「飛行釀酒師」來給他們垂死的葡萄園和酒莊帶來新的復甦機會,這些飛行釀酒師為整個歐洲基礎葡萄酒的品質的提升做了很大的貢獻。


這些釀酒技術的改良和規範使得我們現在就算想要喝之前那種又是酸又含有很多雜味的酒也喝不到。雖然「釀造錯誤」的酒沒有了,但不可否認在21世紀初,又多出來很多平庸的「品牌」酒。他們本身並沒有什麼不對,只是因為量產導致風味平淡無奇,他們也能夠每年保證品質的一致性,隨便喝喝沒什麼大礙,但如果你想要一些更加驚豔的、深入靈魂的酒,那你首先就要成為一個真正的葡萄酒愛好者。


不知不覺就說到了當代,千年前的葡萄酒地圖和現在真的是完全不同,以前是基本都在歐洲,但現在有35%的葡萄園是在歐洲以外,急劇增加的葡萄田代表著急劇增加的產量,那麼問題來了,誰來喝這些酒呢?1990年代中期葡萄酒的消費呈下降趨勢,雖然目前已經逐步上升,但依然無法跟上產量。阿根廷、南非、法國、義大利以及西班牙生產遠超它們本國消費能力的量。從世界總體上來看,每年產量比消費量要多了10%-20%。雖然說英國和加拿大的葡萄酒消費量在逐年上升,但幅度不大。美國目前是全球葡萄酒消費老大,在義大利和法國前,但義大利和法國消費量仍然在逐年減少。那麼,誰來拯救葡萄酒世界呢,這個時候,我們中國人就踏著七彩雲朵,來到了葡萄酒的聖殿,帶上了救世主指環,巨大的人口基數,逐年上升的經濟生活水平,講真,我們只要人均提升十分之一量,那世界上就不會出現產量過剩,所以,中國人即將再次改變世界。



但帶上指環後,問題又來了,每個國家都來中國想要搶佔一席之地,眼花繚亂的酒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各種葡萄品種,什麼黑皮諾、赤霞珠、設拉子、丹魄、美樂、雷司令、霞多麗、瓊瑤漿、長相思。。。。。。各種理念的酒,什麼有機酒(organic wine)、生物動力法酒(biodynamic wine)、自然酒(natural wine)、橙色酒(orange wine),每個產區都說自己的酒好、有特色,還有各種打分,各種獎牌,各種專家推薦,有些便宜的酒賣天價,有些實惠好喝的酒反而錯過。如何應對這種現象呢?


那太簡單了,勤奮的你可以跟著吳老師學葡萄酒,無聊的你可以跟著吳老師一起喝葡萄酒、一起逛酒莊,不出幾年,你也是葡萄酒小專家~


男神誠會撩,那麼小仙女給大家指條明路!點擊閱讀原文可以在全國課表裡找到美男老師的課喲!


逸香高級葡萄酒講師

WSET Diploma

WSET英國葡萄酒烈酒基金協會講師

ISA美國國際侍酒師講師

2012年中國最佳法國酒侍酒師大賽冠軍

德國葡萄酒官方認證講師

紐西蘭葡萄酒官方認證講師

澳大利亞巴羅薩產區高級講師

阿根廷產區官方認證講師

美國納帕產區官方認證講師

2015東航頭等艙選酒評委

Wine100國際葡萄酒大賽評委


逸香國際葡萄酒教育公眾號

相關焦點

  • 氣泡酒入門 | 看這一篇就夠了
    氣泡酒是一種二氧化碳含量很高的葡萄酒,這使它很容易產生泡沫。而氣泡則是由於在瓶子或大罐中發生的自然發酵而產生的。酒中加入糖後會發生發酵,酵母開始作用於糖上,釋放出二氧化碳。被困在密封空間內的二氧化碳會在葡萄酒中產生氣泡。
  • 簡說葡萄酒歷史
    摘要:葡萄酒的歷史跨越數千年,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 Git入門看這一篇就夠了!
    本地版本控制系統也存在類似問題,只要整個項目的歷史記錄被保存在單一位置,就有丟失所有歷史更新記錄的風險。•必須聯網才能工作:受網絡狀況、帶寬影響。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統於是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統(Distributed Version Control System,簡稱 DVCS)面世了。 Git 就是一個典型的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統。
  • 香港必備APP | 實用齊全,看這一篇就夠了
    香港必備APP | 實用齊全,看這一篇就夠了通訊類💌:️WhatsApp
  • 玩珊瑚,看這一篇就夠了!
    由於不同的國家,其歷史、文明、風俗、文化的不同,會造成其對珊瑚價值評判的不同性。珊瑚作為天然珠寶,有很大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據說,佩戴紅珊瑚飾品能夠調節人體內分泌,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夠除宿血、續斷骨、養顏美容、抗癌,驅兇避邪,使人吉祥富貴。因此,佩戴和收藏紅珊瑚飾品已經成為當今的一種時尚。
  • 看了網紅自釀葡萄酒蠢蠢欲動?當心誤傷了自己!
    評論區看完視頻的小夥伴很多都躍躍欲試,想買幾斤葡萄自己在家試一試。但是!人家這麼釀是為了節目效果,現實中切記不可模仿!李子柒本人也在評論區提醒觀眾自釀有危險了。自釀葡萄酒不安全這個事兒,其實是老話題了,網上經常能看到一些搞自釀結果發生中毒、爆炸等嚴重事故的。況且,一般自釀出來的葡萄酒也非常難喝。
  • 17個高逼格GIF網站,看這一篇就夠了!
    Best Gif Archivehttp://bestgifarchive.tumblr.com/這是裡面最萌的圖它能將你的打字詭計錄製成gif以後,小凡再也不會回答你GIF圖是從哪找的呢看這一篇就夠了
  • 如何快速玩轉iSteady X,看這一篇就夠了!
    那就把本篇收藏起來,快速上手iSteady X,看這一篇就夠了!
  • Git 看這一篇就夠了!
    很明顯,好處是簡單,但是只能一個人在這改,無法和他人完成合作。那麼以下兩種主流的版本控制系統應運而生。1.回到我們最重要的這張圖上來:9. $ git rebaserebase 的作用更多的是來整合分叉的歷史,可以將某個分支上的所有修改都移到另一分支上,就像是變了基底。分支與合併首先我們來看幾個關於分支的基本操作:10.
  • 如何高效搜索,看這一篇就夠了~
    也就是說,誰的廣告價格給得高,誰投廣告的產品搜索就靠前,想一想,如果一個虛假的或質量不高的產品,出現在你搜索的最前面,估計很容易上當吧,有多少人會去看搜索結果第 3 頁之後的內容呢?在專業用語裡,與關鍵字相關聯的可以有學科範疇、同義詞、上位術語、下位術語等,打個比方,如果我們想了解一個歷史人物,可以通過查找與他有關聯的人來更多了解,比如這位歷史人物的朋友、兒女、父母,甚至他的族譜。
  • 【世界標準日】喝葡萄酒,ISO杯就夠了!
    酒杯能夠決定酒的流向、氣味、品質等等,進而影響酒的香氣、味道、平衡性和餘韻,這一系列下來葡萄酒的風味就會差很多!當然,如果你沒有那麼多的酒杯,來頻繁更換,需要這樣一個酒杯嘗遍世界葡萄酒,還能不影響葡萄酒品質、香氣啥的,那一定是ISO標準品酒杯。
  • MyBatis 的執行流程,看這一篇就夠了!
    3、然後會繼續調用自己的parseConfiguration來解析配置文件,這裡面就會分別去解析全局配置文件的頂級節點,其他的我們先不看,我們直接看最後解析mappers節點5、我們先看第2種和第3中(直接配置xml映射文件的解析方式),會構建一個XMLMapperBuilder對象並調用其parse方法。
  • HTTPS及加密算法,看這一篇就夠了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前言最近交流群裡有人問 HTTPS 相關的知識,雖然會用,但是卻一知半解,今天專門來總結一些 HTTPS 相關的知識點,這這一篇主要是相關理論知識,下一篇寫個案例實踐一下,主要內容如下:HTTP的缺點什麼是HTTPS公開密鑰加密技術HTTPS加密傳輸公開密鑰證書SSL和TLS為什麼不使用HTTPSHTTP的缺點HTTP 的缺點如下:通信使用明文,傳輸內容可能被竊聽不驗證後通信方的身份
  • Git 看這一篇就夠了
    沒錯,這就是本地版本控制系統。很明顯,好處是簡單,但是只能一個人在這改,無法和他人完成合作。那麼以下兩種主流的版本控制系統應運而生。1.更進一步,這種模式可以更方便的和不同公司的人進行同一項目的開發,因為兩個遠程代碼倉庫可以交互,這在之前的集中式系統中是無法做到的。那麼什麼叫「把代碼倉庫完整地鏡像下來」呢?
  • 澳大利亞葡萄酒品牌有哪些 澳大利亞葡萄酒是怎
    澳大利亞葡萄酒的品牌有哪些?相信很多人都不能夠說出來,其實,澳大利亞葡萄酒一共有五大知名品牌,接下來酒妖網的小編就帶大家了解澳大利亞葡萄酒品牌有哪些和澳大利亞葡萄酒是怎麼分類的吧。一、澳大利亞葡萄酒品牌有哪些 傑卡斯: 1、傑卡斯紅酒,澳大利亞三大紅酒之一。 澳洲產區所具有的銳意創新,出類拔萃的釀酒技術,使大部分澳洲葡萄酒不需要陳年,在其年輕時飲用味道就已極佳。
  • 網絡虛擬化,看這一篇就夠了!
    不久之前有一篇《萬字長文:IP網絡的前浪和後浪》從網工的視角介紹了IP網絡的發展變化。其中最後推薦的Cisco的大牛的Silivano Gai 的《Building-Future-Proof-Cloud-Infrastructure-Architecture》的確值得一讀。
  • 數據可視化,看這一篇就夠了
    引言John Snow(不是G.O.T.裡那個「私生子」)大概永遠不會想到,自己在排查霍亂傳播途徑時,在地圖上標記死於霍亂病人的「霍亂地圖」居然會被後人評為歷史上十佳數據可視化的案例,並且成為了醫藥地理學和傳染病學中一項基本的研究方法。
  • 學習 Python 看這一篇就夠了!
    期間我們累積發表原創文章 320+ 篇,這一路走來磕磕碰碰有太多的不容易,會有為辛辛苦苦寫出的文章閱讀量卻很低而苦惱的時候,同時也有為沒有好的創作點子而發愁的日子,但我們都堅持下來了。這裡附上我們團隊2020年的年度感悟:Python技術,我們這一年...,都是我們團隊成員的真情流露!
  • 誰在喝葡萄酒?——葡萄酒消費屬性探詢
  • 關於Figma,看這一篇就夠了
    下面的內容將會為大家詳細分享FIgma相關的一些知識點,向大家介紹這款時常聽到,但是還不太熟悉的工具。最重要的是,有時候應該Sketch升級,打開低版本的文件,設計稿全費了……猛男落淚2.3 歷史版本Figma自動保存功能不細講了,這是設計工具必備功能,歷史版本(免費版最多保存 30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