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小米終極PK:誰能笑到最後?

2021-02-07 中國企業家雜誌

騰訊科技 郭曉峰 11月26日報導

十年前,國產品牌曾有過短暫的春天,然而在經歷諾基亞、三星等洋品牌的衝擊之後,滯後的創新和技術致其逐漸銷聲匿跡。如今,國產手機再次迎來春天,華為和小米甚至加入到了市場霸主之爭行列。

同時,華為和小米之間的全面對抗也愈演愈烈。小米日前剛剛發布本年度最後一款產品紅米note3,寄望重新奪回千元機低端市場優勢;與此同時,華為也將於今日在國內發布頂級旗艦機型Mate 8。

這兩家中國手機品牌目前實力究竟誰強誰弱?本文將從多個維度展開對比分析。

銷量:華為略勝一籌

銷量是衡量一款產品品質的重要標準,銷量越多,市場也就越大,被用戶認可也就越多。對眼下國產手機來說,與三星、蘋果等分庭抗禮已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來自Gartner的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第三季的全球智慧型手機總銷量達到3.53億部,同比2014年增長15.5%,其中三星賣出8358萬部,佔據23.7%市場份額,相比2014年略有下滑,但仍位居全球第一。

其後為蘋果,華為第三,該季完成2726萬部的銷量,同比上年有所增長,佔有7.7%的市場份額。第四、五為聯想(包括Moto在內)、小米,小米賣出約1700萬部佔有4.9%市場份額,同比去年都有下降。

在中國市場,HIS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小米銷量為3470萬部,華為銷量為5000萬部。其中,小米第一季度約1500萬,第二季度為2000萬臺,華為第一季度1100萬臺,第二季度為2000萬臺,還有榮耀約2000萬臺。

據騰訊科技了解,全年目標華為一億臺,小米由最初也是1億臺降至8000萬臺,從前三季度銷量來看,華為距離目標還差約2200萬部,小米還差約2800萬臺,壓力都不小。但無論從全球還是區域市場,銷量上華為略勝一籌。

再從國內整個市場規模來看,智慧型手機正趨於飽和狀態,華為、小米的市場銷量未來可以預測將呈逐步放緩、下滑趨勢,加上魅族、vivo等以及更多的網際網路品牌的爭搶,競爭之慘烈,就可見一斑了。

品質:小米MIUI較為出眾

說到手機品質,通常包括硬體和軟體兩部分的體驗。在硬體配置上,華為、小米已基本無太大差距,性能上也基本一致,主要還是在工藝設計和手機UI上有著區別。

小米的成功除了憑藉超高的配置以及當時極低的價格外,並不是靠什麼所謂的電商饑渴營銷之類,而是MIUI用戶的體驗。通過MIUI先吸引到了一部分ROM愛好者,然後再通過推出手機硬體,把硬體和系統服務相結合,迅速積累到了第一批手機用戶。奇酷、錘子等當初也是效仿了MIUI的做法。

重要的是,小米的MIUI不止是一個作業系統,更是一個網際網路生態系統的連接樞紐,通過MIUI把小米智能生態鏈給連接起來,涵蓋小米電視、路由器、手環、智能家居等。華為的Emotion UI及硬體生態雖然此後奮起直追,但在整體上依舊落後於小米。

不過,華為在中高端手機市場的突起讓Emotion UI了充分歷練,該市場也是小米缺失的地方。華為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9月30日,超過3000元檔的華為Mate7在全球市場的累計出貨量已經突破650萬臺;於今年9月剛剛發布的Mate S是華為突破4000元以上檔位機型,目前已經在中國、英國、德國、法國、西班牙等全球48個國家和地區上市並熱銷。

技術儲備:華為完勝

一個是成立5年左右的網際網路公司,一個是近30年的老牌兒通信企業,在技術儲備及研發投入上,可以說華為大幅領先小米。

作為全球榜首的通信設備廠商,華為去年研發投入佔全年營收比例達14.2%高達到408億元,佔到小米2014年全年收入的55%。目前華為已累計研發投入超過1900億元,持有3.8萬個專利(其中90%以上為發明專利)為華為終端發展鋪路。

相比之下小米還落後較多,雖然也在加大力度投入研發,但體量上和華為卻不是一個級別。據小米聯合創始人林斌公布的最新數字,截止2015年10月30日,小米申請的總數超過6000件,僅2015年,小米發明專利申請就達到3738項,相比成立初期申請的35項專利,增幅超過100倍。

需要注意的是,小米公布的專利申請數和專利持有數是不同概念,申請專利是否通過直接關乎到小米的專利持有總量,與此同時,小米也並未詳細公布已申請的專利類型,如發明專利、外觀設計專利等。

對於任何一家手機品牌而言,掌握自主研發晶片的能力是其未來最重要的競爭力之一。成就了榮耀以及華為終端多款產品的麒麟晶片正在進入全球主流晶片的陣營,而最新的麒麟950晶片也將運用在即將發布的Mate 8上。

相比之下,小米在晶片的布局稍顯落後。但雷軍(微博)已意識到晶片的重要性,之前斥資上億元聯合本土晶片廠商聯芯科技組建公司發力晶片,甚至還聘請了高通大中華區原總裁王翔坐陣。有消息稱,小米在明年初將推出自主晶片。可以預見,明年的手機晶片市場不再是高通一家獨大,將進入混戰的局面。

品牌:不分伯仲

業界熟知,真正對抗小米的是華為終端旗下的榮耀品牌,他是華為當初直接拿出來和小米競爭的品牌,與小米同屬於網際網路手機品牌。華為終端用小米的套路打小米,現在看來成效尚佳。

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阿里巴巴給出的手機銷售額顯示,華為終端總銷售額為11.93億元,其中榮耀產品銷售額達到11.23億元,超過了小米手機品類的總銷售額,這也是小米首次丟掉「雙十一」冠軍。

華為消費者BG董事長餘承東強調,接下來榮耀手機將會更加瘋狂,其將主打網際網路手機,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做到網際網路手機的老大。而華為手機未來將繼續主做中高端智慧型手機,Mate系列主打超高端,眼裡的競爭目標只有蘋果和三星。

從品牌度來看,小米過去積累了不少用戶口碑,其忠誠度僅次於蘋果列行業第二位。之前有報告顯示,小米獲得2014年手機品牌網絡口碑的第一名,華為當時列第四。

不過,華為在後來追趕迅猛,尤其是榮耀「勇敢做自己」的口號以及一路對標小米的產品吸引了不少用戶。來自廣東移動最新公布的終端粘性排行中,華為和小米分別列第二、第三位,華為以36.5%略優於小米的32.4%。雖然只限於參考廣東地區,不過對於全國範圍來說,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從全球來看,在第三方諮詢機構Interbrand最新發布的第16屆最佳全球品牌排行榜中,華為去年成為第一個進入全球最佳品牌百強榜單的中國品牌,今年品牌價值49.52億美元,排名躍升至88位。繼華為之後第二個上榜的是聯想。

品牌度的對比不像銷量可以用數字來衡量,畢竟兩個品牌各有各的優勢及用戶群體,所以綜合而言品牌度上兩家不分伯仲。

智慧型手機發展到今天,任何一個環節都會影響到手機品牌的未來生存。綜合銷量、品質、技術、品牌、用戶等環節來看,華為要更勝一籌,但成長僅5年的小米能有今年的成績說明其勢力並不比華為落後多少。毫無疑問,未來的競爭將是生態和服務的競爭,站到最後才是最終的勝利。

相關焦點

  • 手機門檻:跨界搶灘誰能笑到最後?
    從遊戲出身的盛大到英語培訓出身的老羅,從搖滾教父崔健到講脫口秀的王自健,從網際網路企業到汽車製造商到其他眾多代工企業,都紛紛殺入手機領域。「手機製造」是否已經進入沒有門檻的時代?就在今天,即便是「中華酷聯」這樣實力雄厚的中國手機製造者贏利不多的背景下,這些跨界搶灘者能不能彎道超車,會不會曇花一現?智能終端正在進入發展的裂變期,未來的手機陣營,誰能夠笑到最後,成為真正持續勝利的贏家?
  • AIoT巨頭的無聲角逐,誰能笑到最後?
    物聯網將用戶端之間的連接,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基於對物聯網發展方向的判斷,巨頭們正在積極從事三方面的布局:雲、管、端。雲,即平臺系統,包括谷歌、 亞馬遜、微軟、BAT、華為、海爾等在內的網際網路巨頭、科技 巨頭、終端巨頭正在積極布局。比如谷歌推出的「Brillo作業系統」、海爾推出的「海爾U+智能生活平臺」等都屬於「雲」。
  • 共享單車 | 2017年誰能笑到最後
    共享單車,誰能笑到最後?王曉峰是怎麼想的?王曉峰,1973年生於吉林省大安市。1997年,25歲的王曉峰從廈門大學企業管理專業畢業,成為寶潔公司的一名銷售,一幹就是9年。2006年,王曉峰離開北京來到上海加入谷歌,一手建立谷歌早期在華東的搜尋引擎廣告渠道,科蒂、騰訊、優步,歷經了18年打工生涯,42歲的王曉峰選擇創業,加入摩拜單車,成為聯合創始人兼CEO。
  • 6款WI-FI路由器終極PK,誰能搞定全屋覆蓋,誰又是假Mesh?(上)
    Mesh到底能不能解決複雜或者大戶型的家庭組網呢?當然,終極設問是,家庭WI-FI要怎麼布才好呢?這個是兩隻裝的,華為Q2 Pro分布式子母路由器,這個路由器是1母2子,加上一款我們之前買的小米路由器Pro來做對照,包括公司已經布置好的TPLINk的POE+AP無線網,給小夥伴們做一個比較試驗,終極的設問是家庭WiFi要怎麼布才好呢???咱們呀,一比就知道了。
  • 【ZNDS測評】小米小盒子PK華為盒子M330,誰是最高性價比機皇?
    由上圖可見,小米小盒子和華為盒子M330在性能方面大體相同。只是在解析度和價位方面有些許不同。華為M330貴在可以觀看4K影視作品。而小米小盒子則贏在了性價比。價格比拼:小米小盒子 WIN!性能比拼:華為盒子M330 WIN!(二)外形特點
  • 小米VS華米:智能手錶領域,誰會笑到最後?
    在智能手錶的發展史上,除了蘋果、三星、華為等品牌外,最值得關注的兩家新興企業,莫過於後起之秀小米和華米。在旭日大數據的2020年的全球智能手錶出貨量榜單中,除去白牌以及其他的之外,小米和華米分別位居該榜第8和第7,約佔全球市場份額的0.9%和2.1%。這兩家企業,一家成立於2010年4月,一家成立於2013年12月,並於2018年先後上市。
  • 華為殺入新領域!華為將要轉型了?任正非宣布新決定,這一次誰將笑到最後?
    ,除了在移動通信領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以外,華為還在智慧型手機和5G領域也都取得了讓人矚目的成就,不過華為在國際市場上的發展卻遭到了打壓,這也讓不少人都為華為公司的發展而感到擔憂!從華為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缺少晶片的問題已經導致華為很多的業務發展受阻,,其中受到影響最大的無疑就是華為的智慧型手機業務,自從臺積電不給華為生產海思麒麟晶片以後,華為的晶片供應就陷入了困境之中,為了保留華為手機的實力,最終華為直接出售了苦心經營多年所打造的榮耀手機品牌,不過華為在2020年的第三季度,手機業務依然下滑了27%左右!
  • 微軟Surface Studio VS 蘋果Macbook Pro,誰會笑到最後?
    先是微軟發布了28英寸的一體機Surface Studio——能變身為製圖板;緊接著蘋果就發布了的新版MacBook Pro筆記本——帶有Touch Bar的Macbook  Pro。這兩款臺式PC,到底誰會笑到最後呢?
  • 蘋果突然上架新款iPhone SE,華為小米都笑了,這差距太明顯了
    據悉,蘋果推出新款iPhone SE,主要在3000元以上市場與華為、小米競爭,但該機上市後,華為、小米都笑了,一點也不懼這款3000多元的新款iPhone。這都是因為3000多元的新款iPhone SE,其與華為、小米3000多元的手機相比,差距實在太明顯了。首先,華為小米3000多元的手機都是5G手機,而iPhone SE卻不支持5G網絡。據悉,就目前而言,紅米K30 Pro手機、小米10、華為Nova6、榮耀30系列手機等,這些手機的價格都是3000多元,最低是起售價是2999元。
  • 【深度長文】AI晶片終極之戰 誰將笑到最後
    在搭載寒武紀AI晶片技術的華為海思麒麟970晶片發布之後,中科院計算所還特意向華為發來賀信,強調了寒武紀的中科院背景。此外,代表玩家還有清華電子系汪玉副教授帶領團隊成立的深鑑科技、電子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劉洋教授帶隊成立的深思創芯、清華大學魏少軍教授帶領的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等等。
  • 非洲版小米登陸A股,傳音PK小米的師徒爭霸賽,誰能更勝一籌?
    (在智慧型手機領域,蘋果、三星由於高定價,毛利率能達到40%左右,其他品牌定價較低,毛利率通常在10%到30%,例如小米的智慧型手機毛利率就在10%左右,按照傳音的定價,智慧型手機端的毛利率應該與小米接近,因此傳音的智慧型手機可以說「不賺錢」,功能手機30%以上的毛利率才是整體盈利能力提升的關鍵)3、 「農村包圍城市」經營,集中培養地區消費習慣。
  • 華為榮耀、小米盒子、天貓魔盒,誰才是性價比之王?
    小編匯總出,活躍在電商平臺上的最受大家歡迎的三款電視盒子,看看最火的中誰更有優勢。華為榮耀盒子、小米盒子3與天貓魔盒M17都是大家選擇最多的,這三款也是主流的4K輸出解析度的盒子,看看價格相當的三款盒子在性能上誰更有購買價值吧。
  • vivo「貼標」蔡司,小米一路小跑,誰能成為下一個華為?
    之後的X50系列在產品上閹割了諸多的功能,vivoX50和X50 Pro居然把中端的驍龍765處理器,賣到4000多的價位,直接勸退用戶。以至於除了在Apex這樣的概念機上,vivo在量產機型至今沒有搭載無線充電等旗艦功能,在體驗上是缺斤少兩的。
  • 【歐界頭條】華為任正非vs小米雷軍!專一化和多元化的王者之戰!
    時至今日,無論是在什麼場合,無論是誰提起國產電子產品或者手機,名字無外乎兩個:華為和小米。
  • 小米撿了華為的漏,世界第三的位置能坐多久?|| 深度
    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數據顯示,華為的全球市場佔有率從Q2的19.6%下跌到14.0%,Q3季度僅售出5090萬臺,同比減少490萬臺;在中國市場,華為雖排名第一,保持了最大的市場份額,但出貨量減少630萬臺;在西歐市場,華為減少370萬臺的出貨量。小米則成為最大受益者,尤其是海外市場,獲益比三星更豐。
  • 警察蜀黍VS人工智慧警察終極大PK!!!
    如今的機器人警察確實能幫助蜀黍做許多事情,未來也將會發揮更多的作用,但是有很多事情是機器人警察永遠無法做到的此次pk警察蜀黍完勝機器人警察,可見警察蜀黍是未來人工智慧警察永遠不能替代的。況且以上的機器人警察只是理想中的終極產物,實際上現在的機器人警察的功能還是很有限的:該機器人是日本警方與日本鐵道公司聯合推出的,它不僅可以通過提醒保護女性的安全使其免受騷擾。並能提醒旅客不要將貴重物品遺忘在車上等等。
  • NFC支付VS二維碼支付,誰能笑到最後?
    蓄勢已久的NFC支付是否能接手眼下風頭正盛的二維碼支付,NFC是否能在於二維碼正面對抗的經競爭中脫穎而出,一場支付大戲正在上演。  二維碼支付:從「燒錢」開始  只要有業務交叉的地方,必然能見到阿里和騰訊的針鋒相對,支付也自然如此。
  • 華為小米哪家系統好用?網友:誰玩遊戲快誰好!
    昨天騰訊數碼發起了企鵝問答「華為小米魅族錘子,哪個功能讓你覺得作業系統最好用?」,網友們踴躍地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基本上國內主流手機廠商均有上榜,看來國產手機的確是越來越好用了。所有回答中,對於小米MIUI的肯定最多,並且不僅僅局限於某個功能、而是整體好評度非常高;單項功能中,魅族的mBack深得人心,有的用戶表示老爸都能輕鬆掌握。當然,華為、Oppo、錘子、一加等定製系統也有不俗之處,下面一起來看看其中的精彩摘要吧。
  • 雷軍笑了,三星S11後置相機曝光:小米CC9 Pro同款
    就在昨天,雷軍發布了今年小米的最後壓軸手機,小米CC9 Pro。
  • 爭 or 不爭,誰能笑到最後? |【黃藍遊戲】課堂實錄
    此遊戲有個別孩子曾經玩過,上次玩,出「藍」多,輸了的小組,最後反而獲得了意外獎勵。在遊戲過程中,這個孩子刻意引導出藍,老師發現他是「輸了有好處,而且要假裝表現給老師看」的心理之後,宣布這次輸了就是輸了,贏了的才有獎勵。而這個孩子表面的「求輸」,背後實際的心理還是「想爭好處」,不過是自作聰明以為猜到了老師的意圖,還帶偏了隊友,最後反而要承擔一個半馬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