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在挑選手機的時候,有一條簡單粗暴的標準:價格決定手機配置。
雖然說這個標準在實施的時候,會有一點出入,總有一些性比價非常好的手機出圈,但這個標準大致上還是沒有錯的。
那麼,常見的一千多兩千的手機對比七八千動輒上萬的手機,區別到底在哪裡?相差幾千的價格,這錢花得值嗎?
其實,多花幾千購買的手機並不是交智商稅。
畢竟,如果更高的價格沒有得到更好的質量,這個手機品牌估計就毀了,也應該不會有哪個品牌會砸自己的口碑吧。
而今天小編就來講一下一千多的手機和七八千的手機,到底有啥區別?
手機的晶片很重要!
一般來說5000以上的手機,基本都會採用更好更新的處理器,比如說小米MIX4搭配的就是驍龍888+。
而一千多兩千的入門機,大概率都是採用次旗艦處理器,比如說驍龍870以及之前的865等等。
這些晶片的性能差距,用個簡單的方法,比如說跑分:高通驍龍888處理器可以跑分達到80多萬,而高通驍龍七系列處理器跑分最高不過48萬分。
從這裡的30多萬分的差距,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不同價位手機之間性能的差異。
不過,也是有例外的,比如說realme手機和紅米手機就經常用高通的旗艦處理器,但價格卻是2000元檔位。
手機屏幕之間的區別也很大,有些旗艦機採用的屏幕,都可以另外買一臺入門機了。
一般來說,很多2000多元手機會選用走量的屏幕,比如Redmi K40、realme GT Neo2、榮耀50等等機型。
這類手機橫向對比差異不大,但是如果和七八千的旗艦機對比,你就會發現屏幕亮度、色彩鮮豔等等,差異肉眼可見。
手機的拍照攝像功能,對於我們來說還是很重要的,而不同價位手機的影像區別也是非常大的。
和手機屏幕一樣,一千多兩千的手機大部分都是採用200萬、500萬鏡頭,說實話這些鏡頭對影像的體驗並不大,基本沒區別。
但是,5000多元往上的旗艦機每一顆鏡頭都很實用,比如vivo X70 Pro+、OPPO Find X3 Pro、華為P50、華為Mate40 Pro等等機型。
你就單獨拿出其中一顆鏡頭,就可以得到很不錯的成像效果。
而且,這些手機還會針對攝像進行其他的優化操作,比如說vivoX70Pro+就有一款專門處理影像的晶片搭載在手機內部。
通過上面簡單的對比,你應該就清楚一千多的手機和七八千的手機,確實有較大的差距。
有時候,這手機和手機之間的區別,看一眼摸一下就能感覺到,比如說手機機身用料。
貴一點的旗艦手機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脈,各種質感美感共存的材料,加上設計和製作工藝,整體質感就上去了。
而2000左右的入門手機,往往會為了節省用料,採用素皮、塑料的材質,咋一看顏值在線,但是上手就不一樣了。
現在,你應該很清楚這錢,還是花得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