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程序設計、圖靈獎得主、美國第一位計算機科學女博士,程序媛進擊史

2021-02-15 CSDN
芭芭拉·利斯科夫(Barbara Liskov)是美國第一個計算機科學女博士,也是2008年圖靈獎得主,她一生致力於程序設計的研究,研究成果給計算機編程領域帶來了巨大的變革,極大地推動了計算機行業的發展。利斯科夫於1939年出生在美國洛杉磯,1961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取得學士學位。讀書期間,利斯科夫是班裡100名同學中僅有的兩名女生之一,勤奮好學的她不顧周遭的眼光修完了所有和數學、科學相關的課程。畢業後,利斯科夫進入哈佛大學工作成為一名程序媛,方向是自然語言翻譯,難度比她預想中的大得多。之後,她向史丹福大學申請讀研究生,師從1971年圖靈獎得主約翰·麥卡錫(John McCarthy)教授。1968年,利斯科夫以一篇題為《一個可以處理西洋棋殘局的電腦程式》的論文獲得博士學位,成為美國有史以來第一個計算機科學女博士。博士畢業後,利斯科夫先向麻省理工學院(MIT)發去求職申請,但得到的反饋無法給予教職。緊接著她進入MITRE公司工作,公司讓她到研究部門從事計算機作業系統的開發,她開始深入的研究編程方法。利斯科夫領導研究小組開發出了一個交互式的小型分時作業系統「維納斯(Venus)」。1971年,利斯科夫基於Venus的開發經驗撰寫了一篇論文,被「作業系統原理學術討論會」所錄用,並被安排在一個分組討論會上報告,在學術界引起不小的關注。主持分組討論的是MIT的傑瑞·薩爾茨(Jerry Saltzer),他非常欣賞利斯科夫表現出來的對計算機的深刻理解和探索精神,極力動員利斯科夫到MIT工作。1972年,利斯科夫進入MIT工作,成為整個MIT的第二位女教授、計算機系的第一位女教授,主管研究工作。上個世紀50年代,goto語句由於語法簡單而被廣泛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去。但是goto語句沒有邏輯章法,難以閱讀,程序錯誤的話可能會有嚴重的後果。曾經有一臺被程序控制的放射治療機,因為使用了過時的程序設計方法,導致6名患者受到了嚴重超劑量的輻射而不幸身亡。在這種困境下,計算機行業亟需一個更加規範的程序設計基本架構。上個世紀60年代,曾有兩位計算機學家提出,可以使用順序、選擇和循環三種結構化的程序完全代替goto語句,但這僅僅停留在理論階段,他們並沒有將之付諸實踐。1974年,利斯科夫和她的學生經過多年的辛苦研究,在此理論基礎上發明了一種新的程式語言CLU。CLU完全拋棄了goto語句,雖然這種程式語言沒有被廣泛採用,但是它對面向程式語言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影響,當今被世界各地的程式設計師們所使用的Java、C++、C#、Python都是基於CLU而設計出來的。可以說,沒有CLU,就沒有現在的這些程式語言,利斯科夫改變了編程。現代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5大原則中的「裡氏替換原則」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由她與和周以真共同提出,這個原則克服了繼承中重寫父類造成的可復用性變差的缺點,保證了程序的正確性,降低了代碼出錯的可能性。直到今日,所有面向對象編程的程式設計師在寫代碼時都遵循著這項原則。 此外,利斯科夫還領導了許多重要項目的研究,包括第一個支持分布式程序實現的高級語言Argus、面向對象資料庫系統Thor以及Byzantine分布式容錯系統。作為美國傑出的女性計算機科學家,利斯科夫獲得了很多的榮譽:1996年,被美國女工程師協會授予成就獎(Achievement Award);2002年,入選著名的《發現》雜誌評選世界上最重要的50個女科學家;2004年,被IEEE授予馮諾伊曼獎章;2008年,獲得圖靈獎,同時ACM 的SIGPLAN授予她「程序設計語言成就獎」。同年,MIT在宣布命名利斯科夫為「講座教授」(Institute Professor),這是教授中的最高榮譽,目前MIT全校在崗的講座教授包括利斯科夫只有13個,全是各學科頂尖的領軍人物。儘管利斯科夫後來成為了計算機領域受人景仰的大家,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她成名之前因為自己的性別問題而遭受的歧視和不公正的待遇。早在利斯科夫從伯克利分校畢業時,她就打算報考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研究生,但對方以「從未招收過女研究生」為由拒絕了她。當她在史丹福大學博士畢業時,顧問會通過與全國各地部門的合作來安排畢業生的工作,類似於上世紀中國大學的「包分配」制度。眼看身邊的男同學都被推薦到了學術方向的工作崗位,利斯科夫卻無人問津,求職MIT也受挫。面對如此情況,利斯科夫只能認為「是我自己還不夠優秀」。後來,利斯科夫因為在計算機界嶄露頭角而被聘入MIT,但情況並沒有好轉。初入職的她發現大約1000名員工中只有10名不到的女性教員,很多表現優秀的女員工一直拿不到正式職稱,在科學領域,很少有人能夠意識到女性也能做出一些基礎性貢獻。在利斯科夫擔任計算機科學系主任之前的10年裡,部門只招收了一個女性教員。2008年,當利斯科夫獲得了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時,竟然還有人在背後議論說:「她做的工作,沒有我不知道的。為什麼她會獲得圖靈獎?那個工作不是她做的,是一個男同事替她做的。」為了打破這個局面,利斯科夫一直積極倡導職場平等。2001-2004年,在利斯科夫擔任計算機科學系主任期間,她共聘用了7名女性教員。她建議女性在發展事業時說道:「在你能真正站起來之前,保持低調,然後再去擁抱成功!」

在談到自己成功的經驗時,利斯科夫表示:「沒有專心致志的精神就不會成功,創造性偶爾會出現,但這不是人所能計劃的。專心做一件事,不一定會有創造性的想法,但是這總會讓你有所進步。」利斯科夫建議不要時時刻刻都想著它,很多有創意的想法都是在比較輕鬆的時刻出現的。利斯科夫從來不晚上在家工作,而是喜歡早晨進入工作狀態之後再想應該做什麼,這個時候往往會有一些好的想法湧現,因此既要有精力高度集中的時刻,也需要有喘息的機會,注意勞逸結合。利斯科夫認為年輕人整天在工作,忽略朋友和社交,丟掉興趣愛好,這些是不可取的。有平衡的生活狀態是十分重要的,富有幽默感也很重要。有些人愛抱怨,不妨微笑著面對生活中出現的諸多不如意,事情往往反而會向一個積極的方向發展。

參考連結:

https://baike.baidu.com/item/Barbara%20Liskov/1578598?fr=aladdin

https://www.sohu.com/a/360901008_168662

https://blog.csdn.net/QbitAI/article/details/10355585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2635785025330488&wfr=spider&for=pc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67fb20101annb.html


更多精彩推薦

☞晶片破壁者:矽谷「摩西」肖克利和他的半導體實驗室

☞關於 Python 3.9,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曾是谷歌程式設計師,拋下百萬年薪創業,4 年成就 7 億用戶,今身價百億!

☞阿里動物園再添新丁,小蠻驢搞定物流最後三公裡

☞中國移動雲智融合峰會 與您相約攬勝九天

☞我投資比特幣的3個原因

相關焦點

  • 多名華人及圖靈獎得主入選2020 ACM Fellow名單
    申恆濤現任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人工智慧研究院執行院長,他還是美國光學學會會士和ACM傑出會員。1993-2020ACM FELLOW本科校友7位圖靈獎得主:1976 年圖靈獎得主 Michael O. Rabin機構:哈佛大學當選理由:提出非確定性自動機、概率自動駕,對可計算性和計算複雜性理論做出了貢獻。1980 年圖靈獎得主 C. Anthony (「Tony」) R.
  • 全球首位圖靈獎女性得主去世,她的研究影響了計算機發展歷程
    大數據文摘出品來源:IBM她,是IBM歷史上第一位女研究員,也是IBM首位女院士。她,是現代計算機編譯器領域最傑出的女科學家。她,是圖靈獎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獲獎者,叫Frances E. Allen。2007年2月,圖靈獎第一次授予女性科學家,以表彰她在編譯器設計和機器架構方面做出了開創性貢獻。圖靈獎評委會主席Ruzena Bajcsy給她的頒獎詞是:「她的研究幾乎影響了計算機科學發展的整個歷程,使我們今天在商業和科技領域內使用的許多計算技術成為可能。」
  • 計算機巨星隕落!圖靈獎得主 Edmund Clarke 因感染「新冠」逝世
    Edmund M.1976 年,他在杜克大學任教 2 年,後於 1978 年在哈佛大學擔任助理教授,1982 年加入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系,並於 1989 年被評為全職終身教授一職。隨後在 1995 年,他成為了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 FORE Systems Professorship 的第一位獲獎者。
  • 這7位圖靈獎得主,竟然才入選ACM Fellow,他們可是程式設計師「祖師爺」
    7位圖靈獎得主、計算機科學多項基礎研究的關鍵大牛,竟然今日才成ACM Fellow……要知道,ACM——美國計算機協會,全世界最知名、重要的計算機組織,而Fellow(會士)則是成員的最重要榮譽之一。並且計算機領域的「諾貝爾獎」,也由ACM評選和頒發。
  • 全球首位女性圖靈獎得主去世,三次到訪中國,曾是IBM首位女院士
    艾倫本身也是計算機科學的先驅之一,其在編譯系統架構、程序分析、優化技術等方面做出的開創性和基礎性工作至今影響深遠。其於 2007 年斬獲圖靈獎可謂實至名歸。此外,艾倫長期致力於鼓勵女性、特別是青年女性投身於科學(包括計算機科學)事業,這也是她令人心生敬佩的另一原因。」而最初艾倫投身計算機科學領域,起源於一場「意外」。
  • 這7位圖靈獎得主,竟然今日才入選ACM Fellow,他們可是程式設計師「祖師爺」
    7位圖靈獎得主、計算機科學多項基礎研究的關鍵大牛,竟然今日才成ACM Fellow……要知道,ACM——美國計算機協會,全世界最知名、重要的計算機組織,而Fellow(會士)則是成員的最重要榮譽之一。並且計算機領域的「諾貝爾獎」,也由ACM評選和頒發。
  • 女生到底能不能當程序媛?
    賈伯斯改變了世界。改變了世界的不止賈伯斯。還有眾多不被人們熟知的女程式設計師。在今天女王節裡 ,我們一起看看那些在計算機歷史上做出傑出貢獻的女程式設計師們,看看她們是如何改變世界的。巴貝其分析機後來被認為是最早期的計算機雛形,而阿達的算法則被認為是最早的電腦程式和軟體。在該套算法中,阿達建立了循環和子程序概念。高級程序語言「Ada」正是以阿達的名字而命名的,是美國為了紀念她對現代電腦與軟體工程所產生的重大影響。
  • 計算機巨星隕落!圖靈獎得主Edmund M. Clarke與遊戲之父 Eric Engstrom 相繼離世
    DirectX 加強 3D 圖形和聲音效果,並提供設計人員一個共同的硬體驅動標準,讓遊戲開發者不必為每一品牌的硬體來寫不同的驅動程序,也降低了用戶安裝及設置硬體的複雜度。(百度百科)1994年,聖約翰(St. John)聘請 Engstrom 來使即將面世的 Window 95 中的遊戲實用化。
  • 【AI】這7位圖靈獎得主,竟然今日才入選ACM Fellow,他們可是程式設計師「祖師爺」
    7位圖靈獎得主、計算機科學多項基礎研究的關鍵大牛,竟然今日才成ACM Fellow……要知道,ACM——美國計算機協會,全世界最知名、重要的計算機組織,而Fellow(會士)則是成員的最重要榮譽之一。並且計算機領域的「諾貝爾獎」,也由ACM評選和頒發。
  • 圖靈獎中的AI大神都有誰?丨智言智語
    圖靈獎是美國計算機協會於1966年設立的,又叫"A.M.圖靈獎",專門獎勵那些對計算機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個人。其名稱取自計算機科學的先驅、英國科學家艾倫·圖靈,這個獎設立的目的之一是紀念這位科學家。圖靈被稱為「人工智慧(AI)之父」。
  • 向高德納及《電腦程式設計藝術》致敬
    ,當代著名的計算機科學家,現代計算機科學先驅人物,1974年圖靈獎得主,排版軟體TeX和字體設計系統Metafont發明人。高德納最廣為人知的事跡是他的系列著作《電腦程式設計藝術》,這套書計劃出版7卷,已經出版《電腦程式設計藝術 卷1:基本算法》《電腦程式設計藝術 卷2:半數值算法》《電腦程式設計藝術 卷3:排序與查找》《電腦程式設計藝術,卷4A:組合算法》《電腦程式設計藝術:MMIX的增補》。
  • 華人著名計算機科學家劉炯朗逝世,圖靈獎得主姚期智為其得意門生
    【新智元導讀】華人著名計算機科學學者、前臺灣清華大學校長劉炯朗教授於2020年11月7日因病逝世,享年86歲。圖靈獎唯一華人得主姚期智為其得意門生。消息稱,臺灣清華大學前校長劉炯朗7日因病過世,享壽86歲。
  • 算法鼻祖高德納,82 歲仍在寫《電腦程式設計的藝術》
    ,畢生致力於編譯程序、屬性文法和運算法則等領域的前沿研究,共出版專著17部,發表論文150餘篇,寫出TeX和METAFONT兩個數字排版系統,撰寫出IT界經典巨著《電腦程式設計的藝術》,提出計算機科學技術最基本的兩個概念:「算法」(Algorithm)和「數據結構」(Data Structure)。
  • 【主編講堂】關於圖靈獎(A. M. Turing Award)
    圖靈獎(Alan Mathison Turing Award)」,由美國計算機協會(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ACM)於1966年設立,用以獎勵那些對計算機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個人,是美國計算機協會在計算機技術方面所授予的最高獎項,被喻為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其名稱取自計算機科學的先驅、英國科學家艾倫·麥席森·圖靈。1966年,A. J.
  • 華人著名計算機科學家劉炯朗逝世,圖靈獎得主姚期智為其得意門生
    【新智元導讀】華人著名計算機科學學者、前臺灣清華大學校長劉炯朗教授於2020年11月7日因病逝世,享年86歲。圖靈獎唯一華人得主姚期智為其得意門生。 他是即時系統、電子設計自動化、離散數學等領域的開山祖師爺之一,更被列為國際知名學會IEEE及ACM雙會士及雙教育獎得主,不僅學術成就驚人,更是培育英才,桃李滿天下。 1998-2002年間,他放棄美國籍而返臺擔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
  • 【CCCF專訪】訪ACM圖靈獎得主約翰•霍普克洛夫特教授
    Hopcroft)教授是美國康奈爾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的工程和應用數學IBM教授,美國科學院、美國工程院、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他於1964年在史丹福大學獲得電氣工程博士學位,後在普林斯頓大學、康奈爾大學等著名高等學府工作,並於1986年獲得ACM圖靈獎,以表彰他在算法和數據結構方面的傑出貢獻。1992年喬治·布希總統任命他為監督美國科學基金會的科學委員會成員,直至1998年5月卸任。
  • 又一位巨星因「新冠」隕落,07年圖靈獎得主Edmund Clarke,享年75歲
    其子James S.1976年,Edmund於康奈爾大學獲得了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此後,他先是在杜克大學計算機科學系任教2年,並於1978年轉到了哈佛大學,擔任應用科學系計算機科學助理教授。1982年,離開哈佛大學的他,又來到了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系任教。
  • 賈伯斯好友獲圖靈獎,曾打造《玩具總動員》,為計算機圖形學先驅
    改變一個產業,引領一個時代,獲很多次奧斯卡獎,加冕計算機最高領域——圖靈獎。這就是剛剛出爐的2019圖靈獎得主:Edwin E. Catmull艾德·卡特姆,以及Patrick M. Hanrahan派屈克· 漢拉汗。
  • 圖靈獎得主萊斯利·蘭伯特:思考比編碼重要
    蘭伯特是微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美國國家工程院和科學院院士,2013年,他獲得了有著「計算機界諾貝爾獎」之稱的圖靈獎。近日,這位世界頂級科學家應邀走進了北京大學,與學子交流科研心得。「怎樣才能保證編碼少出錯?」「你怎麼看待計算機科學和數學之間的關係?」「你提出過很多計算機理論,哪個是最鍾愛的『孩子』?」
  • 2020圖靈獎重磅出爐!龍書作者、程式語言先驅共獲大獎,是他們解放了一代又一代程式設計師
    Aho畢業於多倫多大學,之後獲得了普林斯頓大學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的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 他是美國國家工程學院、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和加拿大皇家學會的會員。他同時也是ACM、IEEE、貝爾實驗室和美國科學發展協會的會員。Aho榮獲過數不勝數的榮譽,包括IEEE約翰·馮·諾依曼獎章和NEC C&C基金會C&C獎等等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