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臉」也要搞的「元宇宙」,到底是個啥?

2021-12-18 SOLE履程

要說現在最火的新興詞彙,「元宇宙」一詞當之無愧。相信,無論你從事什麼行業,最近都能聽到這個詞。

元宇宙,英文名稱Metaverse,最近因為網際網路巨頭Facebook斥巨資投入而變得異常火熱,甚至公司名稱都改為了「Meta」。要知道,Facebook的月活高達30億,改名Meta也表明了公司進軍元宇宙的決心。其實關於元宇宙的概念,早在3年前就已經被提出了,只是在今年真正有了崛起的趨勢。元宇宙到底是什麼?未來會如何發展?本篇內容,我們和大家一同回顧了解,因為它真的有可能在未來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

我們還是先從網際網路巨頭Facebook改名Meta說起,因為此次改名不單單是名稱上的改變,更昭示著品牌未來的重大策略。Facebook改名不只是社交媒體層面,而是其集團母公司更名為Meta,這更像是一次重新定義。而在完成更名後,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等社交媒體都屬於Meta集團公司旗下。

在官宣改名的當天,CEO扎克伯格也拍了一支1個多小時的視頻向外界來解釋公司改名。Meta一詞選自於元宇宙的英文名稱Metaverse,根據官方的說法,Meta是一家「Social Technology Company」,同時也標誌著過去這個以社交媒體主要業務的公司,將成為一個以元宇宙概念為主導的超越現實集合平臺。

那麼,元宇宙一詞是什麼意思呢?目前是這樣說的:人們未來可以通過設備終端,進入由網絡組建的虛擬三維世界,而現實世界中的事物也能被數位化,在虛擬世界中人們也可以完成現實世界中的事情。

其實,元宇宙在過去幾年已經被相關學者所提及,只是在今時今日才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關注。根據筆者個人的理解,元宇宙可以簡單理解為人們未來可以生活在虛擬世界,而在這個世界中人們可以完成在現實世界中的大部分事情,比如工作、學習、遊戲、娛樂等等。就算人與人之間在現實中天各一方,在元宇宙世界中大家也能身臨其境,並一起完成在現實世界中很多無法做的事情。

「不要覺得不可思議,元宇宙被看做是人類未來發展的終極形態,Meta公司認為元宇宙將改變人類的社交方式,將開啟新的篇章。」

...

前文陳述了一部分非常枯燥的概念,也許各位一時間難以消化,下面用兩部非常流行的電影,幫助大家粗略理解下元宇宙的定義。一部是《頭號玩家》,另一部是《黑客帝國》。

《頭號玩家》故事發生在2045年,虛擬實境技術已經滲透到了人類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有人建造了名為綠洲的虛擬實境遊戲世界,臨終前,他宣布自己在遊戲中設置了一個彩蛋,找到這枚彩蛋的人即可成為綠洲的繼承人。電影中主角在戴上VR頭顯後會進入綠洲虛擬世界,在這之中能夠體驗各種各樣的遊戲。簡單說,在這部電影中可以感受到虛擬世界的形態已經最大化接近了現實形態。

另一部《黑客帝國》中的世界形態則更為抽象,未來人類用AI技術,在睡夢中的也能通過腦電波進入虛擬世界。而在那個虛擬世界中基本和現實世界一致,所以虛擬和現實的界限非常模糊,似乎人類在虛擬世界中也能維持自己的文明。總之,這兩部電影通過非常龐大的虛擬世界描寫,給人們展示出了元宇宙可能的樣子。但也許,元宇宙並不只是那麼簡單!

有一說一,元宇宙這個新的概念的確有些超前,以至於在很多人看來這只是CEO扎克伯格的炒作而已。確實,包括筆者在內,在第一次聽說元宇宙時,都會產生很大的質疑,甚至覺得有些雨裡霧裡。不過,通過近些天的學習,筆者個人看來,元宇宙從概念上來說是可以發展的,但未來的前景還不好說。能不能最終成型,也受多種因素的影響。

我們回想一下在遊戲中,我們有帳號,有裝備和道具,而如果在元宇宙中,需要記錄的要素將非常複雜,例如金錢、物品、想法等等,這就需要一個非常龐大的生態體系去記錄並且認證,讓人們在元宇宙世界中的每一個行為都有跡可循。在這個元宇宙世界中,每個人都有身份證明以及各種信息記錄,所以其難度可想而知。

不考慮元宇宙能不能最終實現的問題,朋友們有沒有想過發展元宇宙有什麼用處嗎?畢竟現實世界已經足夠發達。首先,先回答為什麼網際網路巨頭們都在紛紛投資元宇宙行業。其根本原因是最近幾年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創新非常有限,僅僅只有短視頻一項;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網際網路企業想要獲得巨大利益已經越來越難。

其次,要說元宇宙中世界的用處,其實非常簡單和直接。舉個例子,北京有很多充滿未來感的商場,但非本地人很難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到商場中實際購物。而元宇宙世界中,人們就可以輕鬆完成在異地實景逛商場,其體驗感和真實世界中沒有差別。不得不說,這聽起來就是一件讓人興奮的事情。

而從現實情況來看,Meta公司也並不是空穴來風,目前正在開發一種新的觸摸傳感器和一種塑料材料的協同工作,製成一種類似皮膚的材料,用於在元宇宙中創造更沉浸式的體驗。⁠扎克伯格說:我們設計了一個高解析度的觸摸傳感器,並創造了非常薄的機器人皮膚,使其更接近真實的虛擬物體和元宇宙世界中物理交互。

根據專家們的說法,目前元宇宙的發展正處於混沌時期,而其實它已經進入了人們的生活。區塊鏈、AR、VR、虛擬實境以及NFT,都是元宇宙中世界的一部分。尤其是在今年,NFT全面流行起來,涉及銷售獨家和限量版物品,包括數字藝術、音樂、交易卡等收藏品。我們熟知的NBA球星庫裡,用18萬美元買了一個猴子頭像,在很多人看來簡直是不能理解,但庫裡的行為把NFT的熱度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簡單說,NFT是元宇宙世界中的一部分組成,可以理解為在虛擬世界中唯一認證的專屬品。而目前市面上高昂售價的NFT作品只是稀缺品,其中也有大量的平價品,是我們普通人用一天的飯錢,也能購買到的一項體驗。

總結來說,從我們生活中來看,虛擬偶像、遊戲演唱會、虛擬AR試穿等等實例,都在證明元宇宙可能是未來生活發展的方向。但是,目前的概念還過於超前,發展的可行性也存在諸多問題。真正的元宇宙恐怕短期內難以實現,還需要較長的等待期,保守估計20年左右。

「對於元宇宙的態度,鼓勵大家不肯定,但也別完全否定。」

...

根據小道消息,運動品牌Nike已經把元宇宙列為了優先事項,目前正在尋求這個領域的專業人才,新型的虛擬產品,相信消費者們還是會有所期待。30年前,我們對網際網路是什麼態度,大家還記得嗎? 再過30年,未來世界的樣子,又有誰說得準呢?所以,進入元宇宙世界,你期待嗎?請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答案。

值班編輯 | 小丑     

文章作者 | 小丑     

幕後設計 | 大賈     

內容監製 | 九三春陽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從電影中辯證什麼是「元宇宙」
    在此背景下,臉書於10月28日宣布將公司更名為「Meta」的消息可謂點燃了引線!馬克扎克伯格宣稱,未來將致力於打造「元宇宙」(Metaverse)生態系,一舉讓「元宇宙」概念瞬間爆紅,成為人盡皆知,但卻難以言喻的抽象概念。 事實上,元宇宙概念最早來自於科幻小說《雪崩》(Snow Crash)。
  • 「元宇宙第一股」Roblox市值突破600億美元!CEO:元宇宙我們搞了17年
    【導讀】元宇宙大火,有「元宇宙第一股」之稱的沙盒遊戲平臺Roblox股價一日暴漲42%,估值超過600億美元。CEO表示,早在17年前,他已經預見了今天。最近,「元宇宙」這個詞越來越火了。在過去的17年裡,我們一直在這一領域進行創新。」 Baszucki 說。這個新事物,現在被叫做「元宇宙」了。他說的是真的嗎?實際上,Baszucki 創辦的Roblox,是一個讓用戶自己設計沙盒遊戲的社交平臺。
  • 新 Mac 上的「雷靂/USB4」接口到底是啥?
    細心一點會發現蘋果新發布的三款 M1 晶片的 Mac 的接口變成了「雷靂/USB 4」。這個雷靂/USB 4 到底是個啥?
  • 小扎不要「臉」了?Facebook正式改名Meta!買它,滿倉元宇宙
    時間回到過去,據說,小扎從中學開始就一直在思考「元宇宙」了。 各路資本也紛紛下場,似乎這個「元宇宙」馬上就要實現了一樣。 2018年上映的科幻電影「頭號玩家」,其中的虛擬世界「綠洲」(Oasis)似乎是在告訴所有人,一個觸手可及的元宇宙就在眼前。
  • 暈 「無限挑戰」「極限挑戰」「我們的挑戰」「了不起的挑戰」「挑戰者聯盟」…那麼多挑戰傻傻分不清!
    對方:……所以「無限挑戰」「極限挑戰」「我們的挑戰」「了不起的挑戰」「挑戰者聯盟」,到底哪個是哪個,拜託製作組取名的時候給點創意行不?打開電視,看到流量擔當ABCDE一起炒冷飯做遊戲,孩子般無心智地玩耍……還要動腦子想想,究竟這是挑戰的啥?
  • 騰訊:你們負責造「元宇宙」,我負責收購
    但 Roblox 在招股書上強調他們想做的是「元宇宙」(Metaverse),一個存在於科幻小說裡的「虛擬空間」。現實世界不斷虛擬數位化,且現實和虛擬互相聯通,這便是 Roblox 認為他們不只是一個遊戲平臺,而是一個意涵更豐富的「元宇宙」的依據。一時間,「元宇宙」這個概念在創投圈獲得了無出其右的關注。即便不少人認為這只是一個傳統公司為了搭上高估值快車生造的概念,比如,Soul 甚至說自己是「給 Gen Z 的以 Soul 為連結的社交元宇宙」。但這陣熱風颳了快兩個月也還沒消停。
  • 扎克伯格All in元宇宙,公司更名Meta,「臉」不要了
    這則消息一出,就接連登上微博熱搜和推特美國區趨勢榜第一:信中寫到的「正在做的東西」,也就是用元宇宙這種新的方式來構建社交網絡,連接用戶。在Facebook Connect大會中,扎克伯格詳細描述了他所期望的「元宇宙世界」:「這是一個身臨其境的網際網路,你並不是僅僅使用或看著它,而是身在其中。」
  • 你知道「SNS」是啥意思嗎?
    那麼SNS到底是什麼東西呢?其實這個SNS呢,是「ソーシャル・ネットワーキング・サービス(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的簡稱,也就是「社交網絡服務」的簡稱。是一種通過網絡與人交流與交友的服務。還可以發點兒照片兒啊,和朋友聊聊天兒啊,交個朋友啥滴。那什麼樣的遠件兒是SNS呢?
  • 亞馬遜要推出「刷手支付」,比刷臉還快
    過去幾個月,國內兩大支付巨頭支付寶和微信都盯上了「刷臉支付」,不僅推出各自的刷臉支付設備,據稱還砸下 130 億來補貼代理商。▲支付寶的「蜻蜓」和微信的「青蛙」.亞馬遜希望在明年年初之前開始在部分全食超市引入這套「刷手支付」系統,逐漸將這種快速支付方式擴展到全美,不過在此之前亞馬遜還要對超市員工進行培訓,考慮到全食超市在美國就有 400 多家門店,要全面普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儘管亞馬遜對這個消息不予置評,但亞馬遜過去就曾為優化線下門店購物和支付效率作出過一些嘗試。
  • 「刷臉」沒什麼了不起,三星要用「驗血」解鎖手機
    從「屏下指紋"到」驗血",安卓為了超越 iPhone X 的 Face ID 可以說是煞費苦心了。面部識別+虹膜自從蘋果新機 iPhone X 的面部識別模式成功後,安卓陣營就開始了新一輪的追趕浪潮。作為三星的旗艦機,Galaxy S9 面臨的壓力頗大。此前有消息稱 S9 將使用新的面部識別模式。
  • 馬斯克帶貨的「狗狗幣」到底是個啥?竟然暴漲20%稱霸虛擬貨幣!
    編者按:五一期間,「狗狗幣」讓不少人實現一夜暴富。有人戲稱:人間一年,狗狗幣圈一天。狗狗幣的市值,居然在短期狂漲400倍。狗狗幣究竟是個啥?跟狗頭表情包又有什麼關係?狗頭為啥能火?今天三節課給大家推薦一篇文章,我們平時用的表情包,居然是世界上最貴的狗頭。
  • 一個「搞機者」眼中的美圖 T8
    美圖手機到底有什麼「魔力」?T8 是否是新一代「自拍神器」?下面我們嘗試從一個「搞機者」的視角,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美圖 T8 的整體設計和 M6 差不多,依舊是美圖手機「家族式」的「上下雙 V 字」設計。
  • 「創刊號」前端早早睡
    「前端」」「辛苦戰士,今晚「早早睡」,做個好夢」整活兒結束前一陣在給公司的前端團隊弄周刊,搞文章精選,後來又斷更了幾周被領導發現了。正好我是一個不吐不快的草 🌿創刊號創刊號,無論有沒有人看,我都要定一個基調,那就是:我還需要圈定周刊的內容,我思考良久(兩三秒),決定周刊需要包含:「寒草的雜談(我最喜歡的環節,哈哈,我又要寫小作文啦)」
  • 你是「預言者」嗎?
    不少在美國發展的臺灣人雖然也是名校畢業,英文和專業能力也不差,但卻未必有他這樣好的發展。我在紐約工作時偶而會跟他碰個面,互相交換一下工作上的心得,好比怎麼帶領那些難搞的老外團隊,怎麼跟美國主管要資源等等。我記得有次聊天,他無意間談到一件事情,讓我到今天都還受益匪淺。
  • 蘋果搞的這個「App Clips」,真的是在抄微信小程序麼?
    微博上不少人表示體驗不錯 ~ ▼但關於這玩意,世超問了一圈,發現很多人雖然好奇,卻沒有自己體驗過,也不太清楚這玩意具體是個啥。蘋果這波「 App Clips 」到底是咋玩啥?難道真就是照抄一手微信,開展 「 深入合作 」 麼?其實,蘋果官方對「 App Clips 」的定義是這樣的↓↓
  • 200元不到偷窺30+打工人的「豬豬」生活
    離今年的雙十一明明還有一個多星期身邊的朋友們已經紛紛在討論「買了嗎」「買了啥」新聞資訊裡,各大電商平臺頻出奇招
  • 永遠不要在 MySQL 中使用「utf8」
    UTF-8 編碼的,資料庫也是,就連要保存的這個字符串「 <…」也是合法的 UTF-8。我要在這裡澄清一下:所有在使用「utf8」的 MySQL 和 MariaDB 用戶都應該改用「utf8mb4」,永遠都不要再使用「utf8」。什麼是編碼?什麼是 UTF-8?我們都知道,計算機使用 0 和 1 來存儲文本。
  • 科學解讀,到底啥才是真正的「塑料藍」
    當然,一切都打敗不了今天我們的主角——「塑料藍」。#主角誕生記說起酞菁銅,要從酞菁[7]的發現開始說起。酞菁的發現其實是一個偶然,怎麼感覺科學發現裡好多偶然…… 1907年兩位化學家 Braun 和 Tehemiac 兩人當時在研究鄰氰基苯甲醯胺。
  • 「陌生化」到底是個什麼鬼
    由此產生的「陌生化審美效果」是被讀者、理論家或批評家拿來反觀作品的鏡子。那麼,通往「陌生化審美效果」的途徑就少不了形式主義的「文本細讀」方法,用心感知每個字眼,揣度寫作藝術背後的陌生化表達,方可找到生活中忽略的語言細節。 製造陌生化效果,可以從改變常規語法或語義搭配這兩方面入手。
  • 所謂「新四大發明」
    這幾天流行一個說法,叫「新四大發明」,哪「新四大發明」呢?最開始新聞裡寫的是:網購、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