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玩Coffe Lake!Core i7-8700K與Core i5-8400水冷超頻與核顯解析

2021-02-07 微型計算機

在MC上期的文章中,我們為大家奉上了Core i7-8700K與Core i5-8400的性能測試。從測試中可以看到,在14nm++生產工藝和6顆物理核心的加持下,這兩款處理器的部分性能與各自上一代產品相比有著較大幅度的提升。同時在風冷散熱的情況下,Core i7-8700K能全核心穩定超頻至4.7GHz,並且與超頻之前相比其性能有明顯的提升。不過風冷超頻無法充分挖掘這款處理器的性能潛力,所以在本文中,我們特別為大家帶來Core i7-8700K水冷超頻測試。


同時,我們還會對Core i7-8700K和Core i5-8400的核芯顯卡的性能進行考察,並對這兩款處理器所搭配的內存進行超頻測試,從而讓大家對這兩款處理器的性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那麼這兩款處理器在本次的測試中將會有怎樣的表現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尋找答案。



本次測試中,我們將通過處理器基準性能、實際應用性能以及遊戲性能這三大板塊,一窺第八代酷睿處理器的超頻潛力和性能,並且我們也會將穩定超頻前後的性能進行對比,從而讓大家對第八代酷睿處理器的產品潛力有更加直觀地認識。同時,由於兩款第八代酷睿處理器採用的是Intel UHD Graphics 630核芯顯卡,而Core i7-7700K的核芯顯卡則為Intel HD Graphics 630。同時,3款第八代酷睿處理器的核芯顯卡的參數也不盡相同,所以我們也將對比3款處理器核芯顯卡的性能表現。此外,與兩款第八代酷睿處理器所搭配的內存的超頻性能也是我們考察的重點之一。


在測試平臺的搭建方面,我們選擇了微星Z370 GAMING PRO CARBON主板作為兩款第八代酷睿處理器的「座駕」。這款主板的晶片組散熱裝甲和背板接口裝甲上採用了別具一格的碳纖維紋理,並且還支持MYSTIC LIGHT燈效,可幫助玩家打造炫酷的整機燈效系統。



同時,微星Z370 GAMING PRO CARBON配備了兩個帶寬達到4GB/s的M.2 SSD插槽,其中一個插槽還配備了散熱片,它可以有效降低M.2 SSD在長時間運行時的溫度,從而提升其性能和穩定性。遊戲音效方面,這款主板搭載了Realtek ALC1220虛擬7.1聲道音頻晶片,Nippon Chemi-Con音效電容以及專用耳機功放。軟體方面,這款主板還支持第四代音皇技術和第二代納美音效。



而在網絡方面,微星Z370 GAMING PRO CARBON搭載Intel I219-V千兆網卡,配合可自動調整遊戲進程優先級的MSI Gaming網卡管理工具,可以為玩家提供更低的遊戲延遲和上佳的遊戲體驗。在處理器供電部分,微星Z370 GAMING PRO CARBON採用了10相供電電路設計。同時,該主板的每相供電電路均配備了一上一下兩顆MOSFET晶片,型號分別為4C024 YEFW98和4C029 RHF19。此外,這款的處理器供電電路還配備了固態電容以及全封閉式電感等元器件。至於它是否能夠在超頻測試中充分發揮Core i7-8700K的潛力,我們將在稍後的超頻測試中一探究竟。


▲該主板的其中一個插槽還配備了散熱片,它可以有效降低M.2 SSD在長時間運行時的溫度。


▲這款主板搭載了Realtek ALC1220虛擬7.1聲道音頻晶片,Nippon Chemi-Con音效電容以及專用耳機功放。


▲這款主板的處理器部分採用10相供電電路設計,每相供電電路均配備一上一下兩顆MOSFET、固態電容以及全封閉式電感等元器件。


除了微星Z370 GAMING PRO CARBON主板之外,我們還為兩款第八代酷睿處理器搭配了容量為16GB的芝奇Trident Z RGB DDR4 3600內存套裝(8GB×2)、AORUS GeForce GTX 1080 Ti 11G顯卡。既然要對處理器進行水冷超頻,所以我們選用了來自Tt的 FLOE RIING 360水冷散熱器。在測試環境的設定上,除了內存超頻測試之外,其他的測試中我們將統一在主板BIOS中開啟XMP模式(內存頻率為DDR4 3600)。同時在遊戲測試中,我們將關閉垂直同步,並將遊戲畫面的解析度統一設定為1920×1080。


處理器:Intel Core i7-8700K、Intel Core i5-8400、Intel Core i7-7700K

主板:微星Z370 GAMING PRO CARBON、技嘉AORUS Z270X-GAMING 7

內存:芝奇Trident Z RGB DDR4 3600 8GB×2

顯卡:AORUS GeForce GTX 1080 Ti 11G

硬碟:東芝VTX460A 240GB SATA SSD+希捷1TB HDD

散熱器:Tt FLOE RIING 360水冷散熱器

電源:Tt TOUGH POWER DPS G 1250W電源


在水冷超頻測試中,我們將在微星Z370 GAMING PRO CARBON的BIOS中採用倍頻超頻的方式,來提升Core i7-8700K的全核心頻率。此外需要說明的是,雖然Core i5-8400並不支持倍頻超頻,但我們在測試中也嘗試通過提升外頻來提高它的頻率,不過遺憾的是,提升外頻之後測試平臺並不能正常開機,也就是說酷睿處理器依然難以進行外頻超頻。因此在處理器水冷超頻部分,我們將為大家介展示的是Core i7-8700K的詳細超頻步驟和穩定超頻之後的測試結果。


在上期的文章中我們提到,Core i7-8700K在風冷散熱器的支持下能夠穩定超頻至全核心4.7GHz。我們在為它加裝水冷散熱器,並採用倍頻超頻方法經過一番嘗試之後,Core i7-8700K最終能夠在1.36V的電壓設定下,以全核心4.9GHz的頻率通過Prime95 In-place large FFTs半個小時的烤機測試。


▲Core i7-8700K最終能夠在1.36V的電壓設定下,以全核心4.9GHz的頻率通過Prime95 In-place large FFTs半個小時的烤機測試。


在MC上一期Core i7-8700K的發熱量測試中我們就提到,得益於全新的14nm++生產工藝,這款處理器在滿載運行半個小時之後的溫度比Core i7-7700K還低5℃。同時在我們此前的測試中,擁有4核8線程的Core i7-7700K的最高穩定超頻成績也為全核心4.9GHz。而擁有更多核心數的Core i7-8700K在水冷散熱器的支持下,其最高全核心頻率同樣能夠提升至4.9GHz,可見全新的14nm++生產工藝的確發揮了它應有的功效。


此外,在烤機測試中我們觀察到,Core i7-8700K超頻至全核心4.9GHz後整個測試平臺的功耗在200W左右,平臺功耗並不高。不過這款處理器超頻至全核心4.9GHz並且長時間滿載之後,其最高溫度達到89℃。如此高的溫度無疑會影響處理器的壽命,所以我們建議玩家在除了遊戲之外的日常使用中適當降低其頻率,以保證較長的使用壽命。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Core i7-8700K的倍頻超頻方法,主要分為以下3個步驟:


Step 1:調節處理器的倍頻

我們需要在微星Z370 GAMING PRO CARBON的BIOS界面中找到OC一欄,並在「調整CPU倍頻」後的方框內輸入數值即可。例如,想要將處理器的全核心頻率超頻至4.9GHz,那麼便直接輸入「49」即可(外頻×倍頻=實際頻率,0.1GHz×49=4.9GHz)。


▲在「調整CPU倍頻」一欄輸入相應數值即可調整Core i7-8700K的頻率。


Step 2:調節處理器的電壓

當處理器的頻率提升之後,我們需要給它提供足夠的電壓才能讓它正常工作,所以我們需要在OC一欄中的「CPU Core電壓」後輸入相應的電壓值。需要注意的是,過高的電壓很可能會損壞處理器,所以建議超頻經驗較少的玩家將處理器的電壓控制在1.5V以內。


▲在OC一欄中的「CPU Core電壓」後輸入相應的電壓值。


Step 3:調節防掉壓等級

當處理器處於重載狀態時,其電壓可能會降低。因此,為了保證Core i7-8700K能夠在重載狀態下穩定工作,我們需要找到並打開OC一欄中的「數位電壓設置」,再將「CPU重載線校準控制」的等級設置為「Mode 5」。完成這3步,我們便能輕鬆對Core i7-8700K進行超頻。那麼在全核心超頻至4.9GHz之後,Core i7-8700K的性能將會有多大的提升呢?


▲數值越小,防掉壓等級越高。






測試點評:通過處理器基準測試的結果我們不難看出,Core i7-8700K在全核心超頻至4.9GHz之後,它的單線程性能和多線程性能均有著比較明顯的提升。首先在多線程性能上,Core i7-8700K的CPU-Z Bench多線程性能測試成績從3919分上升到4466.2分,提升幅度達到近14%。同時,這款處理器在全核心超頻至4.9GHz之後的SiSoftware Sandra算術處理器的測試結果也提升了約10%,並且PerformanceTest CPU MARK的總分提升了7%。此外在單線程性能方面,Core i7-8700K在全核心超頻至4.9GHz之後的CPU-Z Bench單線程性能測試成績,從543.7分提升至579.5分,提升幅度達到6.5%。


不僅如此,Super Pi一百萬位的運算耗時也從7.723秒縮短至7.532秒,並且PerformanceTest CPU MARK的單線程測試成績也在XMP模式的基礎上提升了約3.6%。






測試點評:在應用性能測試中,我們得到了與基準測試相似的結果。首先,CINEBENCH R15處理器單線程渲染成績提升了約為5%;CINEBENCH R15處理器單線程渲染成績也從1417cb提升至1588cb,提升幅度達到12%。此外,Handbrake視頻轉碼耗時也從31秒縮短至27秒,7-Zip壓縮軟體的基準性能測試成績也提升了約11.3%。可見Core i7-8700K在全核心超頻至4.9GHz之後,其應用性能也比XMP模式下的成績有比較明顯的提升。






測試點評:憑藉全核心4.9GHz的運行頻率,Core i7-8700K在遊戲性能測試中的表現也值得稱讚。例如在運行《神偷4》和《古墓麗影:崛起》時,其遊戲平均幀速均提升高達17fps左右。不僅如此,在較為依賴處理器多線程性能的《奇點灰燼》CPU Focused測試中,其遊戲平均解析度從XMP模式下的44.2fps提升至49.1fps。不難看出,Core i7-8700K在全核心超頻至4.9GHz之後,其遊戲性能的提升也比較可觀。








測試點評:在這部分測試中,我們測試了兩款第八代酷睿處理器所搭載的核芯顯卡的性能,並將他們的測試成績與上一代產品Core i7-7700K進行對比。從測試結果來看,雖然3款處理器的核芯顯卡參數有所差異,但它們在性能測試中的表現比較相近。例如,3款處理器的3DMark Sky Diver測試成績之間的差距最大僅為2.2%。同時,在1080p和中等畫質設定下,3款處理器運行《怪物獵人》、《蝙蝠俠》以及《神偷4》等5款遊戲的平均幀速均比較相近,彼此之間的最大差距在2fps以內。


由此可見,第八代酷睿處理器核芯顯卡的性能並沒有在上一代處理器的基礎上有明顯提升。同時,從測試結果我們也可以看到,第八代酷睿處理器的核芯顯卡性能仍然偏弱,並不適合運行各類大型遊戲。


接下來,我們在微星Z370 GAMING PRO CARBON的BIOS中,將Core i7-8700K的頻率、電壓以及防掉壓選項均回調至自動狀態,並在芝奇Trident Z RGB DDR4 3600內存套裝搭配兩款第八代酷睿處理器時,對該內存進行了超頻測試。經過反覆嘗試,參測內存在與Core i7-8700K搭配時,能夠以1.4V電壓和19-19-19-42@2T的內存延遲設定下,超頻至DDR4 3900,並通過超過半個小時的AIDA64 Stress system memory穩定性測試。


▲參測內存在與Core i7-8700K搭配時,能夠以1.4V電壓和19-19-19-42@2T的內存延遲設定,穩定超頻至DDR4 3900。


此外,參測內存在與Core i5-8400搭配時我們發現,微星Z370 GAMING PRO CARBON的BIOS中並沒有DDR4 3900的內存頻率選項。通過嘗試之後,參測內存在與Core i5-8400搭配時能夠以1.4V電壓和19-19-19-42@2T的內存延遲設定,穩定超頻至DDR4 3866。


▲Core i7-8700K@DDR4 3900內存性能測試結果。


▲Core i7-8700K@XMP內存性能測試結果。


▲Core i5-8400@DDR4 3866內存性能測試結果。


▲Core i5-8400@XMP內存性能測試結果。


測試點評:參測內存在分別搭配兩款第八代酷睿處理器時,我們使用AIDA64 Caceh & Memory Benchmark分別測試了參測內存在XMP模式(內存頻率DDR4 3600,延遲16-16-16-36@2T)和超頻之後的基準性能。從結果來看,在與Core i7-8700K搭配時,參測內存超頻至DDR4 3900之後比XMP模式下的內存有較為明顯的提升。例如,在超頻至DDR4 3900之後,參測內存的讀取速度從XMP模式下的51482MB/s提升至53881MB/s,寫入速度提高了約5000MB/s,並且拷貝速度也有小幅上漲。


此外與Core i5-8400搭配時,參測內存超頻至DDR4 3866之後的讀寫速度以及拷貝速度均在DDR4 3600的基礎上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不過由於我們在內存超頻時調高了參測內存的延遲設定,所以參測內存的延遲在超頻之後要比XMP模式下略高。既然參測內存在超頻之後的基準性能提升明顯,那麼在實際應用和遊戲中是否也有所體現呢?




測試點評:從測試結果來看,參測內存在超頻之後的部分應用和遊戲性能比XMP模式下的測試成績有小幅度提升。例如,參測內存在與Core i7-8700K搭配時,超頻至DDR4 3900的CPU-Z Bench單線程和多線程測試成績分別提升了約3%和6.6%,7-Zip壓縮基準測試成績提升了約2%。同時,運行《奇點灰燼》和《神偷4》這兩款遊戲的平均幀速也有小幅度提升。此外,參測內存在與Core i5-8400搭配時,超頻至DDR4 3866之後的CPU-Z Bench的多線程測試結果從2524.3提升至2735,提升幅度約為8.4%,並且其他測試項目的成績也有不同程度提升。


通過本次測試我們可以看到,兩款第八代酷睿處理器在搭配芝奇Trident Z RGB DDR4 3600內存套裝時,該內存的頻率可穩定提升至DDR4 3866甚至更高,並且超頻之後的平臺性能也有所提升,可見兩款第八代酷睿處理器的內存支持能力也不錯。此外,在核芯顯卡的性能表現上,從我們的測試結果來看,第八代酷睿處理器所搭載的核芯顯卡在性能方面,並沒有比上一代酷睿處理器有所提升。同時,其核芯顯卡的性能仍然不足以運行大型遊戲。


有人說,Core i7-8700K僅僅是增加了兩個物理核心,所以除了它的多線程性能要強於Core i7-7700K之外,其他性能並沒有多大改變。不過就我們本次測試來看,這種說法明顯是錯誤的。對於Core i7-8700K這款6核12線程的處理器來說,能夠超頻至全核心4.9GHz,達到4核8線程的Core i7-7700K的水平,這足以證明14nm++生產工藝給Core i7-8700K帶來了更低的發熱量。


此外,在我們此前的測試中,擁有6核12線程的銳龍5 1600X的全核心頻率最高可穩定提升至4.0GHz。相比之下,Core i7-8700K在超頻性能上的優勢則更加明顯。所以我們認為,Core i7-8700K是一款高性能的遊戲利器。同時,如果你已經入手Core i7-8700K,並且是一名喜愛追求極致的遊戲玩家,那麼我們建議你為Core i7-8700K配備水冷散熱器並對其進行超頻,這樣你將會獲得比XMP模式下更加暢快的遊戲體驗。此外,Core i5-8400雖然不能進行超頻,但是從內存超頻結果可以看到,這款處理器對於高頻內存的支持不錯,能夠為主流用戶提供較高的性能。如果有朋友想要入手一款面向主流市場的處理器,Core i5-8400也值得參考。




相關焦點

  • 全球首發評測:4核變6核,Intel 8代處理器Core i7-8700K/i5-8600K
    跟之前一樣,首發的8代處理器主要是高端的K系列,具體來說是Core i7-8700K、Core i5-8600K,分別對應Core i7-7700K、Core i5-7600K,其中Core i7-8700K為6核12線程架構,基礎頻率
  • Intel coffelake CPU參數情報一覽
    發布時間:預計最快將在2017年第三季度內完成上市,首發i7,i5,i3各兩個型號(帶K與不帶K型號)         I7預計有兩個型號,8700K與8700,i5預計為8600K與8400,i3預計為8350K與8100        預測可能上市的參數 型號核心/線程TDP
  • Core i7-9700K曝光 水冷超頻所有八核到5.5GHz
    早在7月份,我們看到Core i9-9900K基準測試,結果顯示其性能領先於Ryzen 7 2700X和i7-8700K。▲Core i7-9700K曝光 水冷超頻所有八核到5.5GHz現在最新測試曝光,i7-9700K據稱通過水冷,讓其所有八個核心超頻5.5GHz。據稱i7-9700K具有8核和8線程,超線程將是高端Core i9系列的獨家功能。
  • Core i7-8700K處理器首發測試:簡單粗暴的方法讓性能暴漲40%
    GT2核顯,其實核顯沒太大的變化,依然是24個EU,名字從HD Graphics 630變成了UHD Graphics 630,支持HDMI 2.0/HDCP 2.2標準,除此之外就是頻率上的變化了,基本沒差別。
  • i5 9600k和i7 8700哪個好?怎麼選擇?i7-8700和i5-9600k區別對比
    i7-8700和i5-9600k區別對比而近期,有一個客戶在選擇i5 9600k和i7 8700這兩款處理器選擇上犯難了,在網上也找不到這兩款處理器對比測試評測,到底i5 9600k和i7 8700哪個好?怎麼選擇?下面裝機之家曉龍分享一下i7-8700和i5-9600k區別對比,當然我們除了進行了兩者規格上的對比,還使用實測數據在幫助大家如何選購。
  • 下代Intel Coffee Lake型號曝光,連Core i5也有六核產品
    也就是說所推出的產品完全會針對AMD的Ryzen處理器,準確來說是針對其中端定位的Ryzen 5六核處理器,因為這個定位的處理器基本上是最受市場歡迎的。在高端,會有一款Core i7-8700K處理器,擁有六核心,有SMT超線程,擁有十二線程,主頻3.7GHz,12MB的L3緩存,並且TDP只有95W。
  • [評測]Intel Core i9-10900K & i5-10600K 評測
    這期間Intel除了為第9代增加了一波去除核顯但減量不減價的變種款式和一顆特別版的高頻款式外, 並沒有更多動作來增強競爭, 並在對手兇猛的攻勢下依舊能夠憑藉遊戲性能與超頻玩法等優勢在市場上站穩腳跟.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 市場終歸需要新鮮血液, 且超頻玩家對於第9代的玩法與潛力的挖掘也到了盡頭, 硬核的電競遊戲玩家依然擁有對更高幀率的渴望.
  • Intel八代酷睿i7-8700K、i5-8600K最評測在此:看完很衝動
    i7-8700K規格變成了六核十二線程,i5-8600K變成了六核六線程。不過由於這次更新之後,CPU功耗同步大幅提升。根據目前知道的狀況,六核心滿載的頻率會跟CPU自身體質關係比較大,體質不好的CPU可能會頻率低一些。這點倒是越來越像顯卡了。
  • Core i7-4770K廉頗老矣?搭張高端顯卡再戰3年
    那麼3年前的高端處理器能否在如今不擠牙膏的Coffee Lake 6核處理器前有一戰之力呢?除了額外提升的核心數和小幅度的IPC提升外,Core i7-8700K最大的優勢就是支持更高頻的DDR4內存。
  • 英特爾八代酷睿i5-8400性能測試
    上周科技視訊為大家帶來了英特爾八代酷睿i7-8700K評測,憑藉6核12線程以及不俗的超頻性能,8700K相比上一代7700K的性能提升可謂是有目共睹的
  • 大家好,這是Coffee Lake 8700K暨STRIX Z370F GAMING評測報告
    8700K和8700的全核滿載頻率都是4.3GHz,這個頻率相比7700K的4.4GHz低了0.1GHz,但又遠高於7800x的4.0GHz。14nm FF++雖然使得boost clock的提升,但全核頻率僅為4.3GHz,這使得超頻的空間很大,讓超頻有更多可玩性。需要說明的是,我這裡說的超頻測試是在一般風冷或者一體式水冷狀態下,可以長期安定使用的超頻。
  • 8核Core i7-9700K處理器性能曝光,比6核8700K提升16%
    日前GeekBench 4資料庫中已經出現了Core i7-9700K處理器的身影,單核跑分6297分,多核跑分30152分,比現在的Core i7-8700K分別提升6.5%、16%左右。可以預見8核16線程的Core i9-9900K在高頻率及16線程的加持下跑分性能會創造新的記錄,不過這款產品的價格也不會低,之前的預訂價比Core i7-8700K售價貴了將近一倍,排除預定的水分之外也讓人擔心其最終售價。
  • Intel i7 8700K跑分測試:告別擠牙膏 玩DIY的好時機終於來了!
    左為i7 8700K,右為i5 8400本次測試的正是第八代酷睿處理器的消費級旗艦i7 8700K,6核12線程,基礎主頻3.7GHz(不鎖倍頻),使用14nm工藝製成。可以看到,i5 8400每一項的得分並不比i7 8700K低很多,而價格卻連後者的一半不到,用於日常使用完全遊刃有餘,可謂超高性價比。
  • Core i7 4790大戰Core i5 8400
    這款處理器採用的是14nm製程CoffeeLake架構,擁有六核六線程,默認頻率為2.8GHz,BOOST最高頻率也能達到4.0GHz。從規格對比中可以看到,兩款處理器在最高頻率相當的情況下,Core i5 8400核心數量多而Core i7 4790線程多,那麼在實際的應用中究竟誰的性能更強呢?
  • i5 8400和i7 7700哪個好?酷睿i5-8400和i7-7700性能差距對比評測
    那麼i5 8400和i7 7700哪個好?下面裝機之家分享一下酷睿i5-8400和i7-7700性能差距對比評測。4.2Ghz核心顯卡UHD630核心顯卡HD630核心顯卡三級緩存9MB8MB內存頻率DDR4 2666MHz(雙通道,最高支持64GB內存)DDR4 2400MHz(雙通道,最高支持64GB內存)設計功耗65W是否超頻不支持超頻酷睿i5-8400和i7-7700性能差距對比評測i5 8400與i7 7700均採用14nm工藝製程
  • Intel酷睿i5-10600K天梯榜評測:酷睿i7-8700K再世
    其實我們手頭上還有最後一個K系列的十代酷睿處理器——酷睿i5-10600K,它是6核12線程的,感覺就是酷睿i7-8700K在世,當然了當年的酷睿i7-8700K裡面是矽脂,而酷睿i5-10600K用的是釺焊,這點差別就非常大。
  • 8700K 成功點亮 Z170/Z270!超頻至5G
    ,終於將8代6核心i7處理器8700K移植到Z170、270主板中,並成功點亮和超頻。—1—成功點亮並超頻經過兩天的改良和測試,我們終於在Z170和Z270主板中成功移植了i7 8700K處理器,這或許也是國內首次成功將6核心的i7 8700K植入到Z170、270主板中,先來看看最終的CPU-Z截圖吧。
  • 【體驗】性能接近上代Core i7!Core i5-8400處理器深度體驗
    通過Core i7-8700K的測試,不難看出第八代Core i7處理器在性能上的確有很大的提升。不過對於大部分普通用戶來說,儘管Core i7處理器的性能、規格都非常耀眼,但無奈預算有限,價格更實惠的Core i5、Core i3處理器才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因此本次《微型計算機》評測室還特別對第八代酷睿處理器中的主力產品Core i5-8400進行了測試。
  • [評測]Intel Core i9-11900K & i5-11600K 評測
    本次評測的主角則是Intel第11代Core桌面處理器中的Core i9-11900K與i5-11600K,分別對應8核16線程+頂配睿頻機制的旗艦級與6核12線程的主流級定位.均為125W TDP,解鎖超頻且內置核顯的型號.
  • 等了八年i5終於變成六核!i5-8400實測:你值得擁有
    i5四核四框、i7四核八框的格局讓走了彎路的AMD一直難以企及。好在今年AMD Ryzen發布之後,讓7700K進入了智商檢測狀態,也逼迫Intel只能重新調整規格。不過從售價上來說,i7系列和i5-8600K都貴上了天,i3-8350K也基本是在搞笑,所以真正有購買價值的應該是i5-8400和i5-8100這兩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