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論文中,圖都標記為Figure或Fig,本公眾號的主旨是為大家講解科研過程中的作圖步驟,以及相關的問題!同時,我們還將以最新發表、或各學科Top期刊文章中的結果圖為例,給大家逐一講解如何作圖(繪圖)!
SPSS是統計的好幫手,PS/AI是畫圖的高手,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講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中的必備武器:Review Manager。
當我們看一篇Meta分析時,是不是一直在琢磨著森林圖如何做出來的呢?然而各種各樣Meta分析中的圖的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它們背後都有個強大的資料庫來支撐(就如下面這個圖所展示的一樣)。
那我們今天就來說一下如何建立屬於自己的Meta資料庫吧,小編會教你如何將文獻導入並進行風險評估。
這裡用的是Review Manager 5.3
1、首先,打開軟體RevMan 5.3,彈出「Welcome to Review Manager 5.3」的界面,點擊右下角「Close」關閉界面。
2. 點擊菜單欄的「File」→選擇「New」,開始新建你自己的分析資料庫
3. 點擊「Next」,在出來的「Type of Review」中根據自己的文章的類型選擇一項,咱們就以「Intervention review(幹預研究)」為例繼續。
4. 在左側Intervention中填入你的幹預方式,右側框「health problem」那裡填入對象,如stroke等等,這裡填的名稱就是你這個資料庫的名稱,記得一定要自己能準確理解的,要不然以後資料庫一多就不好分辨啦。填完後繼續點擊「Next」,根據自己的文章類型選擇「protocol」或「Full review」。選完後點「Finish」完成。
5. 接下來就進入剛建的資料庫,可以開始錄入文獻信息了。找到左側菜單欄的「Table」,點開前面的灰色小三角(Windows 版本裡面是小鑰匙哈),出來「Characteristics of studies」後,再次點擊前面的小三角,可以看到第一項「Characteristics of included studies」。(看放大圖)。
6. 然後滑鼠右鍵單擊第一項「Characteristics of studies」,選擇「Add study」。
7. 彈出的「New Study Wizard」界面裡面填入「Study ID」(簡單填,即作者名和發表年份),框框下面有示例。然後點擊「Next」。
8. 選擇文獻發表類型、年份,如果只添加一篇文獻,可以一直點擊「Next」,最後選擇第一項「Nothing」,然後「Finish」;如果要添加不止一篇文獻,選擇第三項「Add another study in the same section」,然後「Continue」,直到添加完所有的文獻,最後「Finish」。
9.文章添加完畢,左側菜單欄「Characteristics of studies」和「Included studies」下面都可以看到添加進來的文獻。隨後就可以對每篇納入的文獻進行風險評估,單擊「Characteristics of studies」,找到右側的風險評價表,根據每一項對文章進行逐項的風險評估。
10. 「Risk of bias table」表格一共包括7項評價指標,接下來就要對每項研究的風險進行評估,分別有「Low, Unclear 和High Risk」三種標準,每個必須根據文獻的實際內容認真選擇,要不然就風險評估就出現偏差。選擇風險類型就還需要在後面的備註框寫明這麼評估的原因,以便於後面就不用反覆去找每篇文獻了,一看這裡的備註就能掌握信息了。
風險評估完成後,就該進行文獻數據的分析啦。這我們就等到下次繼續,今天大家先動手創建屬於自己的Meta分析數據分析庫吧。
☆☆☆最後,小便提醒大家關閉軟體之前千萬記得保存呦,選擇「File」→「Save as」保存到自己想要的位置即可。這一步先可以在一開始就操作哦,後面記得常點「Save」保存,要不然自己辛苦導入的文獻信息就丟啦。
本文僅限作圖過程解析析,不涉及軟體問題。軟體的下載,不屬於本公眾號,也不屬於本文所涉內容!堅持看到這裡的小夥伴~
覺得此文對您有所幫助的話
一定要關注公眾號哦~
如果再點擊「在看」~
推送就更美好啦~
相信
你距離Paper發表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