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金山雲:從雲到邊緣,雷軍能否再造一個「小米」?

2021-02-13 科技正能量

7月18日,小米與金山雲聯合發布「1KM邊緣計算」解決方案,打造「雲+億級終端」邊緣計算模式。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小米上市之後的首次公開發布會,就選擇了與金山雲共同舉辦,我們不得不去思考這一舉動是否具有更深層次的意義?

小米的上市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可謂萬眾矚目。在雷軍系的科技版圖當中,面向C端的這塊拼圖顯然已經走到了至高點。實際上,小米的成功給雷軍提出了一個新的發展維度,圍繞小米生態為中心,有沒有可能在B端再造一個「小米」?

 

我們知道,矽谷的傳奇亞馬遜估值一度突破了兩萬億,這源於AWS公有雲業務對其未來前景的強支撐。再看國內的網際網路巨頭,無論是阿里還是騰訊,他們的種子業務最快成長為支撐業務的都是雲計算部門。

就像AWS之於亞馬遜,阿里雲之於阿里,騰訊雲之於騰訊,雷軍的小米想要走到與之相對應的高度,「金山雲之於小米」顯然是當下最順理成章的通路。

 

由此,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小米上市後會將第一次公開亮相的機會,放在了金山雲的身上。在雲端再造一個小米,也許並非只是一個夢想。

 

從雲到邊緣,為再造小米提供了可能

 

雲+邊緣,這個概念實際上是在2016年開始出現的,過去的兩年當中,微軟提出了智能雲+智能邊緣的戰略方向,AWS發布邊緣計算服務Greengrass,包括國內的阿里雲、騰訊雲和華為雲都相繼拿出了邊緣計算的產品和服務。

 

的確,物聯網的時代將是數倍於網際網路的複雜環境,而在網絡的邊緣,通過智能設備與雲之間產生交互,實現邊緣到核心的統一。簡單的說,邊緣計算能夠帶來最明顯的一個好處就是,減少延時。雲計算被當作是網際網路時代的驅動力,雲計算模式也代表了當下效率最高的生產力,那麼邊緣計算所帶來的效率提升,這就提升了更高的生產力。

所以,金山雲CEO王育林認為,「1KM邊緣計算」解決方案將創新性地實現智能調度、智能網絡提速並保障內容安全,從根源上解決網絡擁堵和劫持問題。通過全面提速網絡最後一公裡,相比於傳統CDN網絡,能夠將全網整體速度提升30%。這就是實打實的生產力。

 

所謂知易行難,從雲到邊緣固然是可見的方向,但並沒有哪一家頂級的雲服務商,同時還能擁有頂級的智能終端,而這就是小米和金山雲組合,所獨具的威力。

 

作為小米戰略級產品的小米路由器系列產品推出不到5年時間,日活用戶超過1100萬人次,日連接設備超過1.3億臺,日處理請求超過24億次,小米路由器已成為一款連接過億用戶的設備。而金山雲已經服務了國內90%的頭部視頻企業,是視頻行業領先的雲服務商。CDN服務能力更是業界絕對領先水平,包括智能調度、雙邊加速、內容安全技術等。

 

兩家公司的組合,的確做到了很多雲計算公司都無法走通的雲+邊緣。具體來說,基於「1KM邊緣計算」的智能調度,在通過億萬臺小米路由器對網絡進行感知後,可以精準判斷使用哪些CDN節點覆蓋能夠達到最好效果,從而對網絡進行精準調度。當感知判斷處於弱網環境時,便可隨即啟動雙邊加速,提升網絡下載速度。同時,基於用戶識別請求,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DNS解析,替換錯誤DNS的伺服器,保障網絡安全。

 

在效率至上的網際網路時代,誰解決了未來10億網民最根本性的需求,誰就有機會成為下一個巨頭,這是小米+金山雲,在邊緣計算領域抓到的突破口。同時,物聯網相比於網際網路將有更加廣闊的市場機會,這也為雷軍系企業當中再次出現小米式的奇蹟,提供了無限可能。

 

小米背後的金山雲,從幕後到臺前

 

實際上,小米和金山雲的合作由來已久,早在2012年,小米就曾經投資金山雲天使輪。2014年底,雷軍公開宣布,10億美元投入雲計算,更是為小米和金山雲之間的聯繫埋下了伏筆。

 

此前金山雲就為小米提供雲服務,有點像是蘋果的icloud,這些服務從底層至應用層的全面雲服務,涵蓋計算、存儲、網絡、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各方面。不僅為小米提供EB級別數據存儲,還為小米的AI音箱提供了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自然語義理解等方面的能力,為MIUI10提供了基於AI技術的畫質增強產品KIE等等。

 

可以肯定,金山雲在小米的生態擴張和產品多元化發展的路上,扮演了很好的後臺支撐角色。如今的合作,則是讓金山雲從幕後走到臺前,正式和小米共同站在了更高的舞臺。

小米人工智慧與雲平臺副總裁崔寶秋,將六年前的創業時光比作一窮二白,「在雲數據中心的布局上,早期的小米和BAT無法相比,那時金山雲剛起步,小米要用第三方的雲服務。6年之後的今天,情形完全不一樣了,因為金山雲起來了,小米和金山雲就像是『上下鋪兄弟』間的合作。」在崔寶秋的這段話中,也能夠體會到金山雲的發展與壯大,對小米智能生態的走向成熟同樣意義深遠。

 

頂級的網際網路公司,匹配頂級的雲計算公司,現在的小米有了金山雲,才真正實現了風雨兼程,一路有你。

 

在我看來,小米與金山雲的組合,還有更深層次的含義。

 

我們知道,小米豐富的生態體系是橫向擴展,涉及到的場景和產品很多,而金山雲是立足於行業,在垂直領域中做到了深耕。這一橫一縱的結合,一方面金山雲彌補了橫向擴展不足的問題,未來會將雲服務通過小米生態送進更多的應用場景,另一方面小米則彌補了深度不夠的問題,在B端用戶與C端用戶的界限逐漸模糊化的時代,有了跨界成長的可能。

 

這才是典型的1+1>2,絕不是說說而已。

 

堅持做自己,夢想終會照進現實

 

有人說雷軍的胃口是很大的,小米上市絕不是他的終點。拿蘋果和亞馬遜做一個對比,我們會發現蘋果公司市盈率僅有20倍左右,而亞馬遜市盈率則超過300倍。所以,對雷軍來說,成為中國市場的第二個蘋果意義並不大。在無限寬廣的物聯網和企業級市場,通過雲和邊緣的結合,去創造另一個再造小米的機會,對雷軍其實也頗具吸引力。

 

我們不妨來看一下金山雲目前的所處的競爭環境。

 

第一,企業上雲的開啟,從根本上打開了雲計算的普惠之路,而公有雲的市場競爭也早已超越了基礎設施資源的競爭,轉入了企業級的全維化競爭。那麼,金山雲剛剛在山東日照贏下了創紀錄的18億智慧城市大單,這說明金山雲已經進入到企業上雲的主賽道。在行業市場上,金山雲不會畏懼任何挑戰。

 

第二,在幾天前IDC公布的中國公有雲市場排名當中,金山雲繼續位列網際網路雲服務商前三甲行列,同時以82%的增長率成為主流雲服務商當中,成長速度最快的公司之一。這證明了金山雲的加速度更快,也有利於縮小和領先者的差距。

 

第三,在紛爭不斷的市場環境中,金山雲始終能恪守自己的準則。王育林是這麼評價和小米的合作的,「很多事情講究厚積薄發,我們跟小米的合作其實是醞釀和積累了很長時間,在各種技術、平臺、業務上做對接,一步步走到今天。」事實上,兩家公司專注於技術的對接,從未利用這個噱頭做過任何宣傳,直到邊緣計算的業務是切實可用的,不是一個概念,金山雲和小米才選擇推出。

 

其實這三個關鍵點決定了金山雲將鞏固中國雲計算市場的領導位置,而雷軍系的背景和與小米智能生態的對接,則進一步的加快了夢想照進現實的速度。

文/鄭凱

科技正能量,推動新科技


相關焦點

  • 雷軍欲把金山雲打造成小米阿里雲 新帝國任重道遠
    雲+億級節點 打造1KM邊緣計算  雲計算是未來企業業務運行的支撐物,也是整個網際網路時代的核心之一,但對於大眾用戶來說,雲計算還是一個距離較遠的概念。近幾年,隨著智能終端的多樣化以及各種智能硬體的層出不窮,網絡計算更向終端靠近,邊緣計算也因此繁榮。
  • 小米發布WiFi鏈和米路通,與金山雲攜手布局邊緣計算
    王育林:「今天是一個特別特別特別的發布會,因為小米每次發布會都有硬體,而這次是和我們金山雲聯合發布「1KM邊緣計算」解決方案,打造「雲+億級終端」邊緣計算模式。王育林介紹到,「1KM邊緣計算」就是他們推出的下一代智能網絡,將結合小米路由器連接上億臺設備,並融合金山雲智能調度、雙邊加速、內容安全技術,利用邊緣計算技術,解決長期困擾業界的從CDN節點到WiFi終端之間最後一公裡的網絡速度和安全等問題,打造距離用戶最近的邊緣計算。
  • 金山雲全程護航小米十周年直播活動
    直播當晚,雷軍首次通過抖音直播形式,與米粉進行問答互動,對米粉的眾多問題給出答案。當雷軍自曝「銷售部的同學讓我來帶貨」時,瞬間引爆直播間評論,開啟米粉狂歡之夜。與此同時,816當晚小米直播和小米商城也同步進行了現場直播互動。從8月11日19:30開始,在近3小時的十周年直播發布會上,雷軍不僅回顧了小米成長的熱血10年,還帶來了驚喜「超大杯」新品,引來數千萬粉絲的圍觀「駐足」。
  • 中國雲生意得走小米的路?
    儘管被亞馬遜掌門人貝佐斯譽為亞馬遜未來最大的業務,但它的嬰兒期一直在亞馬遜的照看之下,說直白點,AWS最初的業務就是為亞馬遜自身提供雲服務。  毋庸置疑,金山雲也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通過6666萬美元B輪融資,金山軟體、小米和IDG將分別持有約為52.3%、24.5%和3.98%的金山雲股權。而和雷軍系的其他企業不同,金山雲在雷軍心中的地位還有那麼一點點特殊。
  • 【鬥牛士晚報】雷軍攜小米金山押注云計算:雲服務窗口期已經來臨
    在會議中,雷軍表示,金山未來三年的戰略計劃方向是金山雲,未來3-5年內將向雲業務投入10億美金。雷軍認為,雲服務的窗口期已經到來,這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金山軟體想要活下來,需要在雲業務上進行大力投入。截止目前,10億美金的首筆支出已經塵埃落定。此前,世紀互聯宣布,獲得金山軟體、小米以及淡馬錫三家合計2.96億美元的投資。
  • 從遊戲雲到雲遊戲,「特長生」金山雲的野望
    在今年的ChinaJoy上,金山雲遊戲雲事業部副總經理黃康就透露,金山雲早先就接觸雲遊戲,但因當時的網絡技術及內容不足以支撐雲遊戲的發展,團隊並未深入,2018年開始正式布局,逐步在投入和產品上下功夫,並在今年正式向外輸出雲遊戲PaaS平臺。幾乎是同一時間,國內喊得上名號的雲廠商都進駐到雲遊戲領域。在他們看來,這是一個新興的極具發展潛力的風口。
  • 你看不懂的小米「雲家族」
    在雷軍回歸、張宏江加盟之後,金山採取「關停並轉、包產到戶、聚焦移動網際網路」的戰略:將主要業務拆分成三個子公司,管理層MBO,完善激勵機制;零散業務處理掉,更聚焦、更靈活;所有業務向移動網際網路轉型。「當初雷軍邀請我加盟的時候是給我畫了一個餅,但現在看當時畫的還是挺保守的。」張宏江告訴記者。
  • 雷軍推世紀互聯到轉型風口?
    小米董事長兼CEO雷軍說,在今年夏天與金山軟體的管理團隊召開戰略會議時,定下未來3年「AllIn」的戰略,而這個「AllIn」的方向,則確定在了雲服務上。當時金山軟體帳面有16億美元的現金流,雷軍和管理團隊們決定將10億美元全部投入到雲服務上,孤注一擲,或者說極致專注。金山軟體和小米,都是「雷軍系」版圖的重要組成。雷軍是小米公司的董事長兼CEO,也是金山軟體的董事長。
  • AI時代小米迎來更多機遇 雲撐起全球最大IoT平臺
    據介紹,今年小米科技業務高速增長,目前小米手機搭載的系統,在全球範圍內的激活量已突破三億人。小米6年前就開始做的雲服務產品,目前存儲的大數據量已經超過了200PB,在四年前做的生態雲連接了非常多的智能生態的雲服務,為小米人工智慧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雷軍透露,四年前啟動的小米生態鏈計劃的目標,是用五年的時間孵化百家智能硬體公司,如今這個計劃只用四年時間就已提前完成。
  • 投資金山 雷軍布局"雲家族"的兩層深意
    三年時間金山市值上漲400% ,其中一個子公司——獵豹完成獨立IPO,並且還孵化出一個更具潛力的業務——金山雲。金山的主營業務是WPS,曾經孵化了一個業務叫「金山快盤」,就是個人的雲存儲業務。眾所周知,這是一個燒錢的業務,以WPS這個子公司的能力很難支撐下去。在「關停並轉」的過程中,金山快盤顯然成為被改革的重點。
  • 頭條 | 小米武漢基地開始打圍,「雷軍系」三大總部在漢人馬超千人
    小米武漢總部現場一口氣收了500多份簡歷。招聘當天,去了3000多名畢業生,也就是說,平均每6個華科畢業生,就有一個想跟著雷軍走……那麼雷軍一手打造的這個神秘「聯合艦隊」,過去一年都在光谷玩些啥?也是從2016年開始,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開始在小米落地生根。其推出的智能音箱「小愛同學」,一經問世就成為斷貨爆款。去年,崔寶秋所帶領的小米雲團隊,正式更名為「小米人工智慧與雲平臺」,小米對人工智慧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崔寶秋透露,小米武漢總部的核心業務,就是人工智慧與雲平臺,包括AI、雲計算、大數據等。
  • 這是迄今還原得最完整的——「雷軍系」
    2014年9月,金山快盤個人版以3300萬美元售予迅雷,當時快盤用戶數已超1.2億。另一方面,2014年初切入的遊戲雲,表現耀眼。2014年上半年,中國手遊市場規模達117.8 億元,手遊用戶4.48億,預計2014年市場規模在280億到300億元左右;到2017年上半年,手遊市場份額有可能達到1000億元。
  • 小米智能家居第1步:智能模塊+控制中心+雲服務
    昨日,在小米最新旗艦產品小米Note發布會上,小米董事長雷軍首度闡述在智能家庭生態領域的「心機」:智能模塊+控制中心+雲服務。作為品牌調性的延展,小米Note將提供頂配版(處理器、內存等升級)供用戶選擇,定價3299元。多數分析人士認為,小米此前偏重中低端市場,Note有意向高端市場試水,不僅繼續對蘋果施壓,更直接衝擊三星等安卓高端機市場。按照雷軍的計劃,小米希望能在今年成為全球銷量最大的智慧型手機。不過,相比小米手機產品的代代升級,雷軍一番生態系統的演講更吸引目光。
  • 「白武士」雷軍,又雙叒跑了!
    另一方面,在雷軍的操盤下,小米和金山系息息相關。以金山云為例,其與小米互為表裡,如果沒有金山雲,小米生態鏈就會出問題。2014年12月,雷軍宣布金山未來三年的戰略重點將會是旗下的金山雲,並稱之為「「All in Cloud」」戰略,並承諾在未來三到五年間向雲業務投入十億美元。
  • 擁有神履歷的小米新CFO林世偉到崗上班 雷軍興奮表示:開創更熱血沸騰的十年
    在國慶節假期後的第一工作日,雷軍在微博透露,小米新任CFO林世偉到崗,正式上班。
  • 金山股價3年暴增10倍,雷軍做了什麼呢?
    然而,在2013年以移動網際網路戰略為起點的第二階段改革中,體現在金山軟體身上的「雷軍溢價」似乎正在減弱。金山軟體是否已經淪為小米生態鏈的一顆棋子?獵豹移動雖手握海量用戶,但海外市場移動端貨幣化能力面臨考驗。而金山軟體手中現存的西山居、WPS和金山雲三大業務,誰又能成為下一個「獵豹」?
  • 金山雲的裂變之道
    另一方面則是可以無限擴展,五環可以變成百環,千行百業都要上雲,基於類似的邏輯,金山雲未來可以擴展到汽車、物流、零售、製造、教育等等行業,實現全場景、全行業覆蓋,當然,這有一個過程,按照金山雲的裂變模式,一般會吃透一個行業再做下一個,覆蓋不同行業是一個漸變的過程,而不是像BAT的雲,採取網狀結構擴散的模式,好處是資源聚焦可以在行業深耕,缺點是可能會被巨頭佔據先發優勢
  • 小米帝國
    雷軍將小米投資初創公司比作「加持」,這是一個佛教用語。2013年年末《第一財經周刊》將小米列為年度公司時,還將它視做一家初創公司,其估值是100億美元,對比當時諾基亞公司71億美元的市值,所有人都覺得小米泡沫太嚴重了。而就在2014年,雖然智慧型手機產業紅利正在消失,但小米公司的估值已經膨脹到450億美元,它已經搖搖擺擺地走在大公司的成長路上了。
  • 雷軍再得猛將,小米新任高管林世偉正式履職
    入職小米後,林世偉將負責小米集團財務工作的全面統籌與管理,向CEO雷軍和集團總裁王翔雙線匯報。提起林世偉,可能部分朋友會有點陌生。據了解,林世偉先後供職於摩根史坦利和瑞信,擁有二十多年的資本市場實踐經驗。
  • 雷軍,變身IPO收割機
    回顧2020年,雷軍迎來IPO大豐收。5月8日,金山雲在納斯達克IPO,雷軍迎來繼金山軟體、小米集團和金山辦公後第4家控股的上市公司。 同時,石頭科技和九號公司兩家小米生態鏈公司先後在科創板上市。此外,荔枝、聲網、藍城兄弟、小鵬汽車等多家上市企業背後,也都出現了雷軍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