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劍》這個存在了22年的經典遊戲系列還能如何收場呢?
仙劍系列又雙叒叕推出新手遊了,不同的是,這次終於是大宇資訊旗下的上海軟星「親自」開發的。
《仙劍奇俠傳》官方授權過的手遊多得數不過來。從騰訊到搜狐,再到數字天空和奧爾資訊,大宇和大大小小的遊戲公司們都有合作,推出過的手遊涵蓋了2D、3D、卡牌、社交、MMORGP(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等各個類型。
這些手遊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被稱為「官方手遊」,但是都不是大宇自己開發的。
4月12日,仙劍系列最新手遊《仙劍奇俠傳幻璃鏡》宣布開放安卓不限號公測,為期8天,可以充錢,但公測結束後會刪檔。這次大宇拿出來的終於是自己開發的仙劍系手遊了,然而這款手遊,怎麼看都跟我們所熟悉的仙劍不太像。
長得不像的親兒子
《仙劍奇俠傳幻璃鏡》遊戲劇情截圖
《幻璃鏡》不像仙劍這件事,首先是從畫風上看出來的。上面這張圖是我親手從《幻璃鏡》遊戲的劇情部分當中截圖出來的,從圖上看,《幻璃鏡》的畫風不僅不像是宣傳中提到的「新國風」,反而很像日本動漫,或者說很像是新房昭之的風格。
此前的仙劍系列中畫風也有所變化,比如仙劍三首次引入了3D化卡通畫面,但大多都能被玩家接受。但《幻璃鏡》手遊畫風差異之大,已經到了認不出這是中國遊戲的程度。從畫風上說這是仙劍系列的續作,恐怕是不太能說得通的。
劇情視頻跟遊戲畫風不同的情況也是發生過的,那麼遊戲的主界面是什麼樣呢?
《仙劍奇俠傳幻璃鏡》遊戲界面
這個界面倒是能看出是中國遊戲,但實在是像極了國產劣質頁遊。看到這樣密密麻麻堆滿了(氪金用的)圖標的畫面你會想到啥?耳畔是不是響起那個熟悉的廣告:
時天下將亂未亂,中日戰爭一觸即發,欲來的風雨喚醒了沉睡百年的殭屍中的極品、神秘莫測的殭屍王——將臣。
《仙劍奇俠傳幻璃鏡》主角設定圖
畫風跟仙劍原有系列不同,那故事總歸要有點聯繫吧?這麼想你就錯了。《幻璃鏡》手遊裡不僅沒怎麼出現仙劍原有的人物(目前似乎只在一個副本出現了重樓),故事情節也跟仙劍系列不太搭得上邊。
《仙劍奇俠傳幻璃鏡》的主角檀霜、青槐和黛硯分別是貓妖、樹妖和畫妖,劇情圍繞「生存」主題展開,講述性格截然不同的三個妖怪在被困幻璃鏡後,努力尋求生存和自由的故事。如果非要在這款遊戲裡找到和仙劍相關的元素,那麼就是保持了神、魔、仙、妖、鬼、人的仙劍六界架構。
但這一次遊戲發生地點在妖界,主角也全都是妖。幻璃鏡是妖界中小小的一部分,不僅跟此前仙劍系列遊戲發生的時間、空間沒有關聯,甚至與同一時空中的其它五界、同屬妖界的其它地點都沒有聯繫。如果用仙劍系列前作中的地點類比,幻璃鏡就像是另一個鎖妖塔,妖怪們被困其中,遵守其中的規則,跟世界的其它部分毫無瓜葛——後期劇情會不會發展到離開幻璃鏡之後不好說,畢竟名字就叫幻璃鏡。
這樣看來,仙劍系列的手遊不少,幻璃鏡的質量先不說。但無論從人物、劇情還是畫風看,《仙劍奇俠傳幻璃鏡》都是「最不像仙劍」的一款。
不妨來回憶下此前仙劍授權過的手遊們。仙劍系列最早的「官方手遊」是出品方臺灣大宇資訊授權騰訊開發的一款2D卡牌類遊戲,2009年就傳出了公測的消息,直到2014年底才正式上線,名稱就叫「仙劍奇俠傳官方手遊」。這款手遊號稱「仙劍唯一全系列正版授權手遊」,卡牌人物覆蓋了仙劍一到仙劍五、仙劍三外傳和仙劍五前傳的仙劍系列七部作品,遊戲中對仙劍玩家熟悉的鎖妖塔、神魔之井等地點也有所體現。
騰訊的仙劍卡牌手遊上線後不久,大宇又授權中國手遊(CMGE)開發了另一款仙劍卡牌手遊:「新仙劍奇俠傳3D重製版」。遊戲以仙劍奇俠傳一為原型,模式是卡片+養成+回合,副本當中還可以看到仙劍一的部分劇情。由於間隔時間不長,CMGE和騰訊兩家開發的仙劍手遊形成了競爭關係,CMGE於是在宣傳時打出了口號:「要玩就玩新的」。
騰訊和CMGE開發的仙劍官方卡牌手遊
此後,大宇又授權搜狐暢遊開發了即時策略型遊戲「仙劍奇俠傳五前傳官方手遊」、授權數字天空以及奧爾資訊開發了「仙劍客棧手遊」。幾度回爐重做之後上線的「仙劍奇俠傳online」手遊也是和騰訊出品,這次的類型是MMORGP。
大宇授權的幾部仙劍手遊雖然都是其他公司開發,但除了玩法不同,角色和劇情都跟仙劍原作能貼多緊貼多緊,宣傳上也都打出「仙劍之父姚壯憲監製」「仙劍原班製作班底監督」等口號,生怕「秈米」(仙劍粉絲)們認為他們只是在消費仙劍的品牌價值。
和這些授權手遊相比,大宇的「親兒子」《幻璃鏡》反倒不像是仙劍系列的遊戲了,這究竟是開發團隊的新思路,還是單純的一次「事故」?
死而復生的分公司
細心的玩家可能會發現,《幻璃鏡》的製作方又是「上海軟星」了。沒錯,這是大宇資訊2015年重組上海軟星後,上軟推出的首部作品。時隔多年,開發《幻璃鏡》的上海軟星和幾年前開發《仙劍奇俠傳三》的上海軟星,還是同樣一家公司嗎?
這就要從「仙劍」系列的開發權說起。《仙劍奇俠傳一》1995年誕生於臺灣大宇資訊,製作人是被秈米們稱為「姚仙」的姚壯憲。2000年,臺灣大宇在北京成立全資子公司軟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簡稱「北京軟星」),姚壯憲成了北京軟星的負責人。
2001年,北京軟星在上海浦東成立了分公司軟星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簡稱「上海軟星」)。跟姚壯憲一起從臺灣去了北京的張毅君(筆名工長君)擔任上海軟星總經理,並被姚壯憲任命負責仙劍系列的開發。姚壯憲自己則在北京軟星專心負責大富翁系列遊戲的開發工作。
此後仙劍系列的開發權並沒像姚壯憲設想的一樣順利交到上海軟星手上。《仙劍奇俠傳一》推出後,大宇公司內部對續作有兩種設想。姚壯憲希望仙劍系列的第二部講述完全不同的故事,仙劍一的另一位企劃人謝崇輝(筆名阿夏,綽號「無責任企劃」)則認為應當使用相同人物延續一代的故事。
大宇公司最終支持了謝崇輝的想法,將仙劍續作的開發工作交給了謝崇輝的狂徒製作群。姚壯憲和張毅君當時提交的方案就成了後來的仙劍三。但距離截止日期不到一年時,謝崇輝與狂徒製作群多名主創從大宇離職,大宇只好讓姚壯憲臨時回到臺北收拾爛攤子,倉促開發的仙劍二也沒有得到玩家們的認可。
仙劍四遊戲裡有個隱秘山洞,製作人員化身為水滴人在遊戲裡留下自己的感言
此後,上海軟星出品的《仙劍奇俠傳三》為仙劍系列贏回了口碑,同時也順利地拿到了仙劍系列的開發權。但好景不長,在開發了《仙劍奇俠傳三》《仙劍奇俠傳三外傳:問情篇》《仙劍奇俠傳四》《阿貓阿狗2》《漢朝與羅馬》五款單機遊戲和網路遊戲《阿貓阿狗大作戰》之後,上海軟星因為財務問題解散了開發團隊。
雖然姚壯憲在公開場合多次表示,大宇保留了上海軟星的公司架構,仙劍四的營收所得也依然歸在上海軟星名下,人才的流失卻是不可避免的。上海軟星解散後,曾經擔任北京軟星企劃總監、上海軟星總經理的張毅君帶領仙劍三、仙劍四開發團隊的多位骨幹成員成立了上海燭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出品了與仙劍風格相似的《古劍奇譚》系列遊戲。
此後仙劍系列續作的開發權又回歸了北京軟星,《仙劍奇俠傳五》《仙劍奇俠傳五前傳》和《仙劍奇俠傳六》都由北京軟星開發。直到2015年,仙劍系列製作人之一張孝全(筆名笑犬)和幸昀、寸身言兩位仙劍系列主創回歸上海軟星,姚壯憲於是特意發了微博表示歡迎:「回到起點,做好遊戲,攜手圓夢,以報仙迷。歡迎笑全、辛昀、寸大、和諸位新夥伴來重建上海軟星。」同時他也表示,重新回歸的上海軟星,主要業務是做手遊——而《幻璃鏡》就是上海軟星回歸後的第一作。
雖說有經驗的元老回歸了幾位,但昔日仙劍系列的主創人員大多依舊沒有回來。況且上次解散的風波使大宇公司薪酬低、對員工苛刻的傳聞在業內盡人皆知,要招到高水平遊戲開發人員更是難上加難。隔壁的《古劍奇譚三》開發得轟轟烈烈,上軟雖然也招兵買馬重新開工,但早已不再是鼎盛時期的上軟,畫風和遊戲風格上的改變,也就不足為奇了。
「仙劍情懷」還能消費幾年?
現在的手機遊戲玩家中,很大一部分都曾經和仙劍有所接觸。80後和90後小時玩過(可能是盜版的)仙劍奇俠傳遊戲,00後又是看著仙劍奇俠傳電視劇長起來的一代人。每個年齡段的消費者都曾經為仙劍系列中的愛情和犧牲感動,提及仙劍,人人最先想到的都是「情懷」二字。
如果能通過手遊再次重溫童年的回憶,看看曾經熟悉的故事,哪怕只是看到喜歡的角色又出現在手機屏幕上,對於玩家都可以算是一種安慰。有這樣的情懷在,氪一點金也就不算是什麼大事了。
獲取大宇公司授權的遊戲公司大概也都是這樣想的。所以,他們大量利用仙劍原有的角色和情節,努力標榜自己最接近原作,把遊戲改編變成了一股大型模仿秀。但隨著一部又一部「官方手遊」推出,玩家們的情懷也開始逐漸被消磨。這樣的模仿秀,還能繼續玩幾年呢?
或許就是這樣的想法,讓《幻璃鏡》在眾多仙劍手遊中顯得有些不一樣。從提出仙劍二要開發新故事,到製作手遊時選擇與原系列無關的新故事、新人物,姚壯憲一直都在試圖保持玩家的新鮮感,讓大家能夠一直玩下去。
姚壯憲的思路並非沒有道理,全新的嘗試也值得肯定。但在人力缺乏情況下,貿然嘗試新畫風、新故事的仙劍手遊,也因此成為了畫風雜糅、故事薄弱的「騙錢之作」。但如果重生的上海軟星,和他們宣稱是「創新國風 破解重生」的《仙劍奇俠傳幻璃鏡》都不能在《仙劍奇俠傳六》口碑不佳的情況下讓玩家們再對仙劍系列燃起希望,《仙劍》這個存在了22年的經典遊戲系列還能如何收場呢?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
關注PingWest品玩(微信號:wepingwest)
發現更多有趣好玩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