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谷歌發布了2019年度的期刊學術影響力指數排名,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從SCI以外評價期刊的視角。
Google Scholar Metrics 是谷歌2012年推出了一個期刊評價系統,即谷歌學術影響力指數,用來評價各個領域期刊的影響力。
和影響因子相比,谷歌學術指標具有以下特點:
首先,與影響因子只基於過去兩年數據不同,谷歌學術指標統計過去五年的數據,因而更加體現一個出版物的持久影響力,而不僅僅是當前的熱度。
更為重要的是,谷歌學術指標採用h5因子進行評價,顯示的是出版物綜合整體實力,而不會像影響因子那樣很容易受一篇高引用文章所影響。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神刊CA -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在谷歌學術指標中始終在前100名以外。
谷歌學術指標能夠更為準確的體現一個出版物的實際影響。簡而言之,兩個出版物發表文章數量不同,但影響因子接近,顯然發表數量多的影響力更廣。這種差別在影響因子上看不出來,而在谷歌學術指標上則很容易體現。
GSM評價標準主要包括H指數(h-index或Hirsch index),H核心(h-core),H中值(h-median),H5指數(h5-index),H5核心(h5-core)和H5中值(h5-median)等核心指標。
H指數於2005年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物理學家喬治·希爾施(Jorge Hirsch)首先提出,原本用來評價某一個學者的影響力,計算基於論文總數及各論文被引用的次數,即某學者如果在其所有學術論文中至少有N篇論文分別被引用了至少N次,那麼該學者的H指數就是N。例如,王教授共發表200篇論文,其中有至少50篇被引用至少50次,那麼他的H指數就是50。
總體來看,本次指數主要參考了以下2個指標:
h指數(h-index):指在所有發表的論文中,有至少 h 篇論文分別被引用了至少 h 次,那麼這份期刊或會議的h指數就是h。
h中位數(h-median):指 h核心中位數論文的引用次數。
谷歌學術影響力英文期刊排名方面,《自然》、《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和《科學》分列前三名,詳細排名請見下圖。
此外,小編還整理了商業經濟與管理等8個學科前20期刊的谷歌指數名錄,以饗讀者。
暑期讀經典 | 假期讀什麼外文書開闊眼界
一文讀懂外文學術索引縮寫
外文論文投稿信怎麼寫了解下?
外文書訊 | 《智能系統:概念、方法、工具和應用》
長按下方指紋,關注CNKI學術搜索官方微信號,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如果覺得不錯,請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