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商巨擘阿里巴巴集團主席馬雲10日宣布將功成身退,於明年9月10日交棒予現任首席執行長(CEO)張勇,而他就回歸教育。將接任阿里巴巴主席的張勇,出身財務專業,淘寶年度盛事的「雙11購物節」,更是他的傑作。據悉,張勇更主導多項變革,稱得上是該集團的軍師。更為人熟知的另一稱號是「雙11締造者」,他曾是馬雲口中不喜歡的上海人,但靠著能力與業績,成為馬雲的接班人。
■阿里巴巴主席馬雲準備交棒啦!
■張勇沉穩及具邏輯,令他可以與天馬行空的馬雲在工作上互補。中通社資料圖片
都知道馬雲的花名是風清揚。馬雲在最早期起這個「風清揚」的花名時,必然是有野心的,儘管可能未必想到十幾年之後的阿里會這麼牛掰。但翻遍了金庸小說,也找不到像「風清揚」這樣一個有叛逆精神、氣度飄然、武功卓絕、出場但又保持神秘感的人物的。
馬雲的花名是風清揚。
張勇的花名是「逍遙子」。
明年將接棒馬雲阿里巴巴集團主席大位的阿里CEO張勇,在阿里工作超過10年,在公司裡的花名叫「逍遙子」。
「逍遙子」是《天龍八部》裡的從未現身的前世神秘人士,和馬雲的「風清揚」一樣,也是道家的代表。(單看這個名字就知道是出自《莊子》的首篇《逍遙遊》)。逍遙子是傳聞中一個極端牛掰、戰鬥力爆棚、又白衣飄飄的世外高人,他的三個弟子天山童姥、無崖子、李秋水,每個只學了他的部分武功,已經嚇傻眾高手。你說牛不牛?
當然了,逍遙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都世外高人了,那必然是極端低調的。
據《投資界》報導,坊間也有傳聞稱,張勇的花名「逍遙子」和他的為人有關據傳。之前,有媒體採訪中涉及自己的問題張勇往往擺一擺手笑而不答。「逍遙子」張勇出現時都是作為阿里巴巴的高管,而不是作為張勇出現的。阿里的高管們包括馬雲、蔡崇信、陸兆禧、彭蕾都有各種好玩不好玩的故事流傳而張勇沒有。這和金庸的武俠中小說的「逍遙子」十分相似,他從未出場但三位弟子都是絕世高手,深不可測。
低調、隱藏個人風格的「逍遙子」張勇最終成為了阿里的新任CEO,相信這也是馬雲選擇他的理由之一吧。
馬雲與接任者張勇十分合拍。
馬雲的接任者張勇於2007年加入阿里,曾任職淘寶CFO、天貓總裁,以及集團COO等職務,2015年起擔任集團CEO。《新京報》報導,在天貓任職期間,張勇一手打造了「雙11」購物節。
雙11」購物節戰績輝煌。
馬雲10日在公開信中更大讚張勇,指他是「具有超級電腦般的邏輯和思考能力」,卓越的商業才華和堅定沉著的領導力,連續13季實現阿里巴巴業績成長;交棒給張勇是他「最正確決定」。
據了解,阿里的一線業務總裁現時均由70後「扛旗」,張勇1972年出生,亦不例外。
張勇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先後在安達信、普華永道兩大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當年,馬雲問他為何來阿里,張勇說:「我已經做過一家30億美元的公司,現在想做一家300億美元的公司。」而10年後,即2017年,阿里市值已達3000億美元。2007年,他加入阿里巴巴集團並擔任首席財務長(CFO),更於2009年接手處於困境中的淘寶商城,並以內部創業方式主導天貓網站崛起。2015年,更出任該集團CEO之職,成第三任CEO。
加入阿里巴巴11年的張勇,熟悉他的人都說,張勇喜歡在第一線觀察市場,研究如何滿足用戶需求。他創立的「雙11購物節」,除業績年年增,亦是年度消費話題,雖然雙11購物節擺脫不了假貨,快遞時間太長等負面新聞,但已激發阿里在大數據、物流等方面的能力。■淘寶年度盛事「雙11購物節」是張勇傑作。
去年,推動「新零售」電商,阿里開始與線下業者合作,打造新零售超市「盒馬鮮生」,背後也有張勇的身影。張勇主導投資了大型連鎖商店蘇寧、銀泰,入股高鑫零售,收購網絡訂餐平臺「餓了麼」,和星巴克等一系列國際品牌達成全面戰略合作,讓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從理念走向實踐。
張勇工作安排很滿,每天10幾個小時,甚至常逾18個小時。阿里巴巴副總裁董文紅曾說:「我覺得自己夠努力了,但我發現老逍(張勇在阿里的花名是逍遙子)比我還努力。」
據悉,馬雲曾戲言:「天不怕地不怕就怕CFO(財務長)做CEO(執行長)。」不過張勇正是CFO出身,對此馬雲笑稱是一個令人驚喜的意外。另外,馬雲也曾說,自己不喜歡3類人:上海人、專業經理人、讀過MBA(企業碩士)的人,張勇卻佔了其中2項。
能令到馬雲心甘情願自打嘴巴,甚至將一手創辦的阿里巴巴交託,張勇豈止是一個上海出身由CFO做到CEO的職業經理人那麼簡單。張勇2009年接手處於困境中的淘寶商城(天貓前身),同年舉辦雙11購物節,令淘寶起死回生。
此外,張勇還將淘寶從電腦轉向行動網路發展,使手機淘寶成為中國最大的移動電商平臺生等。總之阿里巴巴近年重要的舉措,背後都有張勇的身影。
笑起來臉上有兩個深深的酒窩,是這個謙和低調的CEO給人最直接的印象,他慣常的裝束是簡潔的黑色西褲、白色襯衫。《中國經營報》報導,接觸過張勇的人認為他低調務實,具備很強的專業精神。雖然出身財務,但張勇對市場、用戶等都頗有造詣,非常喜歡直接接觸市場一線。
天貓是張勇首次創業的成果。2009年3月,張勇接手了處於困境中的淘寶商城,以內部創業的姿態主導了天貓的崛起,在阿里原有的商業模式上創造了賦能全球品牌的新模式。他創意與主導的天貓「雙11」,一經推出即成為現象級商業盛事,這一凝聚和調動全球商業力量的標杆迄今難有後來者超越。
張勇在諸多方面改變了阿里。按照阿里內部流傳的說法,張勇是「在高速路上換引擎的人,而且把拖拉機換成了波音747」。他所帶領的阿里早已超越了電商公司,徹底蛻變為以大數據為驅動,以電商、金融、物流、雲計算、文娛為場景的數字經濟體,服務於數以億計的消費者和數千萬的中小企業,深刻影響和塑造著未來商業。
與天馬行空的馬雲形成鮮明對比。用張勇自己的話講,和馬雲的相處之道就是互補。馬雲一般每兩到三個禮拜,會回一趟杭州。張勇說,每次兩人都提前約好,兩杯茶一包煙,坐下來暢談三四個小時。話題不局限於業務,兩人通常會聚焦在思想戰略上。
張勇對私事避而不談,卻善於排兵布陣,一直影響著阿里的發展走向。有指亦是因為張勇的沉穩及具邏輯,令他可以與天馬行空的馬雲在工作上互補,讓馬雲的構想得以落實,最終令馬雲安心交棒。
張勇是一位個性與馬雲南轅北轍的管理者。相較馬雲的高調、天馬行空,張勇曾自承,自己負責腳踏實地的那一塊。但也是沉著個性,張勇在加盟阿里後能臨危不亂,調整動蕩的淘寶商城轉型為如今外界熟知的天貓。
可能是兩者個性互補,也可能是張勇低調個性中潛藏的爆發力影響了馬雲,阿里內部人士曾稱,張勇執掌的阿里,仿佛在高速路上換引擎,把拖拉機換成波音747。馬雲在公開信中也評論,張勇有超級電腦般的思考能力,敢於創新未來商業模式。又換個角度來看,一個低調保守的人,怎能創造出雙11這種瘋狂活動?
張勇有超級電腦般的思考能力。
在擔任CEO期間,張勇帶領阿里成功在行動化的浪潮中轉型成功,目前一邊發展AI、雲端等科技浪潮,並且在新零售戰略中邁步前進。
2015年5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張勇接任阿里集團執行長(CEO)。
5月13日,張勇在阿里組織部會議上發表接任演講,明確全球化、農村和雲計算大數據是阿里的三大戰略方向,同時阿里計劃在電商、金融之外,打造物流、進出口和營銷等更多新經濟服務平臺,把阿里巴巴升級為面向未來商業的基礎服務設施,推動更多企業進行數位化轉型。
隨後張勇展開了對阿里全國客戶系列拜訪,包括淘寶村,天貓商家等,了解他們的問題,推動他們利用網際網路轉型升級。
5月18日,銀泰商業表示,鑑於沈國軍於股東周年大會上退任執行董事及董事會主席後,張勇將獲委任為董事會主席兼本公司戰略發展委員會主席。
7月29日,張勇宣布阿里巴巴向阿里雲戰略增資60億元。
8月4日,為推進阿里巴巴集團的全球化進程,張勇任命前高盛副主席麥克•埃文斯擔任集團總裁。
8月15日,在張勇推動下,阿里巴巴集團向蘇寧雲商投資283.4億元,佔股19.9%,張勇向全體員工發出公開信,要求阿里全體員工用最快的時間,把雙方的合作變成消費者實實在在的方便和實惠。
9月8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成立阿里體育集團,以數字經濟思維創新發展體育產業鏈,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兼任阿里體育董事長。
11月11日,雙11取得912億銷售額。 張勇在北京宣布,今年雙11創下八個金氏世界紀錄, 同時阿里會在春節前後開啟全新的年貨節。
12月7日,張勇發表員工公開信,宣布阿里巴巴進行組織升級,調整為「小前臺,大中臺」的組織架構,在大中臺的支撐下,阿里電商事業群將打破樹狀結構,轉變為一批快速決策,敏捷行動的「業務小前臺」,由CEO張勇率領。
張勇接任CEO半年內,密集會見了30多位全球企業CEO,與實體經濟巨頭聯盟,幫助他們數字轉型。從聯合利華,寶潔,瑪氏這樣的快消巨頭,到Macy,Costco和麥德龍等世界級零售企業,再到華為、小米、美的等數碼3C公司。張勇推動籤署了一系列「聯合生意計劃」以及」戰略合作協議「,提供開業、會員、數據,物流和服務的定製化一攬子服務方案,很多方案初見成效,2015年Costco,寶潔,聯合利華、小米、華為等均取得創紀錄的銷售成績。
2016年1月6日,張勇召開阿里電商業務管理者大會,明確2016年電商的四大方向:聚焦消費者體驗,繁榮生態、賦能商家和消費升級,同時阿里電商在2016年將打響三大戰役:全球化,農村和一線城市。
2016年1月20日,達沃斯論壇宣布,張勇入選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國際工商理事會(IBC),成為唯一入選的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家,也是該理事會最年輕的成員之一。
2019年9月10日,馬雲將不再擔任董事局主席,張勇接任。
■阿里巴巴CEO 張勇,沉穩低調的卓越領導人。
作為阿里巴巴唯一倖存的職業經理人,張勇將接任董事長一職。這不僅代表阿里巴巴職業經理人時期的開始,或許也是中國網際網路行業職業經理人時代的開端。
這個消息看似突然卻有跡可循。據「36氪」報導,2013年淘寶十周年時,馬雲已正式辭去阿里巴巴集團CEO一職。在阿里2014年9月赴美IPO時,招股書中首次提到集團將實行合伙人制度,放棄此前實行的職業經理人制度、進一步淡化「創始人」概念,並表示將在3年內選出28位合伙人。其中馬雲和蔡崇信為永久合伙人,其餘為暫時合伙人。
對於該制度,阿里方面的解釋是「確保公司的文化傳承」。最終選擇張勇繼承馬雲的「衣缽」,意味著他是最能「確保公司的文化傳承」的人。有趣的是,最能傳承阿里文化的張勇是馬雲「最討厭的」職業經理人。馬雲曾公開表示:「阿里不需要職業經理人,誰要把自己當職業經理人,我一定會幹掉他」。
早在2009年,阿里創始人紛紛辭任,集團管理開始向職業經理人制度轉型。阿里原CEO衛哲、COO李旭暉、李琪、CTO吳炯均為職業經理人。然而次年發生欺詐性「中國供應商」事件,時任CEO的衛哲、原COO李旭輝引咎辭職。阿里在重用職業經理人上也踩了剎車,除張勇,阿里的職業經理人高管先後出局。
與相繼出局的職業經理人相比,張勇無疑享受著「特殊待遇」。這和他的出色表現不無關係,雖曾長期幹著職業經理人的活,但張勇如今是阿里巴巴創始合伙人,服從合伙人制度。
開啟職業經理人新時代?
一個疑問是,「倖存下來」的張勇是否意味著,中國網際網路行業將迎來職業經理人制度的開端?目前看來,障礙不少。中國網際網路行業職業經理人制度發展尤其困難,主要原因是相比於國外職業經理人職業化程度更高、規則完善,國內的職業經理人制度「先天不足,後天失養」。其次,創始人對公司大權的執著,也是職業經理人制度在網際網路行業難以推行的重要原因。
編輯:董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