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卡豎裝,從此不怕彎曲和水冷漏液,國產機箱的腦洞創意太強了

2021-02-08 網易

  作為ATX3.0構架的提出者,鑫谷這幾年,在ATX3.0構架上的投入,可以說是下了「血本」。不僅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對ATX3.0構架進行宣傳和改進,還推出了很多採用ATX3.0構架的機型。從目前看來,ATX3.0構架機箱,已經成為了機箱界中,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了。

  最近,鑫谷旗下採用ATX3.0構架的開元機箱系列,又推出全新的產品,它就是鑫谷開元T1。它的特色,就是採用ATX3.0構架,全塔,支持E-ATX主板,並且還支持顯卡正豎裝。下面一起來,看看這款機箱到底有哪些特別之處。

  

  由於鑫谷開元T1機箱是全塔類的,所以體積可不小,大家可以對比一下,我現在用的顯示器是21.5英寸的。

  

  

  機箱不同角度展示,我手裡這臺是白色版的鑫谷開元T1機箱,所以它的價格要比黑色版的還要貴一些。前面板的設計,我覺得可以改成吸磁式的,而不是這種卡扣式的。這樣拆裝時,會方便不少。或者,也乾脆改成側開門式的。為了加強散熱,可以看到機箱前面板,是全鏤空的設計,支持360水冷,或者是三個120mm或140mm風扇。默認機箱是沒帶散熱風扇的,需用戶自配。取前面板,再安裝散熱風扇,說實話挺麻煩的,所以我建議,把前面板的拆裝,改得更方便一些。為了方便用戶理線,機箱背面還自帶了魔術扎帶(理線帶),很人性化。前面板安裝風扇時,也採用了0遮擋的設計風格,喜歡「光汙染」的用戶,再也不用擔心遮擋風扇的燈光了。

  

  這款機箱的一大特色,就是吸磁玻璃側透,採用了半開門設計。當然這塊鋼化玻璃也是可以很方便的取下來,在這裡建議大家在安裝時,先把這塊玻璃取下來,以免把玻璃弄碎。

  

  

  

  機箱頂部展示,I/O接口方面,除了常見的接口之外,還多了一個Type-C(Gen2)接口。頂蓋為吸磁式的,可以很方便的打開,這裡你就可以感受到ATX3.0構架不同之處的,它把機箱原先背面的部分,移到了頂部,也就是說,對機箱進行了90度的旋轉。

  

  機箱底部,採用了大面積鏤空設計,提升了散熱效果,為了防止灰塵進入機箱內,也設計了防塵網。機箱的腳撐也比較高,有利於散熱。對於這種全塔式機箱,你是否喜歡把它擺到桌面上呢?還是擺到桌子下面呢?

  

  

  吸磁玻璃側透可以很方便的取下來,通過測試,它的實際厚度約為3.2mm。

  

  

  鑫谷開元T1機箱內部展示,由於是全塔機箱,所以機箱內部的空間顯得很大,裝機也會輕鬆不少。前面板處支持240/280/360/420冷排,後置處支持240/280/360冷排,其中後置冷排限長415mm。

  

  

  機箱另一面是SPCC鋼材質的側板,它的實測厚度約為0.9mm。側板上上面的螺絲也是防脫設計,可以免去丟失螺絲的煩惱。

  

  

  機箱自帶的魔術扎帶(理線帶),非常的實用,可見廠家在細節方面還是很用心的。不過這些魔術扎帶(理線帶),我覺得可以設計的更寬一些,這樣碰到硬一些的線材,也可很好的固定住。

  

  機箱主體所用的板材的厚度約為0.8mm,可以說已經很厚實了。

  

  機箱所帶的附件展示,除了扎線帶,各處固定螺絲,竟然還給配了USB接口,音頻接口防塵塞。

  

  

  裝機所用硬體展示。

  

  主板是微星的Z370,支持RGB光效編程。

  

  純國產的光威弈Pro M.2 NVMe SSD 512G版,它是貨真價實的純國產SSD,使用了長江存儲的顆粒,合肥長鑫的緩存,憶芯STAR1000P的主控。可惜是512G版的,據說1T版的表現更好。

  

  阿斯嘉特 3200MHz RGB套條,一共是兩根,每根8G,加起來是16G。

  

  七彩虹2060S火神顯卡,當年的高端貨,顯卡上的屏幕挺個性的。

  

  CPU散熱器是鑫谷冰封360一體式水冷,支持ARGB主板同步功能。

  

  鑫谷崑崙KL750G電源,額定750W,通過金牌認證,全模組,全日系電容,支持靜音啟停,十年質保。

  

  這款機箱走線非常的舒服,自帶的魔術扎帶(理線帶)真的要好評一下了。

  

  

  作為一款ATX3.0構架的機箱,鑫谷開元T1機箱支持顯卡豎裝,不用使用任何的顯卡支架,就可以輕鬆解決顯卡過重導致顯卡彎曲的問題。此外,這款機箱,除了支持顯卡側豎裝,還支持顯卡正豎裝。這樣就解決了機箱中主板,內存,M.2接口SSD的散熱問題。除了這些,顯卡豎裝還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可以不用擔心水冷漏液了。眾所周知,現在顯卡的價格,可以說是所有硬體中最貴的,所以如果發生水冷漏液的問題,那麼損失最大的就是顯卡了。使用顯卡豎裝,就可以輕鬆這解這個問題,讓你的顯卡更加安全,從此不懼水冷漏液。顯卡限長為345mm,完全可以支持目前所有的主流顯卡了。注意顯卡正豎裝,需購買鑫谷的PCIe轉接線套裝。

  

  

  測試平臺的信息:

  處理器:I5-9600KF(已超頻至5·0G)

  散熱器:鑫谷冰封360一體式水冷

  主板:微星Z370

  硬碟:光威弈Pro M.2 NVMe SSD 512G版(純國產)

  內存條:阿斯嘉特的套條(3200MHz 8Gx2)

  顯卡:七彩虹2060S火神

  機箱:鑫谷開元T1

  電源:鑫谷崑崙KL750G電源(額定功率750W)

  

  AIDA64軟體截圖,CPU已超至5.0G。運行AIDA64軟體,對CPU進行拷機,並同時運行Furmark軟體,對顯卡進行拷機。

  

  

  拷機一小時後,CPU的最高溫度為76度。

  

  這時顯卡的最高溫度為67度。

  

  魯大師測出的溫度情況,CPU最高溫度為78度,顯卡的最高溫度為67度,硬碟溫度為48度(光威弈Pro M·2 NVMe SSD溫度據說被鎖死了,所以這個溫度不準確,沒有參考性。),主板最高溫度為36度。這時室內的溫度為22.8度,不得不說,這個散熱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這個就是需要選配的開元T系列機箱顯卡轉換套件,其中配件包括PCI-E3.0 X16顯卡延長線,長度為200mm,顯卡支架下板,顯卡支架後板,以及9顆固定螺絲。包裝方面比較簡約,下面我就安裝測試一下,看看它的效果。

  

  

  安裝過程略過,我之前也過其它品牌的顯卡轉換套件,設計方案基本上差不多,不過鑫谷這款,明顯在細節方面做得更好,安裝起來也更加方便。再加上全塔機箱的空間,所以在安裝過程中,沒有一點難度。這個角度,就可以感受到傳統的顯卡豎置安裝效果了。

  

  

  安裝完成後的效果,這是顯卡正豎裝,樣式與傳統顯卡豎置安裝其實是一樣,只是顯卡的角度不同,把機箱向左旋轉90度,就是傳統式的了。大家覺得,這種樣式,是不是更個性一些呢?

  

  測試被我分成了二天,所以兩天的室內測試溫度是不同的,第一天室內溫度是22.8度,第二天室內溫度是23.8度,高了1度,所以後面測出的溫度,需要減去一度。

  

  

  拷機一小時後,CPU的最高溫度為75(76-1)度,這說明,顯卡正豎裝並不會影響到CPU的散熱。

  

  這時顯卡的最高溫度為68(69-1)度,比之前還高了1度。

  

  魯大師測出的溫度情況,CPU最高溫度為76(77-1)度,顯卡的最高溫度為68(69-1)度,硬碟溫度為48度(光威弈Pro M·2 NVMe SSD溫度據說被鎖死了,所以這個溫度不準確,沒有參考性。),主板最高溫度為44(45-1)度。這時室內的溫度為23.8度,而之前顯卡側豎裝時,室溫是22.8度,兩者相差1度,所以我這裡都減了1度。

  看完這個測試溫度,我感覺和之前預想的不一樣。原以為顯卡正豎裝會讓溫度降的更多,但實際,它表現與顯卡側豎裝基本上是一樣的。CPU的溫度,顯卡的溫度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主板的溫度反而增加了不少,之前最高溫度是36度,現在成了44度,兩者相差8度,差距較大。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我個人猜測,是沒有安裝前置機箱散熱風扇的緣故。稍後,我會再把機箱風扇安裝上,再看看效果。所以,現在我給不出顯卡正豎裝與顯卡側豎裝那個更好的答案。

  

  鑫谷開元T1這款機箱,給我的感覺還是充滿著創意的。ATX3.0構架在鑫谷不斷的改進下,也變得越來越完善,解決了之前的一些不足。當然,肯定還存在一些不足,畢竟沒有百分之百完美的產品。產品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現在前面板拆裝上,目前的設計還是卡扣式的,建議改成吸磁式的。魔術扎帶(理線帶)建議改的更寬一些,以便增強束線效果。

  由於這是一款全塔機箱,我覺得對於高端硬體而言,真的非常適合。至少我用來裝機時,感覺非常的舒服。而且顯卡豎裝,真的很實用,一來不怕主板彎曲問題,二來也不用擔心水冷漏液損壞顯卡的問題。至於散熱方面的表現,我個人感覺還是很不錯的,比我之前使用的機箱效果要好。總的來看,這款機箱,適合高端用戶。我現在最好奇的是,顯卡側安裝與顯卡豎安裝,到底對機箱內各個硬體有多大的影響。前面我雖然做了測試,但是發現並不是很嚴謹。第一就是使用的光威弈Pro M.2 NVMe SSD溫度是鎖死的,沒有參考意義。第二就是我沒有給機箱安裝前置風扇。所以稍後對它做一下全面的測試,就是更換M.2 NVMe SSD和加裝機箱前置風扇,以解我心中的疑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玩水冷顯卡很簡單!華碩STRIX GTX980Ti水冷顯卡裝機實戰
    這種解決方案和市面上高端水冷顯卡常用的一體式(或混合式)水冷大有不同。由於散熱器部分只提供了水冷頭,玩家就能自行選擇合適的水冷配件與之組合,比如可以根據整體MOD設計的需要來選擇軟硬管、水冷液顏色,或者搭配CPU+GPU一體式水冷——總而言之,你的MOD你做主,創意完全不受束縛。
  • 小白分體式水冷初體驗
    本期裝機推薦為五彩斑斕黑水冷主題裝機,選用了Intel I9-11900K搭配微星Z590主板,因計劃採用RTX 3090 水冷版金屬大師顯卡豎裝展示,所以選擇炫彩光效的星曜高頻內存,其他配件則使用了HOF EXTREME PCle4.0 SSD、Bykski分體式水冷、追風者1200W電源和幾何未來 Model 8 異形機箱,整體風格簡約大氣,充滿個性化的分體式水冷搭配上五彩斑斕黑的獨特元素
  • 大顯卡大電源360水冷那都不是事兒,巨能裝的喬思伯i100pro 小機箱裝機
    正好我也是一名ITX主機愛好者,也有過上10臺小主機的攢機經驗,新年剛好又入手了一款可以裝載360水冷散熱的喬思伯i100 Pro ITX機箱,直接裝臺機分享給大家。要能裝大顯卡,還要能懟得進360水冷散熱,這應該是不少追求高性能小鋼炮主機玩家的願望,今天的主角i100 pro就是這樣一款巨能裝的ITX小機箱。依然是我們熟悉的銀色全鋁外殼,搭配雙面側透的鋼化玻璃設計,整體質感滿滿,機箱支持多種安裝模式,最大可兼容360水冷散熱。
  • 顯卡豎裝光汙染主機 Intel酷睿i7-9700KF配RTX2080S裝機配置清單
    Intel酷睿i7-9700KF配RTX2080S裝機實拍效果(顯卡豎裝)而今天推薦的這套是一個用戶自己提供的裝機方案來我這裡配的,所以貼出來提供大家參考,主機偏向光汙染。不過我需要說的是,這套電腦因為信仰,選擇硬體上有一定的溢價,比如顯卡比較旗艦,但是該用戶為了豎裝顯卡才考慮的,因為顯卡的RGB光圈燈效豎裝十分漂亮,並且購買支持豎裝比較昂貴的技嘉 AORUS C300G機箱,如果想要提升性價比,所以考慮其它的。此外,這套配置如果您也想要豎裝,這款機箱是支持豎裝的,無需購買顯卡豎裝支架,但是需要購買顯卡PCI-E x16延長線,品牌可以選擇聯力、追風者等。
  • 打造水冷迷你小鋼炮,追風者Enthoo EVOLV ITX機箱評測
    在前置I/O接口中,唯獨電源按鈕放在頂部,還有電源燈放在前面板的下方。電源按鍵做得非常有質感,鍵程適中,就是感覺力度稍硬。>追風者Enthoo EVOLV ITX依然標準迷你塔的結構,電源下置,主板上置豎放,而不像許多產品哪樣做成臥式的設計。
  • 近期海外發布的一些特色機箱盤點
    2021年1月的CES大會開始後,不少機箱品牌陸續發布了新一年的產品,今天小編來當一次鍵盤俠,對一些不會在國內上市,但有特色的新品機箱來一次「雲點評」。
  • 漏液包賠喔 微星水冷大點兵
    這款水冷誕生是2020年第二季度,當時有240R和360R兩種規格可以選擇,這款水冷的特點是將水泵集成在了換熱排上,這種設計能降低高速旋轉的水泵工作時產生的噪音。同時水冷頭內部因為少了震動部件,因此可減少冷頭漏液的概率。
  • 巨龍電源能不能裝進ITX機箱?
    電源和水冷都選的長城,經典的長城巨龍800DA+戰龍240水冷。,但就是要比傳統ATX大機箱困難一些。接著安裝好顯卡轉接線,該顯卡轉接線也是定製而來,長度、固定孔位都恰到好處,然後豎裝顯卡即可裝好後筆者也重新調整了下水冷導管的位置,在這點長城戰龍240水冷的設計得還不錯
  • 豎裝顯卡損失性能嗎?到底好不好?豎裝顯卡的機箱優缺點知識科普
    ,一開始顯卡豎裝多數存在分體式水冷電腦上,或者是因為迷你機箱空間受限的原因導致了顯卡必須豎裝,但是呢,今天所說的顯卡豎裝的機箱,在不受空間的限制而選擇豎裝。那麼豎裝顯卡損失性能嗎?豎裝顯卡到底好不好?下面裝機之家分享一下豎裝顯卡的機箱優缺點知識科普。豎裝顯卡的機箱優缺點知識科普豎裝顯卡知識目前豎裝機箱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需要單獨購買顯卡豎裝支架,另一種就是需要7+2、7+3插槽位置進行安裝。
  • 電競水冷小鋼炮:安鈦克CUBE機箱評測
    其前衛的造型、紮實的用料、優秀的兼容性和拓展空間,給不少用戶帶來了不小的驚喜。對不同規格水冷散熱器的廣泛兼容和對350mm長顯卡的支持,也表明該機箱是為有著較高性能要求的遊戲玩家和DIY愛好者打造的產品。當然,想用水冷但又覺得麻煩的玩家用戶,也可以選擇採購一體化的水冷套裝,安鈦克CUBE機箱的大容量一定能滿足不同用戶的各種需求。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個強勁的電競水冷小鋼炮。
  • CPU顯卡 風冷、一體水冷、分體水冷的區別和選擇 圖文詳解--濟南貓貓愛電腦2019.4.1
    低端水冷散熱和靜音效果都不如同價位風冷。簡單點可以理解為300元以下的一體水冷不如直接考慮同價位的風冷。分體水冷安裝很麻煩,對動手能力要求高。使用中需要更好的維護,萬一出現漏液的情況下燒壞的硬體基本上是沒有質保的。相對價格貴一些。
  • 開放式1080水冷結構 金河田V10卡皇機箱
    然而,要「傾情」打造完美的MOD方案,讓DIY之魂活靈活現地呈現在玩家大眾的面前,好比機箱,就需要由內而外的每一個元素、每一個細節,都用心斟酌。外觀顏值要足夠的讓人動容,機箱的結構、兼容性,也需要有足夠強悍的硬體駕馭能力。這樣的MOD個性平臺,才會是最無限DIY創意的展現。
  • 【IVA硬貨】2020年末裝機要有排面,RTX3080顯卡配MOD5機箱裝機推薦
    配置清單:AMD R9 3900處理器,微星 MAG B550 TOMAHAWK戰斧飛彈主板,影馳 RTX3080 金屬大師OC顯卡,HOF EX 8G*2  4000MHz  內存,擎512G  M.2 固態,喬思伯MOD5 異形機箱,安鈦克HCG 750金牌全模組電源,超頻三凌鏡360水冷,超頻三明月RGB風扇....
  • 裝機分享丨水冷機箱裝風冷,喬思伯MOD1裝機,附部分測試
    大家都知道喬思伯一直以來都是以ITX機箱產品為主,除了許多小機箱產品,前段時間他家新出的A4機箱也非常受歡迎,雖然其在體積上略大於嚴格意義上的A4機箱,但是在兼容性方面確實有很大的提升,對於顯卡電源散熱的尺寸要求不再那麼苛刻。不過今天阿索不裝小機箱,也不裝A4機箱,給大家整一個比較特殊的。
  • [電腦]可能是顏值最高的ITX水冷機箱 代號:bs2
    之前就有人就問我,LZ為啥不做個A4機箱,以原版A4為例,散熱器限制太大,只能用低發熱量或者不超頻的U,不然真會熱炸了 哈哈~  早在國外放出ghost s1效果圖,可以說是打破a4機箱散熱過熱的問題,在a4鞋盒機箱的基礎上選配240冷排模塊套件,可靈活自由的安裝在頂部或者底部,更強大的是可以選裝兩個240水冷模塊套件實現雙水冷,真的喪心病狂.
  • 新玩法:主板倒裝+顯卡豎裝能不能實現?Silent Base 802/801機箱裝機實測
    想起了這機箱是可以主板倒裝的,然後我的顯卡本來是豎裝,這個想法就由此誕生了。先給大家看看這款機箱原來的樣子和可拆分的部位。因為步驟比較繁瑣,我看B站上也有be quiet!官方的倒裝教程,我這就不詳細列舉了。
  • 酷冷至尊顯卡轉向支架V2套裝及延長線體驗:高效、低成本的顯卡豎裝改造方案
    隨著越來越多的顯卡加入RGB燈光效果,為了更好的展示顯卡RGB燈效,顯卡豎裝成為越來越多玩家的選擇。
  • 演繹白色交響曲 微星白色機箱水冷新品登場
    對微星比較熟悉的讀者應該知道,前幾年我們推出過白色和銀色系列主板,比如ARCTIC極地板與TITANIUM鈦金版就是以白色及銀色為主的特別型號
  • XPG入侵者皓月PRO機箱評測:簡中有細,適合展示燈光的高效機箱
    XPG入侵者PRO機箱則是XPG新近推出的機箱產品,傳承了前兩代XPG入侵者系列機箱一脈單傳的特點,支持磁吸快拆的前置面板、支持顯卡豎裝,同時具備ARGB燈光控制系統。入侵者Pro作為XPG進階款機箱,支持的主板規格最高可達E-ATX,隨機贈送3個高性能ARGB風扇以及ARGB燈條,主要面向喜愛RGB燈效的遊戲玩家和專業電競玩家群體。
  • 航嘉阿爾法3000機箱評測:安靜又好用的ATX機箱
    機箱底部配置有大面積的防塵網但是在顯卡長度限制方面,如果機箱前部不安裝風扇或水冷排,那麼航嘉阿爾法3000機箱實測可以安裝長度不超過350mm的顯卡(官方數據為不超過330mm),但如果需要安裝風扇的話,那麼機箱的顯卡長度限制會縮小至320mm左右,如果玩家需要安裝前置水冷散熱排的話那顯卡長度的限制會進一步縮小至295mm,空間上確實捉襟見肘,畢竟多數非公顯卡的長度已經超過3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