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物聯網仍採用2.4GHz頻段的原因

2021-02-07 物聯網智慧城市D1net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


您還可以搜索公眾號「D1net」選擇關注D1net旗下的各領域(雲計算,數據中心,大數據,CIO,企業協作,網絡數通,信息安全,企業移動應用,系統集成,伺服器,存儲,呼叫中心,視頻會議,視頻監控等)的子公眾號。


=======


當今世界,人們變得越來越沉迷於升級技術與產品。因此,這並不奇怪地看到越來越多的文章呼籲採用5GHz的無線頻段取代傳統的2.4GHz無線頻段。然而,如果不完全了解情況,自動跳轉到一個更高的頻段的行為是愚蠢的。


通常情況下被認為是「過時」的技術,具備技術世界所提供的最新和最偉大的升級潛力的優勢。所以,如果你完全擯棄為2.4GHz成為過去的網絡,而推動5GHz的背後的原因,是值得考慮的,為什麼留在當前網絡可能是最好的攻擊計劃。


無線技術爆炸式發展


如今,無線技術的應用正在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對象和設備連接到網際網路與內置的無線通信網。事實上,根據思科公司的調查,僅在2015年就增加5億個移動連接和設備。


正如你可能已經猜到的,行業分析師預計,這種發展趨勢並沒有減弱。調查機構Gartner預測,隨著物聯網的大規模的拓展,2020年市場中將會擁有近210億個連接設備。


在此背景下,相當多家庭的Wi-Fi採用了2.4GHz頻段。許多國家都建立了標準的連接設計團隊。儘管面臨這一現實,2.4GHz的頻段卻因為一些原因的名聲日益變壞。


首先,隨著連接到網際網路設備數量的增加,以及帶寬消耗越來越大,擁塞和幹擾變得更容易。你可以將這個比作在一個房間裡,慢慢的變得越來越擁擠,對話的聲音越來越響亮,以及變得如此之大,你根本無法聽清任何一方的談話內容。


2.4GHz的反對者還採用了傳統的「越大越好」的理念。大量數據的設備需要更多的數據流,更加社會化的媒體,更多的娛樂,因此很自然地,人們對於無線的需求開始感覺其空間過於擁擠。


移動通信運營公司以相同的方式推出2G技術,並預留3G技術,無線通信的消費者和企業都假定推出更大的東西也一定是最好的。


為什麼2.4GHz仍然工作


雖然這些實際問題在某些情況下是有意義的,但不能全盤否定是很重要的。如今的技術世界圍繞著實現全球溝通的能力,而2.4GHz頻段是唯一的一個明確最普遍的標準頻段,例如全球工業,科學和醫療(ISM)頻段。


這意味著企業可以為幾乎地球上的每一個國家部署一個技術戰略,以確保開發的成本更低,而硬體兼容性更好。其底線是不同於更高頻率的信號,採用2.4GHz頻段的工作無處不在。因為它是一個免費頻譜,技術供應商可以在建設規模上獲得的巨大優勢。


SpeedGuide指出,更高頻率的無線信號有較短的範圍。這意味著,2.4GHz頻段的網絡有更多的帶寬,覆蓋範圍更大,穿透固體物體的性能優於5千兆赫的網絡。然而,重要的是其利用一個強大的技術,可以很好地利用擁擠最少的那個頻段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不確定支持技術辯論的哪一方,那麼這裡有三種情況,採用2.4GHz頻段可能仍然是正確的選擇:


·全球部署:由於2.4GHz的的普及,企業可以建立一個單一種類的設備,並在世界各地使用。而使用不同頻率的其他技術必須受到全球複雜的硬體和監管的限制。


·更高的利潤率:在這個物聯網世界中擁有數十億連接設備,許多設備將發揮微妙的作用。這樣的設備並不都是智慧型手機,智能手錶或連接的汽車;他們也許在農村中一片玉米地或是空氣品質監測的傳感器。而有效地連接一個設備的成本與2.4GHz頻段的能力是一個絕對關鍵的相關方程。


·更大的容量:ISM頻段內的其它窄帶技術數據傳輸速率有限的。隨著技術供應商連接了成千上萬的設備(甚至上百萬),2.4GHz頻段能夠為廣大的物聯網應用提供足夠的網絡容量。在某些情況下,在2.4GHz頻段與900MHz頻段進行比較的時候,所支持設備的比例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賴於2.4GHz頻段。


雖然當今世界都在追求更大和更快的技術,並假設更大一定會更好,但人們一定要考慮一下你的實際需求,而為什麼認為2.4GHz頻段會過時。


2.4GHz頻段作為一個無線頻段,在全球範圍內提供免費的成本,並與5GHz頻段相比,可以提供更大的帶寬。因此有很多的理由保留2.4GHz頻段,這可能是最實際的選擇,但前提是你知道如何使用它的權利。


(來源:機房360)

相關焦點

  • 5G頻段範圍之:頻段3.3GHz-4.2GHz (n77,n78)
    比起以前的移動通信網絡,5G探索的新頻譜範圍包括:3.3GHz-4.2GHz,4.4GHz-5.0GHz,24.25-29.5 GHz
  • 4.9GHz頻段5G國際陣營規模擴大 5.9GHz用於C-V2X成為全球趨勢
    3GPP在2015年啟動了LTE-V2X標準化研究立項工作,2016年完成標誌性的第一個LTE-V2X標準版本支持車與車之間通信,在2017年、2018年完成後續標準版本,支持全面的LTE-V2X技術持續演進。目前,3GPP正在對基於5G系統的車聯網技術(NR-V2X)進行研究,以便支持全面的自動駕駛業務。
  • 2.4GHz物聯網技術漫談
    作為消費電子和物聯網前端接入技術所集中採用的通訊頻段,2.4GHz究竟有哪些獨特的魅力,且看本文道來。
  • 為什麼大多數智能家居設備使用 2.4Ghz WiFi 頻段?
    我們知道 WiFi 目前在兩個頻段上運行;更老、更普遍的 2.4GHz 和更新的 5GHz 頻段。今天的大多數路由器都是雙頻段的,這意味著它們支持兩個頻段。那麼智能家居廠商為什麼堅持2.4GHz呢?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很好地理解 WiFi 的演變以及 2.4GHz 和 5GHz 頻段之間的差異。
  • 5G 準備向 Wi-Fi 的 6GHz 頻段下手了?
    工作組認為,目前分配給 5G 的頻段無法滿足未來的通信發展需求,認為「在未來,運營商將會需要性價比更高的頻段」。目前,商用 5G 通信主要的頻段為 3.3GHz~3.8GHz。儘管這一頻段已經很寬了,但運營商們顯然希望使用更高的頻段,從而為新興的應用場景提供更高的容量和通信速度。工作組甚至寫好了議題,準備在 2023 年的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WRC-23)上討論。
  • Sub-6GHz頻段波——5G的低頻武器:無線通信技術概述(15k字)
    1G基於蜂窩結構組網,使用模擬語音調製技術傳輸,傳輸速率約2.4kbit/s;特點是業務量小、質量差、無加密和速度低,不同國家採用不同工作系統。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2G)起源於90年代初期。但5G也意味著採用更高頻段,建設更多基站。與4G3G2G不同的是,5G並不是獨立的、全新的無線接入技術,而是對現有無線接入技術(包括2G3G4G和WiFi)的演進,是一個融合網絡,提供人-人、人-物及物-物間高速、安全和自由的聯通。[1-2]2G實現從1G的模擬時代走向數字時代,3G實現從2G語音時代走向數據時代,4G實現IP化,數據速率大幅提升。
  • 2021年死掉的物聯網平臺比新增數量還多,原因竟然是這樣....
    然而,努力卻沒有收穫預期中的果實——2019年初,三星低調宣布解散Artik物聯網平臺團隊,停止發展相關業務。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雖然表面上合作夥伴眾多,但實際推出的採用Artik平臺的家電產品卻屈指可數,並未取得實際的成果。Artik平臺面臨的問題很普遍,物聯網平臺的實施和部署既耗時又燒錢,在物聯網平臺上開發可以為用戶創造價值的應用程式和解決方案,需要很高的投入和代價。
  • 歐洲用於WIFI的6GHz頻段方案
    經過三年多的工作,歐洲郵電管理委員會(CEPT)剛剛批准為6 GHz頻段(5945-6425 MHz)的區域網和無線接入技術額外指定480 MHz的帶寬。不久之後,歐洲將有3個新的160 MHz頻段(或6個80 MHz頻段)可以用於2.4 GHz和5 GHz頻帶的WiFi頻譜。第一階段的頻段規劃工作於2019年完成,通過CEPT 73報告,完成了初步技術評估。
  • Wi-Fi 6將可能首次擴展至6GHz頻段
    現在,最新版本的Wi-Fi標準可能會在現有的2.4GHz和5GHz基礎上首次擴展至一個新頻段。在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上,Wi-Fi聯盟宣布了一個新術語來區分即將推出的在6GHz頻段上支持Wi-Fi 6的設備--Wi-Fi 6E。不過該組織指出,6GHz頻段還不能用於Wi-Fi,因為它仍在等待來自世界各地監管機構的批准。
  • 4.9GHz頻段5G(IMT)國際陣營迅速擴大
    中國正式加入4.9GHz (4800-4990MHz)頻段頻率劃分腳註,成為4.9GHz頻段IMT應用標識的國家之一。同時,該頻段IMT標識國家從4個增加到包括俄羅斯、巴西、南非、伊朗、尼日尼亞在內的42個國家。這一成果,不僅為我國使用4.9GHz頻段奠定了國際法規基礎,而且對4.9GHz頻段IMT國際化應用、加速該頻段產業鏈成熟起到重大推動作用。
  • 軟銀與NICT推出超小型天線 :300 GHz頻段太赫茲無線電上運行
    打開APP 軟銀與NICT推出超小型天線 :300 GHz頻段太赫茲無線電上運行 OFweek物聯網 發表於 2021-01-18 17:54:39
  • 2.4G頻段和5G頻段的WiFi區別哪個好
    2.4G頻段和5G頻段的WiFi區別哪個好2.4G和5G的WiFi各有各的優勢,區別在於優勢及覆蓋範圍,具體如下:1
  • 2.4GHz和5GHz的無線網哪一個更好?
    網絡的重要性已經不需要再多做解釋,為了獲得良好的wifi體驗,買個好的路由器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很多人的追求,許多廠商也將是否支持5GHz作為產品的宣傳噱頭,給人一種5GHz wifi很快很高端的感覺,然而對於普通人來說,5GHz真的一定會比2.4GHz
  • 聯發科加速5G部署,推出適用於Sub-6GHz頻段的全面5G解決方案
    頻段5G終端的推出。Helio M70具備業界最高Sub-6GHz 頻段傳輸規格4.7Gbps, 在MWC 2019的演示中實測值已達4.2 Gbps,  為目前業界最快實測速度。Helio M70的主要特點包括:更快的速度:Helio M70具備業界最高Sub-6GHz 頻段傳輸規格,擁有7Gbps的下載速度和2.5Gbps的上傳速度,使設備能夠滿足用戶不斷增長的連接需求。此次在MWC 2019的演示中實測值已達4.2 Gbps, 為目前業界最快實測速度。
  • 中國正式成為4.9GHz頻段IMT應用標識的國家之一
    中國正式加入4.9GHz (4800-4990MHz)頻段頻率劃分腳註,成為4.9GHz頻段IMT應用標識的國家之一。同時,該頻段IMT標識國家從4個增加到包括俄羅斯、巴西、南非、伊朗、尼日尼亞在內的42個國家。
  • Sub-GHz、Wi-Fi、藍牙和ZigBee,四種物聯網無線技術對比
    據來自GSM聯盟的數據,其中移動手持和個人計算機僅佔1/4,其餘的是採用非用戶交互方式與其他機器通信的自主互連裝置。當前我們的網際網路正在快速發展成為無線裝置互連的全球資訊網 - 物聯網(IoT)。為了更好的服務最終用戶,公共事業公司和市政局開始擴展智能計量系統,以解決實時數據不斷增長的問題。
  • 谷歌申請在美17州進行6GHz WiFi測試,2022年有望普及
    該公司在請求中寫道:「谷歌計劃在6GHz頻段進行實驗傳播測試,以產生與使用這些頻率提供可靠寬帶連接相關的技術信息。」今年4月,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經投票決定開放一段6GHz頻段的頻譜。對於「開放一段6GHz頻段以供未經授權」的提案,幾家大型科技公司表示支持,但也有一些公司表示反對。
  • 5G為何要爭奪6GHz頻段、黃金頻段700MHz、5.5G多了些什麼……
    作為具有700MHz~1200MHz連續帶寬的中頻頻譜,6GHz將是提供廣域大容量連接的最佳候選頻段。而且,在中國的推動下,WCR-19 決定將 6GHz(6425-7125MHz)頻段新增IMT(5G 或 6G)使用標註,3GPP 6GHz標準工作也在有序推進。
  • 2.4GHz和5GHz的SSID應該合併還是分開?
    1)2.4G頻段即 2.4Ghz~2.5GHz的無線頻率,波段短,頻率低,速率低,傳輸距離遠,繞(穿)牆能力強。          2)5G頻段即4.9GHz~5.9GHz的無線頻率,相比來說,5G頻段波段長,頻率高,接入速率快,信道幹擾少,繞(穿)牆能力弱,覆蓋範圍相對2.4G頻段要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