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是目前擁有最齊全的全畫幅單反產品線的品牌,相對競爭對手,尼康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類型的產品選擇,產品性能也細分得更好。而本次討論的是尼康的當家全畫幅機型,也就是目前最為熱門的三個尼康全畫幅機身:D810,D750,D610。由於這三款產品的產品特色都極為鮮明,而且均有自己過人之處,反而令很多消費者糾結該買哪個。因此,筆者總結10個最多網友疑惑的問題,並對此作出分析,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一、半金屬vs全金屬vs碳纖維+金屬差別大?
第一個問題,無疑是很多消費者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機身材質問題,畢竟機身材質如何,往往也反應了機身的堅固度問題。而D810、D750、D610三者的機身材質均選用了不同的設計理念,就目前來說,也代表了廠家對不同定位的產品思維區別。
D810機身密封設計
首先、尼康D810採用的是全金屬的機身,作為尼康全畫幅單反的頂梁柱之一,D810依舊採用一直沿用下來的、最為成熟的全金屬機身設計,確保機身的穩定性。這是作為定位於準專業的機身必需的要求。
D750機身結構
D750則是採用了碳纖維複合材料與鎂合金的機身設計,對輕量化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不僅僅是機身外殼材質不同,機身內部結構,也更換成在D5300上使用的「硬殼結構」,也就是說去掉了機身內部的金屬骨架,通過該結構達到接近全金屬結構的堅固度。另外,尼康也承認對於強烈衝擊的耐受性能,合金依然比複合材料更有優勢,所以在關鍵部位還是採用合金材料,但隨著複合材料的繼續研發,不排除會在日後的機型採用全複合材料的機身。
D610的機身結構
D610則是使用金屬+工程塑膠混合結構組成的,但並不是D750那樣的新型結構,所以,相對前兩者的機身可靠性,的確是有差距。不過,有差距並不代表D610的機身不可靠,只能說,在對應的產品定位下,D610已經提供了足夠好的機身堅固度了。而且,D610和D810/D750一樣具備機身密封設計,對防水濺也有一定的防護能力。
D810機身含電池、存儲卡(雙卡槽都有卡)
D750機身含電池、存儲卡(雙卡槽都有卡)
D610機身含電池、存儲卡(雙卡槽都有卡)
而不同的機身材質和設計,帶來最明顯的區別就是重量上的差異了。體積方面,最大的肯定就是D810了,146×123×81.5mm的機身三圍尺寸基本上是除了D4S這樣的頂級機身外的最大全畫幅機身了。因此977g的機身重量是實打實的重。而D750儘管使用了新材質和新結構,也就比D610輕了20多g,因此關於重量,各位盡可不比太糾結。
小結:
材質差別、重量差別、體積差別這幾個項目,其實並沒有什麼決定性的差距,畢竟是單反,體積大的產品往往能更好的兼顧其他方面,而犧牲重量和改用材質的做法,多少會在別的地方作出妥協。
二、高定位=操作好?
關於操作感受的,基本就是握持和按鍵方式了。先說說按鍵排布和操作方式,首先D750和610的按鍵排布、設計、操作方式是基本一樣的。而D810則是採用更多按鍵的操作設計,更為系統的操作思維,獨立的功能按鍵配合撥輪能對相機進行更快捷的操作。
D750和D610依舊使用模式轉盤,而D810則是變為指定功能的快捷操作鍵設計,畢竟D810更針對專業人群,所以取消了具備全自動、場景等模式的轉盤。另外,三者均使用雙層轉盤設計。
手柄高度對比,D810>D750>D610
手柄厚度對比,D810>D610>D750
無疑,體積大有優勢,D810的大機身體積可以容納更大的手柄,握持手感當然是三者中最好的了,這是肯定的。而D750雖然沒有D610的手柄厚實,但是相對較高的手臂高度能夠更好的兼顧所有手指的握持,而且,D750和D810一樣具備握持部位全蒙皮覆蓋,所以,整體握感是D750比D610好的。
D810具備PC同步接口並採用8針式快門線接口
在接口方面,D810擁有齊全的接口,而且,數據接口為通用型接口,適用面更大,同時配備USB3.0接口,保證高效率數據傳輸。而D750和D610則缺少了PC端同步接口,和一般快門線接口,其餘接口相同,只是D750的數據接口是專用USB接口,並不是610的通用接口。
D810肩屏
D750肩屏
D610肩屏
肩屏方面,面積最為寬大明顯的是D810,顯示的信息量也是三者之中最多的,而到了D750就簡化了很多,基本只是顯示幾個基本參數,很多參數調節時會自動跳去LCD顯示調節。而D610則是保持了介乎於810與750之間的肩屏,顯示項也挺豐富的,比D810略少。
D810採用CF+SD雙卡插槽,750和610採用雙SD卡槽,就目前存儲媒介來看,CF和SD的性能差距已經不是那麼大了,但穩定性上,還是CF更勝一籌,只是,價格也比SD貴不少。
電池方面,三者均使用EN-15電池,續航能力三者相仿,不過,由於D750會比另外兩者使用更多的LCD,因此會相對續航差點。
小結:
價格反應定位,雖然不是100%正確,但也能說明高定位的產品往往擁有更大技術含量,但操作感受方面,就是見仁見智的東西了,有些用戶喜歡簡單、直觀的操作,有些則喜歡系統化的操作思維。因此,關於操作感受,更在乎用戶個人的傾向。
三、取景感受誰最好?
D810
D750
D610
以上均以相同的距離拍攝取景器內(雙機板固定拍攝),首先,D810的五稜鏡是三者中最大的,因此,取景器的面積更大,放大倍率更大、更明亮,而且對焦點覆蓋範圍也是三者之中最大的。再接下來,D750和D610使用相同的五稜鏡,因此放大倍率和取景範圍都相同,分別為95%和100%。而對焦覆蓋範圍什麼的,當然是D750更好了,51點對焦系統怎麼說也是更高級的。
屏幕取景方面,D750完勝,摺疊屏的加入為拍攝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小結:
綜合來說,D750的取景感受要比D810和D610好,原因是不錯的OVF加上摺疊屏的取景方式更為更為自由舒適。
四、39點對焦不夠用?
D810
D750
D610
承接上一頁所說,D610的對焦點覆蓋面積是三者中最小的,39點對焦系統所覆蓋的面積確實不能和51點相比。但是,39點對焦系統就不夠用麼?就筆者認為,肯定不是,對於D610的定位,39點對焦是綽綽有餘的。不過,D610並不具備D750和D810那樣的優秀弱光對焦能力,因此在弱光下,對焦是挺讓人捉急的。
在一般情況下,D610的39點對焦系統的確足夠應付日常拍攝了,而且對焦速度不錯,在光線足夠的環境下,對焦速度並不會比810和750慢。而D750是三者之中,對焦能力最好的,雖然與D810相比對焦範圍覆蓋不足,但勝在弱光對焦性能更好。
小結:
其實大家不需要把這三者的對焦性能看得太重,因為三者的追焦能力都差不多,好的是更好,但也要多掏點錢就是了。所以,在這三者中選擇的話,對焦性能不是首要考慮因素。
五、3600萬像素高感是劣勢?
相比D810,D750的高感表現確實更好,但低感之下,D810的細節的保留更豐富,3600萬像素的畫質優勢可見一斑。而且,雖然高感確實不如D750,但差距很少,ISO 1600下無差別的表現已經令人感到驚喜。
D610方面,由於採用的是上一代圖像處理器,傳感器技術也不想D750那樣有較大的改進,因此在控噪上和細節表現上都遜色於D750。不過看在價格差距的份上,各位還是按需購買吧。
小結:
D810的高感不差,至少比D610強,但細節保留是三者中最好的。D750擁有最好的控噪,但細節表現不如D810,綜合最好。D610:「我比你們便宜多了」。
六、D810寬容度更好?
以下六、七、八部分的分析樣張,均使用相同的鏡頭、曝光參數、默認設置進行拍攝,提供RAW原圖下載,以供大家參考。下載連結:http://pan.baidu.com/s/1eQJ7aZS
D610
D750
D810
以上為D810/D750/D610的RAW原圖直接無修改轉換的原圖,用肉眼查看的話,第一眼下去,好像三者是一樣的,但仔細的看,D750和D810的寬容度都比D610要高,而且,D750和D810看起來是不分上下的。那麼,我們就藉助一下工具,來看看三者的直方圖吧。
D610
D750
D810
以上三者是未經修改時的直方圖,從直方圖中可見三者確實沒有決定性的差別,而且,由於需要時間的推移對拍攝時的光照也有一定的影響,因此這些差距就很難去定義了。不過還是能夠看出,D810範圍更大一點,D750的中間部分保留更好。
相同的修改步驟後
為了測試RAW保留的元素多少,筆者一次過把高亮和暗部都拉到極限,看看能拯救出多少細節出來。
D610
D750
D810
調整後,毫無疑問D810能恢復出更多的細節,而且色域更為飽滿,而610和750明顯不能和810相比了,儘管750也恢復出不少細節,但細節沒810那麼豐富就是了。至於D610,則是均和另外兩次有所差距,不過,差距不算太大。
D610
D750
D810
小結:
可能得益於新的圖像算法,D750直出會有更好的寬容度表現,但是,抵不住D810的3600萬像素傳感器,細節確實比D750要豐富。而D610,還是那句:這個售價,這個寬容度表現,量很足了。
七、高像素、無低通優勢有多大?
以下六、七、八部分的分析樣張,均使用相同的鏡頭、曝光參數、默認設置進行拍攝,提供RAW原圖下載,以供大家參考。下載連結:http://pan.baidu.com/s/1eQJ7aZS
D610
D610截圖
D750
D750截圖
D810
在銳度方面,在使用相同鏡頭、足夠光學的情況下,三者都有足夠好的銳度表現,不去DXO跑分的話,這差距基本可以忽略了。
D610
D750
D810
換上微距鏡頭後,三者的差距就開始明顯了。D810的細節表現妥妥的超越D750和D610,可以說,解析度是D810>D750>D610。這是傳感器的先天優勢。而且,默認色彩上,D810也更為好看和自然。加上以上三圖均使用ISO 1600進行拍攝,證明D810的高感表現確實不差。
小結:
解析度這部分,D810需要更好的鏡頭才能發揮出它最好的畫質表現,如果使用一般鏡頭的話,並不會和D750有明顯差距。但是,這需要用戶考慮自己是否需要最高的成像水平。如果D750或者D610能滿足使用需求的話,省下來的錢用來投資鏡頭群建設明顯更為划算。
八、3600萬像素RAW有優勢?
說起RAW,就必須說說RAW在大幅度調整後,畫質是否會下降,或者出現噪點等不良現象。而尼康是目前單反品牌中,RAW做得最好的品牌之一,所以,按道理來說,即使是D610的RAW也不差。但重點是,專門針對畫質的D810是否更有優勢呢?以下部分的分析樣張,均使用相同的鏡頭、曝光參數、默認設置進行拍攝。
D610
D750
D810
以上三圖是未經調整的RAW原圖,故意使用非最低感光度進行長時間曝光拍攝。
經過相同的大幅度調整
D610
D750
D810
毫無疑問,D810由於傳感器的優勢,在大幅度修改後,畫面細節依然保持得最好,放大100%查看也不會發現明顯得噪點。而D750和D610都相應的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噪點,其中D610還有一點程度的細節損失。所以,無可否認D810在RAW上更具優勢。
小結:
這個結果在意料之中,作為專為畫質而生的D810,在畫質方面是不能妥協的。而D750也有不錯的表現,不過,不像D810這般明顯就是了。D610的表現其實也是很好的,畢竟是全畫幅相機,但由於對手太強,所以沒辦法了。
九、D810/750/610哪個適合你?
先得說,D810/D750/D610均屬不同定位,定價也在三個區間內。通常來說,按錢辦事就完事大吉了,但是,熬不過加價黨的各種糾結理由,因此,確實該說說如何在三者中取捨,選擇出相對適合自己的相機。
首先,關於畫質,無疑最好的D810,但是,相對D750來說,高感確實較弱,所以,在畫質和高感的平衡性上,D750是做得最好的,而D610在畫質上是肯定不差的,但是相對於D750來說,無論是畫質還是高感都有些差距,畢竟發布有些年月了。但是要說D610畫質不行的話,就純屬扯談了,各種滿足攝影愛好者需求是妥妥的。因此,如果你糾結畫質的話,請先問問自己需不需要這麼極限,差價擺這,撫錢包自問,要買最高端麼?
然後總體性能方面,說實話,如果你不是拿著相機去北極、去喜馬拉雅、去非洲、去亞馬遜流域等等惡劣環境長期拍攝,也不是去戰地做記者等高危拍攝,只是在城市、鄉村或者外出旅遊的話,就請不要過分糾結機身材質導致的機身堅固度差異。而關於對焦系統,51點和39點之別是有的,但如果說你只用中心點話,這個差距就可以忽略了,不過D750的-3EV對焦如果被你看重的話,那確實無可厚非了,如果你經常需要室內拍攝的話,D750基本可以決定了。另外,關於其他方面的性能,除了視頻外,D610不具備較大碼率,和D750擁有獨立的視頻菜單外,其實都是大同小異,差距是有的,但都算不上會影響使用感受的差距。
當然,實際上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例如,你需要兼顧視頻拍攝和後期製作,或者對低光照度下的流暢對焦有較大要求的話,D750確實是最好的選擇了。而如果資金充裕,對畫質又極為苛刻的話,只能選擇D810了。而D610,性價比極高啊,現在8000元左右的機身售價已經是誠意十足了,說真的,如果只是把攝影當作一門愛好的話,D610足以,剩餘的資金用於構建鏡頭群等系統配置更為划算。說到最後,還是拍攝思維比器材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