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導,開發商拳頭(Riot)在美國加州中部法院正式向《魔法熱潮:英雄》(Magic Rush: Heroes)與《無盡對決》(Mobile Legends)的開發商上海沐瞳科技(Shanghai Moonton Technology)發起訴訟,指其抄襲旗下的遊戲《英雄聯盟》。
Riot 在訴訟中用圖文對比的形式羅列上海沐瞳的旗下的遊戲在《無盡對決》地圖、角色、圖標、文本、野怪、建築等多個方面存在的抄襲行為。根據訴訟顯示,Riot 早前曾要求 Google Play 和 App Store 移除兩款遊戲。但是,上海沐瞳都為通過微調來避免被發現(detection),截止到目前,《無盡對決》的英文曾用名已經修改為「Mobile Legends: Bang bang」。
《無盡對決》是一款主打 5V5 的 MOBA 手遊,在東南亞地區是非常熱門的作品。在最近一個月內,該遊戲穩定地維持在菲律賓 App Store 暢銷榜的前兩位,在新加坡地區的升降幅度都在前5之內。而在越南和泰國,也都在暢銷榜20名以內。
其實在 Riot 正式發起訴訟之前,國內媒體已經就《無盡對決》的抄襲提出過質疑,但是被抄襲的對象的統一口徑是《王者榮耀》,儘管,後者也跟《英雄聯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但是,為什麼騰訊對此視若無睹,而是由 Riot 來提起訴訟呢?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難。
眾所周知,騰訊早在2015年全資收購了Riot,而《王者榮耀》的遊戲模式基本上是 LOL 的復刻版,但說到底,這不是《王者榮耀》作為手遊的首創,行使權利的一方歸屬於 Riot,比騰訊的《王者榮耀》自然更加正當,以免落入「五十步笑百步」的口實。當然,這裡也必須強調的是,《王者榮耀》就是《王者榮耀》,不是 LOL 的附庸,Riot 也未授權任何正版的手遊。
另一個原因,Riot 出馬也是為即將大舉出海的《王者榮耀》「保駕護航」。《王者榮耀》在不同地區也以更改名字,找當地廠商配合本地化的方式進行發行——比如在港澳臺地區更名為《傳說對決》,並交由騰訊控股的 Garena 發行,在東南亞地區則以「Garena RoV: Mobile MOBA」的名字出現,歐洲改名為「strike of kings」——也取得了一些成就,比如在泰國 App Store 近90天內都在第一和第二名之間徘徊,但是,像《王者榮耀》海外版還未上架的菲律賓、新加坡等地方都已經被《無盡對決》搶得了先機。
《王者榮耀》泰國版發揮穩定,90天內一直在第一、二名之間徘徊
騰訊此前默不作聲,現在是時候爆發了!這場仗遲早要打!通過「源頭」(LOL)出發,Riot 的介入也讓這場抄襲和保衛大戰變得越來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