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說固態硬碟加速電腦一流,於是很多人都裝上了它。但使用了一段時間之後,突然間就能明顯地感覺到在速度上和新買時有著天壤之別。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固態硬碟用久了會掉速?
回答這一個問題之前,小電想跟大家聊聊電腦為什麼換了固態就會流暢?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CPU、內存和硬碟的關係,簡單來說,內存容量決定了你能同時開多少或者多大的軟體,而硬碟的容量也直接決定了你可以存放多少或者多大的數據。
舉個例說,你想從水缸中舀出一碗水來喝,我們把這一過程分解為兩個動作,第一個動作:用碗從缸裡舀水;第二個動作:用嘴喝碗裡的水。把水從缸裡舀到碗裡,然後你再喝碗裡的水,這好比電腦,電腦運算數據就相當於你喝水的過程,水就是數據,水缸就是硬碟,而碗就是內存。
那麼,電腦運算數據就是將需要的數據從硬碟拷貝至內存,然後CPU才算是真正運算。
眾所周知,CPU和內存之間的寬帶是非常快的,這個通道幾乎不存在速度瓶頸。當你感受到電腦卡頓的惡意,你應該明白,那是硬碟不想讓你好過。
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打開軟體玩吃雞,系統花了足足幾分鐘才把吃雞從硬碟傳遞到內存,這時候你就只有一個感受:卡得想砸電腦!你甚至還會在瞎想:是不是電腦性能不好呢?配置不夠高?什麼時候換臺電腦呢?內心苦苦在掙扎著,其實這都是硬碟傳遞給內存耗費了太多時間所惹的禍。
而換了固態硬碟後內存和硬碟之間的速度瓶頸就很好地被KO了!
但是,固態硬碟用久了會掉速!除了價格貴,它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物理壽命,固態的數據顆粒寫入次數達到一定水平後就會突然暴斃,且無法恢復。那麼在使用的過程中速度難免會越來越慢。
但以「快」驚人的固態硬碟,在新裝上後仍很慢怎麼辦呢?這時,我們就需要檢查以下幾點了。
4K對齊對固態硬碟的性能至關重要,如果沒有對齊就會損失寫入次數,如何檢查是否4K對齊呢?
第一步:製作U盤啟動盤,進入winpe桌面後,打開分區工具,在窗口中點擊「工具」
第二步:選擇「分區4KB對齊檢測」
第三步:若在檢測結果中顯示Y,則表示已對齊。相反,顯示N則不對齊
注意:如果你的是新硬碟,進行分區時勾選「對齊分區到此扇區數的整數倍」,小於120G容量的SSD可選擇4扇區2048,大於120G容量的則選擇8扇區4096
SATA接口一般分為2.0和3.0,理論上SATA 3.0 接口的傳輸速率是前者的2倍。在主板中,這兩種接口會有不同的顏色標註。一般情況下,SATA 3.0是白色的,而SATA 2.0則有黑色、紅色或者藍色。
Trim的作用在於提示固態硬碟主控哪些數據佔用的地址是無效的,並將這些數據刪除,以此減少對硬碟的寫入操作。那我們如何才能得知固態硬碟是否有Trim的支持呢?
第一步:在桌面點擊「搜索框」,輸入「命令提示符」,右鍵點擊選擇以管理員身份運行
第二步:打開管理員命令提示符窗口後,輸入命令「fsutil behavior query disabledeletenotify」,回車
第三步:若返回值為fsutil behavior query disabledeletenotify 0,則表示Trim已開啟;若返回值為fsutil behavior query disabledeletenotify 1,則表示Trim未開啟。想要開啟的再次輸入「fsutil behavior query disabledeletenotify 0」即可
想要固態硬碟,除了要做好4K對齊等操作,我們仍需要將它保養好,比如:分區內多預留一些空間,這樣能更好地保養固態硬碟。在這裡小電提醒一下大家哦!固態硬碟是不需要進行磁碟清理的。
你「在看」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