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刷手解鎖到腦機接口 人體晶片植入能做些什麼?

2021-02-13 愛活網

購物刷手機、坐車刷交通卡、進辦公室刷門卡,對我們來說都已習以為常。所有操作都無須設備間有物理接觸,這大大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不過要刷的東西越來越多也苦了一些馬大哈,出門忘帶了任何一樣,那整天都會一團糟了。既然這些東西都是非接觸式的,能不能直接裝在身上省去麻煩?國外的一些極客早就開始這麼做了,最近,一些公司也行動起來,他們做的就是人體晶片植入。


 簡單的晶片植入, 揮手搞定所有刷卡場景 

2017年夏天,美國威斯康星州一家公司允許員工自願植入微型晶片,晶片具有快捷支付、開啟公司大門、登錄公司電腦、使用複印機等多種功能。澳大利亞墨爾本的一家公司也在10名志願者手上植入了一塊微型晶片,刷手就可打開家中大門、乘坐公共運輸,還有閒人用它來解鎖手機或電腦,甚至為此改裝汽車和摩託車。瑞典一家鐵路運營公司也推出了植入手中、可以被驗票機識別的微型晶片火車票,現在,瑞典全國已經有約3000人植入了這種晶片。一時間,人體晶片植入的大潮似乎已經到來。

目前,用於植入人體內的微型晶片只有大約一粒米的大小,由金屬晶片和無線天線組成,包裹在生物兼容的無菌玻璃圓柱體內。通過一種特製注射器將其植入人體,這種注射器針頭粗細和人體穿刺針相當,一般植入在肉多的拇指和食指之間。

對於這樣改造人體的事情,擔憂的聲音當然不少。除了異物入侵身體後可能存在的健康風險,還有晶片植入後的安全隱私問題。在僱傭關係中,公司能通過晶片輕易掌握員工的工作效率,甚至可能記錄下員工一天使用多少次衛生間,至於被黑客入侵後使用者被跟蹤等同樣也是公眾非常擔憂的問題。

但是考慮到目前植入晶片多採用NFC或RFID技術實施無線通訊,讀取數據範圍僅限20cm以內,他們本身也沒有配備電池和GPS傳感器,所以跟蹤問題暫時無需擔憂。至於說讀取晶片的設備可能會洩露個人信息,這一風險也不會比日常使用的手機、門禁卡或交通卡更高。在可預見的未來,微型晶片一定會有更強的功能和更廣泛的應用,但這些只是人體晶片植入的初級階段。

 懶到不想揮手? 意念控制慢慢成為現實 

揮手用到的人體晶片植入在技術上並沒有太大突破,只是把原先已有的功能縮小化植入到人體組織之中,人們對晶片植入的追求當然不止於此,意念控制是下一步的發展方向,這涉及到了腦機接口的技術。

腦機接口技術分非入侵式和入侵式兩種。在腦袋上貼滿電極,通過腦電圖獲得大腦不同區域電流活動的方法是非入侵式的,而通過將電極陣列植入大腦皮質來接收神經元信號則是入侵式的。兩種方法目的都是為了實現人腦與外界直接交流。非入侵式方法雖然安全方便,但獲取大腦數據的效率和解析度較低,入侵式顯然能獲得更精確實時的大腦信息。

腦機接口目前已經有了實際運用,它通常用來幫助癱瘓或截肢患者。這些病人的運動皮質通常是完好的,將一塊含有100個電極的多電極陣列植入患者的運動皮質後經過一系列測試,計算機能從電極讀取數據,大致整理出哪些神經元觸發組合對應哪種意圖,這時,電極植入者便能用意念來控制假肢或者外部電腦等。

2014年巴西世界盃上,下肢癱瘓青年依靠腦機接口,意念控制外置仿生骨骼,為世界盃進行了最特殊的開球。2017年3月28日,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的研究團隊在《柳葉刀》雜誌發表文章稱,他們利用植入式腦機接口讓癱瘓了8年的患者能在機械臂的幫助下吃上土豆泥、通心粉和奶酪。

還有更酷炫的,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項目局(DARPA)對一名55歲的癱瘓病人經過近兩年的訓練,讓她從學習操控機械臂開始,最後完成用意念模擬駕駛F35戰鬥機!

 和晶片結合後,我們真的還是人類嗎?

雖然已經有了一系列成果,但我們對於腦機接口的研究目前還處於初級階段,人腦有850億個神經元,而目前能夠植入的電極數還是太少。 除了技術上的限制和開顱排異的擔心,還有對人腦機制不了解導致目前實驗只能停留在皮質階段。不過這一行業顯然潛力巨大,所以像我們熟悉的「鋼鐵俠」伊隆·馬斯克、臉書CEO馬克·扎克伯格也開始進入了該領域。

在未來,最先被商業化的可能就是上述已經在病人身上實現的意念控制,隨著晶片讀取腦部信息效率和精度的提高,這部分技術可以和近年來大熱的AR/VR方向結合起來。比起語音、手勢等傳統控制方式,意念控制顯然能極大的提升使用體驗。類似應用場景還有智能家居和物聯網,人們可以擺脫智能音箱、電視或冰箱作為智能家居的控制中樞,大腦就是所有設備的遙控器。

以上對腦機接口的應用只是利用大腦輸出信號,但這條通道還能是雙向的,外界信息也能輸入到人腦。出於對AI的恐懼,馬斯克創立Neuralink,他認為人類想要不被淘汰,唯一選擇就是人與人工智慧的融合,他想要做的,比起上面那些晶片植入要激進的多。馬斯克希望人類腦部植入的晶片不再只是讀取大腦信息,而是能夠大幅提升記憶力,讓人變得更聰明,就像是給電腦加塊硬碟和升級處理器一樣。有類似想法的扎克伯格也表示,未來人們的交流不再是語言、文字、照片、視頻,我們可以通過腦對腦直接交流,每個人的各種感官體驗都可以百分百地通過腦部晶片還原並分享。

上面那些看似天馬行空的想法實現起來當然很難,除了技術上的問題,腦部晶片植入對我們的日常倫理和價值觀也將產生巨大影響。如何使用腦部晶片?一項行動究竟該由大腦決定還是算法說了算?存儲在矽基晶片上的記憶是否會被外部虛假植入?更換了記憶我還是我嗎?有許多問題現在仍沒有答案,但我們需要提前準備起來,畢竟當AlphaGo擊敗李世石前,又有誰能想到圍棋這一號稱體現人類最高智力水平的棋類,會被AI如此輕易地攻破。現在,我們真的離人和晶片結合的時代還很遙遠嗎?

- 推薦關注-

相關焦點

  • 給小豬裝上了腦機接口設備,這家公司究竟是做什麼的?
    這家神秘的公司是做啥的?他們為什麼這麼引人關注?埃隆·馬斯克的目標到底是什麼?不急,我們慢慢八一八。略顯神秘的Neuralink,準備做些什麼?圖片來源:laptopmedia.comNeuralink是做什麼的?Neuralink的工作內容可以概括為一點:他們試圖研發一種技術,將人腦與計算機系統融合在一起。這種利用腦機接口實現的融合,將有助於治療人類的腦部疾病。以及,很可能,使人類變得更加強大。腦部是人類的神經中樞。作為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承擔著維繫人類生存的基本任務。
  • 馬斯克公布腦機接口系統:可iPhone控制,明年人體測試
    馬斯克宣布該公司已經開發出一套腦機接口系統:利用一臺神經手術機器人向大腦內植入4-6微米粗細的線,就可以直接通過USB-C接口讀取大腦信號,甚至可以通過iPhone進行控制。據介紹,該技術有望在2020年開始進行人體測試。當天,馬斯克在視頻網站Youtube上進行了直播演示,並稱「猴子已經能用大腦控制電腦了。」
  • iPhone開啟解鎖「新姿勢」:你需要一塊手錶 | 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即將進入人體試驗階段
    馬斯克   今年晚些時候開始進行腦機接口人體試驗 北京時間2月2日早間消息,據報導,特斯拉公司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Twitter上表示,他所創立的一家專注於腦機接口技術的初創企業Neuralink正在與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進行接觸。
  • 馬斯克發布腦機接口:已無損植入豬腦,可治療酒精藥物等成癮症
    而幫助數十萬失聰患者恢復聽力的人工耳蝸技術,也屬於一種腦機接口。Neuralink 公司成立於 2016 年。2019 年的發布會中發布了一款實現腦機接口的設備,該設備主機置於耳後,通過微電線與預先在腦內的植入的感受器相連接。通過將主機中的信號導出,得到感受器接受到的信息。首先,一個可能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究竟植入這種晶片,安全嗎?為了回答這個問題,馬斯克對著三隻小豬露出了慈父的笑容。
  • 馬斯克:年內腦機接口人體測試
    其實,早在2019年7月, 馬斯克在其投資腦機接口初創公司Neuralink發布會上,他就表示,希望明年年底之前為人類患者植入腦機接口。 01 腦機接口植入人體,可以實現 其實,作為新一代人機互動和人機混合智能的關鍵核心技術,腦機接口早在十幾年前就被科學家進行了相關實驗。 2006年,26歲的美國青年Matthew Nagle在5年前被意外刺傷脖子後,肩膀以下的身體便毫無知覺。
  • 能吊打上司,獨佔女神,馬斯克說一年內就將植入人腦的腦機接口,有多神?
    馬斯克的鐵粉們,有的甚至直接說想接受人體試驗,但也有不少人質疑馬斯克的這番話不靠譜,認為他說話就跟川普一樣,喜歡大放厥詞。那麼,腦機接口這個看似只存在於科幻電影中的科技,到底能否在現實中實現?實現後,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好處?會不會又成為富人的專享?科幻?科學?何為腦機接口?
  • 晶片一小時植入人腦,藍牙連接!馬斯克發布腦機接口重大突破,「豬隊友」已率先嘗試…
    時隔一年,Neuralink 的腦機接口有了不小的進展,今天上臺演講的馬斯克抑制不住自己的興奮:Neuralink 推出的新設備,通信能力提升百倍,又尺寸極小易於植入,在技術上是一個重要突破。新版本的腦機接口尺寸更小,性能更好,和 Apple Watch 等智能手錶一樣能夠待機一整天,在你睡覺的時候無線充電。
  • 「鋼鐵俠」成功把NeuralLink植入豬腦,高通量腦機接口技術離我們還遠嗎?
    ,活蹦亂跳,第二隻小豬的腦花植入過設備後又移除,活蹦亂跳,第三隻小豬的腦花已植入腦機接口設備2個月,依然活蹦亂跳,Musk通過這個故事展示了腦機接口的安全性。再來看一個演示,採集到的腦電信號可以被「破譯」成軀體的運動信號,也就是豬在做什麼動作或準備做什麼動作,你不用看,直接用電腦讀取它的腦電波就行,吊嗎?
  • 馬斯克展示腦機接口新突破:已無損植入豬腦,可實時讀取信息…
    2020年8月29日,Neuralink公司舉行了一場發布會,公司老闆馬斯克介紹了腦機接口最新成果:將指甲蓋大的小晶片植入大腦,就可探測小豬神經元的活動
  • 腦機接口是項什麼技術?未來潛力巨大,超級人類有可能!
    任何足夠先進的科技都與魔法無異當地時間8月28日,馬斯克旗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召開發布會,通過直播的方式展示了腦機接口的新技術。用手術將一枚硬幣大小的設備植入頭骨,就像安裝在大腦上的Fitbit。
  • 淺談Cyberpunk2077-腦機接口
    小編今天不想談這個遊戲做的到底怎麼樣,我想聊一聊這個遊戲裡無時無刻使用,甚至是當今時代正在研究的一種技術——腦機接口不知大家對「腦機接口」這個詞彙是否了解,在大家印象裡可能覺得腦機接口是近幾年才開始的研究項目,其實這項研究早在30年前就開始了。腦機接口,是在人或動物腦(或者腦細胞的培養物)與外部設備間創建的直接連接通路。
  • 科技之光| 馬斯克的腦機接口
    2、植入晶片:馬斯克開發了一種定製晶片,植入大腦後,可以更好地讀取和放大來自大腦的信號。看,這就是馬斯克注入大腦的晶片,它的尺寸比手指尖還小。這種晶片要植入是個地方:其中三個位於運動區域,另一個位於感受區域。唯一外置的設備安裝在耳後,內含一枚電池。
  • 別再羨慕馬斯克的腦機接口了!中國強大的腦機接口在這裡
    這一次的實驗,動物種類從小白鼠升級到了小豬,傳輸上從USB連接線升級到無線。此外晶片還實現了微型化,傳輸過程中不發熱。科幻大片中,幾根電極插入腦中就能讓人類進入計算機世界,只需要一個意念就能改變現實;知識不需要死記硬背,靠晶片植入大腦就能獲得無窮技能.這些電影大片描繪的科幻場景,現在看來,已經是基於「腦機接口」的合理設想。
  • 把晶片植入大腦,能不能實現雙卡雙待?
    李學凌使用的雅培動態血糖儀李學凌的朋友圈中有「圍觀群眾」打趣道:「會不會變成終結者」,也有人關注植入晶片能帶來什麼好處。2017年,腦機接口一度成為科技圈兒的熱門話題。相信大多數人都試想過,能不能讓自己「腦洞大開」,方便在記憶能力不足時插入U盤擴充「容量」,或者在人腦中植入微晶片提升智力。多年前,美國科幻片《晶片驚魂》中,男主角Luke在經歷一場可怕的車禍後喪失記憶,為了維持生命在腦部植入晶片,由此引發一連串驚心動魄的故事。
  • 一周黑科技|腦機接口將人體測試,特定記憶能精準刪除
    馬斯克認為腦機接口技術可以幫助人類克服殘疾問題,並且戰勝人工智慧。他在2019年7月曾宣布,其麾下的生物科技創業公司——Neuralink公司研製的腦機接口技術,已經能夠讀出人類大腦中的思想意識,將在2020年晚些時候發布腦機接口技術的重大升級,相關裝置將首次植入人體,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 【深讀】腦機接口Neuralink: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他的最新進展是腦機接口技術公司Neuralink融醫療設備、腦外科、機器人技術、神經科學和機器學習於一身的神經植入物Link。這個東西現在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未來可能做到什麼?噱頭大於內容的技術演示?8月底的時候,超過15萬人觀看了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演示最新技術的了網絡直播。
  • 馬斯克震撼發布電腦晶片無損植入豬腦,下一步植入人腦
    我們時常在科幻電影裡看到的「把電腦晶片植入人體,強化人類智慧」的情節,似乎馬上就要在現實生活中實現了。白天能用一天,晚上充電就行。手術時,把一個硬幣大小的頭骨弄出來,用「超級膠水」一粘。然後手術結束後就可以到處走了。植入方法也很簡單,有專用的設備,植入當天就可以出院。這個設備到底怎麼用呢?馬斯克用一個小豬實驗來揭曉了答案。馬斯克現場展示了已經植入Neuralink設備兩個月活蹦亂跳的健康小豬。實驗主要是植入晶片後,能直觀看到豬的腦活動,演示人員撫摸它的鼻子時,豬的神經開始興奮。
  • 腦機接口:我們的快樂如此簡單
    昨天講到大數據殺熟,今天咱們來聊聊新聞鋪天蓋地報導的腦機接口,讓老溼帶大家看看其中不為人知的奧秘。
  • 巨頭湧入,資本押注,腦機接口的風能吹起來嗎?
    今年2月,科技狂人馬斯克透露,他的腦機接口初創公司Neuralink已成功在一隻猴子的大腦中植入腦機接口裝置,「如果進展順利,我們可能會在今年晚些時候進行初步的人體試驗。」 對馬斯克激進的技術路徑,扎克伯格卻表達了不同的見解。
  • 強腦科技創始人: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僅是腦手術和工程學的突破
    帶著三隻小豬,矽谷「鋼鐵俠」馬斯克在Neuralink公司的發布會上,再一次將「腦機接口」的技術推到了眾人面前。馬斯克對腦機接口技術的興趣由來已久,在這次的發布會前,他就曾對外表示自己對這一技術的暢想:希望腦機接口技術能解決覺或視覺障礙、失憶、抑鬱、癲癇、中風等疾病。